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联合资信]:2023年房地产业ESG评级分析报告 - 发现报告

2023年房地产业ESG评级分析报告

房地产2024-01-17联合资信匡***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2023年房地产业ESG评级分析报告

2023年房地产业ESG评级分析报告 观点:我国上市房地产企业的ESG总体表现尚可,在“双碳”目标推动下,房地产企业加强ESG风险管控,积极发展绿色建筑技术,通过开发绿色空间为社会创造福祉,行业ESG表现展望稳定。房地产上市公司的ESG评级分布集中于BBBesg级、BBesg级和Besg级三个级别,头部企业较少,整体呈右偏分布。 披露:我国上市房地产企业共118家,2023年有65家企业披露了ESG相关报告(含ESG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率为55.08%。 环境(E):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环境表现尚可,上市房地产企业普遍采取了一定的环境风险管控措施,但在碳排放、能源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数据披露上仍需统一口径和提高披露率。 社会(S):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表现总体较为分散,头部企业较少,需着力提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联合资信研究中心dengbw@lhratings.com邓博文huqf@lhratings.com胡前方sunql@lhratings.com孙巧莉 治理(G):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表现总体一般,源于上市房企普遍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公司治理体系,但近年来在行业整体下行趋势下争议事件增多。 http://www.lhratings.com 一、房地产业概述 (一)行业定义 根据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17),房地产业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几个子行业,本报告主要针对房地产开发经营子行业。按照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 4754—2017),房地产开发经营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的房屋、基础设施建设等开发,以及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或者销售房屋等活动。房地产企业可能同时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租赁经营等业务,如其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为主,也纳入本报告样本企业范围。 (二)行业发展 1.行业概况 房地产业的产业链条较长,带动建筑材料、建筑施工、金融服务以及装修装饰、家用电器等行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为维护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18年12月,住建部提出“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2020年,中央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政策主基调,“稳”字当头,上半年放松纾困,下半年强化政策约束和调控力度,同时提出“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2022年,针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思路保持“房住不炒”定位,同时强调“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2023年1月,有关部门起草了《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行动方案》。2023年2月,证监会放宽境外募资等限制,启动不动产私募基金试点工作。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强调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除“行业供需关系发生重大转变”外,随着“双碳”政策的提出,我国房地产业加快了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具体来看,一是房地产企业完善ESG管理的组织架构,大部分规模上市房企都设立了专门的ESG相关管理组织架构,如ESG小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等,自上而下主要以董事会为决策核心,以ESG委员会为管理核心,以ESG工作执行小组为执行核心。二是环境管理以“绿色”为主旋律,贯穿于项目设计、 采购、开发、运营等全流程,主要体现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能源资源管理等方面。三是独立披露的ESG报告内容更为丰富,披露质量不断提升。房地产企业主动采纳ESG理念并将其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风险管控和日常管理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而不单纯是为了被动地满足监管部门的合规要求。 2.行业运行情况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增加值在GDP中占比较高,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自2021年伴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房地产业增加值在GDP中占比出现下降。考虑到对与房地产开发投资直接相关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家电家居用品、装修装饰以及金融服务等众多行业的经济贡献,房地产业实际上对GDP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近十年来,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和商品房销售额总体呈增长趋势,但2022年出现拐点,当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3.29万亿元,同比下降9.96%,商品房销售额13.33万亿元,同比下降26.73%。 3.行业ESG相关政策 在“双碳”目标下,我国鼓励资本发挥对绿色经济的积极作用,房地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即增加绿色建筑与绿色材料的使用来推动绿色经济建设。这能够提高企业自身ESG表现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房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绿色建筑的定义,住建部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年版本在2014年版本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和突破,着重强调了绿色建筑重在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而不局限于迎合某些数据指标。