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赛迪]:赛迪前瞻2024年第18期(总858期):万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但分化趋势值得关注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赛迪前瞻2024年第18期(总858期):万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但分化趋势值得关注

综合2024-06-21-赛迪d***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赛迪前瞻2024年第18期(总858期):万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但分化趋势值得关注

2024年6月21日 第18期 总第858期 万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其区域和行业分化趋势值得关注 近年来,我国区域万亿级产业集群占全国工业比重不断上升,分布省份和行业不断增加,“潜力”万亿级产业集群数量可观,已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但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分化趋势明显,不少地区、行业尚无万亿级产业集群出现。赛迪研究院建议,加强万亿级产业集群监测研判,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并重,持续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推动产业集群多元化布局,培育更多万亿级产业集群,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1- 一、万亿级产业集群已成为全国及各地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万亿级产业集群对促进区域及全国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全面地衡量我国区域万亿级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我们根据行业所属领域和各地产业分类管理惯例,将国家统计局41 个工业行业合并加总为13个产业集群分类,即食品、纺织服装、家具、造纸、能源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制品、机械设备、汽车、电子信息、医药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将营业收入加总,得到各地13个产业集群的总营收规模及发展特征,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区域万亿级产业集群数量不断增长,成为全国及各地工业发 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各地纷纷将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作为培育地区工业经济增长极、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区域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万亿级规模的产业集群竞相涌现。总体来看,区域万亿级产业集群的数量与营收占比均实现上涨,对全国工业 发展支撑作用愈发明显。数量从2012年的13个升至2022年的 19个;其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从22.5%升至27.0%。从地区看,各地万亿级产业集群的主营 -2- 业务收入占本省(区)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多数在30%以上,成为支撑区域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其中,2022年,广东(4个)、江苏(4个)、山西(1个)三个省份万亿级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占本省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58.9%、56.0%、55.2%,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创新等各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1 2022年各地万亿级产业集群数量及占本省(区)规上营收比重 数据来源:赛迪工经所整理2024.05 区域万亿级产业集群分布省份不断增加,但主要集中在工业大省及部分能源大省,区域分布明显分化。2012-2022年,我国 拥有万亿级产业集群的省份由5个增加至10个,除原有的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外,新增了福建、山西、内蒙古、陕西、 -3- 辽宁五个省份,覆盖的范围进一步拓宽。其中,截至2022年底,广东(4个)、江苏(4个)、浙江(3个)、山东(2个)四个头部省份共有1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有6个过2万亿元产业集群,其总营收占全国工业的14.5%,对全国工业形成重要支撑。此外,山西、内蒙古、陕西、辽宁等省份依托能源资源禀赋,在2020-2022年间陆续形成能源化工领域万亿级产业集群,有力支撑了当地工业发展。但也需注意,当前区域万亿级产业集群分布区域分化态势明显,除四个头部省份外,其他省份万亿级产业集群占全国工业比重仅为6.2%;一些工业大省尚未形成万亿级产业集群,河南、湖北、湖南甚至尚未形成800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区域分布明显分化。 万亿级产业集群行业覆盖面和规模均有所扩大,新兴行业占 比提升,但行业发展不均衡现象凸显。总体来看,截至2022年底,区域万亿级产业集群涉及能源化工(8个)、机械设备(3个)、 电子信息(2个)、钢铁(2个)、纺织(2个)、食品(1个)、汽车(1个)等7个行业。电子、汽车、电气机械等行业万亿级产业集群数量合计达到6个,成为区域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 -4- 力量。