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艾社康]:2023中国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创新案例集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3中国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创新案例集

医药生物2024-06-11-艾社康静***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2023中国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创新案例集

第一章卫生服务体系面临的内外部挑战 1 目录 引言1 第一章卫生服务体系面临的内外部挑战2 一、外部挑战3 (一)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带来的双重威胁不容忽视3 (二)不可逆转的老龄化趋势导致卫生服务需求增长4 (三)人口流动的快速增加为卫生服务供给带来挑战4 (四)人群健康素养的不足为卫生服务供给造成了额外的负担5 二、内部挑战8 (一)医疗卫生资源的不充分与不均衡8 (二)慢性病管理与一体化服务缺失9 (三)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不完善9 第二章整合型卫生服务体系的意义11 一、整合型卫生服务的理念12 二、整合型卫生服务的必要性12 第三章政策回顾与发展现状14 一、聚焦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增强乡村卫生服务能力16 二、以医疗联合体为抓手,促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16 三、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引领行业发展17 四、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和专科建设,增加优质服务供给18 五、稳步提升医疗信息化水平,为卫生服务提供全面支持20 第四章案例呈现22 一、创新模式概述23 二、创新案例24 (一)医联体的不断探索24 (二)公立医院的改革尝试40 (三)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创新46 第五章发展建议53 一、扩大整合型卫生服务体系的范畴,明确阶段与内容54 二、完善目前医联体模式的评价体系,加强可推广性54 三、推进疾病诊疗一体化,提供全病程全方位服务54 四、关注特殊群体的健康需求,提高卫生服务的针对性55 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社会影响极大的疾病防治体系建设55 参考文献56 写作团队61 引言 2023年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就在几天之前,WHO发布针对新冠大流行期间各国基本卫生服务连续性第四轮摸底调查的中期报告,报告显示到2023年初,全球卫生系统已经开始呈现明显的恢复迹象2。 回顾我国的情况,自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的管理方式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2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疫情在我国已经基本结束3。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的常态化阶段,各行各业都渴望尽快回到正轨,但我们必须承认,三年的持续抗疫努力对所有行业,尤其是卫生服务领域,造成深远的影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卫生服务体系作为防控第一线,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这不仅展现了现有体系的韧性和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反思和主动调整的契机,使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和解决卫生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和优化改革的方向与措施。 尽管新冠疫情宣告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与疾病的战斗已经停止,尤其是我们面临的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双重威胁似乎比以往更具挑战。因此,完善卫生服务体系的任务还远未完成。借用丘吉尔的一句话:“这不是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但或许是开始的结束。”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个重新认识和讨论如何加强和完善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与完善的新起点。 中国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创新案例集 2 第一章 卫生服务体系面临的内外部挑战 第一章卫生服务体系面临的内外部挑战 我们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新冠疫情的爆发,如一股狂风般席卷全球,让我们对当前卫生服务体系所面临的环境有了更加切身和直接的感受。在这场疫情中,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医疗资源的紧缺、以及卫生服务体系应对能力的不足。而疫情之外,我们还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健康素养有待提高、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不完善等诸多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卫生服务体系所面临的内外部挑战,寻求有效的解决之道,以提升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一、外部挑战 从外部视角来看,卫生服务体系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卫生服务的需求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发、传染性疾病的突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口的频繁流动以及人群健康素养和健康意识的不足,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卫生服务需求,时刻提醒我们卫生服务的供给体系需要适时地调整,以适应需求的变化。 (一)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带来的双重威胁不容忽视 在进入21世纪后,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持续上升,导致的疾病负担日益加重,成为全球健康面临的最大威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非传染性疾病目前是全球主要死因,占全球死亡的71%4。我国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也在稳步上升。与此同时,传染性疾病所受到的关注明显下降,以至于不少国家政府、社会组织以及普通民众产生了传染性疾病已经远离我们,不再对健康构成威胁的错觉。 事实上,传染性疾病的威胁一直存在。自2007年《国际卫生条例(2005)》第三版生效以来,WHO已经宣布了7次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ublicHealthEmergencyofInternationalConcern,简称PHEIC),分别是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2014年的脊髓灰质炎疫情、2014年西非的埃博拉疫情、2015-2016年的寨卡疫情,2018年的刚果(金)埃博拉疫情,2020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以及 2022年的猴痘疫情。而在此之前,2003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波及了29个国家5,造成 8096人感染,我国共24个省市累计报告病例5327例6。