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页次 2 3 9 14 19 29 49 78 83 84 85 87 88 90 175 176 财务摘要主席函件 管理层讨论及分析董事及高层管理成员董事会报告书 企业管治报告书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书独立核数师报告书 综合损益表 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综合财务状况表 综合权益变动表综合现金流量表综合财务报表附注财务概要 公司资料 财务摘要 财务表现摘要 每股权益**增加百分比 14% 权益 2,376,000,000港元 每股权益 1.91港元 集团收入 12,507,000,000港元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 474,000,000港元 每股末期股息 8.0港仙 **权益指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 末期股息 本公司董事会(“董事会”)建议派付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8.0港仙(二零二二年:10.5 港仙)。 利基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统称本集团)于2023年的股权收益为2.84亿港元,每股权益增加14%至1.91港元。自2004年本公司上市以来,包括了每年派发的股息和2010年的集资金额在内,股东权益累计增长了23倍,年均复息增长约为19%。 本集团2023年营业额为125亿港元,较2022年轻微增加约1%,利润由4.29亿港元增至4.67亿港元,原因是大部分工程进展顺利,实现了良好的经营效益。 自上次报告以来,本集团获得了105亿港元的新工程项目。在撰写本报告时,集团手上未完工的工程总额约为286亿港元,这意味着我们现在手上有相等于二年多一点的工作量。随着集团计划的营业额在未来数年将会继续增加,我们将需要获得更多新工程项目来维持现有的员工队伍。尽管政府面临财政问题,但继续投资建设香港的未来基础设施会符合香港的整体利益。因此,我们预计将会有足够的大型招标项目,我们亦将致力于确保我们的市场份额,从而为集团的员工和股东带来利益。 在上一份报告中,本人期望2023年集团的利润会取得更好的结果。结果是除了一两项意外之外,集团实现了这一个目标。总的来说,公司所有在建的项目都表现良好。然而,期内发生了两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显着降低了集团的营业额,更重要的是也减少了利润: 1)许多人都知道,公营工程合约中有机制,工程款根据物价或工资的指数改变而有所调整。过去几年,由于成本上涨带动这个指数(CPF)每年平均上升约2%或更高。然而,在2023年由于全球经济低迷,CPF转为负值,导致工程收入需扣减相关CPF负指数款项。去年,集团设有CPF机制的公营项目的工程款项约有100亿港元,CPF指数下跌导致公司的营业额被扣减了约3亿港元,更重要的是利润也少了3亿港元。 2)很明显,集团在工程方面的表现比较集团投资表现要好得多。今年,由于投资方面之公平值变更,集团合共亏损了 1.23亿港元。 业务分析 A)建造业 建造业是集团的核心业务,占营业额的98%。集团的所有建造业务都是扎基于香港。 1)土木工程 2023年集团土木工程的营业额是77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了约3%,毛利为10.51亿港元。在建的土木工程共有33项,包括13项是与其他工程公司联合经营的。目前的工程项目大部份正常运作,只有极少数几个项目面对一些困难,而集团已经采取相应措施去解决问题。 在2023年,集团获得的新土木工程项目总额为40亿港元。这个数字相对2022年有所改善,但仍然有所不足。由于政府仍需要开拓大量新的土地(不论是从填海或通过地盘平整而来),集团相信2024年的投标工作量也将会十分繁忙。 业务分析(续) A)建造业(续) 1)土木工程(续) 然而,考虑到目前政府的财政赤字,集团恐怕这些工程项目推出的速度会比原先估计的慢。再加上最近有愈来愈多的内地建筑公司加入竞争,导致中标价格也日趋下降。因此,本人预期本地建筑业的竞争格局于2025年及以后将进一步加剧。 