在《绿债目录(2021)》中有关绿色建筑方面的内容有了更精细的定义,比如,新增绿色建筑材料一项,涵盖了节能玻 璃、预拌混凝土等绿色建材产品制造和消费,扩展了有关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项下的范围,包括超低能耗建筑建设、绿色建筑、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装配式建筑、既有建筑节能及绿色化改造以及物流绿色仓储等。2022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建设发展方式,为城乡建设领域2030年前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房地产及建筑行业作为一个生命周期长、能源消耗大的产业,温室气体排放占比高,相关的环境政策导向以及披露要求将从多方位影响房地产业,从而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二、房地产业ESG要素与信息披露 (一)房地产业ESG评级要素 联合资信ESG评级要素,一方面考虑联合国与各ESG报告组织建议的主要议题,另一方面结合国内政策背景和行业实际ESG问题。联合资信房地产业ESG评级方法中,共包含11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和67个四级指标,尽可能对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并根据企业产能、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等企业具体情况,对缺失的指标数据进行补充,科学和客观地反映企业的ESG表现。最终的ESG得分与级别结合了ESG表现和争议事件得分,并根据行业ESG风险进行了行业校准。 环境(E)方面,建筑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每年新增建筑面积将达到近20亿平方米,目前我国建筑全过程的能耗占全国能耗总量的50%左右,因此房地产业积极开展节能降碳时不我待。为响应国家绿色低碳的发展要求,房企不断提升全产业链绿色发展水平,将绿色理念融入选址、设计、开发、施工、运营全产业链,并推动建筑产业智能化转型,实现高质量、低碳发展。我们重点考察房地产企业的环保管理制度及措施、碳排放、综合能耗、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生态保护等方面。 社会(S)方面,按照ESG发展理念,企业在创造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需关注和维护好利益相关方的权益。对消费者,全方位践行“保交付、保品质、保服务”承诺,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对员工,通过不断完善招聘与培养体系,夯实企业稳定管理基础;对社会,企业扶贫由“输血式”向精准扶贫转变,从消费、产业、教育、就业等方面推进精准扶贫;同时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也是房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社会民生福祉的体现。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我国房地产业实际情况,我们重点关注房地产企业解决就业、纳税、安全生产与实践、质量管理和绿色供应链等方面。 治理(G)方面,公司治理是企业ESG表现的基石,良好的公司治理为企业有效应对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提供制度保障。我们重点考察房地产企业的ESG管治、治理架构、合规与风险管理、治理效率和治理成果等方面。 (二)房地产业ESG信息披露 鉴于ESG信息的可获得性,本报告的分析范围为上市房地产企业。截至2023年6月底,共有118家房地产类企业在沪深交易所和港交所上市,本报告基于该 118家样本企业开展分析,数据来源为样本企业2023年度披露数据。 在118家样本企业中,共有65家企业披露了ESG相关报告(含ESG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率为55.08%。分企业属性看,中央国有企业的报告披露率最高,达到63.64%,11家中央国有企业中有7家披露了ESG相关报告;地方国有企业的报告披露率为61.11%,54家地方国有企业有约六成企业披露了ESG相关报告;民营企业的报告披露率相对更低,41家民营企业近一半企业披露了ESG相关报告;其他企业的报告披露率最低,12家企业中仅5家披露了ESG相关报告。 分维度看,房地产上市公司环境维度的信息披露率最低,为14.25%;社会责任维度的信息披露率居中,为45.37%;公司治理维度的信息披露率最高,达到62.48%。在环境维度的信息披露中,在能源使用管理政策和目标、绿色建筑、节水措施等方面的文字描述性内容披露率较高,而在量化数据方面的披露率较低,例如,碳排放数据的披露率仅为16.10%,一般固体废弃物排放数据的披露率仅为13.56%,耗水量数据的披露率仅为21.19%。 房地产上市公司在社会责任维度的信息披露中,安全生产、质量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披露率较高,但在纳税、员工流失、用户信息保密等方面的信息披露率较低,其中:纳税总额的数据披露率仅为22.88%;员工流失率的数据披露率仅为13.56%;用户信息管理和保密制度的披露率仅为23.73%。 房地产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维度的信息披露中,股东治理、董事会、监事会、高管、风险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信息披露率较高,但在ESG管治制度和组织、合规制度方面的信息披露率较低。 整体来看,房地产样本企业在环境与社会方面的信息披露程度较低,需大力提高环境和社会方面的信息披露率,并在统计和披露口径上进一步统一和规范。 三、ESG级别分布与重点指标表现 (一)ESG环境得分分布与重点指标表现 环境维度主要从企业的环保管理、环保行动和绿色运营三个方面考察。从环境维度看,样本企业的整体表现尚可,集中于E4、E5和E6三个等级,整体呈右偏分布。样本企业在环境维度的信息披露率总体较低,从而影响了其环境表现,部分上市房企采取了较为严格的环境风险管控措施,积极开发和应用绿色建筑技术,从而提升了其环境表现。 注:ESG一级指标环境得分共分为E1~E7,其中E1表示表现最好,E7表示表现最差数据来源:联合资信整理 1.环保管理 环保管理着眼于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的顶层设计,主要考察企业是否有一整套环保管理的制度,是否有常设机构和人员进行相关工作,是否有环境管理目标,是否有环境风险应急措施等。 注:ESG二级指标得分分为1~7档,1档表示表现最好,7档表示表现最差,下同数据来源:联合资信整理 从分布来看,环保管理得分整体较低,主要源于样本企业在环保制度建设、环保目标和气候变化响应行动等方面的披露率较低。从得分档次分布看,主要集 中于5~7档,合计占比90.68%;4档企业有10家,占比8.47%;3档企业仅1家,整体看,样本企业的环保管理表现较弱。 2.环保行动 环保行动主要考察企业的碳排放、污废管理、资源管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其中污废管理主要针对房企在一般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方面所制定的政策和目标,以及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 从分布来看,样本房企环保行动得分较为集中。行业内最高得分为3档,有11家,占比9.32%。得分为5档企业最多,有45家,占比为38.14%。6档和4档企业分别为40家和22家,分别占比为33.90%和18.64%,以下对两个重点指标进行分析。 碳排放情况 在披露2022年碳排放总量数据的样本企业中,碳排放总量最高的为52.98万吨,最低为1304.1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