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 略 研 究 2 月 A 股融资融券市场报告 报告日期:2024年2月2日 报告概要: 风险因素 市场后期调整压力尤需注意,尤其是对指数影响较小而估值偏高且业绩较差的股票被继续杀跌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尤其是信用投资者需更加严密防范此类风险。 融资融券等信用交易业务不同于普通的证券买卖,要求投资者不仅熟悉标的品种的基本面情况,宏观经济形势,行业政策发展,国内外金融市场变化,还要求投资者本人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抗风险能力,把握市场节奏的技巧,并了解交易对手的特点和动态。因此,建议在股票和ETF市场操作方面拥有一个完整牛熊周期的交易经验且当期收益较好的投资者可适度参与融资融券等信用交易。 一月初以来,A股融资融券业务中融资余额显著回落,融券余额也有一定幅度缩减。其中融资余额由一月初的15837.88亿元降至14879.6亿元,减少958.28亿元,降幅为6.05%;融券余额由一月初的703.84亿元降至655.07亿元,减少48.77亿元,降幅6.93%。 巴以冲突、俄乌冲突可能升级的风险 从A股各行业板块的信用交易情况来看,当前融资余额规模位居前五的行业分别是非银金融、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和计算机,融资余额分别达到1343.06亿元、1270.39亿元、1199.47亿元、1172.37亿元和954.08亿元。当前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前五的行业分别是计算机、传媒、通信、有色金属和综合,占比分别为3.82%、3.63%、3.42%、3.38%和3.36%。 地方债潜在违约风险 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风险 相关报告 一月初至今期间净买入额规模位居前五的行业分别是石油石化、综合、美容护理、食品饮料和社会服务,分别为1.88亿元、-0.81亿元、-3.47亿元、-3.49亿元和-5.05亿元。一月初至今期间净买出额规模位居前五的行业分别是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汽车和电力设备,分别净买出89.84亿元、87.40亿元、72.57亿元、66.08亿元和62.95亿元。即除了石油石化板块,其余行业板块均被融资净卖出。证券市场信用业务降融资规模压力增大。 研究员:郑罡执业证书编号:S0990511010001Email:zhenggang@ydzq.sgcc.com.cn联系电话:0755-83000291 目录 一、一月初以来两融市场情况。..................................................................................................3二、一月初以来两融市场各行业板块信用交易情况.................................................................4三、一月初以来两融市场 ETF 品种信用交易情况......................................................................5四、二月两融市场 ETF 品种配置建议..........................................................................................8五、相关品种两融规模预警..........................................................................................................8风险提示:.......................................................................................................................................9 2024年1月,A股沪市上证指数罕见下跌6.27%;上证50指数相对抗跌,月调整3.09%;科创50指数大幅下跌19.62%;深市主要股指也有普遍走弱行情,其中深证成指月下跌13.77%,创业板指数月下跌16.81%。近二十年来,1月份股市多半是上涨行情,1月份出现明显下跌行情只在七个年份出现,而其中各有三个年份的1月下跌行情出现熊市初期及后期,一个年份的1月下跌行情出现牛市中期。也就是说,近二十年来1月下跌行情出现在熊市中期情况基本没有。那么,2024年1月之前,A股已经连续八个月处于下跌调整趋势之中,因此,该月所出现下跌调整行情并不是熊市初期跌势,大概率为熊市后期的跌势。然市场后期调整压力尤需注意,尤其是对指数影响较小而估值偏高且业绩较差的股票被继续杀跌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尤其是信用投资者需更加严密防范此类风险。以下逐一展示一月初以来A股融资融券业务市场整体表现,各行业板块信用交易,主要个股及ETF证券品种信用交易等情况。 一、一月初以来两融市场情况。 一月初以来,A股融资融券业务中融资余额显著回落,融券余额也有一定幅度缩减。其中融资余额由一月初的15837.88亿元降至14879.6亿元,减少958.28亿元,降幅为6.05%;融券余额由一月初的703.84亿元降至655.07亿元,减少48.77亿元,降幅6.93%。一月A股调整压力较大,尤其是对高估的中小盘品种跌幅较多,引致融资余额缩减;证监会暂停限售股融券业务,融券规模继续下滑。 市场继续走低,估值水平已经低过2018年低位,然结构性高估现象依然存在。在增长预期仍不乐观背景下,高估值品种倍继续杀跌的可能性偏大;而市场增量维稳资金多流向低估值高股息蓝筹品种,预计这些权重股有望成为后市稳市场主力。 