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联证券]:眼科、肺癌中展现优势,双抗商业化价值凸显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眼科、肺癌中展现优势,双抗商业化价值凸显

医药生物2023-12-27夏禹、郑薇国联证券F***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眼科、肺癌中展现优势,双抗商业化价值凸显

双特异性抗体临床价值显著 双抗能实现原有药物无法实现的生物学功能,或优于标准治疗的疗效。桥接细胞功能中,双抗已实现在DLBCL、MM等适应症的末线治疗,并在部分实体瘤中体现出优于PD-1/PD-L1抑制剂的潜力;共因子模拟功能中,解决有VIII因子抑制剂的血友病患者治疗;靶向冗余配体的功能中,体现眼科适应症中降低给药频率的优势。未来随着靶点组合推进,双抗或将实现帮助药物跨越血脑屏障等功能,起到更好抑制肿瘤脑转移疗效的功能。 双抗进入加速商业化周期 截至2023年9月,FDA一共批准11个双抗,其中2022/2023年分别批准4/4个双抗,产品商业化集中落地。双抗的难点在于其选择的两个靶点是否有协同,最先批准的双抗贝林妥欧2014年获批上市后,T细胞招募功能被验证,随后7个识别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组合上市。除T细胞招募功能外,实体瘤中双靶点信号阻断、靶向冗余配体、共因子模拟的功能均已得到验证并批准上市,预计后续类似功能的产品设计将增多。 双抗的商业化潜力大 已上市的多个双抗具备几十亿美元量级的销售潜力。2022年全年/2023年上半年FDA批准、有销售额披露的双抗销售规模合计为56.68/39.18亿美元,眼科药物Faricimab2022年上市,2023H1销售额过10亿美元,对标老品种阿柏西普2022年销售额过90亿美元;肺癌药物埃万妥展现出EFG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中后线治疗以及1L治疗的潜力,而1L标准治疗药物奥希替尼2022年全球销售额过50亿美元,肺癌双抗单品潜力大。 投资建议 双抗替代PD-1/PD-L1抑制剂作为免疫疗法的基础产品(部分场景)、眼科治疗中替代阿柏西普、肺癌联合靶向药成为1线治疗,一个或多个场景的实现均可大幅拓展双抗市场规模。我们看好医药生物行业前景,给予“强于大市”评级。推荐有双抗商业化的康方生物(9926.HK),眼科双抗布局的信达生物(1801.HK)、肺癌双抗布局的贝达药业(300558.SZ),以及未来2年有较多创新药集中上市的泽璟制药(688266.SH)。 风险提示:临床数据不及预期;商业化不及预期;同靶点竞争加剧的风险;医保谈判不及预期 重点推荐标的简称泽璟制药康方生物信达生物贝达药业 投资聚焦 2022-2023年,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大额合作授权,使得ADC研发公司受到关注。我们认为,多特异性/多功能药物为药物开发的第四波浪潮,ADC药物定位为强化版的化疗,使得偶联的药物能够定位到肿瘤内或其细胞外区域。双抗同样作为多功能药物的代表,符合第四波药物开发的整体方向。报告关注近2年双抗取得的临床进展和未来的投资机会。 核心逻辑 双抗的多项生物学功能得到验证。双特异性抗体能够识别2个不同的抗原或表位,并调整两个臂的结合比例、结合强度,依据此设计出的桥接细胞(T细胞招募)、配体阻断(顺式)、共因子模拟、靶向冗余配体的功能均得到验证。后续同功能的研发预计增加。 双抗的商业化潜力大。桥接细胞(T细胞招募)功能最早于2014年贝林妥欧上市得到验证,随后7个类似功能的双抗药物上市。海外上市的双抗在包括眼科疾病治疗、肺癌治疗均已展现出临床获益,赛道竞品不乏大单品(阿柏西普超90亿美元,奥希替尼超50亿美元),国内双抗也展现出部分癌种替代PD-1/PD-L1抑制剂的潜力,商业化潜力大。 国内双抗开始进入商业化阶段。2022年卡度尼利上市,2022年成为国产双抗上市元年,上市后12个月销售额累计达到11亿,该产品包括1L宫颈癌、1L胃癌、肝癌辅助治疗均处在III期临床;依沃西在EGFR-TKI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也进入NDA阶段。除康方生物外,康宁杰瑞KN046、信达生物的IBI302也处在III期临床。国内的双抗开始进入商业化阶段。 创新之处 我们将双抗的功能进行分类,并按照类别进行临床方案设计、临床数据进行更新,直观展示在多个功能类别下双抗的临床价值。 1.