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西南证券]:汽车线束龙头,行业升级+客户拓展双轮驱动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汽车线束龙头,行业升级+客户拓展双轮驱动

2024-03-25郑连声西南证券J***
汽车线束龙头,行业升级+客户拓展双轮驱动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公司是行业领先的汽车线束智能制造企业,电动化智能化推动线束行业规模增长,预计到25年市场规模将超千亿元。(2)公司较早进入合资客户体系,近年来陆续开拓新客户。目前是问界全系车型高低压线束供应商,最高单车价值量超万元,收入弹性大。(3)公司积极推动线束行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智造型转型升级,凭借智能制造系统精准管控,效率优势凸显。 行业规模增长,市占率有望提升。电动化智能化推动线束行业规模增长。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需要采用高压线束连接各电路单元,带动新能源汽车线束单车价值达到5000元以上,显著高于燃油车3000元。自动驾驶功能提升对于高速传输数据线提出了新的要求。预计到2025年国内乘用车线束市场规模将达1048亿元,3年CAGR为14.1%。国内线束市场分散,供应商资质要求严格,行业面临优胜劣汰,公司有望实现规模扩张及国产替代。 客户持续开拓,利润触底反弹。公司凭借优良的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较早进入合资客户体系,2008年即成为上汽大众供应商,后陆续开发了上汽通用、奔驰、一汽大众、长安福特、奇瑞捷豹路虎等合资客户,近年来新开拓了特斯拉、理想、赛力斯、智己等新势力客户,客户结构不断优化。2023年前三季度受客户需求下降、订单不及预期等影响,公司再次亏损,但23Q3已扭亏,实现净利润0.18亿元,盈利逐渐好转。随着客户销量回暖,公司产能利用率提升,预计24年盈利能力有望触底反弹。 深入绑定华为,智能制造典范。(1)23年9月问界M7改款发布后迎来热销,10月上市起销量持续增长,24年1月突破3万辆。公司是问界全系车型高低压线束供应商,最高单车价值量超万元,收入弹性大。假设华为2024年销量达到40万辆,占公司收入比例将超过50%,贡献主要增量。(2)公司积极推动线束行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智造型转型升级。凭借智能制造系统的精准管控,公司产品质量得到持续改善,获得行业客户的广泛认可,在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领域抢占了市场制高点。与同业相比,人工成本占比始终较低,效率优势凸显。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133%,EPS分别为0.1/0.91/1.19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242/27/21倍。给予公司24年35倍PE,目标价31.8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销量不及预期风险,行业不景气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指标/年度 1公司概况:行业领先的线束智能制造企业 行业领先的线束智能制造企业。昆山沪光汽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在江苏昆山成立,202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汽车高低压线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涵盖整车客户定制化线束、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电池包线束、发动机线束、仪表板线束、车身线束、门线束、顶棚线束及尾部线束等。公司业务分布广泛,客户主要集中于国产及合资车企,如北汽、江淮、大众、上汽大众、奇瑞、上海汽车等。 表1:公司产品示意图 公司前身为1997年成立的昆山沪光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后面经过多次收购拆分合并,2017年,昆山沪光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更名为昆山沪光汽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沪光股份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主营业务为汽车高低压线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图1:公司发展历程 股权结构集中,管理层结构清晰。