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回顾 短期运价涨势有所消退,临近春节假期需求逐渐减少,船公司也已采取了不同措施来应对航线上的绕行,红海危机虽然短期内不会结束,但承运人在调整后减轻了改道带来的干扰,绕航也吸收了部分闲置运力,因此海运中断推动的成本上 涨、运价飙升的情况预计已经见顶。欧线集运主力2404合约收于1701.5点,跌幅10.59%。周五最新公布的订舱指标SCFI综合指数小幅上涨,相比上周涨幅1.77%,至2217.73点,SCFI远东-欧洲运价相比上周下跌4.82%,至2723美元/TEU;SCFI远东-美西运价相比上周上涨13.44%,至5005美元/FEU。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相比上期上涨4.41%至1464.81点。1月29日最新一期公布的SCFIS欧洲航线在红海危机推升运价以来首次下滑,与上期比下跌0.37%至3496.05点;SCFIS美西航线依旧强劲,相比上期上涨54.62%至2603.88点。世界集装箱指数WCI综合指数截至2月1日,较上周下跌4%至3824美元/FEU,较去年同期上涨88%。具体细分航线来看,上海-鹿特丹的现货运价相比上周下跌6%至美4661/FEU;上海-洛杉矶的现货运价上涨2%至4421美元/FEU。XSI指数亚洲至美国西海岸运价达3418美元/FEU;亚洲到北欧运价达4612美元/FEU。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相比上周上涨3.23%,至1616.83点。21条航线中有11条航线运价指数下跌。其中欧洲航线运输需求下跌,欧线运价指数为1854.2点,较上周下跌 1.9%。北美航线上需求相比欧地航线较为旺盛,美西航线上的舱位紧张。春节之后将迎来航运的淡季,但红海危机造成的绕航使得短期船舶供给紧张,船公司仍为淡季保留了运力,预计运价的跌幅相较于往年的淡季会更为缓和,新船的陆续交付也将增加额外的运力。亚洲至欧洲的集装箱现货价格指数已经开始回落,未来运费预计会逐渐下降。 二、供给端 本周全球集装箱船运力总计6816艘,共2883万TEU,相比上周环比增长0.15%。MSC依旧在全球运力排名中占首位,总运力达567.2万TEU。由于绕航时间延长,班轮公司采取提高航速去节约航行时间,一月的平均航速相比上个月提高了1.42%达12.83海里。全球航运业的减少航次的计划依旧在进行,预计在2月26至3月3日这五周时间取消率将达到15%,其中亚洲-北欧航线以及亚洲-地中海航线上,将会有34%的空白航班。消费者需求疲软,亚洲至欧洲的集装箱现货价格指数已经开始回落。欧洲最大港口鹿特丹港的集装箱船挂靠数量也因此大幅下降。Sea-intelligence统计的2023年班轮可靠性数据中,去年12月全球班轮准班率环比下降了5%,平均延误时间达5.35天。并且受绕行好望角航程时间延长的影响,排名前13的船公司的班轮准班率环比数据均没有提高。 据统计,2023年共计交付了350艘新造集装箱船,而2024将计划交付478艘。不断扩大的供应叠加不断放缓的需求,没有红海危机的爆发,运价难以呈现上涨趋势。目前船舶的绕行需要在航线上部署更多的运力,改善了先前严重的供需失衡局面。苏伊士运河的中断给运力带来了压力,改道绕行好望角单程就会将运输市场延长10至12天,运力需求则将增长约5%。货代巨头Flexport先前两轮裁员后,将又一次进行第三轮大规模裁员,未来几周计划裁员20%。全球运力排名第五的赫伯罗特营收下跌,去年第三季度的息税前利润亏损3亿美元,平均运费下跌了近50%至1500美元TEU。赫伯罗特在去年十二月集装箱船在红海遭遇袭击后开始改道好望角,使得去年12月该公司运输的集装箱量比预计共减少了15万TEU。运力排名第六的ONE在2023年第四季度同样也出现了亏损,ONE的息税前利润亏损达2.48亿美元。目前ONE的运力达180万TEU,共计234艘船舶,新造船订单达54.3万TEU。 三、需求端 全球航运市场始终存在着供过于求、新船交付过多的问题,因此这些过剩的闲置运力是能够应对红海危机带来的绕航以及运输中断的。多数公司试图赶在中国春节假期到来前完成运输,因此近期航线上才会出现运力紧张。据统计,此次改道好望角绕行,有效运力的供应将会增长5.3%,而需求仅增长2.4%,供需失衡依旧较为严重。全球经济疲软,苏伊士运河运输的中断又对供应链造成冲击,使得成本增加。苏伊士运河的通行量在过去的两个月中,由于船舶均避开红海航线,已经下降了42%。全球大约有30%的集装箱船需要通过红海进行运输,胡塞武装的袭击导致消费者的物价上涨。红海危机爆发后,远东到欧洲的航线集装箱运输成本飙升的速度已经超过了新冠疫情的上涨速度,但船运公司已经逐渐对于延迟运输做出了相应调整。