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研究报告2024年6月21日 医疗生态趋于重构,关注底部优质资产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2024年中期投资策略 行业研究行业投资策略医药生物 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评级) 证券分析师:张佳博 证券分析师:陈益凌 证券分析师:陈曦炳 证券分析师:彭思宇 证券分析师:马千里 证券分析师:张超 联系人:凌珑 02160375487 02160933167 075581982939 075581982723 01088005445 075581982940 02160375401 zhangjiaboguosencomcn chenyilingguosencomcn chenxibingguosencomcn pengsiyuguosencomcn maqianliguosencomcn zhangchao4guosencomcn linglongguosencomcn S0980523050001 S0980519010002 S0980521120001 S0980521060003 S0980521070001 S0980522080001 宏观环境层面,《生物安全法案》靴子有望于年内落地,海外生物医药投融资逐步回暖,美联储降息预期明确,创新药产业链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的修复。 国内政策层面,24H2整体政策基调逐渐明朗化:一是药品和器械集采提质扩面;二是2024年实现DRGDIP改革全覆盖,研究对创新药和先进医疗技术应用给予在DRGDIP付费中除外支付等政策倾斜;三是深化药品领域改革创新,制定关于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适时优化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四是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持续推进和各地方的落实,有望为设备采购带来增量资金来源。 影响医药板块业绩的集采和行业整顿等因素在逐季度出清。集采影响方面,药品集采已经进行九批,大品种基本已集采,对于药品公司的业绩影响基本出清;国采四批省级联盟集采也预计已覆盖器械80以上的品类,集采对于器械公司的业绩影响也将于年底出清。行业整顿影响方面,手术量在环比逐季度恢复,新产品进院速度也在环比改善,设备招标在逐月恢复。由于去年7月开始的医药反腐对于上市公司23H2业绩影响较大,今年下半年医药板块将实现表观高速增长。 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向:第一类是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企业,由于创新药和创新器械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初期,具有低渗透率、强定价能力、患者真正获益的属性,且是国内医保商保等支付方大力支持的产品,因而这类企业是医药行业里成长性最好的资产;第二类是有国际化能力及潜力的公司,国内医药、医疗器械企业在未来510年有望诞生更多大市值医药公司;第三类是生物医药领域符合“四新”(新赛道、新技术、新平台、新机制)标准,代表新质生产力的行业及公司,如前瞻布局生成式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技术的企业;第四类是银发经济大背景下能够满足C端居家养老需求、自费属性的产品如康复养老、中医中药等行业。 2024年中期策略投资组合:A股:迈瑞医疗、新产业、迈威生物U、智翔金泰U、澳华内镜、艾德生物、振德医疗、美好医疗、拱东医疗;H股:科伦博泰生物B、康方生物、和黄医药、爱康医疗。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或进度慢于预期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药品、器械、服务领域监管政策调整风险。 表:国信医药2024年中期策略组合 代码 公司简称 总市值亿元港元 23A 归母净利润(亿元) 24E25E 26E 23A 24E PE 25E 26E ROE23A PEG24E 投资评级 300760SZ 迈瑞医疗 3556 1158 1398 1689 2030 307 254 211 175 350 12 优于大市 300832SZ 新产业 547 165 207 261 323 331 265 210 169 219 11 优于大市 688443SH 智翔金泰U 112 80 71 60 21 140 158 187 534 04 优于大市 688062SH 迈威生物U 130 105 75 52 13 124 174 252 1033 03 优于大市 A股组合 688212SH 澳华内镜 65 06 10 17 26 1131 661 380 250 42 10 优于大市 300685SZ 艾德生物 73 26 33 41 50 279 224 180 148 154 09 优于大市 603301SH 振德医疗 53 20 41 52 67 268 129 103 79 37 03 优于大市 301363SZ 美好医疗 114 31 39 49 60 368 292 233 190 98 12 优于大市 605369SH 拱东医疗 48 11 25 30 35 444 194 160 138 67 04 优于大市 6990HK 科伦博泰生物B 365 57 68 70 46 636 535 522 793 优于大市 港股组合 9926HK0013HK 康方生物和黄医药 291229 203 71 3461 3229 140 74 144320 869374 915784 208309 432138 优于大市优于大市 1789HK 爱康医疗 48 18 27 35 45 263 178 138 107 76 05 优于大市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及预测注:总市值以2024619股价计算 01 医药行业2024上半年整体回顾 02 细分行业2024年中期策略 03 医药行业2024年中期策略及推荐标的 2024年1月,受国内经济预期和资金面影响,大盘和医药板块持续回调,持续至2月初。 2月中旬起,大盘在春节后有所反弹,医药板块受设备更新等政策刺激有所上涨。 3月中下旬起,受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欧盟IPI调查等负面事件影响,医药板块持续回调。 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受到Q1业绩超预期的创新药推动上涨。 5月中下旬起至今,受2024年集采8号文发布、美国加征关税等事件影响,医药板块持续回调。 图:A股医药板块2024年至今整体走势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注:截至2024614 复盘历史上美联储加息和降息周期,可以发现:在加息周期,随着美债收益率上升,XBI指数和恒生医疗保健综指通常呈下行走势;而加息周期结束后,随着美债收益率下降,XBI指数和恒生医疗保健综指通常呈上行走势。