公司的实控人是成三荣和金成成,二人为父子关系,直接持有公司74.98%的股权,公司股权结构较为集中。管理层方面,成三荣先生担任董事长,金成成先生担任总经理。 表2:公司前十大股东(截至2023Q3) 收入恢复增长,利润有所下滑。受疫情影响,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出现负增长,同比-6.2%。随着全球汽车行业有所恢复、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21-22年公司经营持续向好,营收CAGR为46. 3%,其中22年营收32.8亿元,同比+33.9%;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23.67亿元,同比+1.71%。 净利润方面,2021年利润转亏,主要原因包括:(1)受疫情影响,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增加;(2)税金和期间费用增加导致企业成本费用大幅上升;(3)汽车行业芯片短缺导致交付周期延长以及成本增加;(4)对北京宝沃计提了大额减值。2022年,受益于乘用车行业复苏及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公司营业收入增长迅速,叠加新能源高压线束收入占比提升,公司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0.41亿元,盈利显著改善。受客户需求下降、订单不及预期等影响,2023年前三季度再次亏损,归母净利润-0.23亿元,23Q3已扭亏,实现净利润0.18亿元,公司盈利逐渐好转。 图2:公司营业收入(百万元)及增速(%) 图3:公司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及增速(%) 从地区来看,境内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2年占比达到96.33%,营收31.57亿元,2023H1境内市场占比进一步增加,达到97.87%。从产品来看,汽车线束为主要产品,近年来占比均在95%+,2022年汽车线束业务营收占比96%,其中成套线束占比76%,占比稳步提升,发动机线束占比3%,占比逐渐下降,其他线束占比21%。 图4: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产品) 图5:公司毛利率变化(分产品,%) 图6:公司线束主要种类占比 图7: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地区) 2行业分析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是为汽车各种电器与电子设备提供电能和电信号的电子控制系统,是汽车的“血管”。汽车线束用于连接汽车各电子电器部件,提供了稳定的电能和信号数据,是整车制造中不可缺少的系统级零部件。线束主要由导线、端子、接插件及护套等组成。 图8:整车线束布局 2.1电动化智能化推动行业规模增长 新能源汽车催生高压线束使用。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驱动电压较高,需要采用高压线束连接各电路单元。在新能源汽车中,高压线束主要用于动力电池高压线束(连接动力电池到高压分线盒)、电机控制器线束(连接高压分线盒到电机控制器)、快充线束(连接快充口到高压分线盒)、慢充线束(连接慢充口到车载充电机)、高压附件线束(连接高压分线盒到DCDC、车载充电机、空调压缩机、PTC)5个部分。 图9:高压线束 图10:EV高压线束使用部位 高压线束对线束行业提出新的要求。新能源汽车对线束输送能力、机械强度、绝缘保护和电磁兼容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1)新能源汽车所用电机额定功率普遍可以达到150Kw,而为了尽量减小电流在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就要提高高压电气系统的工作电压,驱动电压一般可达到550V-750V左右,快充电压甚至可以达到800-1000V,远远高于燃油汽车的12V电压,因此要求线束有更强的耐压性和密封性,以避免汽车遭遇碰撞后的高压线路短路而引发燃烧事故。(2)新能源汽车应用的是交流电机,电磁干扰较为强烈,新能源汽车线束的设计必须考虑电磁干扰性,以保证线束应用的可靠性。(3)大电流的传输势必会导致功耗过高而发热,高压线束的设计必须选用可承受较高温度的材料。 新能源汽车线束单车价值量大幅提升。高压线束系统是电动化下的全新系统,取代了传统车的发动机线束,单车价值可达2000元,从而带动新能源汽车线束总的平均单车价值达到5000元以上,最高可达万元以上,显著高于燃油车平均3500元的水平。 图11:低压线束 图12:线束平均单车价值(元) 表3:不同类型车用线束对比 智能汽车不断升级。