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苹果产业链更新原文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苹果产业链更新原文

2024-07-01-坚***
苹果产业链更新原文

发言人00:00 苹果产业链更新20240701_原文 2024年07月01日21:23 行,下面有请朱江老师发言,谢谢。尊敬的各位投资人下午好。欢迎参加第189期私募专场苹果产业链观点更新。我是中信证券股票销售交易部私募于一部一般机构业务线的郭子琪,本业务线专注服务于私募及一般机构客群,提供卖方研究等综合券商服务。各位投资人如有业务需求欢迎垂询。 发言人00:28 私募专场是我们业务线专门针对私募机构开展的系列交流活动,每周会邀请资深的分析师就市场关注关注度比较高的板块进行解读。本期我们邀请到了中信能源市场研究发展部产业链的观点更新。接下来我们把时间交给唐总。 发言人00:50 谢谢郭总。各位投资人大家下午好。我是中信电子的消费电子研究员唐佳。今天很高兴能够进一步的为各位投资人去展开分析我们在国内上的一个观点。同时我们今天整个汇报会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我们先先想汇报一下安卓和苹果在落地AI上的不同和相同点。第二个是想汇报一下后面苹果整个AI升级的方向,以及我们需要关注的供应链环节。第三个我们想汇报一下,进入三季度消费电子板块除了果链还有什么,大概是这么三个方向。 发言人01:28 第一个的话我们讲先首先想理清一个问题,就是从安卓和苹果这两类阵营来看,他们在AI落地上的这个进度,包括同相同点和差异点是什么?本质上从落地的进度上看,苹果是啊相对落后于安卓的,去年安卓都已经推出他们的各自的AI手机,苹果是在今年的这个WWDC上才对自己的I落地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描述。那么下半年的这个iphone16系列将会是第一代。就从诞生之初开始就支持这种appleandintelligence作为苹果AI的这么一代机型。 发言人02:12 我们如果要去做对比的话,我们可以发现两个有意思的点。第一个从参数落地的量上去看。安卓手机去年在观测这个落地的参数模型,基本上都是一个像70亿参数的大模型是主流。包括小米,包括opo包括 vivo,包括荣耀,他们其实都是落地的是一个70亿参数大模型。在这个云端基本上都是一个1000七八百亿的一个参数大模型。所以说对他们来讲模型参数量相对比苹果大。同时这个不仅限于云端,也来自于终端。同时在芯片的这个算力上,去年其实高通8.3本身的NPU算力已经到达一个60top甚至70top以上,它的算力也比较高。 发言人03:01 我们如果那看苹果,我们我们去看会发现,第一个苹果的这个模型,今年它在关注它发展模型是一个30亿参数的大模型。云端实际上是一个几百亿参数大模型,无论是端侧还是云端模型,整个参数量是比安卓更小的。同时苹果的AI他对芯片NPU的算力要求其实相对低。整个以往的所有芯片产品里边,只要你搭载了这个M1及以后芯片的产品,都能够支撑appleintelligent。这个背后的意思是啊这个M1芯片只有11tops的NGO算力,MM2是15.8,M3就这个M4到到M3到M4也才不过38,MC才38的1套的一个算例,M单位是35,所以11tops的一个起始芯片就能够满足苹果端侧的一个还需要。 发言人04:01 所以对苹果和安卓而言,如果做个对比,就是苹果在观测模型的参数量,包括NPU的算力的角度,没有说一定要多大,为什么呢?本质上是想落地到更多的这个产品线上去,让更多的产品去使用这种AI在这个背景之下,我们也发现还是有一部分的产品它无法使用这个AI。那跟算力有关吗?其实跟算力本身没关系。比如说iphone4系列,它的NPU算力有啊18套的一个NPU算力。但是整个全系列的iphone14是用不了这个iphoneintention。当然iphone14之前就更不用说了。 发言人04:39 这个为什么呢?是因为苹果在appletellest端测模型运行的时候,对端测内存有有要求,至少是要有一个8G的内存起步的需要。