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咨询部 2023年12月4日 市场预期扭转尚需时日,股指或震荡运行 ——股指期货12月报 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鄂证监期货字[2014]1号 研究员李鸣 F3058939Z0017029(027)65261355 liming7@cjsc.com.cn 联系人张志恒 F03102085(027)65261355 zhangzh15@cjsc.com.cn 报告要点 中国基本面发展较稳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端制造业的出口表现逐渐向好;因疫情影响,2022年11、12月进出口同比显著回落,基数效应下,2023年11、12月进出口同比数据或有所回升;制造业、基建、地产两年期复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随着特别国债的发行与宽地产政策实施,投资增速或有所回升;社融增量主要为政府债券融资,居民中长期新增贷款同比多增,但主因去年低基数影响,表明地产端修复效果有限,M2-M1剪刀差继续扩大,社会资金流动性不足。 美国经济好于预期,全球地缘形势复杂 美国11月Markit制造业表现不及预期,服务业表现较好;美国时薪环比涨幅逐渐下行表示美国服务通胀压力逐渐趋缓;美国CPI超预期放缓,劳动力市场降温,加息周期或已结束。 策略建议: 12月汇率较稳,高频数据或因基数效应而同比好转,但市场资金被北交所虹吸后,北证指数高位回落,市场信心受挫,市场预期扭转尚需时日,静待中央对2024年规划出台, 12月股指整体或震荡运行,中枢有所上移。上证指数第一压力位为3078,第二压力位为3103。 风险提示: 美元流动性;美联储议息会议 一、11月行情回顾 月初,美国就业降温加息结束,美元指数走弱,市场押注明年降息时间提前,股指或震荡偏强运行;月中,美国CPI超预期放缓,美元指数走弱,人民币升值,叠加中美关系缓和窗口,国内中央赤字拉动信用体系,股指震荡上行;中下旬,国内淘宝取消双12直接举办年终办货会,叠加双十一后不强调销售额,侧面反应国内居民消费意愿不及预期,需求下滑,同时北交所虹吸效应冲击其他指数,主板指数承压运行。 图1:沪深300股指期货走势图2:上证50股指期货走势 数据来源:iFinD、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数据来源:iFinD、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 图3:中证500股指期货走势图4:中证1000股指期货走势 数据来源:iFinD、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数据来源:iFinD、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 图5:股指期货成交金额图6:股指TTM 数据来源:iFinD、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数据来源:iFinD、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 图7:股指期货成交量图8:股指期货持仓量 数据来源:iFinD、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数据来源:iFinD、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 11月股指期货成交量与成交金额中枢下移,持仓量较稳。 图9:IF跨月基差图10:IH跨月基差 数据来源:iFinD、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数据来源:iFinD、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 IF与IH跨月基差低位回升,但仍处于历史较低分位。 数据来源:iFinD、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数据来源:iFinD、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 IC跨月基差有所上行,IM跨月基差较为平稳。 图13:各股指合约期现基差 数据来源:iFinD、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 11月各股指主力合约期现基差表现分化,IC、IM基差走高,IF、IH基差较稳。 数据来源:iFinD、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 11月各股指比值有所下移 图15:全球代表指数11月涨跌幅 数据来源:iFinD、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 11月,全球代表指数普涨,韩国综合指数因韩股不能做空,涨幅较大。 图16:国内代表指数11月涨跌幅 数据来源:iFinD、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 11月,中国代表指数有所分化,上证50与沪深300指数跌幅较大,中证1000与中小综指指整体上涨。 二、经济运行分析 (一)中国经济整体趋稳 1、PMI显示市场预期较好 11月,制造业PMI为49.4,预期49.8,前值49.5,低于预期与前值,环比下降0.1;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环比有所下滑,说明国内市场需求景气度有所回落;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制造业PMI位于荣枯线之上,基础原材料行业PMI位于荣枯线之下,表示国家制造业升级的趋势向好。 国家产业升级的趋势较好,但市场需求仍然不足,内循环流动性不佳。虽然12月有特殊国债提振市场需求,但因天气转凉,基建项目实施往往较缓,且近年12月PMI数据环比多下降,故今年12月PMI数据或仍处于荣枯线之下。 11月份,非制造业PMI为50.2,比上月下降0.4,仍高于临界点,继续保持扩张态势。新订单指数为47.2,比上月上升0.5,仍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景气度有所回暖;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9.8,比上月上升0.1,仍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仍略低于上月;销售价格指数为48.3,比上月下降0.3,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水平有所下降;从业人员指数为46.9,比上月上升0.4,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有所回升;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8,比上月上升1.7,表明非制造业企业对市场恢复发展信心不断增强。 10月份,按人民币计价,我国进出口3.54万亿元,增长0.9%。其中,出口1.97万亿元,下降3.1%;进口1.57万亿元,增长6.4%;贸易顺差4054.7亿元,收窄27.9%。 10月份,按美元计价,我国进出口4931.3亿美元,下降2.5%。其中,出口2748.3亿美元,下降6.4%;进口2183亿美元,增长3%;贸易顺差565.3亿美元,收窄30.8%。 分国别来看,10月对美国、东盟出口有所改善,对欧盟出口略有下行,对日本与韩国的出口显著下降;从商品结构上看,10月,我国汽车(含底盘)、船舶、手机、成品油、家电、液晶面板等行业出口金额均录得正增长,其中汽车出口量显著抬升、船舶出口价显著上涨、手机量价齐升;玩具、家具、服装、纺织、箱包等行业出口继续负增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的产业升级效果,高端制造业出口表现好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端制造业的出口表现逐渐向好。受疫情影响,2022年11、12月进出口同比显著回落。因基数效应,2023年11、12月进出口同比数据或有所回升。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6%。从环比看,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39%;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 分三大门类看,10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制造业增长5.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分经济类型看,10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 增长4.9%;股份制企业增长5.