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大市点评 6月18日,港股大盘在缺乏积极催化剂下继续缩量整理,恒指最终微跌21点或0.1%,收报17,915点,已连续五个交易 日在18,000点左右波动。恒生科指微跌0.3%,收报3,697点。大市成交金额再减少至923多亿港元,为今年4月8日以 来最低。恒指波幅指数跌至2022年1月以来最低,表明多数期权市场参与者认为恒指短期内维持窄幅整理的机会较大。 港股通再度流入58.6亿港元,继续支撑港股。本周一公布5月中国宏观数据后,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3%跌至2.25%,反映市场对经济增长前景仍偏谨慎,同时体现在港股较低迷的成交及板块行情上。盘面上,可选消费、医疗保健、地产相关股持续调整,存量资金继续寻找高防守性及高交易胜率的品种,内银、石油、电讯、公用事业等央国企再度成淡静市况下资金青睐的对象,而海外AI概念持续发酵,带动消费电子及半导体股继续造好。 美元指数维持在105.5左右高位震荡,强美元格局对港股的资金流及风险偏好不太友好,人民币被动贬值压力偏大也一定 程度影响央行货币政策再发力的空间,我们认为港股大盘短期在17,500至18,100点区间震荡的机会较大。策略上可逢低吸纳,看多半导体、消费电子、食品饮料、体育用品。股价持续调整的内银股及有回购支撑的互联网可趁机吸纳。能源、电讯、公用事业仍是重点配置对象。 宏观动态:美联储官员在6月FOMC后的公开讲话多数偏鹰,叠加日本央行对货币政策正常化始终保持谨慎立场,短期美元指数向上支撑力偏强。6月17日,美国费城联储主席哈克表示今年降息一次是合适的,但需观察更多经济数据。日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昨日在国会发言时指出有可能在7月加息,但仍无法明确央行缩减购债的规模,美元对日圆汇率一度冲高 接近158.1水平。 地产政策方面,地方正在扩大落实中央支持房地产政策。广州推出第三批住房“以旧换新”项目清单,新增22个项目, 提供折扣、补贴、现金奖励等优惠方式。目前为止,广州合共有206个商品住房项目参与“以旧换新”活动。另一方面,广东惠州拟由指定国企以合理价格收购在市内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行业动态:AI、芯片相关股份继续获得投资者青睐。汇聚科技(1729HK)大涨11.1%,再创历史新高。据报道大股东立讯精密(002475CH)获得英特尔入股,受利好消息刺激,立讯精密创52周新高。市场认为英特尔有助于带领立讯精密在 通讯领域上提升竞争力。鸿腾精密(6088HK)受惠于英伟达新产品投产,带动提升公司的服务器业务收入,股价创3年新高。另外,AI+制造业概念股创新奇智(2121HK)大涨13.8%,创10日新高。 医药板块方面,我们审视了荣昌生物(9995HK)营运表现,公司表示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96.4%后,主要产品四五月份销量仍快速增长。按我们预测,公司2024年收入有望实现约五成增长。著名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志》发布石药(1093 HK)明复乐的缺血性卒中的三期临床试验结果,该药能将溶栓时间窗显著延长至24小时,赢得更多救治时间,我们预计明复乐收入将快速增长。明复乐目前占公司收入比例不高,但近两年快速上量,公司预计未来可能成为公司心血管领域重要产品,因此我们将关注该产品的新适应症获批情况。 近期研报摘要分享 【中泰国际】策略周报:港股值博空间明显提升,策略上可逢低吸纳 每周策略建议 港股:港股大盘窄幅波动,日均成交有所回落,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撑市,市场交易题材股为主,如政策支持逻辑的半导体、涨价逻辑的公用事业、食品饮料等。中国经济延续内需偏弱局面,港股进一步向上空间取决于政策落地成效和基本面修复,紧盯后续PPI环比回升持续性,以及一线城市房价企稳迹象和销售回暖持续性。