MSC的所有船舶也都将改道绕行好望角,通过增加船舶数量、改变航次来减少绕航所带来的影响,MSC更新后的轮换制度也将于2月正式开始实施。与此同时,马士基也公布了亚欧航线上停靠港口的调整。红海航运的中断导致了欧洲进口商的成本上涨,交货的延期。THE联盟宣布暂停亚洲-红海的AR1航线,该港线上剩余的货物装运,班轮公司将会选择绕行好望角。据统计,大型集装箱船的需求仍在不断增长,而小型支线船的订单量则在下降。近两年大量的集装箱船交付订单中,而主要部署在区域航线上的支线船的交付量较为有限。 先前俄乌冲突引发了黑海局势,巴拿马运河又因干旱,水位下降,导致巴拿马运河的通行量显著下降,红海危机则进一步扰乱了全球贸易。从亚洲至欧洲的以及亚洲至地中海的航线价格已经开始下降,但从亚洲至美国的航线价格依旧在攀升。红海局势的恶化严重干扰了国际海运,苏伊士运河的贸易量下跌了42%,严重影响了亚欧之间货物和能源的运输。巴拿马运河干旱导致通行船舶数量的受限,集装箱船也只能选择转移航道。目前船只都在为避开苏伊士运河以及巴拿马运河,寻找替代航线。船舶不能从红海通过也直接导致了铁路运输以及空运走俏。欧洲至美国的航线上一些货主为了赶上出货时间,选择了空运。中国至欧洲的航线上由于中国空箱紧缺运费上升,很多零售商开始使用中欧班列作为代替,并且采用铁路运输的运费也有所上涨,但涨幅依旧比海运运费缓和。 四、行情展望 欧洲航线运价在连续飙升后开始回调修正。据统计,欧洲基本港的运价连续两周下滑至2861美元/TEU。北美航线依旧较为强劲,持续小幅上涨,美西基本港的运价达4412美元/FEU。绕航所增加的航程以及燃料成本最终会通过增加附加费的形式转嫁一部分给货主。胡塞武装对红海的袭击虽然导致船舶绕行增加了航程时间,使得成本显著增加,但由于避开了通过苏伊士运河,这也避免了交付高昂的运河通行费。苏伊士运河的通行量在过去的两个月中已下降了42%,这一笔运河通行费的减少,也能降低飙升的成本支出,近期欧地航线的运价也有所回落。红海航运的中断让欧洲的进口商面临了高达两倍的运费,发货时间难以确定,交货时间最长延迟了一个月。集装箱船改道好望角绕行也将平均航程大幅增加了9%。船公司仍为淡季保留了运力,欧美的需求放缓,运价的涨幅有所回落,短期欧线集运价格延续震荡行情。 撰写分析师:李明玉 执业资格号:F0299477投资咨询号:Z0011341电话:021-22155630 E-mail:limingyu@xhqh.net.cn 陈星宇 执业资格号:F03109820电话:021-22155500 E-mail:chenxingyu@xhqh.net.cn 审核人:李强 免责声明: 本报告由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湖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许可证号32090000)提供,无意针对或打算违反任何地区、国家、城市或其他法律管辖区域内的法律法规。除非另有说明,所有本报告的版权属于新湖期货。未经新湖期货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引用、刊发,须注明出处为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和/或调研资料,所载的全部内容及观点公正,但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本报告所载内容反映的是新湖期货在最初发表本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新湖期货可发出其他与本报告所载内容不一致或有不同结论的报告,但新湖期货没有义务和责任去及时更新本报告涉及的内容并通知更新情况。新湖期货不对因投资者使用本报告而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新湖期货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以确保本报告涉及的内容适合于投资者,新湖期货建议投资者独自进行投资判断。本报告并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税务建议或担保任何内 容适合投资者,本报告不构成给予投资者投资咨询建议。研究报告全部内容不代表协会观点,仅供交流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 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