在未来的日子里要脱颖而出,集团必须着眼于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引进创新的科技、尽量应用新的技术和采用新的材料。集团之前的努力曾带领利基走到今天,但是,这些努力绝对不足以再帮助利基更上一个台阶。集团所有员工都需要努力以赴、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的知识和技术。 2)楼宇建筑 集团在2023年楼宇建筑的营业额是44亿港元,比2022年轻微下降了4%。今年楼宇建筑的毛利为0.69亿港元。在建的楼宇建筑工程共有15项,包括2项是与其他工程公司联合经营的。在2023年,集团获得的新楼宇建筑项目总额为65亿港元。 楼宇建筑的表现远低于我们预期及令人失望。集团的目标是每年有4%纯利,现时集团的管理成本(包括花红支出)是4%,要有4%纯利,平均毛利率就必须达到8%。当然,楼宇建筑和土木工程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前者的工程额有一半或以上是由业主指定其他承包商完成的,大家必须把这个因素也考虑在内才能更合理评估楼宇建筑的财务表现。除此之外,集团楼宇建筑的利润也因为有几个有CPF机制的项目而减少。 尽管集团在楼宇建筑业务上已经经营了一段时间,但很明显,要推进公司成为顶级楼宇建筑承包商,我们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集团的土木工程部门花了三十多年时间才达到现在的水平,因此,集团需要多些时间才能达标也就不足为奇了。 去年本人曾提到集团需要作出多方面管理上的改善和采用较严谨的监控。在2023年我们落实了: a)实施中央分包工作(范围包括所有超过一定金额的分包)。这样做是希望整个分包的过程可以更加透明及公正,由此可以吸引及扩大分包商的数目。另一方面,也希望可以减少要更换分包商的次数,因为更换分包商的成本高昂。 b)重要的大宗物料由集团代分包商集中采购。这样不但可以减轻分包商的财务负担及降低分包价钱,同时也因大量采购而节省成本。 c)成立了几个专责小组,有的负责测量、有的专营交楼后的维修保养、还有的专责各种申请手续。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不用在每一个项目都要求不同的员工重复做同样的事情,从而减少浪费人力和时间。 业务分析(续) A)建造业(续) 2)楼宇建筑(续) d)增加内部资源以提升MIC(组装合成)和BIM(建筑信息模拟)这两方面的内部能力。 e)根据政府要求,到2025年所有承包商都必须采用CDE(综合数码共用平台)。如果实施得当,大多数现场活动都将触手可及,纠正错误将会更快、更准确,让管理层能够更快地行动、更及时地了解工地现场活动。最终集团希望可以藉此减少不必要的层层迭迭的监管人员。毫无疑问,这一切都意味着资源和资本支出的增加。因此,集团的开办管理费用肯定会在2024年、部分甚至可能在2025年增加。 对于利基来说CDE并不是一个选项,只能彻底而持之以恒地完成。目标是当整个系统实施后,集团能够因此减少在总部及在工地上的员工数量。我的期望是在CDE/BIM/MIC的投资下,我们长远可以将总部开支保持在营业额的3%(不包括花红支出)及减少工地人手20%或以上。如果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集团将可面对任何竞争对手的挑战! 3)专业子公司 集团名下的四家专业子公司,在2023年的总营业额是10.64亿港元,毛利有1.58亿港元。 在四家公司里,本人相信暂时只有“宏达地基有限公司”(打桩和地基专家)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和策略,并且获得了可观的回报。而其他三家仍在摸索阶段之中,但至少他们都做对了一件事,就是他们都把“安全”和“质量”放在首位。本人希望在未来二至三年内能指出另一家找到方向的公司。 一家子公司要花好几年时间才取得卓越成就并不奇怪。十家有九家新公司会在二到三年内消失,而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的新公司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成长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因此,集团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尝试,争取比平常更高的成功率。