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犯罪概述与关键法规
主要法律与机构:
- 中国:人民检察院负责起诉,具有分层结构与监督功能。PSB(公安局)负责大部分刑事案件调查,检察官负责调查涉及司法人员的案件,监督委员会负责职务犯罪调查,军事安全部负责军队内部案件,海关缉私局处理海关走私犯罪。
刑事法院结构:
中国法院体系分为四级:基层、中级、高级及最高人民法院,还包括军事、海事、知识产权及铁路运输法院等专门法院。
商业犯罪类型:
- 证券欺诈:包括制造和传播证券虚假信息、操纵证券或期货市场。
- 会计舞弊:涉及非法披露或隐瞒重要信息的违规行为。
- 内幕交易:买卖证券或期货,泄露相关信息或明示暗示他人交易,情节严重。
- 挪用公款侵占: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单位财产。
- 贿赂:政府官员贿赂行为,分为个人贿赂与单位贿赂。
- 税务犯罪:如逃税、抵制税收、逃避追缴未缴税款等。
管辖权与责任:
- 实体责任:公司犯罪的刑事责任,包括公司高管、经理、董事的责任。
- 个人责任:管理者、官员和董事在实体成为犯罪主体时的责任。
合并或收购中的继任责任:
在合并或收购的情况下,继任实体可能对前任实体的不当行为承担责任。
时效与追诉:
- 时效期限:犯罪行为的时效期限,特定犯罪类型有不同的时效期限。
- 追诉可能性:时效期限届满不完全排除起诉,如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死刑的犯罪,即使超过2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可提起公诉。
跨境执法:
中国依据《刑法》对在中国境外对中国公民或外国国民犯罪的案件具有域外管辖权。通过《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和《引渡法》与外国执法机关合作。
收集信息权力:
执法机构有权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会见证人,检查犯罪现场,搜查并封存证据,调取或冻结财产,实施技术调查。
第三人文件收集:
政府在特定情况下可要求第三人或实体提供文件,或突击检查并扣押文件,通常是在立案后或根据相关法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