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晨会纪要 证券研究报告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4-05-13 宏观策略 宏观点评20240508:政治局的“约定”:先降准还是先降息? 4月政治局会议在总量政策方面下达了强有力的“约定”。会议罕见地在 货币政策中提及“利率”及“存款准备金”,上一次还是在2020年4月面临疫情冲击时期,政治局会议的强调无疑拔高了后续宽货币的重要性意味着降息降准可能需要尽快“履约”。风险提示:政策出台节奏及项目落地放缓导致经济复苏偏慢;海外经济体提前显著进入衰退,国内出口超预期萎缩。 固收金工 固收周报20240507:“再通胀”预期共振,建议积极轮动底仓 策略层面,在债、转债、权益大类配置层面,我们继续建议权益拥抱核心蓝筹,同时增加转债整体仓位,积极思考是否部分轮动权重低价大盘低波 (价值)至权重低价大盘高波(成长),围绕“再通胀”、出海题材积极布局,在整体维持防御姿态的同时,保持局部进攻形态,充分平衡踏空风险。本周预测转债下修概率最大的前十名分别为:文科转债、中装转2帝欧转债、富春转债、绿茵转债、岭南转债、城地转债、亚药转债、利群转债、山鹰转债。 行业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AI终端行业深度:AI应用落地可期,终端有望迎全面升级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AI终端生态加速成熟后对下游新需求的创造能力,同时处理器、存储、散热、结构件等核心环节有望持续升级,板块投资机会凸显!1)苹果积极布局AI终端,传统3C产品有望迎AI升级,同时叠加MR眼镜等新兴生态加速,果链各环节代表公司有望引领技术升级,且估值性价比凸显,立讯精密(组装)、歌尔股份(传感器及智能硬件)、东山精密(FPC)、蓝思科技(防护玻璃)、统联精密(精密结构件)、中石科技(散热方案)等;2)AIPC催化密集,CPU+操作系统+品牌+零组件生态有望全方位率先成熟,关注存储、结构件、散热、组装等价值量显著提升的环节——春秋电子、中石科技、华勤技术等;3)各类终端厂商大力布局AI产品,应用场景的拓展及新需求的创造有望带来销量和盈利能力的双重提升,包括传音控股(AI手机)、联想集团(AIPC)、海康威视(AI安防)、萤石网络(AI家居)、漫步者(AI音箱)、创维数字(XR眼镜)等。风险提示:AI技术进展不及预期风险;消费电子复苏不及预期风险。 原油月报:三大机构维持2024年全球原油去库格局,并新增2025年预 测显分歧 n【相关上市公司】推荐:中国海油/中国海洋石油(600938.SH/0883.HK)、中国石油/中国石油股份(601857.SH/0857.HK)、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化工股份(600028.SH/0386.HK)、中海油服(601808.SH)、海油工程 2024年05月13日 晨会编辑张良卫执业证书:S0600516070001 021-60199793 zhanglw@dwzq.com.cn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12 证券研究报告 (600583.SH)、海油发展(600968.SH);建议关注:石化油服/中石化油服(600871.SH/1033.HK)、中油工程(600339.SH)、石化机械(000852.SZ)。n【风险提示】(1)地缘政治因素对油价出现大幅度的干扰。(2)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导致需求端不振。(3)OPEC+联盟修改石油供应计划的风险。(4)美国对页岩油生产环保、融资等政策调整的风险。(5)新能源加大替代传统石油需求的风险。(6)全球2050净零排放政策调整的风险 推荐个股及其他点评 国际医学(000516):业务规模持续扩大,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2023年收入增长亮眼,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 46.18亿元(+70.34%,较去年同期增长70.34%,下同),归母净利润-3.68亿元(+68.70%),扣非归母净利润-4.99亿元(+55.55%),全年利润端亏损幅度缩窄。2023年单Q4来看,公司实现营收12.74亿元(+59.86%),单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1.46亿元(+58.23%),扣非归母净利润-1.49亿元(+55.42%)。2024年Q1,公司实现营收11.73亿元 (+10.75%),归母净利润-1.05亿元(-40.37%);扣非归母净利润-0.90亿元(+13.05%),环比23Q4亏损进一步减少。2023年,公司集中整合优势资源,顺利完成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股权转让,降低负债水平,实现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西安高新医院各项重要医疗质量指标创历史新高,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学科与人才建设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2024年仍受到新院区折旧摊销的影响,我们将2024-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由2.87/5.46亿元下调至0.81/3.05亿元,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5.60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为173/46/25X。2024-2025年的收入由61.03/75.27亿元下调58.44/72.30亿元,2026年收入预计84.63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S为2.4/2.0/1.7X。公司当前处在业绩爬坡成长阶段,随着公司旗下核心医院床位稳步爬坡,将会快速消化估值。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床位爬坡或不及预期风险,医院盈利提升或不及预期的风险,核心医生流失风险,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等。 香港交易所(00388.HK):政策夯基,港交所已迈上全新台阶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政策红利期叠加周期底部,看好香港交易所发展前景。香港交易所作为全球资本交汇枢纽,基于“稀缺赛道+轻资产”的运营模式,充分享受境内资本市场开放深化的政策红利,展业条件得天独厚,叠加与新兴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不断完善,中长期成长空间依旧可观。预计港交所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24/131.63/141.33亿港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21%/8.57%/7.37%,当前市值对应PE估值分别为28.17x/25.95x/24.17x。