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丝路海洋]:信用分析报告: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信用分析报告: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3-08-02丝路海洋发***
信用分析报告: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信用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实际控制人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鲁西化工 简称 主体基本信息 控股股东中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48.53%) 行业化工 外部评级 中诚信国际AAA稳定- 胜遇预警 无 胜遇评级5+ 单位:亿元 项目2023Q1202220212020 总资产 353.18 344.07 321.16 318.74 净资产 178.00 174.56 180.70 143.86 现金等价物 2.39 2.74 3.44 2.77 资产负债率 49.60% 49.27% 43.73% 54.87% 短期有息债务 102.30 90.78 58.57 102.58 总有息债务 140.48 130.20 98.26 126.57 短期债务占比 72.82% 69.73% 59.61% 81.04% 现金短债比 2.33% 3.02% 5.87% 2.70% 营业收入 65.81 303.57 317.94 175.92 毛利率 12.82% 20.02% 30.42% 15.81% 净利润 3.22 31.56 46.20 8.35 经营净现金流 2.53 51.16 94.64 30.11 投资净现金流 -11.96 -43.50 -36.72 -25.89 筹资净现金流 9.08 -8.45 -57.25 -5.67 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行人”或“鲁西化工”),实收资本19.20亿元,控股股东为中化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化投资”),中化投资直接持有发行人股份22.89%,并通过控股子公司鲁西集团有限公司 (中化投资持有其55.00%股份)间接控制了发行人25.64%的股份。中化投资的实际控制人为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中国中化”),中国中化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经营实力,为发行人的业务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支持条件。发行人于1998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代码为000830.SZ。截至目前,发行人主要从事化工新材料业务,并辅以基础化工和化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截至2023年3月末,发行人总资产为353.18亿元,净资产为178.00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9.60%,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39亿元,有息债务合计138.16亿元。2020-2022年和2023年1-3月份,发行人净利润分别为8.35亿元、46.20亿元、31.56亿元、3.22亿元。 二、业务分析 发行人营业收入总额处于较高水平,化工业务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受原材料及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毛利率有所下降。2020-2022年和2023年1-3月,发行人营业收入分别为175.92亿元、317.94亿元、303.57亿元和65.81亿元,营业收入有所回落,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同期,发行人毛利率分别为15.81%、30.42%、20.02%和12.82%,毛利率有所下降,系 原材料和产品价格的波动所致。发行人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化工产品业务,此外,发行人还经营化肥产品 及其他产品业务。 化工产品业务规模优势明显,产业链不断丰富,产品结构稳定;受原油价格及市场供求的影响,化工业务原材料的采购量价均有所波动。2020-2022年和2023年1-3月,发行人化工产品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9.82亿元、296.97亿元、271.17亿元和57.87亿元,占同期总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0.85%、93.40%和89.33%和87.93%,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毛利率方面,2020-2022年和2023年1-3月,化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17.02%、32.47%、21.58%和13.44%,受行业需求萎靡、产销分化以及下游市场供求失衡的影响,化工业务毛利率有所下滑。产品结构方面,截至2023年3月末,发行人可生产百余种化工产品,产品多元化程度较高,产品结构稳定。产业链建设方面,发行人已建成一体化、集约化的新材料产业园区,现有煤化工、盐化工、氟化工和化工材料等多条较为完整的循环产业链,2022年第四季度,双酚A项目完工投产,年产量高达20万吨,产业链得到进一步丰富,产品间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此外,甲酸、多元醇、甲烷氯化物等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发行人具备一定的规模优势。产品产量及产能利用率方面,受下游市场景气度变化和终端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主要产品产量及产能利用率有所分化,但整体处于较好水平。销售与结算模式方面,发行人主要化工产品均通过自身电子商务平台“鲁西商城”销售和结算,国内均采用先款后货的结算方式,仅有少部分出口产品采用信用证结算,应收账款维持在较低水平。客户集中度方面,2022年,前五大客户占比为11.54%,客户分布较分散。销售价格方面,2022年,烧碱销售价格大幅增加,主要系地缘政治冲突下国际市场需求增加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景气发展对烧碱的需求增加所致;甲酸、甲烷氯化物及甲酸钠等产品销售价格上涨,系甲醇等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所致;其他化工新材料受上游原生态价格下井和下游供需失衡,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呈现不同幅度下降态势,2023年1-3月,受下游市场需求不足及原材料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发行人多元醇、己内酰胺聚碳酸酯等大部分产品销售均价有所下降。