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0.9%;私营企业增长3.9%;10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4%,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2941亿元,同比名义下降0.5%。 从行业来看,多数行业增速环比转弱,仅有色冶炼、建材、医药增速环比增长;从微观产量来看,传统工业产量中有色、水泥、乙烯产品同比增速改善,新兴工业品中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集成电路等产品同比增速改善。 图17:中国PMI图18:PMI细分 数据来源:iFinD、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数据来源:iFinD、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 图19:进出口(美元计价)图20:进出口(人民币计价) 数据来源:iFinD、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数据来源:iFinD、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 图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图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数据来源:iFinD、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数据来源:iFinD、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 图23: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图24: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 数据来源:iFinD、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数据来源:iFinD、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333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9198亿元,增长7.2%;按消费类型分,10月份,商品零售38533亿元,同比增长6.5%;餐饮收入4800亿元,增长17.1%。1—10月份,商品零售343535亿元,同比增长5.6%;餐饮收入41905亿元,增长18.5%。 10月餐饮与商品零售两年复合增速回落,网上零售增速上升,可选消费与必选消费两年复合增速同比回落;分品类看,烟酒、文体用品、家电、中西药品、办公用品、家具、建材两年复合增速回升。 2、社会信贷需求不佳 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19409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15863亿元,同比下降0.5%。从环比看,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1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8882亿元,同比下降1.3%;第二产业投资132454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投资278074亿元,增长0.4%;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4.9%,中部地区投资下降0.1%,西部地区投资下降0.5%,东北地区投资下降3.5%;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港澳台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1%,外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9%。 三大分项中,制造业、基建、地产两年期复合增速同步回落;制造业细分中,食品、纺织、医药、有色、专用设备等领域的两年复合增速有所回升。 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922亿元,同比下降9.3%;其中,住宅投资72799亿元,下降8.8%。 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2289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79361万平方米,下降7.7%。房屋新开工面积79177万平方米,下降23.2%。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57659万平方米,下降23.6%。 1—10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9257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6.8%。商品房销售额97161亿元,下降4.9%,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7%;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48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1%。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9.7%。 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07345亿元,同比下降13.8%。其中,国内贷 款13117亿元,下降11.0%;利用外资37亿元,下降40.3%;自筹资金34781亿元,下降21.4%;定金及预收款36596亿元,下降10.4%;个人按揭贷款18506亿元,下降7.6%。 地产投资增速再度回落,地产销售边际转弱,到位资金亦趋弱。 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108亿元。其中,对实体经 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837亿元,同比多增232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 人民币增加152亿元,同比多增876亿元;委托贷款减少429亿元,同比多减899亿元; 信托贷款增加393亿元,同比多增454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536亿元,同比 多减380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144亿元,同比少1269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56万亿 元,同比多1.28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21亿元,同比少467亿元。 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384亿元,同比多增1058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减少 34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05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07亿元;企(事)业单位贷 款增加516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77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828亿元,票据融 资增加317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088亿元。 10月末M2、M1分别同比增长10.3%、1.9%,M2增速与上月末持平、M1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 社融增量主要为政府债券融资,占比84.32%,政府承担更多拉动经济增量的责任;人民币贷款中,票据融资增加3176亿元,票据利率下行,与国债和同业存单的利差扩大,说 明社会信贷需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