双抗的临床价值和商业化价值显著 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antibody)为具备双重特异性的抗体药物,符合药物开发中多功能药物开发的方向。经过60年的技术积累,双抗设计和制备的技术已经突破;其具备的多个特异性识别的能力,临床和商业化价值显著。 1.1双抗具备多种功能,已上市产品以桥接为主 不同文献总结的双抗的功能归类略有不同,这里我们参考Nature Reviews上《Bispecific antibodies: a mechanistic review of the pipeline》一文中对双抗的功能进行归类。双特异性抗体的特点是能够识别2个不同的抗原/表位,识别2个表位的功能在同一个抗体上才能发挥功能的双抗称为专性双抗(不能被2个单抗联合使用替代),可实现的功能包括: a桥接细胞(反式)。实际应用开发中,以直接桥接T细胞和肿瘤细胞为主,部分有通过免疫检查点抑制方式,激活T细胞,实现效应细胞和肿瘤细胞的拉近。 b受体抑制(顺式)。能同时抑制肿瘤细胞的2条信号通路。 c受体激活(顺式) d共因子模拟。该方式下双抗拉近酶、底物,使得反应更加充分。 e、f:背包功能/脱离功能,通过设计可以使药物到达/脱离原先无法到达的位置。比如,通过设计使得分子量大的双抗具备跨越血脑屏障的能力,使药物具备更好的应对疾病脑转移的效果。 图表1:专性双抗实现的生物学功能 此外,双抗还可以开发的功能包括(非专性双抗也能实现的功能): g靶向冗余的配体信号。 h靶向同一靶点的不同表位。 依据以上分类,截至2023年8月底,FDA一共批准了11款双抗产品,其中以功能a-桥接细胞为主。 图表2:2010年以来FDA批准的双抗产品 商业化层面,FDA批准的双抗2022年销售额合计达到56.68亿美元,2023年上半年达到39.18亿美元。其中Hemlibra2023H1同比增长20%,Vabysmo同比增长超过500%,Blincyto同比增长44%。双抗于其他血液瘤、实体瘤的销售金额未公布,我们认为一是由于上市时间短,二是获批的治疗线数靠后,三是部分实体瘤适应症已获批人群窄。 图表3:FDA批准双抗销售额(百万美元) 1.2桥接细胞(招募T细胞)在DLBCL和MM中取得成功 桥接功能,又可以分为T细胞招募,和通过靶向免疫检查点。实现T细胞招募(直接)功能的双抗,具备同时结合T细胞和肿瘤细胞的能力;靶向免疫检查点的双抗,虽不像T cell engager一样直接进行桥接,但通过减少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激活T细胞,来实现T细胞和肿瘤细胞的桥接。 招募T细胞的策略主要应用在B细胞相关的血液肿瘤中,基于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水平,相对成熟的肿瘤相关抗原为CD20(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滤泡性淋巴瘤FL),和BCMA(多发性骨髓瘤MM)。此外,CD123、CD33、CD38也有较多的在研。 图表4:CD20和BCMA为血液瘤中开发的主要靶点选择 DLBCL:3线治疗取得成功,向1线进行拓展 罗氏在淋巴瘤产品布局上有协同。已上市的用于淋巴瘤治疗的ADC药物polivy为罗氏产品,双抗结构的淋巴瘤药物中,罗氏分别于2022年12月获批Lunsumio、于2023年6月获批Columvi。淋巴瘤新发患者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滤泡性淋巴瘤(FL)为B细胞淋巴瘤的主要亚型,分别占B细胞淋巴瘤的45%、20%。Lunsumi、Columvi的首个适应症分别是FL、DLBCL,覆盖了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类型。 图表5:DLBCL和FL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亚型 DLBCL的标准治疗中,一线治疗以R-CHOP为主;二线治疗采取策略包括细胞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式;在DLBCL的3线治疗中,各种新的疗法,已经取代化疗的地位。这些新的疗法包括双抗、CD19-CART、非T细胞介导的疗法。双抗已经在DLBCL的3线疗法中取得成功。 图表6:DLBCL的标准治疗 在DLBCL中,双抗相比CAR-T,具备的优势为:1)现货型商品,无需根据个体差异制备,而CAR-T疗法需要提取个体的T细胞进行数周的制备,患者等待过程中,疾病或将出现恶化。