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联合资信]:2023年通信行业ESG评级分析报告 - 发现报告

2023年通信行业ESG评级分析报告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2023年通信行业ESG评级分析报告

2023年通信行业ESG评级分析报告 通信行业上市公司ESG披露: 观点:通信行业属于相对低污染、低耗能行业,在“双碳”目标和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存在较低的ESG风险。通信行业 上 市 公 司 的ESG评 级 分 布 集 中 于BBBesg级和BBesg级,ESG整体表现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披露:我国沪深交易所上市的通信企业共133家,其中2023年有30家企业披露了ESG相关报告(含ESG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率为22.56%。 环境(E):通信公司环境由于信息披露相对较低,得分整体处于偏弱水平。通信行业未来将成为我国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新增长点,应不断提高环境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社会(S):通信行业以民营企业为主,成立时间较短,在社会责任方面表现较弱,主要源于环境责任各细分指标的披露率较低。需重点关注纳税、解决就业、员工福利、供应商考核、政策响应等方面。 联合资信研究中心wangxx@lhratings.com王信鑫 治理(G):通信公司治理得分整体较好,源于上市通信企业普遍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公司治理体系和制度。 http://www.lhratings.com 一、通信行业概述 (一)行业定义 通信行业是指由从事通信设备和系统及相关的配套设备、专用零部件的研究、生产、开发的企业,以及电信运营服务商和光通信行业组成的产业群体。 从通信行业产业链角度看,通信行业产业链主要由上游元器件提供商、中游设备制造商和下游业务运营商构成。具体看,元器件提供商作为整个产业链的上游,提供网络配套设备、射频收发模块、射频元器件等器件;除了元器件提供商外,通信设备部件制造商也是通信行业的上游主要构成之一,提供如收发器、合路器等。中游主要是由设备厂商构成,提供接入网基站、数据通信设备等;下游则主要是业务运营商,提供电信业务运营服务。 (二)行业发展 1.行业概况 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通信行业建设相较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1949年,我国电话普及率尚不及0.05%,全国的电话总用户数只有26万户,且电话设备较为落后,以人工交换机为主。1987年11月中国的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1G)在广东第六届全运会上开通并正式商用,表明我国通信行业正式进入1G时代;2019年6月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标志着经过近32年的发展,我国通信行业已经进入世界领先水平,且处于高速发展期。 “十四五”期间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共同选择,我国数字经济将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和普惠共享的新阶段,迈向全面扩展期。而信息通信行业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行业,5G基站、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数字底座,建设规模将会较快增长,按照《“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的有关部署,到2025年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将从2020年的5个增加至26个,数据中心算力规模将从90EFLOPS增长至300EFLOPS,这必然导致通信行业用能需求保持刚性增长势头。而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通信行业亟需开拓绿色发展之路。 2.行业运行情况 近年来,我国通信行业增速稳步提高,新业务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通信设备主要应用于电信行业,与电信行业及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关联度较高。2022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58万亿元,比 上年增长8%;按照上年价格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达1.75万亿元,同比增长21.3%。通信行业的业务结构也进一步有所优化,新兴业务增收作用不断增强:2022年共完成业务收入3072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由上年的16.1%提升至19.4%,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5.1个百分点;以移动数据流量、宽带接入、语音、短信为主的传统业务仍发挥稳定器作用,收入比上年增长1.7%,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66.8%,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1.2个百分点。 5G基站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22年末,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1083万个,全年净增87万个。其中5G基站为231.2万个,全年新建5G基站88.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3%,占比较上年末提升7个百分点。实现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8%的县城城区和80%的乡镇镇区,并逐步向有条件、有需求的农村地区逐步推进。固定宽带网络建设方面,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0.71亿个,比上年末净增5320万个。 3.行业ESG相关政策 通信行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对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赋能作用。我国也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鼓励通信行业绿色发展。2021年10月,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鼓励重点行业利用绿色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实现节能降耗,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不超过1.3,到2025年,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普遍不超过1.5。11月16日,工信部发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构建数网协同、数云协同、云边协同、绿色智能的多层次算力设施体系。11月15日,工信部发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指出积极推进网络和通信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降低数据中心、移动基站功耗。