而之前的所有机器人,就是在15pro和promax之前,所有机型对照给他6GB的一个稀释内存,甚至我们去在十三之前,其实运行的内存它还只有4G所以更无法支撑了。 发言人05:05 所以第一个的对比我们会发现,苹果落地的这个AI它的参数量要求不高,参数量就不高,同时对算力要求也不高,但是由于内存的这个要求,它是有一部分机型不得不换机才能使用feniger。那相比之下项目其实看安卓他们在这个芯片,这个手机内存的搭载上,一一向相较于苹果而言更为大方一些。其实从去年开始安卓的整个旗舰机,它的内存基本上已经买来到12GB。比如说三这个vivo的叉100pro,比如说这个opo333377tra然后甚至是荣耀的magic六这样一些,他们都是一个十2G的起步的,也包括三星的 galaxys24ultra。所以对他们而言,运行内存的升级迫切性没有苹果那么高,我觉得这是第一点。 发言人06:01 第二点的话,我们去看体验,从应用体验上去看,我们觉得安卓和苹果来讲最大的一个不同是苹果具有一体化优势。而这个一体化优势使得苹果在进行整个的应用生态配合的时候会更做的更好。苹果的优势来自于系统是自己的,模型是自己的芯片无论是A系列的移动芯片,还是M系列的max和pad上的一个芯片都是自己的。而安卓模型目前是自己的,系统是安卓的,芯片是高通或者是联发科的。那么在这样一个打通的角度,是没有苹果做的更好的。苹果在这样一个生态位的优势之下,它能够把iphonecandies,其实是不能在系统之上。然后在这个系统层面的去既能调动原生应用,也能撬动第三方应用。从而使得它整个体验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层的,可以跨应用的进行一个数据的调取和使用。 发言人07:01 而安卓是相对割裂的。所以之前我们看到整个安卓的这个AI落地,它更多的还是在于什么呢?在于AI赋能的单个应用。比如说AI帮我们去做一个P图,帮我们去做录音纪要的一个整理,做这样一个事情。那他带来的体验其实是单一的,碎片化的,没有办法做到这种润物细无声的AI体验,苹果其实是能做到的。所以说我每次出了这安卓机器,我去店里面看,其实有意思的点是很还有甚至还有部分的AI机型。 发言人07:36 AI手机它会在需要在这种一个所谓智能指向AP上面点进去,然后各个框架下有什么纹身图,然后什么文笔润色什么这样一个功能。它其实这样一些功能和以前的AIIAAP形式的这样体验没有本质区别。所以导致苹果所做做出来的产品,它的体验会好很多。 发言人07:58 举个例子,就是他们自己在演示过程展示这么一个说法,就是比如说我们约了一个电话会议,同时临时我需要把这个会议进行改期,我给你发了邮件,但是你同时有当天的朋友约的电影电影那这个时候你需要了解到这样会推迟了1个小时之后,你还能不能赶得上碰上这个电影。你问siri,siri告诉你说他第一个他会调用这邮件信息,他会知道我们这个电这个是会议从几点到几点了,延迟了多久。第二个他会调用短信信息,你和朋友聊了什么东西,然后谁你和谁约的电影,对吧?那这个电影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电影院在哪儿?第三个它会调用地图信息,从你这儿到电影院的位置要多久,从而给你一个方案。而这样一个跨应用的数据调取,就是之前不论是荣耀opovivo都都还是难很难以做到的一个点。本质上还是因为系统模型芯片,特别是系统和模型之间这么一样一个打通还没有做好。所以我们这边再下一个结论,就苹果在AI陆 地这块走的慢,但是走的好,而本质上这个原因来自于系统模型芯片的一体化优势。 发言人09:09 在这个结论之下,我不由好奇说安卓什么时候能够跟得上,我们建议大家关注一个时间节点。如果各位在我们投那个后期的话会发现我们周六的时候,我其实是发了一个三季度,我甚至四季度整个消费链的一个时间线梳理。我们其实在八月的时候,我们处理到谷歌会发布它的新一款智能手机的pixel9,这个在8月14号去会发布。我们之所以要重点关注这个机型,是因为它的优势实际上和苹果已经很接近了。第一个系统是安卓的那安卓其实谷歌的,手机是谷歌的,但是也是他自己的。然后芯片是他们自己的cancer芯片,所以他也具备芯片系统模型的一个一体化优势。