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报 告医药生物医疗服务 小分子药物设计专家,一站式赋能新药研发 2023-09-26 公司深度报告 买入/首次泓博医药(301230) 目标价:64.50 昨收盘:44.93 走势比较 52% 太40% 平27% 洋15% 22/9/26 22/11/26 23/1/26 23/3/26 23/5/26 23/7/26 证3% 券(10%) 股泓博医药沪深300 份 有股票数据 限总股本/流通(百万股)108/24公总市值/流通(百万元)4,835/1,090司12个月最高/最低(元)71.24/41.25证相关研究报告: 券研 究报告 证券分析师:周豫 E-MAIL:zhouyua@tpyzq.com 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1190523060002 报告摘要 深耕小分子领域多年,一体化服务链条逐渐完善。泓博医药立足于小分子药物发现业务,以设计能力为核心竞争优势,并深度参与客户新药研发的早期过程;随着新药研发的不断推进,公司顺应客户需求,将业务逐步向下游延伸拓展至药学研究业务以及CDMO业务,不断打造一体化服务链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从而深度绑定客户订单。 前端业务订单充沛,保障业绩高速增长。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市场营销及客户开拓力度,客户数量进一步提升,新签及在手订单快速增长。截至2022年底,公司在手订单为3.65亿,同比增长54.22%。此外,服务板块2023Q2新签订单为1.33亿元,较2023Q1环比提升42.10%,充沛的订单保障了未来业绩的持续高增长。 后端业务替格瑞洛为核心品种,专利到期有望快速放量。目前,公司商业化生产业务的主要产品为替格瑞洛中间体,占商业化生产收入的比例高达80-90%。未来随着2024年12月替格瑞洛欧美专利延长保护期结束,预计国外替格瑞洛系列产品需求量快速增长,公司海外销售有望快速放量,形成业绩增长的新动力。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3年-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24/8.36/11.2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27%/33.97%/34.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02/1.39/1.8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2.34%/35.71%/35.74%。我们参考可比公司平均市盈率,结合公司年底迎来估值切换,给予2024年预测归母净利润50倍PE,对应12个月内目标 市值69.5亿元,目标价为64.50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解禁风险、人力成本上升及人才流失的风险、环保及安全生产风险、商业化生产产品单一和集中的风险、汇率波动等风险。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营业收入(百万元)479 624 836 1123 (+/-%)6.92 30.27 33.97 34.33 归母净利(百万元)67 102 139 189 (+/-%)(8.70) 52.34 35.71 35.74 摊薄每股收益(元)0.62 0.95 1.29 1.75 市盈率(PE)72.47 47.25 34.82 25.65 资料来源:Wind,太平洋证券,注:摊薄每股收益按最新总股本计算 目录 一、泓博医药:小分子设计能力突出,一站式赋能新药研发4 (一)深耕小分子领域多年,核心团队具备丰富经验4 (二)业绩高速增长,在手订单充沛6 二、前端业务:研发实力雄厚,竞争优势突出8 (一)立足小分子发现,拓展布局工艺研发9 (二)研发投入不断加大,AI等核心技术助力新药研发10 三、后端业务:替格瑞洛价格趋稳,海外有望贡献新增量13 (一)业务链条不断延伸,商业化生产品种丰富13 (二)替格瑞洛为核心品种,专利到期有望快速放量14 四、投资亮点16 (一)新签订单高速增长,活跃客户不断丰富16 (二)产能建设逐步落地,保证未来业绩转化17 (三)替格瑞洛海外或将放量,技改提升产能及盈利能力18 (四)AI助力新药研发,公司掌握核心技术19 五、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0 (一)盈利预测20 (二)投资建议22 六、风险提示23 图表目录 图表1:公司发展历程4 图表2:公司核心技术团队简介5 图表3:公司股权结构6 图表4:2017-2023H1营业收入(亿元)7 图表5:2017-2023H1归母净利润(亿元)7 图表6:公司分业务营业收入情况(亿元)7 图表7:公司分业务营业收入占比7 图表8:2018-2023H1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8 图表9:2018-2023H1公司分业务毛利率8 图表10:2018-2023H1公司期间费用率情况8 图表11:公司主营业务9 图表12:2018-2023H1研发费用及占比(万元)11 图表13:2019-2023H1研发人员数量及占比11 图表14:公司核心技术平台简介12 图表15:自主生产产品品类13 图表16:2018-2023中国替格瑞洛销售额(亿元)14 图表17:2018-2023中国替格瑞洛API销量(吨)14 图表18:2023中国替格瑞洛销售额竞争格局15 图表19:2023中国替格瑞洛API竞争格局15 图表20:2019-2021替格瑞洛系列产品销售额及占比15 图表21:2019-2021替格瑞洛平均单价16 图表22:2023H1新签订单及客户情况16 图表23:2021-2022在手订单(亿元)17 图表24:2021-2022活跃客户数量17 图表25:公司基地布局18 图表26:2019-2021商业化生产产能及利用率19 图表27:AIDD在新药发现中的应用20 图表28:收入拆分及盈利预测22 图表29:可比公司估值表23 一、泓博医药:小分子设计能力突出,一站式赋能新药研发 (一)深耕小分子领域多年,核心团队具备丰富经验 深耕小分子领域多年,一体化服务链条逐渐完善。泓博医药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小分子创新药研发以及商业化生产一站式综合服务商,致力于药物发现、制药工艺的研究开发以及原料药、中间体的商业化生产。