2022年8月1日,《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第五代移动通信(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对工艺流程和设备进行绿色低碳升级改造,充分发挥信息通信技术对工业能效提升的赋能作用。信息通信技术通过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应用,可以助力重点碳排放领域减少能源与资源消耗,促进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撑。8月25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下文简称《行动计划》),要求到2025年,单位信息流量综合能耗比“十三五”期末下降20%,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比“十三五”期末下降15%,遴选推广30个信息通信行业赋能全社会降碳的典型应用场景,《行动计划》提出,稳步推进网络全光化,规模部署200G/400G光传输系统和1T以上大容量低功耗网络设备,减少光电转换能耗;持续推动5G接入网共建共享,到2025年,新建5G基站站址共享率不低于80%;加强数据中心统筹布局,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到2025年,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降到1.3以下。12月12日,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四部委关于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并积极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降低数据中心、移动基站功耗,持续助力我国通信设备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升级。 二、通信行业ESG要素与信息披露 (一)通信行业ESG评级要素 “碳达峰”与“碳中和”对通信行业影响深远,我国通信行业迎来绿色“升级”。联合资信ESG评级要素,一方面考虑联合国与各ESG报告组织建议的主要议题,另一方面结合国内政策背景和行业实际ESG问题。联合资信通信行业ESG评级方法中,共包含11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81个四级指标,尽可能全面对企业环境、社会、治理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并根据产能、营业收入等企业具体情况,对缺失的指标数据进行补充,科学和客观地反映企业的ESG表现。最终的ESG得分与级别结合了ESG表现和争议事件得分。 环境(E)方面,废水、废气、固废是我国通信行业的主要污染来源,我们重点关注公司的环保管理制度、碳排放、大气污染、一般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综合能耗、环保公益和宣传等方面。 社会(S)方面,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我国通信行业实际情况,我们重点关注通信公司纳税、解决就业、安全生产制度与实践、员工薪酬与福利、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考核及政策响应等要素,此外,通信行业的研发投入和专利数量至关重要,关乎企业在行业内实力和发展潜力,我们对研发创新要素进行了重点考核。 治理(G)方面,我们重点考核企业的治理架构、合规与风险管理、层次效率、流程效率和产出效率等,为鼓励企业对ESG工作的重视以及对ESG信息进行积极披露,我们同时重点关注企业在环境和社会治理方面所获得的成果以及企业的ESG信息披露质量。 (二)通信行业ESG信息披露 鉴于ESG信息的可获得性,本报告的分析范围是沪深交易所上市的通信企 业。截至2022年12月底,共有133家通信上市公司,本报告基于该133家样本企业开展分析。 在133家上市公司中,有26家国有企业、96家民营企业、2家外资企业、8家公众企业和1家其他企业,其中共30家披露了ESG相关报告(含ESG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率为22.56%。分企业属性看,中央国有企业的报告披露率最高,达到56.25%;地方国有企业的报告披露率为40%;民营企业的报告披露率最低,96家民营企业中仅12家披露了ESG相关报告,披露率为12.5%。 通信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程度较低。其中碳排放数据、大气污染数据、水污染、固体废弃物等数据披露率均不足10%;环境信息中定量数据披露率最高的为水资源管理,达到17.29%。整体来看,通信公司环境方面信息披露率较低,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通信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好于环境。其中关于产品质量、供应商、政策响应等定性指标,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率超过20%;定量指标中,安全投入、纳税情况、员工流失率披露程度较低,不足10%。 通信行业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情况最好。其中股东治理结构、中小投资人保护、监事会作用等披露达90%左右,合规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披露程度接近70%,整体看,治理信息的披露质量相对较高。 整体来看,通信行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三个维度中,治理责任方面的信息披露相对最为全面,环境与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披露程度较低,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披露制度。 三、ESG级别分布与重点指标表现 (一)环境得分分布与重点指标表现 ESG中的环境要素主要考察企业的环保管理和环保行动两个方面。从环境得分分布来看,有5家企业得分为E3,26家企业得分为E4,41家得E5,60家得E6,1家得E7,环境整体表现处于偏下等水平,但具体的污废排放和能源消耗等定量数据的披露率不高影响了评价结果。整体来看,通信行业上市公司环境得分较低。 注:环境ESG得分共分为E1~E7,其中E1表示表现最好,E7表示表现最差,下同数据来源:联合资信整理 1.环保管理 环保管理主要考察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的顶层设计,主要考察企业是否有完善的环境和气候管理体系,包括环保制度建设、环保管理职能、环保目标、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管控机制等方面。 从得分分布来看,通信行业环境管理表现较差。133家样本企业中,环境管理指标评价结果,有2家企业得分为1档,3家企业得分为2档;有128家企业得分在3档及以下,占比96.24%,其中7档的有82家,占比超过60%。整体来看,通信行业环保管理得分较低,主要系其环境管理信息披露不充分所致。 注:ESG二级指标得分分为1~7档,1档表示表现最好,7档表示表现最差,下同数据来源:联合资信整理 2.环保行动 环保行动主要考察企业的碳排放、污废管理、资源管理以及环保公益,其中 污废管理包括企业在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危险固体废弃物污染方面的具体表现,评价企业在环境方面的实际表现。从得分分布来看,通信行业环保行动得分一般。行业内最高得分为3档,有4家。大部分企业得分集中在4~6档,共计占比95.49%。 碳排放情况 碳排放情况主要基于温室气体排放管理政策和目标、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四个维度进行考察。133家通信企业中,15.79%的企业披露了温室气体管理政策和目标,30.08%的企业披露了温室气体减排措施,仅有9.77%的企业披露了具体的碳排放数据。 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