二、一月初以来两融市场各行业板块信用交易情况 从A股各行业板块的信用交易情况来看,当前融资余额规模位居前五的行业分别是非银金融、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和计算机,融资余额分别达到1343.06亿元、1270.39亿元、1199.47亿元、1172.37亿元和954.08亿元。当前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前五的行业分别是计算机、传媒、通信、有色金属和综合,占比分别为3.82%、3.63%、3.42%、3.38%和3.36%。 期间净买入额作为流量指标反映当月投资者主动对相关品种进行融资净买入及融券净卖出的差额。一月初至今期间净买入额规模位居前五的行业分别是石油石化、综合、美 容护理、食品饮料和社会服务,分别为1.88亿元、-0.81亿元、-3.47亿元、-3.49亿元和-5.05亿元。一月初至今期间净买出额规模位居前五的行业分别是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汽车和电力设备,分别净买出89.84亿元、87.40亿元、72.57亿元、66.08亿元和62.95亿元。即除了石油石化板块,其余行业板块均被融资净卖出。证券市场信用业务降融资规模压力增大。 三、一月初以来两融市场ETF品种信用交易情况 当前ETF标的券融资余额前五的品种分别为华安黄金易(ETF)、易方达黄金ETF、华夏恒生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和博时黄金ETF,融资余额分别为111.19亿元、103.02亿元、91.11亿元、78.50亿元和72.31亿元。 当前ETF标的券融券余额前五的品种分别为南方中证500ETF、南方中证1000ETF、华夏中证1000ETF、广发中证1000ETF和富国中证1000ETF,融券余额分别为51.25亿元、25.76亿元、17.22亿元、9.42亿元和2.98亿元。 一月初以来ETF标的券净买入额前五的品种分别为易方达创业板ETF、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ETF(QDII)、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嘉实沪深300ETF和华安创业板50ETF,净买入额分别为6.78亿元、3.45亿元、3.43亿元、1.90和1.83亿元。 四、二月两融市场ETF品种配置建议 华夏上证50ETF(510050) 当前基金份额428.98亿份,基金净值2.2828元,对该基金的融资余额为58.15亿元,融资余额占其流通市值的6.05%;融券余额为0.99亿元,融券余额占其流通市值的0.10%,一月初以来针对该基金两融交易净买入额为-2.48亿元。推荐理由:当前上证50板块PE为8.98倍,PB为0.99倍,处于历史低位且出现抗跌表现。1月IPO规模降至110.27亿元,低于2023年月均水平,市场炒作成长意愿下降;增量资金主要关注高股息低估值品种,或将带动市场风格转变;上证50等权重板块有望成为后期稳市场主力。 博时恒生高股息ETF(513690) 当前基金份额11.22亿份,基金净值0.6940元,对该基金的融资余额为3153.73万元,融资余额占其流通市值的4.05%,一月初以来针对该基金两融交易净买入额为-347.46万元。推荐理由:权益市场偏弱,资金涌向国内债券市场,令国债收益率创出新低,资产荒局面或倒逼稳健资金关注高股息等类债型权益类资产。该品种走势强于大盘,后市有望继续向好表现。 五、相关品种两融规模预警 部分ETF标的券的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超过70%,详情可参看下表: 数据来源:iFinD 风险提示: 融资融券等信用交易业务不同于普通的证券买卖,要求投资者不仅熟悉标的品种的基本面情况,宏观经济形势,行业政策发展,国内外金融市场变化,还要求投资者本人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抗风险能力,把握市场节奏的技巧,并了解交易对手的特点和动态。因此,建议在股票和ETF市场操作方面拥有一个完整牛熊周期的交易经验且当期收益较好的投资者可适度参与融资融券等信用交易。 地方债潜在违约风险 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风险 巴以冲突、俄乌冲突可能升级的风险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本报告中所依据的信息、资料及数据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渠道,英大证券研究所力求其准确可靠,但对其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客户应保持谨慎的态度在核实后使用,并独立作出投资决策。 本报告为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授权或同意,任何机构、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本报告全部或部分刊载、转载、转发,或向其他人分发。如因此产生问题,由转发者承担相应责任。本公司保留相关责任追究的权利。 请客户注意甄别、慎重使用媒体上刊载的本公司的证券研究报告,在充分咨询本公司有关证券分析师、投资顾问或其他服务人员意见后,正确使用公司的研究报告。 根据中国证监会下发的《关于核准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资产管理和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批复》(证监许可[2009]1189号) ,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具有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