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20越24指养数老运营卓越表现报告 1 前言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服务需求快速增加,但各地情况各有不同。部分地方经济发达,人口年轻化,养老资源供给充足;部分地区留守老人众多,本地经济相对落后,养老资源供小于求。还有地区经济相当发达,同时老龄化也较为严重,养老资源供应仍未能完全满足需求。 从数据上看,我国养老机构仍维持每年稳定的增长,但与快速增加的老龄人口相比依然显得不足,而机构养老服务明显的分布不均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公开数据披露显示,我国银发经济规模约为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6%。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 10%。 《卓越指数•2024养老运营卓越表现报告》,将对过去一年养老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呈现行业的经纬脉络。 银发经济元年 银发经济的兴起不仅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企业创新和市场扩张带来了新的机遇。 2023年至今,中国养老服务行业迎来了一系列重要的发展和变化。随着国家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应对这一社会挑战。 2024年开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国家层面首份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标志着银发经济发展元年的到来。 银发经济不仅包括为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老龄经济,还包括为未老阶段人群提供物质和财富储备、健康管理的备老经济。这一概念的提出,预示着养老服务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强调了养老金融发展的重要性,如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 除此之外,养老人才的培育亦获得更多政策的倾斜。目前来看,大多政策仅停留在金钱的补贴上,对于养老人才未来的发展机会、社会地位以及薪酬水平的上升空间等,仍未有更具体可行的保障措施。 从企业角度来看,头部连锁养老机构品牌近两年的大部分动作都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的拓张显著放缓,表现出一定的战略收缩。不过,泰康之家、九如城、太保家园等养老服务品牌仍持续在市场上活跃,通过多方面动作拓展服务范围。 立足于线上线下的消费场景,国务院政策支持推动银发商业空间和线上平台的建设,希望为老年人提供更丰富、便捷的消费体验。可以看到,传统商场通过适老化改造以吸 引中老年客群,同时线上领域也积极响应,电商平台设立银发购物专区和主题购物节。 1 险资机构领头,企业拓张正当时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养老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2023年至今,泰康之家、九如城、太保家园等养老服务品牌在市场上活跃,多方面拓展服务范围。 不过也要注意到,头部连锁养老机构品牌近两年的大部分动作都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显著放缓下沉市场的拓张,表现出一定的战略收缩。 2023年,泰康之家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吴园二期和桂园康复医院成功开业,还开启了温州瓯园社区的客户预订。其“一个社区+一个医院”的模式,已成为核心竞争力之一。此外,泰康之家还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布局,如在长春、贵阳等地获取养老用地,进一步扩大了服务版图。 太保家园则采取了“保险+养老社区”的模式,并在轻资产运营上取得突破。与欧葆庭中国、北辰地产的合作,标志着太保寿险首个轻资产定点合作项目的落地。太保家园 的产品线涵盖“颐养”、“乐养”、“康养”,并在全国多个城市落地了养老社区项目。 太保家园产品设计上与泰康之家相似,同样采取“保险+养老社区”的模式,均在购买相关保险产品时承诺保证客户终身入住。 不过,从入住资格函的具体内容来看,与泰康还是有所差异。如从入住地点来看,太保家园养老社区所承诺的入住资格为全国连锁入住调整,行权时视项目有无空床选择,不对指定某一地区的养老社区做入住承诺。 九如城集团则通过公建民营、轻重并举的方式,发展了一系列养老综合运营项目。例如其在朱家角镇的高端养老社区——九如城青蕴颐养中心,提供了旅居区、颐养区、养护区等多样化服务,满足了老年人差异化的需求。 在人才培养方面,泰康之家与长沙卫生职业学院等教育机构签订了合作,共同培养养老产业人才;太保家园也与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达成合作,探讨人才培养与康养服务产业的融合发展;深耕养老产业多年的九如城在养老人才的培育上亦不遗余力,期内与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签署合作战略协议。 22 养老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硬件设施的完善,更需要软件服务的提升。医养结合、旅居养老等新模式的探索,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养老选择,人才队伍的发展更是为养老行业打下坚实基础。 银发经济时代来临,“预备于老”纳入范畴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正迎来“银发经济”时代。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总人口数量略有下降,全国人口为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 人口下降的另一面是老龄化的加速。从年龄构成来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648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1.3%;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9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98万人,占全国人口 的15.4%。 人口结构的变化促使政府层面开始重视并推动银发经济的发展。1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据了解,这是国家层面首份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标志着银发经济发展元年的到来。 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约为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6%。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10%。 此前大家对银发经济的了解,更多是指为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服务。而根据国家发改委最新在1月22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的解释来看,“银发经济”包含“老年阶段的老龄经济”和“未老阶段的备老经济”两个方面,并提出了将“预备于老”的相关产业纳入银发经济的范畴。 从现实来看,老年阶段和未老阶段并不是割裂的,在未老阶段进行物质和财富储备、健康管理,在老年阶段才能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为了更好地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挑战,养老金融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期透露,此前在36个城市及地区先行实施的个人养老金制度,目前运行平稳,先行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下一步将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 要关注到的是,个人养老金的推进面临着“开户热”、“缴费冷”的困境。