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光大证券]: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学习: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三条主线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学习: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三条主线

2024-03-05光大证券研究所光大证券郭***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学习: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三条主线

2024年3月5日 总量研究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三条主线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学习 要点 作者 分析师:高瑞东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0120002010-56513108 gaoruidong@ebscn.com 分析师:赵格格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10100010755-23946159 zhaogege@ebscn.com 分析师:王佳雯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4010001021-56513870 wangjiawen@ebscn.com 分析师:刘星辰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2030001021-52523880 liuxc@ebscn.com 联系人:顾皓阳021-52523826 guhaoyang@ebscn.com 联系人:查惠俐021-52523873 zhahuili@ebscn.com 联系人:周欣平010-57378026 zhouxinping@ebscn.com 相关研报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系列第一篇(2023-12-13) 政治局会议的三个关键词——2023年7月政治局会议精神学习(2023-07-25) 乘势而上,顺势而为——2023年4月政治局会议精神学习(2023-04-28) 共促发展合力,经济蓄势待发——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学习(2023-03-05) 战略全局出发,提振信心入手——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 (2022-12-17) 事件: 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 核心观点: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政策总基调,以科技创新、扩大内需、重大改革的“进”,促进经济大局“稳”,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此,报告提出,2024年经济增速目标稳定在5%左右并进一步落实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具体部署,确保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共促高质量发展。 第一,“新质生产力”放在更为突出位置,报告新增提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氢能、新材料、创新药,对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定调则进一步提升为“新增长引擎”,单列“数字经济”段落,点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领域。 第二,为实现5%左右预期目标,财政积极发力、可用空间充足。2024年财政可用空间远高于2023年,一是赤字隐含名义GDP增速从2023年的6.9%抬升到7.4%,二是2023年增发的一万亿国债,大部分结转2024年使用,三是今年再安排发行一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有效对冲地方政府投资疲弱和居民消费意愿恢复的不确定性货币方面,短期以配合财政发力而增发结构性工具为主,全年维度来看仍有降息降准空间。 第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方面。改革是打通当前经济大循环堵点、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一招。本次报告重点提及,深化国企改革、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新型城镇化等方向,预计相关政策和改革路线图也将加速 落地。 一、“新质生产力”放在更为突出位置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的时候,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 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与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进一步体现了党中央对于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视。 去年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多次提及“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9 月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在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部 署“发展新质生产力”,在2024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新年首次集体学习上对这一概念做系统阐述,明确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将新质生产力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并以其为核心,进一步阐述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实施路径和关键领域: 一是,报告高度关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和优化升级,产业层面的支持政策也进一步加强,包括“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等实际举措,有望持续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放大效应。 二是,报告细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新质生产力涉及的关键领域,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更为明确。相比于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新增提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氢能、新材料、创新药,对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产业的定调则进一步提升为“新增长引擎”。 三是,报告单列“数字经济”段落,提出“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开展‘人工智能+’行动”、“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等一系列“实招硬招”,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也有助于进一步夯实以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为核心支撑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基础。 表1:近期中央、各部委高度重视新质生产力发展 时间 事件 主要内容 2024年1月3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2024年2月1日 国新办、财政部2023年全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 2024年,财政部门将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第一方面,在政策的取向上,要做到四个“注重”。一是注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二是注重发挥需求牵引作用三是注重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四是注重激发科研人员活力。第二方面,在经费使用上,要着力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这方面要做到“四强”:一是强基础。二是强攻关。三是强力量。四是强效能。 2024年2月7日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扩大会议 会议认为,要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切实扛起国家重要战略科技力量责任,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全面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主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坚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要牢牢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大任务,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抢占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创新,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着力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打通堵点卡点,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支撑。 2024年2月2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2月29日 工信部第七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 要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强技术攻关,强化应用牵引,推动创新产品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大工程中的示范应用。链主企业要发挥龙头作用,牵头组织落实好各项任务,放眼全球、对标国际,着力突破一批标志性产品,争做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 2024年3月1日 发改委发布《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发展重点》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升级为方向,着力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和质变。具体包括:正确处理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培育新型劳动者队伍。创造和应用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拓展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推动更高水平的生产力要素协同匹配。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国新办,工信部,发改委,光大证券研究所 二、为实现5%目标,财政发力、货币配合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将2024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设定在“5%左右”,考虑2020年至2023年GDP平均增速在4.7%,这一目标“并非易事”,需要政策聚焦发力、工作加倍努力、各方面齐心协力。 中庚基金 我们理解,中央将经济增速目标稳定在5%左右,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双重考量。从当前来看,5%左右的经济增速是满足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的内在要求,有助于稳定就业大盘和社会预期;从长远来看,这一目标也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为2035年中国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远景规划目标预留弹性空间。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更好地强化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联动,更好地统筹消费和投资,实现良性循环。 从财政的角度来看,适度发力,打开稳增长和长期经济增速预期的向上空间,为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资金来源。 一方面,2024年财政可用空间远高于2023年,可用资金充足,打开稳增长空间。 一是,赤字隐含名义GDP增速从2023年的6.9%(按2023年年初财政预算计算,下同)抬升到7.4%。2024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赤字规模为4.06万亿,较上年预算安排增加1800亿元,对应隐含名义GDP增速7.4%(根据赤字规模 /赤字率计算2024年预期名义GDP),高于2023年隐含名义GDP增速6.9%。 二是,2023年增发的一万亿国债,大部分结转2024年使用,重点支持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等八个方面; 三是,今年再安排发行一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四是,2024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3.9万亿元,较上年增加1000亿元;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预计为28.5万亿元,较上年增加1.1万亿元。 另一方面,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安排,有助于对冲地方投资意愿不足,提升中长期经济增速预期。 报告提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受土地市场疲弱、化债等因素影响,当前地方投资相对谨慎,中央有必要进一步打开杠杆空间。2024年,31个省份GDP目标相对2023年下调0.22pct,21个地方1固投和社零目标则分别下调1.44个和0.48个百分点。在地方投资相对谨慎、居民消费意愿回升具有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央进一步打开杠杆空间,有助更好稳定总需求。 从方向来看,财政政策重点聚焦优化国内循环,助推产业升级。一是,报告要求要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服务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需要;二是,重点支持加强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民生等领域的政府投资力度,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更新,促进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1为公布2024年固投和社零目标的地方;其中,天津2024年固投目标设定为“正增长”,并未公布具体数值,我们暂认定其并未公布固投目标。 图1:2024年,中央政府仍存在加杠杆空间图2:2023年居民消费倾向缓慢回升 (%)中国:中央政府杠杆率中国:地方政府杠杆率 (%) 20192020202120222023 3535 3030 2525 2020 1515 1010 55 2007-12 2008-12 2009-12 2010-12 2011-12 2012-12 2013-12 2014-12 2015-12 2016-12 2017-12 2018-12 2019-12 2020-12 2021-12 2022-12 2023-12 00 80% 75% 70% 65% 60% 55% Q1Q2Q3Q4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注:数据截至2023年12月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从货币的角度来看,2024年社融目标空间可进一步看高,更好的配合财政政策发力。政府工作报告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