这就是为什么集团坚持探索与建筑相关的新业务,因为公司有现成的市场可以测试我们的举措,成功的机会也因此会更大。 集团对其他想要扩大业务但可能需要财务或建筑知识帮助的新创公司的想法持开放态度。如果这些公司发现集团可能是合适的合作伙伴,集团愿意讨论任何形式的合作,尽管我们可能只会持有少数股权。集团无意亦没有兴趣改变任何已经成立公司的方向或决定。 正如本人之前多次提到,集团热衷于扩展业务。但建造业是一项竞争非常激烈的业务,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任何时间都可能会遇到一些糟糕的项目,从而影响利润。因此,集团希望发展更多元化的利润中心,以对冲建造业的波动性。 业务分析(续) A)建造业(续) 4)员工 集团现时在建的土木工程和楼宇建筑项目共有48项。员工的数目由2022年的3,390名增加至2023年的3,601 名。 本人提到集团自去年开始在香港以外招聘新员工,迄今已聘请了超过180名非本地员工,而这趋势仍会继续。香港的建造业成本极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文件处理工作量实在太多,包括在安全、品质、环保、进度、程序或是申请任何施工许可及批准等。根据本人的估算,在工地上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员是真正从事工程生产工作,其他的人都在处理各式各样的相关文件工作。 这也是集团愿意投入资源确保CDE成功的另一个原因。公司已经组建了一个新的内部团队,以确保可以快速创建和实施CDE,继而转变成竞争优势。若大家都好好利用它,相信可以减省30%的人手来完成相同的工作量!期望此愿景可以早日达成。 B)国内环境基础设施项目 1)无锡污水处理厂 无锡污水处理厂运作正常,今年利润为1,100万人民币。不过,在我们现有污水厂旁边,有一座新的污水处理厂在兴建,一旦该新厂投入营运,集团估计会对我们现有的业务带来一定的挑战。目前较难预测会带来什么影响,但估计不久将来影响会逐渐浮现。 2)工业园厂房蒸气供应(主要在甘肃省) 利基在甘肃省和湖北省合共投资了六个蒸气供应厂,总投资额约为6亿港元。投资以股本及借贷形式投入。在最初的可行性研究中,集团预测本金回收期为五至六年。如今看来,我们选择了错误的时机进入市场,首先是遇上三年的新冠疫情,然后是全球经济的普遍衰退。从2018年到2023年,此项目持续亏损,包括本年度的亏损为1,400万人民币。 今年,集团的其中四个蒸气厂平均供气量已经达到81.34吨╱小时,比起2022年的62吨╱小时高出31%。实际上,在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我们记录的平均供气量为102吨╱小时,期望这些令人鼓舞的迹象能显示2024年的营运环境会进一步改善。 去年,本人提到我们需要185吨╱小时的供应才能够达到保本。根据最新营运数据,供应量达到150吨╱小时即可保本。有鉴于此,集团的目标是在2024年实现持平。随着折旧和贷款利息的收取,集团预测2024年的现金流将转为正数,具体多少则仍未能确定。 业务分析(续) C)证券及其他业务 1)整个投资大环境仍然非常低迷,今年投资损失为5,800万港元。投资的初心原是希望为集团增加一些收入,结果事与愿违。可幸的是在年底大部份的债券已经到期或出售,2023年很可能是集团在这方面承受重大损失的最后一年。 2)于2023年1月,集团投资了8亿港元于路劲集团在深圳的一个物业项目。年初的时候市场气氛不错,不幸的是后来大市下跌,而且看来这次的调整期比想像的要更长一些。此项目目前在拆迁进程中,如今祇剩下约20户还没有签署同意书。最近,区政府同意采取行政手段迫使相关的业主和路劲协商。现时的估计是所有拆迁合同可在2024年六月完成,年底前项目可正式动工。随着国内在一线的城市的住宅单位供应持续减少,当本项目完成至可以预售时,集团估计房价可以回复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年内由于国内房地产市场下滑及人民币贬值,集团在此投资项目上今年需要拨备6,500万港元亏损。 展望 集团估计在未来七至八年中,本地建造业将会继续十分蓬勃。尽管如此,我们难以确定集团能否维持现有的利润水平。原因如下: a)多了大型国企建筑公司来到香港竞争,而且它们的投标价格都十分进取。 b)物价指数(CPF)仍有下跌迹象,对公司的利润影响非常大。在短期内指数反弹机会不高,即使真的开始上涨,幅度也不会大。 c)由于集团的工程项目大都在顺利进行,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