2)双抗的3级以上CRS发生率,以及神经相关毒性一般低于CAR-T疗法。疗效方面,Columvi的ORR达到56%,CR43%、PR17%,DOR达到18.4个月,和CAR-T可比。 图表7: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后线治疗药物的疗效比较 罗氏有2个CD20XCD3的双抗品种。新上市的产品Columvi采用2+1的结构设计(2个结合CD20的区域,和1个结合CD3的区域),Lunsumio采取的是1+1的结构设计。通过该结构设计,体外试验中,新的结构在肿瘤裂解能力上是1+1产品设计的40倍。申报思路上,2个品种均从各自适应症的后线(3线及以上)向前线(2线或1线)进行拓展。参考非霍奇金淋巴瘤1线治疗药物利妥昔单抗历史70亿美元以上的峰值销售额,以及获批2线DLBCL的Yescarta2023年上半年销售额达到7.39亿美元,若能向海外市场的早线治疗延伸,双抗的产品潜力大。 图表8:罗氏两个CD20xCD3双抗的拓展思路 多发性骨髓瘤 桥接细胞功能的另一大适用疾病为多发性骨髓瘤(MM)。多发性骨髓瘤是全球第二大的血液瘤疾病,仅次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全球MM发病人数2019年达到为44.1万人,预计2024/2030年分别增至52.69万人/66.34万人。 图表9:多发性骨髓瘤患病人数(千人) 图表10: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病人数(千人) 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线治疗,对于能接ASCT(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诱导治疗后再ASCT治疗;不适合接受ASCT的患者,建议继续使用诱导治疗至最大疗效。可以使用的产品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卡非佐米、伊沙佐米、硼替佐米)、免疫调节剂(泊马度胺、来那度胺)、CD38单抗(达雷妥尤)。复发后选择原先未使用过的多药联合方案。 图表11:复发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选择 对于以上疗法的均无效的患者,双抗和CAR-T是可选疗法。现有FDA批准的产品有2个CAR-T和3个双抗,批准的适应症都是≥4线治疗的复发/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可以看到,双抗、CAR-T给R/R多发性骨髓瘤末线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图表12:多发性骨髓瘤后线疗法已批准产品疗效对比 在靶向BCMA的双抗和CAR-T中,BCMA CAR-T药物Carvykti的ORR、PFS、OS相对领先;三个药物Abecma(ORR73%)、Carvykti(ORR98%)、Tecvayli(ORR63%)代表了在多发性骨髓瘤疗法里新药的基准,之所以批准多个药物我们预计是在一个药物耐药后会有更多的选择,比如在一项Elrexfio(elranatamab,双抗)的研究中,对于已经接受BCMACAR-T疗法的患者,该药能够达到53%的ORR和10个月的PFS。在非BCMA的选择中,Talvey选择GPRC5D作为肿瘤的靶标,ORR相比BCMA的双抗有所提升。 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双抗的优点体现为:1)双抗的毒性相比CAR-T较低,主要原因是双抗给药有一个给药从低剂量到高剂量的过程;2)同时属于现货型商品,患者接受治疗无需等待。 图表13:多发性骨髓瘤中双抗和CAR-T的安全性比较 1.3桥接细胞(靶向免疫检查点):外企布局相对少 通过免疫检查点阻断的方式,双抗没有直接桥接细胞,但是该方式下双抗激活了T细胞,降低了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故而归类在该类别下。该策略下的双抗尚无产品获得FDA批准。截至9月1日,彭博数据显示海外开展的172个双抗临床项目中,21个为靶向免疫检查点策略。进展最快的为阿斯利康德AZD2936,选择组合为TIGIT和PD-1。 图表14:海外靶向免疫检查点的双抗临床进展 阿斯利康的AZD2936在2023ASCO会议上公布了其I/II期的在不可切除的晚期(III期或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