同时配合九还有希望去首发安卓15。 发言人10:01 而安卓十五按照五月这个googleIO大会所讲到的,会融合GM奶系统GMI模型。所以安卓这边我们最近能够看到的一个相对比较理想形态的一个安卓手机,它能做到什么样的水平?我想在8月14号的凌晨一点,谷歌的配合九的发布会上,可能会有一些这种值得期待的东西。所以我们的观点还是说短期苹果因为的一体化生态优势走在安卓前面。但是安卓这块我们也值得去关注,特别是我觉得我们我们内地的投资人,会习惯性的忽略一个问题。就是其实对于海外的消费者而言,安卓系统本身它也自带了一些很强的一些用,比如说google的一些。 发言人10:53 生态的AP其实也是比较丰富的。后面只要它的这种跨系统的跨应用的数据教程能够做,后来他能达到起来空间也是很大的。只是说现在我们可能更多的重心被已经走的慢,但走的好的苹果所吸引住了。在安卓这块我们也建议去进行这么的一个关注。所以这是我们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安卓和苹果的对比。第二个我们想讲的是苹果AI后续的一个升级方向,包括我们应该关注什么样的供应链环节。 发言人11:30 其实讲到这个问题,我想还是回答回到最最本质的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说,苹果为什么股价在WWDC第一天跌第二天涨呢?其实我们跟踪的相对比较紧密的投资人会发现,这个当天所演示出来的功能大多数上还是没有特别超预期的。也就是可能大家觉得之前都有这个预期,贵州大学第一天跌了对吧? 发言人11:57 然后第二天又涨,我觉得这个原因在还是说之前大家对苹果AI的理解是芯片确实布局的足够强了。比如说你20年就开始在自己的这个max芯片上去进行NP的布局,17年就在手机的A11系列上去进行MP的布局。但当时可能算力不够高,但是这两年在模型层面,苹果落地的就比较慢。随着去年当友商都已经有自己的打包型,云端功能都有,苹果其实还没有得到一个落地。所以早期大家是对苹果和openENI的合作抱有一个很高的预期的。就是可能甚至在我自己当时预期来看,可能我觉得会合作的更为深层次一些,而非这种可选择的这种相对排序靠后的一个方案。所以当天跌本质上还是觉得,很多人觉得和openII合作的这个预期和合作的这个程度没那么深。一部分对这个包有预期的投资人,而且是一个相当大部分投资人是觉得低预期的,所以我觉得是第一天跌的原因,但第二天涨,我觉得还更多的还是,来自于两个方面。 发言人13:07 第一个是苹果敢于去把open来讲第三方模型作为一个备选项带来的所体现出他后面在自己的这个模型上,不论是端侧还是云端还会大力不绝的决心。第二个就是本身appleintelligence的调用顺序是先观测在自己的私密云。在openI这种第三方模型,包括后面的GMI,它体现的是appleintelligence掌握了流量和数据增大的入口。这就意味着同样一个功能,美团可以帮我们去点外卖,饿了么也可以。但是谁来点这个外卖,给谁去点这个外卖呢?实际上流量分发给到了appleintelligence,这个就等于说后面其实靠appleintelligence这样一个流量分发的端口,他也有可能为苹果创造新一部分的手。这个类似于当然我们就像我们知道苹果原生自带的搜索引擎是google一样。那其实google是在给苹果钱,而不是苹果给google钱。实际上是给这样一个软件平台模型平台提供一个变现的流量入口。对于后续其实也是一样。 发言人14:18 后面我我我最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随着观测的AI特别是更加类似于智能体的这样的AI它的功能越来越强,是不是这个流量分发的主导权会逐步的从软件厂商变到硬件厂商去呢?就像苹果一样,如果苹果它可以决定谁来去做这样同样的功能,让谁来做,只要用户没有额外的是说我倾向于用美团点外卖,我倾向于饿了么点外卖的功能就被你家苹果是具有这么一个能力的那这个能力之下有流量分发权,就有收费权。所以这个可能是他后续的一个潜在的这么一个这样一块业务。所以这是我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