从规模变化来看,与2012年相比,2022年我国营收超2 万亿元的产业集群仍集中在能源化工、机械设备和电子信息领域,但数量均有所增长,能源化工由1个增至2个(山东、山西),机械设备由1个增至3个(江苏、广东、浙江),电子由1个增至2个(广东、江苏)。其中,广东的电子信息(4.67万亿元)、江苏的机械设备(4.18万亿元)是全国仅有的两个突破4万亿元的区域产业集群,展现出强大的增长动力。但整体来看,我国能源化工领域的万亿级产业集群数量占比高达42.1%,家具、造纸、建材、有色、金属制品、医药等6个行业尚未形成万亿级产业集 群,医药行业尚无省份营收突破4000亿元,凸显了行业分布的 不均衡。 表1区域万亿级产业集群数量变化情况(个) 行业 2012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食品 1 0 0 1 1 纺织服装 3 2 1 2 2 能源化工 2 3 3 6 8 钢铁 1 1 1 2 2 机械设备 4 3 3 4 3 电子信息 2 2 2 2 2 汽车 0 0 0 0 1 集群数量总计 13 11 10 17 19 覆盖行业数量 6 5 5 6 7 数据来源:赛迪工经所整理2024.05 -5- “潜力”万亿级产业(5000-10000亿元)集群达到51个,短期内可能成长为万亿级集群的主要集中在东部工业大省。随着各地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我国还有一批未来有“潜力”达到万亿级规 模的产业集群。总体看,2022年,我国规模达到5000-10000亿元的区域产业集群为51个,其中机械设备(9个)、电子信息(7个)、能源化工(7个)、食品(7个)数量较多。分区域来看,51个“潜力”万亿级产业集群分布在全国18个省份,东部、中部、 西部、东北地区分别为26个、15个、8个、2个。14个8000-10000亿的区域产业集群分布在全国10个省份,其中江苏(3个)、广东(2个)、上海(2个)三个省份占比就达到了50%,区域分化明显。上海2个(机械设备、汽车)、江苏2个(纺织服装、汽 车)、安徽1个(机械设备)、山东1个(机械设备)产业集群更 是达到9000-10000亿元,从行业和区域发展潜力看,短期内成为万亿级产业集群的可能性较大。 -6- 表22022年各地“潜力”万亿级产业集群分布情况 省份 5000-8000亿元 8000-10000亿元 合计 江苏 3个(食品、建材、有色) 3个(纺织服装、金属制 品、汽车) 6个 广东 3个(纺织服装、建材、有色) 2个(食品、金属制品) 5个 河南 5个(食品、能源化工、有色、机械设备、 电子) —— 5个 四川 3个(能源化工、建材、机械设备) 2个(食品、电子信息) 5个 福建 3个(食品、能源化工、建材) 1个(机械设备) 4个 湖北 4个(食品、能源化工、机械设备、汽车) —— 4个 上海 2个(能源化工、电子信息) 2个(机械设备、汽车) 4个 山东 2个(钢铁、有色) 1个(机械设备) 3个 江西 2个(机械设备、电子信息) 1个(有色) 3个 浙江 1个(汽车) 1个(电子信息) 2个 湖南 2个(食品、机械设备) —— 2个 重庆 2个(电子信息、汽车) 2个 北京 1个(电子信息) —— 1个 河北 1个(钢铁) —— 1个 辽宁 1个(钢铁) —— 1个 吉林 1个(汽车) —— 1个 安徽 —— 1个(机械设备) 1个 新疆 1个(能源化工) —— 1个 二、对策建议 数据来源:赛迪工经所整理2024.05 加强万亿级产业集群的监测与研判,适时出台支持万亿级产 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加强对万亿级产业集群和“潜力”万亿级产业集群的常态化监测分析,重点监测区域万亿级产业和 “潜力”万亿级产业集群运行发展情况,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二是强化对万亿级产业集群运行和发展中重大问题 -7- 的分析研判,组织各地产业管理部门、相关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定期召开座谈会,分析研判万亿级产业集群运行发展态势,制定稳增长保障预案。三是提前谋划十大行业稳增长政策的接续政策,出台支持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 持续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推动产业集群分级、多元发展。一 是建立健全区域间政府对话协商机制、组织协调机制、利益共享补偿机制与合作约束机制,为地区间扩大产业合作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区域间产业合作培育更多万亿级产业集群。二是完善财政、税收、土地、环保等政策,引导产业或产业不同环节在优势区域合理布局,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建设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三是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推动一批具有战略性、支撑性的区域产业集群向国家级集群跃升,支持国家级产业集群加快向世界级迈进。 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并重,培育更多万亿 级产业集群。一是充分利用本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契机,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改造提升家 -8- 具、造纸、建材、有色等传统行业,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产业集群提质扩量。二是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加快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促进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新技术、新业态发展促进工作,加强政策评估,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推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快速发展,培育更多“潜力”万亿级产业集群。 本文作者:赛迪研究院 联系方式:15201228960 韩建飞张文会张凯刘世磊 电子邮件:hanjianfei@ccidthinktank.com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