恒生指数逐渐跌近17,500点的支持位,恒指的风险溢价回升至七年来62.3%分位数的位置,也回归滚动两年的平均值水平,值博水平已明显提高。策略上可逢低吸纳,看多半导体、消费电子、食品饮料、体育用品。股价持续调整的内银股及有回购支撑的互联网可趁机吸纳。能源、电讯、公用事业仍然是重点配置对象。资源及航运股等待更好机会再重新介入。 美股:尽管美股大盘指数在科技巨头拉动下持续创新高,但美股升势并不全面,标普和纳指长线市宽(股价高于200天线比率)短期加速回落,显示多数股份上涨动能不强,本周大盘指数或高位震荡。6月FOMC如期保持定力,通胀下行,利率筑顶,增长尚可,市场正交易美国软着陆。标普500指数盈利增长预测持续获上调,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流动性连续三周上升,整体来看美股基本面及流动性尚可,等待短期或调整带来趁低吸纳的机会,看多银行、工业、下游半导体、金融服务、广告、石油、旅游、医疗及电力。本周美国即将公布5月零售销售数据,以及多个美联储官员讲话,或对股市及债息带来较大扰动。 美债:预计10年期美债收益率短期保持在4.2%-4.6%波动,策略上先短债后长债。5月美国核心CPI显示通胀延续下行,但美联储仍需要更多时间观察通胀回落,预计三季度起降息取态会更明朗化。 美元指数:维持上有顶下有底,预计短期波动区间主要在103.5-106.5。美联储保持定力,叠加日本央行议息结果不及预期,均推动美元指数向上,但制造业疲弱复苏和通胀延续下行大方向,美元指数大幅上行空间不大。 离岸人民币:预计离岸人民币短期维持在7.15-7.30区间震荡。中国5月通胀、金融数据显示基本面缓慢修复底色不改,二季度起特别国债开启发行以及专项债加速发行,美联储在降息保持定力,短期人民币不具大幅升值条件。 中国5月金融数据弱于季节性,CPI同比增长低于预期,PPI同比延续跌幅收窄 中国5月人民币贷款新增差于预期和季节性,5月CPI同比低于预期,核心CPI继续在1%以下。5月PPI同比跌幅延续收窄,环比由跌转涨,反映企业降价压力缓和 美国5月通胀延续下行,6月FOMC如期保持定力 美国5月核心CPI为2021年4月以来最低,指向通胀下行趋势未变。6月FOMC如期维持利率不变,强调需要时间观察通胀及就业趋势,降息一次或两次仍不确定。 上周市场走势回顾(6月11日-6月14日) 港股:恒指全周下跌2.3%,收报17,941点;恒生科指全周下跌1.7%,收报3,707点。大市日均成交减少10.8%至1,196亿港元,20天平均沽空比率略跌至14.0%, 中资美元债:中资美元债回报指数(MarkitiBoxx,下同)上涨0.6%。其中,投资级上涨0.7%;高收益级上涨0.2%。中资美元房地产债券指数上涨0.7%。 汇率:美元指数略升至105.5左右水平;离岸人民币略跌至7.27左右偏弱水平。 风险提示:美国再通胀风险升温;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 【中泰国际】策略周报:港股大盘震荡整理,进一步升势待更积极催化剂 每周策略建议 港股:港股延续震荡整理阶段,市场进入政策成效及基本面数据验证期。基本面延续内需偏弱的局面,市场观望地产新政、产业大基金等政策效果,大盘向上需待更积极的催化剂。短期港股流动性内外承压,一方面,5月美国新增非农超预期致美元指 数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再度冲高,或增加港股短期回调压力;另一方面,4月以来港股二级市场融资近1,000亿港元,警惕集 中融资对港股流动性的冲击。若恒生指数本周跌穿18,000点,将是吸纳的时机。策略上,短期对股价已大幅冲高的资源及航运股谨慎,看多半导体、消费电子、食品饮料、体育用品。本周重点关注中国5月的通胀及金融数据、美国5月份CPI及6月FOMC决议。 美股:5月ISM制造业PMI显示制造业景气度反复,但服务业景气持续扩张、企业盈利向好、通胀下行以及高利率均使美元资产对全球资金依旧具备相对较大吸引力。5月新增非农超预期,就业和薪资增长使得降通胀过程反复,预计美联储年内降息决策保持谨慎。