即便在新冠疫情基本结束之后,进入2023年的秋冬季,流感、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感染持续增加7,也再次提醒传染性疾病时刻在窥探着我们,伺机发起新的挑战。 不论是新冠疫情期间,还是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呈现大范围流行时,感染病例的迅速增加都对医疗系统构成巨大的压力,甚至有可能影响或阻断慢性病患者的常规治疗。这种双重威胁的存在要求卫生系统不仅要能够管理慢性病患者的长期需求,也要能迅速响应突发的传染病疫情。 (二)不可逆转的老龄化趋势导致卫生服务需求增长 新冠疫情期间,老年人群受到的关注明显高于其他人群,根本原因在于老年人在健康风险面前更加脆弱。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免疫力逐步减弱;而感染后,老年人自身免疫的发生率增加,更易出现炎症反应;而且大多数老年人都有基础性疾病,感染病毒会导致原有疾病症状更严重或更易出现合并症。由于以上这些原因,老年人出现重症和死亡的比例在各个年龄段中最高,因此,全球免疫策略一直把老年人和有慢性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作为疫苗接种的优先人群。这也意味着整个卫生服务体系都必须更加关注老年人的需求。 随着生育率持续下降和平均寿命的延长,我国老年人口比例迅速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1676万人,占总人口的15.4%8。WHO此前预测我国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将在 2040年达到28%9。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已经整体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对于卫生服务体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老年人患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人群,需要更多的卫生服务供给。有多个研究表明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患病的比例高达70%-80%10-11,因此老龄化加剧将导致对包括药品、医疗器械、医疗设施以及专业人才在内的各类医疗资源需求的急剧增加。卫生服务体系需要提供更多的床位、更多的医疗设备以及更丰富的药品供应,以满足老年人群的医疗需求。另一方面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往往会下降,所患疾病又通常需要长期的医疗管理和频繁的护理服务,对卫生服务供给的便捷性和可及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可能无法完全满足。卫生服务体系需要适应老龄化的趋势,调整服务模式,提供更加个性化、全方位的医疗服务。例如,推广社区医疗服务,加强家庭医生团队建设,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等,以方便老年人就医。医护人员也需要具备更加丰富的知识和更高的专业水平,了解老年人群的特殊需求,熟悉老年人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掌握老年人护理的技能。 (三)人口流动的快速增加为卫生服务供给带来挑战 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2%12,而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这一比例仅为17.9%。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近3.8亿人,且增长速度也在逐渐加快13。这些数据反映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但人口流动的增加也为卫生服务体系带来了诸多挑战。 首先,人口流动的增加提高了疾病监控与管理的复杂性。流动人口可能未能充分接种疫苗,或是缺少持续的医疗监护,容易导致传染病在不同地区之间传播。与此同时,由于健康记录的断层,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难以持续跟踪,影响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有效控制。以老年流动人口为例,明确建立了健康档案的人数占比仅有三成左右,显著低于全人群的平均水平14。 其次,人口流动导致某些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加剧当地医疗资源的压力,尤其是在紧急医疗服务和基础卫生设施方面。与此相对的,人口流出地可能面临资源过剩和医疗设施闲置的问题,造成资源分配 不均衡的局面。 再次,人口流动的增加可能使健康服务的连续性受阻。对于频繁迁移的人群,建立和维持持续的医疗关系尤为困难。这种断断续续的医疗服务对慢性病管理极为不利,导致病情控制不佳和治疗效果下降。国内有学者从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的角度分析,发现患慢性病的流动人口在获取慢性病管理服务、接受健康教育方面都不及非流动人口15。 最后,人口流动带来的文化和语言差异还可能增加医疗服务的交流难度,尤其是在解释医疗信息和实施健康教育方面。这种障碍可能阻碍流动人口获取和理解重要的健康资源,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状况和医疗服务的有效性。 人口流动的增加突显了对一个灵活、响应迅速且全面的整合型卫生服务体系的需求。这样的系统能够跨区域提供连续的医疗服务,优化资源分配,确保所有人群都能获得必要的医疗关怀,尤其是在快速城市化和人口流动性高的背景下。通过整合各级医疗服务和资源,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可及性,可以有效应对由人口流动引起的挑战,最终实现卫生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健康的普遍提升。 (四)人群健康素养的不足为卫生服务供给造成了额外的负担 疫情显著提升了大众对健康的关注和对健康权的认识。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健康权,并强调个人维护自己与他人健康的责任。2019年,我国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一系列文件,明确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并将提升健康素养作为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目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被纳入国家多项考核,成为衡量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项针对全国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群抽样调查的研究表明16:近年来我国居民开始有意识地获取健康信息,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对健康知识的认识也更加深入,正常血压范围、吸烟危害、肥胖预防等知识的知晓率超过75%。人们也掌握了一些健康关键技能,如准确拨打医疗急救电话、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方法,提高了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更多人开始接受健康教育、重视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多地参与体育锻炼和健身活动,健康信息来源也更加广泛。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2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情况》也显示我国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得到了稳步提升,从2012年的8.80%上升到2021年的25.40%,提前实现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的“到2025年,达到25%”的目标,并在2022年进一步提升到27.78%17。这些都是积极的改变。 尽管在健康教育和宣传不断加强的情况下,我国人群健康素养在多个方面得到了改善,但与此同时,部分人群仍存在不良健康行为,如缺乏合理的睡眠时间、不重视自我压力调节等,疫情的爆发和持续也昭示着国民的健康素养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