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EDCC]:数字化供应链赋能产业链韧性协同发展 2023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数字化供应链赋能产业链韧性协同发展 2023

信息技术2023-08-31-EDCC徐***
数字化供应链赋能产业链韧性协同发展 2023

序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掀起了逆全球化的浪潮、加剧了全球产业链的物理性隔离,造成了全球资源的结构性短缺、多重挑战为国民经济韧性增长带来严峻考验。产业链供应链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已然受到上述时代发展问题的波及,“断链”、“缺链”现象时有发生。面对时代发展中的挑战,只有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才能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供应链安全及产业链稳定,并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着重强调,“要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在传统技术手段下,要想实现上述提及的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稳定、可控可靠是极其困难的。传统离散型、孤岛式的信息化模式下,系统集成难度大、成本高,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难题无法逾越,很难让企业数据发挥更高价值。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以5G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典型代表的新型IT技术正加速与产业融合,通过网络、平台、产业三大体系构建,正实现全生产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新型IT技术也正有力支撑企业在研发设计、采购供应、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客户服务等供应链全流程的转型变革及升级,并助力产业形 成敏捷化、智能化、柔性化的新型产业业态,有力提升我国供应链安全及产业链韧性。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长期研究并关注数字技术赋能产业转型及变革的相关工作。前期,依托企业数字化发展共建共享平台(EDCC),联合政、产、学、研、用多方力量,凝聚行业共识,分别打造形成面向转型者及赋能者的数字化供应链标准体系,并以评促用,持续推动产业革新。 为促进我国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变革,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链转型升级并形成更具韧性、更加安全可靠的新型产业链业态,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联合产业各界,共同撰写《数字化供应链赋能产业链韧性协同发展(2023)》行业报告。 《数字化供应链赋能产业链韧性协同发展(2023)》行业报告对我国供应链产业链发展新格局做出了全面论述,同时对供应链转型及产业链升级的必要性与意义、技术路径、应用场景、面临挑战以及发展趋势和建议提供了系统性的分析,观点清晰,案例翔实,在凝聚产业共识、引领企业创新、加速应用推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政府和产业界推动供应链转型及产业链升级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希望读者能够从报告中汲取经验、不断探索,共同推动我国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稳定发展! 是以为序。 组织单位: 企业数字化发展共建共享平台(EDCC)-供应链/产业链伙伴推进计划 编写组编委: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徐恩庆、罗欧、胡炜航中移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梁卓、陈致宏、赵万里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王奕、靳海、张玉久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供应链管理中心 联想集团:白鹰、闫君、胡宇晴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刘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赵亚军、刘婷婷、符钊宏、高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程海旭、杨忆慧、马超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周炜、伍优裕、计晓军 广域铭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钟爱雪、严涵琦、赵银花 深圳市明源云科技有限公司:周孝武、覃丹、石康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王永霞 目录 一、多因素驱动下,我国供应链转型及产业链升级势在必行4 (一)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引擎4 (二)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推动我国更关注供应链安全及产业链韧性5 (三)从顶层设计到微观落地,政府积极施策,引领供应链转型及产业链升级7 (四)新IT技术深刻变革,赋能供应链转型及产业链升级8 二、各企业行业供应链转型及产业链升级意愿强烈,但仍需克服六大难题10 (一)企业供应链顶层设计缺失11 (二)供应链管理模式难以实现精益管理与敏捷响应并举11 (三)供应链断点冗余点过多12 (四)企业数字底座建设欠缺,无法有效赋能供应链转型13 (五)企业协同不足,产业链安全及韧性不足13 (六)产业链上企业创新力不够,竞争力不足,低端制造居多14 三、数字技术驱动下的供应链转型及产业链升级发展新范式14 数字技术驱动的供应链转型新范式14 1、战略变革及组织调整--从被动响应到前瞻布局14 2、战略引领及技术驱动的业务模式重塑17 3、统一的技术底座夯实供应链/产业链转型升级基础25 供应链转型升级所推动的产业链协同发展29 1、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转型方法论助力传统产业形成更具韧性的发展格局29 2、链主企业:整合产业资源,带动产业上链,发挥好“强链、延链、补链”的核心主体作用31 3、中小企业:强化核心竞争力,补齐产业短板,发挥好“强链、延链、补链”的重要支撑作用32 四、行业实践案例34 制造:中兴通讯-基于数字化驱动的柔性智能工厂创新实践34 化工:玉柴马石油-数字化转型,重塑核心竞争力40 能源:山东能源集团-协同采购平台助力实现数字化采购,打造智慧化工厂46 五、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及产业链升级的发展愿景51 政府:完善现有政策,优化资源配置51 转型者:坚定转型决心,积极参与产业链建设52 赋能者:投资IT技术,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52 研究机构:强化标准引领,完善咨询服务体系53 附录55 一、多因素驱动下,我国供应链转型及产业链升级势在必行 (一)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引擎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型IT技术发展的日渐成熟及与产业融合程度的日趋深入,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现代化网络为重要载体的数字经济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创造形成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据统计,过去五年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以上1)。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 (2022)》显示,从总体规模看,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 45.5万亿元,同比增长16.2%,占GDP比重达到39.8%,规模不断壮大;同时,数字技术在各行业的渗透率呈现逐步升高的态势,其中,数字技术在服务业中的渗透率最高,在2020年达到了40.7%。