短期来看,美国财政部于5月底开始回购部分国债,6月起美联储放缓缩表规模至每月300亿美元,债息下行有助于缓和美股流动性压力。盈利面持续提供升势动能,标普500指数二季度的盈利增长预测在业绩后上调至9.2%,其中消费者服务、能源、科技、可选消费、金融板块的盈利预测获上调。看多银行、工业、下游半导体、金融服务、广告、石油、旅游以及电力相关股份。 美债:预计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4.3%-4.6%波动,策略上先短债后长债。美国5月新增非农超预期、服务业景气度持续扩张致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再度冲高。预计6月FOMC美联储仍强调需更多时间观察通胀回落,三季度起降息取态会更明朗化。 美元指数:维持上有顶下有底,预计波动区间主要在103.5-106.5。美国相对稳健的服务业、消费、就业市场使得美联储降息节奏料保持克制,美联储与海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开始正式出现分化,美元指数短线向上支撑力偏强。但制造业疲弱复苏和通胀延续下行大方向,美元指数大幅上行空间不大。 离岸人民币:预计离岸人民币维持在7.15-7.30区间震荡。5月以来基本面维持弱复苏,特别国债开启发行以及专项债加速发行,人民币暂时不具备大幅升值条件。 中国5月出口超预期增长,进口增幅逊预期 中国5月出口(按美元计)累计同比增长7.6%,超预期的6.0%,对美国、欧盟和日韩出口均有改善;5月进口(按美元计)累计同比上升1.8%,逊预期的4.2%。 海外主要央行陆续开启降息窗口,美联储或仍保持定力 海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陆续转向,但美联储年内降息节奏料保持克制。当前美国的服务业、通胀、消费、就业市场表现均优于欧元区,因此美联储的降息门槛较高 上周市场走势回顾(6月3日-6月7日) 港股:恒生指数上升1.6%,收报18,366点。恒生科指上升2.2%,收报3,772点。大市日均成交金额为减少7.0%至1,224亿港元。20天平均沽空比率略跌至14.0%, 中资美元债:中资美元债回报指数(MarkitiBoxx,下同)上涨0.5%。其中,投资级上涨0.5%;高收益级上涨0.6%。中资美元房地产债券指数上涨1.2%。 汇率:美元指数略升至105左右水平;离岸人民币保持在7.26左右偏弱水平。 风险提示:美国再通胀风险升温;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 不承担责任声明 台端对本报告读取时,即视为同意接受下列各项之约束。 本报告只供参考之用,并不构成要约、招揽或邀请、诱使、任何不论种类或形式之申述或订立任何建议及推荐,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如因相关建议招致损失,概与中泰国际证券有限公司无涉。 报告中部份内容及数据发放可能于部份地区受到法律上限制,而此报告并非提供予置身于该等在法律上限制我们发放此等数据之地区的人士使用。翻阅此等报告之人士,须自行负责了解有关限制。 此报告之相关内容如在任何地区向任何人士招引或游说出售投资或接受存款乃属违法时,则此等报告之内容不应视为于该等地区作出该等招引或游说。 本报告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版面、设计、相关网站或其它项目只备作一般参考用途。虽然数据已力求准确,唯本公司对上述数据之正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不予保证,并表明不会对该数据内之错误或遗漏负任何赔偿责任。关于上述数据并不提供任何种类之保证、明示或法定保证,包括但不限于不侵犯第三者权利、所有权、可商售性、对某特定用途的适用性等保证。 ©中泰国际证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