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断刃可以修复 ——“精炼铜消失”事件的浅研 报告日期:2024年6月16日 吴奇翀产业咨询高级分析师从业资格号:F03103978投资咨询号:Z0019617Tel:8621-63325888Email:qichong.wu@orientfutures.com ★如何看待此次精炼铜丢失事件?: 不排除是诈骗行为。1)可能存在欺诈性质的虚假交易。在整个欺诈过程中,供应商需要在多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和操作,包括伪造文件、替换货物以及制造合法交易的假象。2)在物流和交付方面亦可能存在问题。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中,物流和交付环节的复杂性增加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企业内部管理存在问题。1)内部控制较为薄弱。在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于防范各种风险至关重要,内部控制薄弱不仅可能导致运营效率降低,还会使企业面临严重的欺诈风险。2)风险管理体系存在弊端。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各种风险,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于有效识别、评估和应对这些风险至关重要。 相关研报 2022.12.28《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2023.1.20《双重博弈视角下的大宗商品》2023.2.13《多 一 点 真 诚 , 少 一 点 套 路——“托克镍”事件的浅研》2023.2.21《通胀回落不及预期下的避险》2023.4.11《汽车企业大宗商品风险管理》2023.5.15《宏观风起,大宗价摇。多舛之际,风险何在?》2023.7.7《防守反击:2H23的潜在风险》2023.12.28《未雨绸缪,破浪前行》2024.3.31《航程未卜,迷雾渐开》 国际贸易存在特定风险。1)由信息差异导致的跨国交易风险。跨国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这种信息差异使得买方容易受到卖方的欺骗。2)由法律差异导致的诉讼追责风险。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和监管政策往往存在显著差异,使得跨国交易中的追责和追讨损失变得极其复杂。3)由地缘政治导致的外部环境风险。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特别是涉及俄罗斯的交易,地缘政治因素对贸易的影响尤为显著。 ★对物产中大经营的影响不大: 物产中大已经建立了一套系统的风险管理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从而减少事件对公司的影响。同时,公告提到事件涉及金额约1.1亿元人民币,仅占公司归母净利润约3.04%的极小部分,相对于整体财务状况而言金额较小,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不会产生显著影响。此外,公告明确表示,该事件对公司后续经营不会产生较大影响。我们认为,在大宗商品贸易和供应链服务行业,突发事件可能对公司运营产生一定影响,但物产中大作为行业龙头,此次事件中对其影响确实相对有限。 ★风险提示: 后续出现更多发生风险的在途商品。 目录 1、如何理解此次精炼铜事件?..................................................................................................................................................41.1、不排除是诈骗行为........................................................................................................................................................41.2、企业内部管理存在问题...............................................................................................................................................51.3、国际贸易存在特定风险...............................................................................................................................................62、对物产中大经营的影响不大..................................................................................................................................................72.1、“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72.2、供应链集成服务中的大宗商品..................................................................................................................................82.3、我国大宗商品供应链市场潜力较大.......................................................................................................................113、风险提示...................................................................................................................................................................................11 图表目录 图表1:物产中大以供应链集成服务为主体的经营情况..................................................................................................7图表2:物产中大“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的经营情况......................................................................................................7图表3:物产中大供应链集成服务的模式............................................................................................................................8图表4:物产中大基于系统解决方案的金属供应链集成服务.........................................................................................9图表5:物产中大基于贸工一体化的能源供应链集成服务............................................................................................10图表6:物产中大基于垂直产业链整合的化工供应链集成服务...................................................................................10图表7:我国大宗商品供应链市场规模及CR4市占率...................................................................................................11图表8:我国大宗商品供应链企业与国际巨头存在差距................................................................................................11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 ——明·洪应明《菜根谭》 物产中大(600704.SH)6月14日早间发布公告: “近日,有媒体关注公司铜产品贸易业务情况,公司对相关情况进行了初步核实,说明如下: 1、公司正在向控股子公司物产中大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控股78.18%)进一步核实情况。 2、公司具有完善的内控制度,能够有效管理和控制贸易业务相关风险,保障公司在国际贸易中合法合规运营。 3、上述事项涉及公司金额约1.1亿元人民币,占公司归母净利润较小(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801.61亿元、利润总额72.99亿元、归母净利润36.17亿元),对公司后续经营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公司将密切关注本次事件进展情况,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提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1、如何理解此次精炼铜事件? 1.1、不排除是诈骗行为 可能存在欺诈性质的虚假交易。在整个欺诈过程中,供应商需要在多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和操作,包括伪造文件、替换货物以及制造合法交易的假象。例如,供应商可能在其发运的货物中夹带少量真实的精炼铜样品,以通过初步的检验和检查,而大部分货物则被替换为花岗岩等廉价材料。此外,供应商还可能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或中介,制造运输和交付的假象,增加欺诈的成功率。1)虚假的物流单据和仓单。俄罗斯铜厂可能利用虚假的物流单据和仓单来掩盖真实货物的情况。物流单据和仓单是证明货物运输和存储情况的重要文件,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法律效力。通过伪造这些文件,供应商可以制造货物已经合法发运的假象,欺骗买方。物产中大在此次交易中,可能从一开始就收到了这些虚假的物流单据和仓单,误以为所购精炼铜已经发运,并且已经在途或抵达某个中转仓库。2)伪造的货权。物产中大可能被供应商欺骗,误以为自己拥有真实的货权。货权是指对交易货物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在国际贸易中,货权的转移通常通过仓单、提单等文件来实现。然而,如果这些文件是伪造的,买方就无法真正获得货物的所有权。在此次事件中,物产中大可能从一开始就收到虚假的货权文件,认为货物已经合法发运并由自己掌握实际控制权,然而实际情况是货物根本不存在或被掉包。 在物流和交付方面亦可能存在问题。在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中,物流和交付环节的复杂性常常增加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物产中大的工作人员无法确定冶炼厂的位置,表明其在交易前可能缺乏对供应商充分的尽职调查,铜厂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没有得到充分验证。同时,在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中,物流链条复杂,涉及多个环节和中间人,增加了诈骗的可能性。1)供应商尽职调查不足。尽职调查是确保供应商真实性和可信度的重要 步骤,通过尽职调查,企业可以了解供应商的资质、信誉和运营状况。然而,在此次事件中,物产中大显然未能对供应商进行全面的背景调查,导致无法确认冶炼厂的实际存在和运营情况。这种情况下,企业很容易受到不法供应商的欺骗,尤其是在跨国交易中,地理距离和文化差异增加了尽职调查的难度。2)冶炼厂真实性和可信度的验证不足。供应商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是确保交易顺利进行的基础,物产中大在交易前未能充分验证铜厂的真实性,可能忽视了一些关键环节的检查,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第三方审计和背景调查等手段确认供应商的实际运营情况,此外亦可以通过与其他买家交流和参考供应商的历史交易记录,进一步评估供应商的信誉和可靠性。3)复杂物流链条风险应对能力不足。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