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业蓝皮书 灼识咨询是一家知名咨询公司。其服务包括IPO行业咨询、商业尽职调查、战略咨询、专家网络服务等。其咨询团队长期追踪消费品、互联网、大数据、高科技、能源电力、供应链、人工智能、金融服务、医疗、教育、文娱、环境和楼宇科技、化工、物流、工业、制造业、农业等方面最新的市场趋势,并拥有上述行业最相关且有见地的市场信息。 灼识咨询通过运用各种资源进行一手研究和二手研究。一手研究包括访谈行业专家和业内人士。二手研究包括分析各种公开发布的数据资源,数据来源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上市公司公告等。灼识咨询使用内部数据分析模型对所收集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使用各类研究方法收集的数据进行参考比对,以确保分析的准确性。 所有统计数据真实可靠,并是基于截至本报告发布日的可用信息。 若您希望获取CIC灼识咨询的详细资料、与灼识建立媒体/市场合作,或加入灼识行业交流群,欢迎扫码,也可致函marketing@cninsights.com。 名词附录 2供应链金融科技行业概览 供应链金融定义和商业模式 -通过整合核心企业及其供应商之间各种贸易活动产生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供应链金融能够使金融机构有效地管理风险,提供更灵活融资选择,并使不同利益相关者受益于一个稳定和金融可持续的供应链生态系统 供应链金融的定义 •供应链金融是一套融资和支付解决方案,旨在通过利用供应链大型企业(通常称为核心企业*)的信用来优化支付周期并提高供应商和买方的营运资金效率。供应链资产包括多种类型,如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及存货等。由于供应链金融可以基于由核心企业的强大信用背书的供应链资产实现更早付款和更低融资成本,供应链金融已成为弥合供应链中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缺口的有效方法。 •通过供应链金融,供应链中的企业可改善其营运资金情况,核心企业也可相应提高运营效率和行业价值链的稳定性。同时,以核心企业为中心,通过整合各种交易及贸易活动的信息流,供应链融亦令金融机构能够有效地管理风险,并为中小企业提供普惠融资。供应链金融本质上涉及广泛范围的参与者,而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协作及信息交换相对低效。 中国供应链基础资产规模 -企业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库存是供应链上的三大基础资产,2019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企业总基础资产的期末余额从72.6万亿元人民币扩大到99.9万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8.3% 关键分析 •在供应链的末端分布着大量的中小企业。企业(包括核心企业、中小型企业和规模以下企业)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库存是供应链上的三大基础资产。 •2019年至2023年期间,企业总基础资产期末余额从72.6万亿元人民币扩大到99.9万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8.3%,这归因于期间中国宏观经济蓬勃增长。•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爆发,在此背景下2020年中国供应链基础资产规模增速明显放缓。2021年起,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供应链基础资产规模增速有所恢复。在后疫情时代,企业更加意识到供应链在期间的脆弱性,开始重构供应链,加强其抗风险能力,同时中国经济整体复苏,供应链基础资产将在未来恢复增长趋势。•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企业持续改善的推动下,预计2028年中国企业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存货总额将达到136.5万亿元人民币,2023年至202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6.4%。 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 -供应链金融市场资产余额从2019年的23.1万亿元人民币快速增长到2023年的37.3万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12.8%,预计2028年将达到59.5万亿元人民币 关键分析 •在不断扩大的贸易活动、较高的融资渗透率和有利监管风向的推动下,中国的供应链金融市场近年来迅速增长。随着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转型加快与服务范围扩大,继续推动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和增长最快的供应链金融市场之一。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资产余额已经从2019年的23.1万亿元人民币快速增长到2023年的37.3万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12.8%•随着强劲增长势头的持续,企业正越来越多地利用供应链资产来优化营运资金和获得融资,预计2028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59.5万亿元人民币,2023年至202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9.8% 供应链金融市场的资金来源-按资金来源交易额计,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48.7万亿元人民币迅速增长至2023年的75.2万亿元人民币,复合 年增长率为11.5% •按交易额计,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48.7万亿元人民币迅速增长至2023年的75.2万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11.5%。 中国供应链ABS和与ABN市场规模 -2020年起多个国家机构发声强调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相关融资政策趋严,叠加疫情冲击带来的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和消费贷承压,中国供应链ABS和ABN市场规模21年起明显萎缩,预计随着24年中国经济的逐步复苏,ABS和ABN市场规模有望回升 关键分析 •根据CN-ABS统计,2019年至2020年,中国供应链金融ABS和ABN市场规模迅速扩张,交易量从3,268亿元人民币左右攀升至大约4,178亿元人民币。然而2020年后,中国供应链ABS和ABN市场规模连续三年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大,交易量在2023年萎缩至2,130亿元人民币左右,下降原因主要系: •严格的政策压力:2020年8月中国对重点房企融资提出“三道红线”(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一倍),2020年底又提出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上限(《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提出上限要求,深刻改变了房地产金融格局,说明凭借高杠杆高周转进行快速扩张的资本红利时代已经结束。在严格的政策压力下,2020年房地产贷款增速八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 •房企信用危机:2020年7月以来,多家房地产企业相继出现债券违约。加上2021年下半年恒大等房企信用危机爆发后,市场对房地产金融风险偏好剧烈收缩。房地产销售和交易萎靡,房贷减少,资产供给能力严重削弱,银行出表需求随之降温。2023年危机持续,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产生不良信用信息越26.42万条,同比2022年上涨49.7%。 •消费贷承压:受新冠疫情冲击,中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大且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影响,消费贷承压负向影响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 •随着2024年起中国经济逐步恢复,ABS和ABN市场规模有望回升。 