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分为三大板块:1)药物发现CRO:公司帮助客户设计、筛选和优化候选化合物和先导化合物,并进行结构改良和初步的安全性筛选,以获得具备知识产权和出色药效的化合物;2)工艺研究与开发CRO/CDMO:公司为全球医药企业提供新药工艺化学服务和创新型合成工艺,帮助客户实现从公斤级到吨级中间体和原料药的商业化生产,以低成本、安全、环保、可靠为目标;3)商业化生产CMO:凭借在制药工艺技术上的优势,公司还提供新药关键中间体的定制化生产服务,以及研发和生产化学结构复杂、合成难度高的特色原料药中间体。 图表1:公司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公司招股说明书,iFinD,太平洋证券整理 高管及核心技术团队具备丰富行业经验。泓博医药创始人陈平博士,现任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学士、美国杜克大学博士,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博士后,曾担任美国百时美施贵宝资深首席科学家(17年),是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新药“达沙替尼”主要发明人,于2008年获得美国新泽西州研发总署的“汤玛斯爱迪生创新药发明专利奖”,共发表40余篇SCI科学论文、约35项PCT发明专利(其中28项获授权);联合创始人蒋胜力先生具备丰富的医药行业经验,先后毕业于四川大学学士,中欧商学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曾任多家制药企业技术及管理职务,包括工程师、总工理师、总经理等,具有丰富的工艺研发及生产放大经验,他于2002年获浙江省 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3年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目前共有8项发明专利(其中4项已授权);开原泓博创始人安荣昌先生具备34年从业经验,曾就职于东北制药总厂、沈阳东宇化工有限公司,是开原亨泰以及浙江昂利泰的创始人。此外,核心技术团队具备丰富经验。公司核心技术团队曾就职于国内外头部药企,平均具备20+年从业经验,如:药化部负责人蔡振伟博士与工艺开发部负责人徐忠民博士曾任职于BMS,拥有超过30年从业经验。 图表2:公司核心技术团队简介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太平洋证券整理 公司股权结构清晰,员工持股平台激励到位。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控股股东为香港泓博,直接持有公司27.64%的股份,PINGCHEN、蒋胜力、安荣昌为公司实控人,合计控制公司3446.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44.83%;此外,公司为做好员工激励共设立1个员工持股平台上海鼎蕴,共持有公司3.88%的股份,为公司长期的健康发展及人才激励奠定基础。此外,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分别于2017年和2020年进行股份增发:1)2017年,鼎泰海富、宁波鼎锋明德正心、上海鼎锋弘人、宁波鼎锋海川以9.00元/股的价格分别认购333.33万股、150.00万股、39.00万股、33.00万股股份,共计出资约4998万元;2)2020年,WEALTHVALUE和西安泰明以31.88元/ 股的价格分别认购113.00万股和94.00万股股份,其中WEALTHVALUE以货币出资3602万元(注 册资本113万元,资本公积3489万元);西安泰明以货币出资2997万元(注册资本94万元,资 本公积2902万元)。 图表3:公司股权结构 资料来源:公司2023年中报,太平洋证券整理 (二)业绩高速增长,在手订单充沛 公司近年来业绩高速成长,疫情扰动利润端略有波动。从收入端来看,公司2017年营业收入仅有1.31亿元,随后快速增长到2022年的4.79亿元,2017年-2022年CGAR为29.60%,2023H1营业收入为2.38亿元,同比增长15.44%。从利润端来看,公司2017年归母净利润仅有0.12亿元,随后快速增长到2022年的0.67亿元,2017年-2022年CGAR为41.05%,2022年公司受上海疫情影响,收入和利润表现不及预期;2023年以来公司业务快速恢复,2023H1实现归母净利润 0.33亿元,同比增长60.26%。 图表4:2017-2023H1营业收入(亿元)图表5:2017-2023H1归母净利润(亿元) 6 5 4 3 2 1.26 1 -6.60% 2.45 94.89% 2.83 15.41% 4.48 58.39% 4.79 6.84% 2.38 15.44%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9 -53.91% 414.68% 0.470.49 3.04% 0.74 51.11% 0.67 -8.70% 0.33 60.26%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00% 0-20.00%0-100.00% 201820192020202120222023H1 营收(亿元)增速 201820192020202120222023H1 归⺟净利润(亿元)增速 资料来源:iFinD,太平洋证券整理资料来源:iFinD,太平洋证券整理 各项业务收入持续增长,药物发现业务占比过半。分板块来看,近年来药物发现板块的业务占比不断提升,商业化生产板块的业务占比不断减少,工艺研究与开发板块的业务占比保持相对稳定。截至2023H1,药物发现板块业务实现收入1.38亿元,占比为60%;工艺研究与开发业务实现收入0.45亿元,占比为20%;商业化生产业务实现收入0.46亿元,占比为20%。(注:公司于2023中报首次把药学研究从工艺研究与开发板块单独拆分,为方便与历史同期数据对比,本报告采用将二者加回后的数据) 图表6:公司分业务营业收入情况(亿元)图表7:公司分业务营业收入占比 5.00120% 4.50 4.00 3.50 3.00 100% 0.41 0.25 0.57 0.92 1.32 0.34 1.38 0.32 0.45 0.46 2.35 1.16 2.75 1.14 0.93 0.80 1.19 1.1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