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产业债对比:发行、市场结构及违约情况 YY团队2024/1/17 摘要: 相对起步较早的美国公司债市场,中国产业债在发行监管机制、行业构成、级别分布及定价、违约及回收等现状如何?本文进行简单对比。 发行及监管机制上,经过30余年的嬗变,针对产业主体的信用债发行,中国信用债市场已演变出公 司债、企业债、债务融资工具等,在发行机制上,也在参考美国等经验上私募品种的推出、完成审批制由注册制的转变,并持续推进监管、交易的协同发展。 不过相对于美国公司债市场,中国产业债市场仍有待扩容。截至2023年末,美国产业类公司债未偿 额约8万亿美元,对应中国产业信用债约8万亿人民币,具体来看差异:一是中国信用债市场主要为城投、产业控股、社会性较强产业(公用事业、能源、交运)所占据,相对于美国公司债市场中存在感强的 技术、医药保健、消费行业,中国的此类主体略显“微不足道”;二是相对美国,中国的医药、技术、消费类龙头整体规模不大,且更青睐于股权融资,行业龙头整体负债率不高(低于50%)。三是近似的级别分布下,中国高收益市场体量亦较小。 违约及回收方面,中美产业债市场亦存在一定分化。2014-2023年中美违约率基本在0-4%区间波动。 不过分级别来看,国内投机级主体总体违约率明显高于美国投机级主体。回收方面,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国违约债采取庭外困境债务置换的比例整体呈上升态势,目前已近半数;而中国非房主体境内违约债中,以破产重整、破产清算为主的庭内处置方式(44%)显著高于庭外处置(20%),处置方式的分一定程度影响两个违约债的回收率:美国违约债中,即使是劣后级债券回收率也能到20%以上,而中国已披露处置方案的违约债中,其中大约有70%的债券的预计现金回收率小于10%,仅有不到15%的债券预计实现全部现金偿付。 如需全文或交流,请了解机构付费服务,联系人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