国家积极鼓励智能驾驶行业发展,工信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 图2.0》提出,到2025年,PA(部分自动驾驶)、CA(有条件自动驾驶)级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份额超过50%,HA(高度自动驾驶)级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到2030年,PA、CA级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份额超过70%,HA级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份额达到20%,并在高速公路广泛应用、在部分城市道路规模化应用。在驾驶舒适性上,智能大屏、HUD、语音手势识别、座椅方向盘加热等智能座舱功能渗透率也不断提升,这些功能均需要依赖线束保障信号传输。 图13:我国L2级别乘用车渗透率 图14: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 智能化升级推动线束使用量提升。随着汽车智能化功能增多,传感器和计算变得更加精密和复杂,以及软件定义汽车的大势所趋,对数据连接的带宽要求正在快速增长,且超出了传统车载网络性能的适用范围。据前瞻经济学人数据,当前汽车传感器平均装备数量超90个,高端车型装备数量达200个,安全性和智能驾驶的需求提升将推动汽车传感器数量继续增长,从而推动线束用量增长。此外,自动驾驶功能提升对于数据高速传输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带动高速传输数据线的需求,车用高频高速线束主要用于摄像头、传感器、天线、GPS、蓝牙、WiFi、导航与辅助驾驶系统等。 图15:汽车以太网分布 图16:高速传输数据线 市场规模有望超千亿元。假设:(1)24-25年我国乘用车销量增速分别为5%/2%,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增速分别为22%/18%,新能源乘用车纯电占比分别为65%/63%;(2)随着智能化功能增加,低压线束需求量提升,23-25年燃油车线束单车价值量分别增长5%,达2625/2756/2894元;(3)随着智能化功能增加,低压线束需求量提升,快充功率提升,高压线束需求量增加,纯电车线束单车价值量分别增长5%,达4410/4631/4862元,混动车线束单车价值量分别为4610/4726/4847元。总体来看,预计2025年国内乘用车线束市场规模将达1063亿元,3年CAGR为14.7%。 表4:国内汽车线束市场规模 2.2轻量化成为发展方向 铝材逐步取代铜材,轻量化成为发展趋势。在全球环保标准不断强化的背景下,为提高汽车的燃效性能,汽车厂商正在大力推进汽车生产轻量化。车身减重将优化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操控稳定性及碰撞安全性,有效改善汽车品质。根据统计,纯电动汽车整车重量每降低10kg,续驶里程可增加2.5km。2020年工信部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指出,到2030年汽车重量较2015年要减少35%。作为汽车的重要零部件,汽车线束质量占整车总质量的2%-3%,而汽车线缆占据汽车线束重量的75%-80%,以一辆B级轿车的重量来估算,导线的重量约25-30kg。受此影响,汽车线束的轻量化发展也成为重点突破领域。 目前,随着汽车电子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车内电子设备的大量使用使得车内电气布线越来越长、越来越复杂,汽车线束重量的增加也导致整车成本和能耗的增加,线束的轻量化发展目标显得愈发重要。 图17:汽车高压线束重量占比 汽车线束轻量化发展主要体现在导线、接插件、线束保护这三个子部件,具体优化方式包括电源线和信号线材料优化,接插件等结构优化,以及塑料替代金属等材料与设计优化。 当前线缆主要原材料是铜,是重点减重方向。在汽车线束产品减重方面,除了大量使用薄壁导线缩小导线截面积外,采用比铜成本更低、质量更轻的铝作为原材料成为线束轻量化的热点研发方向,铝的密度仅为铜的30%。未来,铝导线易氧化、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不稳定的问题一旦有了成熟的解决方案,轻质化的铝制线束有望成为汽车线束的主要技术路线。 表5:汽车线束轻量化的主要方式 2.3行业优胜劣汰,国产品牌有望弯道超车 外资企业主导市场。从全球来看,线束行业分布较为集中,主要由日本的矢崎、住友电气、藤仓,韩国的欲罗、京信以及欧美的莱尼、安波福、科仑伯格舒伯特、德克斯米尔、李尔等线束厂商主导。2021年,全球汽车线束企业CR4为77%,矢崎、住友、安波福、莱尼占比分别为30%/24%/17%/6%,国内企业包括沪光股份、永鼎股份、得润电子等,市占率分别较低。 国内市场较为分散。从国内来看,客户本土化倾向明显,海外品牌占比较高,例如本田、丰田、日产等日系车企主要供应商为日资厂商,如住友电气、矢崎等。莱尼、安波福、德科斯米尔主要对接大部分德系和美系品牌。合资线束企业主要配套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等合资企业,例如科世得润(德润电子&科伯舒特合资)、科世科(科博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