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1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增长 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各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1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一方面,各国加大数字化转型投资,促进产业变革与升级。有数据称全球对数字转型的投资将以每年17.1%的复合速度增长,预计2023年将达到2.3万亿美元;欧盟投资近20亿欧元推动数字化转型。此外,我国也牢牢把握住了数字技术所带来的产业变革新机遇,持续强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据统计,2021年中国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7.18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2.5%,持续向纵深发展;2022年中国ICT市场规模达到7937亿美元,同比增长9.2%,持续高于GDP增速,产业变革将建立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各国强化数字技术研发投入,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以欧美日为典型代表的发达国家批准高额科研费用重点投资前沿技术领域,美国、日本分别投资147亿美元、107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研发,增强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 (二)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推动我国更关注供应链安全及产业链韧性 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我国供应链安全及产业链稳定遭受严重冲击。自2020年以来,以新冠疫情、俄乌冲突为典型代表的“黑天鹅”事件频发,严重冲击全球经济发展。各国之间与国内不同地区间的经济活动受到严重阻碍,供应链延迟、中断等问题频繁出现,运输成本急剧上涨,企业经济损失惨重。在此背景下,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加速“再工业化”进程,通过强化全 球资本对本土制造业的再投资,引导制造业加速回流,并实施“美国优先”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限制本国进出口,重塑国际经贸竞争格局。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影响下,我国的产业链稳定遭受到严重冲击。以芯片为例,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进口集成电路5384亿件,同比下降15.3%;按价值计算,进口额为4156亿美元,同比下降5.48%,我国芯片半导体行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图2我国芯片进口额2022年同比下降 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在多重负面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供应链安全及产业链韧性成为我国当前关注的焦点。我国作为全球拥有最完备产业链的国家,拥有联合国所列产业分类的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制造业位居全球第一。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前我国传统制造业仍处于全产业链中下游,高端制造业仍由美日德等发达国家掌控;且近年来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减,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中国迁往东南亚国家。在地缘政治、产业转移等多重负面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我国供应链中断、产业链断裂的风险加剧。据调研显示,2021年我国实现供应链上下游高效协同的企业占比仅为12.3%,供应链安全及产业链韧性成为我国当前关注的 焦点。 (三)从顶层设计到微观落地,政府积极施策,引领供应链转型及产业链升级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做强做优做大,为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链韧性协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宏观政策层面,党中央、国务院高位推动,持续关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及韧性。2020年,国家发改委和中央网信办印发的《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指出,“以数据供应链引领物资链,促进产业链高效协同”。2021年,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进制造业补链强链,强化资源、技术、装备支撑,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由此可见,以数字技术赋能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安全稳定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必然要求。 此外,各地政府精准施策,强化供需匹配,提升产业韧性。以江苏织造为例,在江苏省政府“智改数转”的政策引领下,苏州传统优势产业纺织业实现了“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截至2021 年11月中旬,江苏省纺织重镇盛泽镇实现了智能工业投资超15亿 元,完成“智改数转”项目219个,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引领织造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2。此外,综合各省市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报告,地方各级政府均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聚焦产业链短板,完善产业链配套基础设施,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形成数字技术赋能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与提升产业链韧性的新型发展格局。 图4面向供应链转型及产业链升级,我国政策从宏观引领到微观落地 (四)新IT技术深刻变革,赋能供应链转型及产业链升级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为供应链转型及产业链升级筑牢基石。随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部署和“东数西算”工程的推进,中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保持快速发展,为供应链转型及产业链升级奠定了技术基础,夯实了转型底座。据中国信通院 《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2022年)》数据,2021年中国基础设施算力规模达到140EFlops,位居全球第二;在用数据中心机架规模 2《“苏州织造”崛起创新集群》,苏州日报,2021年12月 超过520万标准机架,已投运智能计算中心近20个,在建智能计算 中心超20个。2023年2月,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新基建建设提速,将赋能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 我国算力规模及增速 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场景及使用细节上,使用者通过建立基于“端边云网智”等新IT技术的新IT底座,创建新型技术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