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有望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全球流动性有望重回宽松状态,外部金融压力渐消,医药领域投融资有望回暖。 图:美债收益率、XBI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走势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注:截至2024614 2024年至今,医药行业整体呈震荡下行,各子行业表现持续分化: 中药:年初至今跌幅76,跌幅为所有子板块中最小; 化药:年初至今跌幅96,Q1业绩超预期的创新药股价表现较好; 医药商业:年初至今跌幅113,24Q1业绩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门诊统筹、行业整顿等对板块影响较大; 医疗器械:年初至今跌幅125,受集采、行业整顿、欧盟IPI调查、美国关税事件等影响回调; 生物制品:年初至今跌幅237,24Q1业绩受去年同期高基数、消费疲软等影响; 医疗服务:年初至今跌幅304,CXO板块受到美国生物安全法案影响。 化学制药 医疗服务 医疗器械 生物制品 中药 医药商业 图:医药生物细分子行业2024年至今走势 5 0 5 10 15 20 25 30 35 240102240202240302240402240502240602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注:截至2024614 中药 化学制剂医药商业医疗器械 生物制品医疗服务 表:医药生物各子行业2024年至今各月涨跌幅 M1M2M3M4M5至今 化学制药199108166359 中药12594113972 生物制品231149581680 医药商业97650537114 医疗器械160103374159 医疗服务23785804569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注:截至2024614 医药生物部分子板块2021年至今经历了大幅调整,估值水平回落到历史低位: 医疗器械:PE(TTM)为4154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7219分位数; 化药:PE(TTM)为3789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5718分位数; 生物制品:PE(TTM)为2794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3655分位数; 中药:PE(TTM)为2658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4521分位数; 医疗服务:PE(TTM)为2517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454分位数; 医药商业:PE(TTM)为1680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3197分位数。 图:医药生物各子行业近10年PE(TTM) 图:医药生物(申万)各子板块PE(TTM)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406150616061706180619062006210622062306 45 4154 3789 2794 2658 2517 1680 化学制药 医疗器械 中药 医疗服务 生物制品 医药商业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医疗器械化学制药生物制品中药医疗服务医药商业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注:截至2024614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注:截至2024614 12支付端: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下降,商业保险补充保障作用凸显 支付结构:个人支出占比下降,商业医疗保险占比上升。从总量看,2018年2022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从579983亿元增长至848467亿元,CAGR为791,呈现稳定增长趋势。从支付结构看,个人卫生支出占比呈下降趋势,由2018年的287持续降低至2022年的270;商业健康保险赔付占比提升,由2018年的30增长至2021年的53,2022年受疫情影响降至42,但仍高于疫情前水平,表明商业医疗保险补充保障作用不断凸显,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望持续完善。 图:我国卫生总费用及GDP占比图:我国卫生总费用结构 90000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卫生总费用(亿元)卫生费用GDP占比() 848467 723064 755936 651959 579983 20182019202020212022 72 71 7 69 68 67 66 65 64 63 90000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政府卫生支出商业健康险赔付医保支出 其他社会卫生支出个人卫生支出卫生总费用(亿元) 72306 75594 65196 270 57998 277 277 284 118 287 88 78 107 93 288 290 318 307 306 40 53 42 30 283 36 267 304 274 282 84847 20182019202020212022 资料来源:Choice,国家医疗保障局,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Choice,国家医疗保障局,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药品:2018年起,国家已组织九批药品集采。2023年10月,第九批药品国采启动,2024年3月起逐步落地。 医疗器械:2019年起,国家已组织四批医用耗材集采,2024年5月起第四批国采(人工晶体和运动医学类)逐步落地。 医疗服务: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不断推进。 表:药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领域重要政策推进时间表 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H1 第一批药品国采 第四、第五批药品国采第七批药品国采落地,第八批药品国采结果出炉, 第一批“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