截至去年一季度末,全国3038万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其中只有900余万人完成了资金储存,实际缴费人数仅为参加人数的31.37%。 据观点指数了解,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并进行缴费的人士中有相当部分是为了免税额度而进行,并不是真正为 33 了自身养老做金融准备,这反映出公众对于养老金融的认识和参与度还有待提高。因此,加强养老意识的普及和教育,将是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家庭养老床位迎风口,成本高是难题 当前,中国正加快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近年来国家一直以“9073”或“9064”的养老格局作为基础制定相关政策。在政策支持下社会养老服务持续快速发展,种类、数量和质量三方面均有所提升,但居家社区养老仍是较难突破的难题。 不仅如此,现时大城市的养老领域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选择在家养老的老人比例较以往更多。 据北京市民政局调查显示,目前北京市99%以上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只有不到1%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甚至失智老人中也有大部分选择居家,“9064”的养老服务格局已发生改变。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更需把养老事业和产业的关注重点和创新方向,放在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上。 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家庭养老床位这一新型服务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服务模式可以将专业的照料服务延伸至老年人的家中,为他们提供更加贴心和便捷的养老服务。为了推动这一模式的发展,多个城市的政府已经出台了包括适老化改造补贴、护理补贴和服务机构奖励补贴等在内的一系列扶持政策。 尽管家庭养老床位模式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更符合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实际需求,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与机构养老相比,家庭养老床位的人力成本和运营风险较高。据观点指数了解,在养老机构中,1个护理员可以同时照看3个到4个老人,而在利用家庭床位进行居家养老的场景中,需要2个到3个服务人员上门为1个老人进行服务,导致人员成本增加。 因此,要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家庭养老床位模式,就需要解决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并探索更为经济高效的服务提供方式。这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创新思维,以确保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可持续性,让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晚年生活。 44 养老人才队伍培育成关键,江苏首建护理职称体系 养老服务行业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但薪酬水平却一直难以提升,导致部分高学历、具备专业护理知识的年轻从业人员离职率较高,因此养老护理人才长期面临严重短缺的局面。 据统计,我国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高达600万名,而目前从业人员数量不足50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地政府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例如,北京对应届毕业生进入养老服务行业的,分三年发放入职奖励,本科及以上奖励6万元,专科及高职奖励5万元,中职奖励4万元;上海杨浦区则在全国率先将养老护理员作为重点人才引进落户;广东省亦对养老从业优秀人才在居住落户、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山东省则对设立养老专业的院校给予80-100万元奖补,并对养老行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给予1-2万元的入职奖补。 除了经济激励之外,提升养老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和薪酬水平也是关键。江苏省就印发了《江苏省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率先建立了养老护理职称体系,允许养老护理专业人员参与职称评定,为他们提 供职业发展的新途径。这一措施有助于打通养老护理人员的晋升通道,提高他们的社会认可度,从而缓解人才短缺的问题。 为了提升养老人才的素质,各地还开展了养老培训班和职业技能提升课程。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联合举办了养老服务人才线上免费培训班,陕西省民政厅也开办了年度养老服务人才业务技能培训,广东省则为参与技能提升的养老从业人员提供最高3000元的补贴。 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时,我们可以看到,建立一支庞大的专业护理人才队伍是成熟养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大多数老年人在健康时更倾向于居家养老,而当他们需要养老机构照料时,往往已经处于失能或失智状态,这就需要更多具备专业护理知识的人员来提供服务。如上海出台的《开展养老护理员在岗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就是为了加快养老护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专业化照护需求。 55 可以看到,从去年至今,我国各部委及地方政府通过政策激励、职业培训和职称评定等措施,正在努力提升养老服务行业的吸引力和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挑战。 产品丰富度提升,旅居养老成热点 随着老年人群的经济实力和生活品质追求的增长,精神层面的满足在他们的养老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养老服务的质量也因此成为其选择养老项目时的关键考量因素。 经济基础较为稳固的老年群体更倾向于通过旅游和异地居住等方式来保持身心健康,这也促进了“旅居养老”这一结合了文化旅游和养老服务的新模式的出现。 旅居康养项目一般落地于国内热门旅游城市,在观点指数重点监测的企业中,海南和云南都是开展旅居养老的热门城市。泰康之家、中国人寿、乐成养老及新华家园都在海南省有落地旅居康养项目。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政府鼓励养老与旅游业的结合,并支持社会资本建设旅居养老旅游服务设施。该文件还强调了引导旅游景点和度假区进行适老化改造,以及开发针对老年人的旅游产品,如医疗旅游、观光旅游和乡村旅游等。 尽管在过去三年的疫情时间里,旅居养老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推广受到了限制,但随着疫情得到逐步有效控制,今年上半年市场开始复苏,多家企业推出了新的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