风险提示:1)政策落地节奏及效果不及预期;2)权益市场大幅波动;3)行业竞争加剧。 闽发铝业(002578):专注铝加工业,持续培育型材利润新增长点 公司铝型材业务主要覆盖建筑建材与工业用铝,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光伏铝配件领域,开拓全线增长点:公司近六年铝型材保持逐年递增,2021年、2022年、2023年销量为9.12亿吨、11.17亿吨、12.02亿吨,年均增速9.63%,目前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与光伏铝配件领域,主要就电池包相关铝型材和空调管铝型材方面加大研发力度。公司顺应下游需求变化以租代售,旧版置换降低铝模板生产成本:2023年受到地产新开工数据的下滑,铝模板市场呈现断崖式下降,市场萎缩预计超过20%。公司 证券研究报告 在周期下行阶段顺应市场需求,提高铝模板的租赁比例,提高业务收入另一方面重点开发旧板置换,实现半循环,有利于保证公司产能,降低生产成本,2023年公司销售量533.09万平方米,其中租赁业务量为532.15万平方米,充分适应行业以租代销的需求变化。公司充分享受海西地缘优势,立足福建辐射全国市场:公司所在地闽南金三角地区是福建省最大的工业型材需求市场,所处地域拥有众多的应用工业型材的企业,其中泉州是国内箱包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南安是中国的“建材之乡”,厦门拥有最为完整的�金配件产业链,公司地处闽南金三角的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市场优势,能够为公司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我国铝材产量稳步增长,新能源需求拉动细分市场快速增长:2023年全国铝加工材总产量约4695万吨,比上年增长3.9%,产量稳中有升,其中铝型材产量2180万吨,同比增长9%。细分市场中,2023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电池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产量和出口均强势增长,带动铝加工行业的高速发展,其中2023年光伏型材产量达340万吨,同比增长30.8%;新能源汽车型材产量达98万吨,同比增长30.7%。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收分别为29.04/30.67/33.3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82%/5.61%/8.57%;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0.46//0.57/0.7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1.99%/22.51%/35.42%。对应2024-2026年的PE分别为62.57/51.08/37.72倍,略高于可比公司估值均值,因此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中性”评级。 姚记科技(002605):2023年及2024一季报点评:归母净利润高速增长 扑克牌扩产持续推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23年归母净利润高速增长,但考虑到Q1业绩及由运营模式调整导致的海外推广费用提升,我们将2024-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由8.3/9.3亿元调整为7.0/7.9亿元,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8.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为14/13/12倍,维持“买入”评级。 纳思达(002180):2023年报&2024一季报点评:高端机型商用落地,经 营质量持续改善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公司持续加大各项研发投入,并受到信创节奏等因素影响,我们将公司2024-2025年EPS由1.67/2.10元下调至0.86/1.19元,预计2026年EPS为1.55元。我们看好公司有望受益于行业信创加速,半导体国产替代和产品趋势,自研高端产品线促进经营质量持续改善,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汇率波动风险,资产减值风险。 宏观策略 宏观点评20240508:政治局的“约定”:先降准还是先降息? 4月政治局会议在总量政策方面下达了强有力的“约定”。会议罕见地 在货币政策中提及“利率”及“存款准备金”,上一次还是在2020年 4月面临疫情冲击时期,政治局会议的强调无疑拔高了后续宽货币的重要性,意味着降息降准可能需要尽快“履约”,问题在于有多快?谁先降?有多快?我们认为节奏上可以参考两段历史经验:一是2020年3月27日政治局会议讨论经济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3月31日国常会细化至“进一步实施对中小银行的定向降准”,随后央行于4月3日宣布降准,整个过程仅约一周。二是今年年初的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2月23日高级别的中财委会议“动员”设备更新政策后,国常会迅速审议通过“行动方案”,并于3 月13日发文至各单位贯彻执行,从中央到部委的落实过程也不过三周。谁先降?政治局会议中先提“利率”,再提“准备金”。但回到央行视角,降准在决策层面往往相对“迅速”、“独立”;而降息不仅要协调银行息差,还要考虑外部的汇率压力,因此快速落地的门槛不低。4月政治局会议也强调“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在政府债供给压力临近之际,央行既有采取对冲操作呵护流动性的必要性,也需要及时响应政治局会议的部署,因此我们认为降准可能先于降息,落地窗口最早或在5月中旬。具体来看,近期有不少迹象表明降准空间正在打开:首先是央行官员多次提及降准:行长潘功胜与副行长宣昌能分别在3月两会与同月下旬的央行发布会上,短时间两次表示“降准仍有空间”,可见目前接近历史低位的存款准备金水平可能暂不构成对降准的限制。其次,政府债供给压力临近,根据财政部以及各省市公布的二季度发行计划,并参考历史上国债净融资进度较快的三年的发行节奏,我们预计5月政府债净融资8300亿元左右,对资金面施压较大,考虑到5月并非财政净支出大月,M0及银行缴准环比变动不大,综合影响下预计5月银行体系减少约6400亿元。最后,央行公开市场投放的流动性也在逐渐收敛,二季度以来公开市场操作重返“地量”:逆回购余额回落至百亿水平,MLF连续两月缩量续作,值得注意的是4月PSL余额也出现少见的大额净归还,整体“水位”不高的环境下,央行有通过降准配合政府债券发行的空间。与此同时,GDP平减指数已四个季度为负,低通胀环境下,降息的诉求也不小。一方面,受PPI低迷的影响,整体以价换量下企业利润率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