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发展趋势- 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包括司库供应链金融的推动、弱确权的发展、供应链金融科技的助力以及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升级与多元化发展,共同推动着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向更加成熟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中小微企业融资痛点分析-中小微企业在中国经济市场中占有显著地位,近年来其融资需求快速增长,但其融资当下还面临着融资渠道单一、银行贷款 审批放款难以及融资成本高企等痛点,而金融机构法的传统信贷体系与机制难以有效解决该类痛点 融资渠道单一且审批覆盖率不足 融资成本高企 •现存银行信贷体系难以满足中小微企业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中小微企业的经济贡献和地位与其从金融系统获得的信贷支持有较大差距:2023年末,尽管中小微企业群体贡献了超过60%的中国经济总量,其获得约的资金量仅占中国社会融资总规模约30% 供应链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方概览 -除了中小微企业之外,核心企业与金融机构也是供应链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2023年国内核心企业总数达到15,122家,而包括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在内的金融机构数量总计2,191家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国内上市企业达6,042家,非上市国央企达3,107家,事业单位1,883家,核心企业的累计数量达到了15,122家 •中小企业和核心企业之间信息的缺失和不完整程度阻碍了融资的获取。长尾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没有直接业务关系,融资人难以准确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融资难度更大。通过供应链金融,供应商将能够通过核心企业及其多级供应商之间的业务信息流,轻松证明自己的信用并获得融资。 •2023年国内金融机构数量达到2,191家,其中银行数量1,769家,证券公司140家,保险公司282家 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所处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生态与发展趋势 -近年多家核心企业和银行纷纷建立供应链金融平台,既有银行将供应链金融作为对公业务战略转型突破点,也有部分央企向供应链司库、产业互联网的融合模式转型,并有不少正在引入第三方科技支持,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开放性和专业度 关键分析 •截至2023年,供应链金融服务已覆盖我国约29%的核心企业,而在我国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覆盖率则已经约为34%。•从机构性质来看,以银行为主的多家金融机构作为一系列金融服务的主体,近年来将供应链金融作为对公业务战略转型的突破点,加大资源建设供应链金融平台,不断增强产品创新能力和融资服务能力。在此背景下供应链金融服务在金融机构的渗透率快速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业务渗透率在2028年有望进一步提升至54%。•与此同时,央企、国企、民企等一系列其他大型企业也开始建设自己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在央企供应链金融领域,部分央企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合作模式已发生重点变化,从供应链金融到供应链司库、产业互联网的融合已成为多数央企平台未来发展的方向。•而且在开展供应链金融的过程中,不少央国企也通过引入第三方科技支持,来搭建一个可增加供应链透明度、整合支付、融资及供应链管理的一体化系统。与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相比,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在交付针对供应链金融量身定制的科技解决方案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和技术优势,所提供的服务或产品可以跟随交易主体随机分布,不受时空约束,具有更大的覆盖面、便利性和开放性。 中国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环境 -近年来中国政府颁布了多项帮助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利好政策,通过支持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量、减价、扩面以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并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的定义和分类 -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指由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赋能的一套解决方案,目标在于提高整个供应链金融流程的智能化、数字化和自动化水平 中国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的定义和细分市场 •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是指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高整个供应链金融和支付流程的智能化、数字化和自动化水平。 •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一般通过自己的内部IT团队或聘请第三方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供应商来开发其供应链金融技术基础设施。内部开发通常是一个昂贵而漫长的过程,再加上缺乏供应链金融科技领域的人才和专业知识,促使主力企业和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采用第三方科技解决方案。 •金融机构自行开发的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一般主要只促进自身的贷款进程 •由核心企业自行开发的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只可便利其自身的采购和销售流程 •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由专门的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开发,他们拥有先进的技术能力和丰富的行业专业知识,为金融机构和锚定企业提供便利 人工智能 ✓通过数据挖掘、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技术,迭代风险管理模型,扩大风险管理的范围✓有效地识别和甄别根据以往经验无法准确量化的金融欺诈事件 传统供应链金融服务产业的痛点及科技方案的技术赋能 -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通过整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能够使传统供应链金融的痛点得到全链条上的有效解决与效率提升 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的价值分析 -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能提高供应链金融的融资运营效率,降低风险水平,实现信用深层次传递,通过打造行业生态圈,服务更多中小微企业,实现产业链生态圈的可持续发展 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商业模式 -结合AI、区块链、大数据及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供应链金融科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