原材料采购量方面,2022年,发行人苯、丙烯、甲醇、和双酚A的采购量分别为31.41万吨、50.04万吨、104.27万吨和9.56万吨,除双酚A采购量同比小幅下降外,其他均同比增加。原材料采购价方面,2022年,发行人苯、丙烯、甲醇、和双酚A的采购价分别为8,140.02元/吨、7,853.53元/吨、2,739.45元/吨、15,466.51元/吨,其中,苯和甲醇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采购价格同比上涨;丙烯和双酚A受国内产能增加及下游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采购价格同比下降。 化肥产品业务和其他业务营收规模和毛利率均有所增长,对发行人收入提供了一定补充。2020-2022年和2023年1-3月,发行人化肥产品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30亿元、19.03亿元和30.63亿元和7.40亿元,同期,化肥产品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05%、0.54%、6.15%和6.98%,受2022年上半年氯化钾、磷酸一铵等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大幅上涨,叠加复合肥等产品下游市场需求同比增加等因素影响,主要化肥产品产销量价齐 升,化肥业务的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均显著提高。此外,2020-2022年和2023年1-3月,其他产品业务的营业收 入分别为0.80亿元、1.95亿元、1.77亿元和0.5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0.59%、9.06%、20.60%和26.24%,近两年大幅上升。 发行人研发投入规模持续增加,技术研发实力较强;在建项目投资规模较大,面临一定的资本支出压力。2020-2022年,发行人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6.46亿元、11.22亿元和12.29亿元,研发投入规模逐年增加,目前已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多个研发与成果转化平台,截至2022年末,发行人拥有有效专利752项,其中发明专利219项,实用新型专利529项,外观设计4项,研发实力较强。在建项目方面,截至2022年末,发行人在建项目包括己内酰胺•尼龙6一期工程和有机硅项目,项目总投资为66.30亿元,尚需投资31.85亿元,资金需求量较大,资金来源主要以自有资金为主,项目计划于2024年上半年完工。在建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发行人的产业链协同效应和运营实力,但较大的投资支出规模或令发行人未来面临一定的资本支出压力。 三、财务分析 发行人资产规模持续扩大,非流动资产占比较高,资产减值损失规模较大,资产流动性较弱。2020-2022年和2023年3月末,发行人总资产分别为318.74亿元、321.16亿元、344.07亿元和353.18亿元,总资产规模持续增加。截至2022年末,发行人前五大资产分别为固定资产214.47亿元(62.33%)、在建工程50.51亿元 (14.68%)、无形资产23.22亿元(6.75%)、存货16.76亿元(4.87%)和其他非流动资产14.62亿元(4.25%)。其中,固定资产主要为专用设备、构筑物及辅助设施、通用设备、房屋建筑物等;在建工程主要为己内酰胺·尼龙6一期工程、聚碳酸酯项目、甲胺/DEF改扩建项目等;无形资产主要为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特许使用权等;存货主要以原材料、库存商品和在产品为主;其他非流动资产主要为预付长期资产的购置款。此外,2020-2022年和2023年1-3月,发行人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0.51亿元、5.24亿元、3.09亿元和0.25亿元,主要为存货跌价损失及合约履约成本减值损失和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规模较大。整体来看,发行人资产中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非流动性资产占比较高,减值损失规模较大,资产流动性较弱。 发行人净利润和营业利润率同比下滑,期间费用率小幅波动,较大规模的资产减值损失对利润造成侵蚀,整体盈利能力有所下滑。2020-2022年和2023年1-3月,发行人净利润分别为8.35亿元、46.20亿元、31.56亿元和3.22亿元,净利润有所下降,系发行人营业规模扩大以及产品和原材料的价格增长所致;同期,发行人的营业利润率分别为15.81%、30.42%、20.02%和12.82%,营业利润率显著下降;期间费用方面,2020-2022年和2023年1-3月,发行人的期间费用率分别为9.00%、6.36%、6.15%和6.35%,期间费用率整体呈现下降;资产减值损失方面,2020-2022年和2023年1-3月,发行人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0.51亿元、5.24亿元、3.09亿元和0.25亿元,对利润造成侵蚀。总体来看,发行人的各项盈利指标有所弱化,盈利能力下降。 发行人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幅较少,受持续加大偿还债务影响,筹资活动现金流显著净流出。2020-2022 年和2023年1-3月,发行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0.11亿元、94.64亿元、51.16亿元、2.53亿元,受经营性盈利规模下降的影响,经营性净现金流有所下滑。同期,发行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5.89亿元、-36.72亿元、-43.50亿元、-11.96亿元,投资活动现金净呈净流出态势且波动较大,系在建项目的持续推进所致;发行人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66亿元、-57.25亿元、-8.45亿元、9.08亿元,除2023年一季度外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为负,系加大债务偿付力度的影响。截至2023年3月末,发行人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加至2.39亿元,较年初减少了0.35亿元,整体规模较低。 发行人债务水平较高,期限结构较差,短期偿债压力较大。2020-2022和2023年1-3月,发行人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4.87%、43.73%、49.27%和49.60%,整体有所波动但仍处于合理水平;同期,发行人总有息债务分别为126.57亿元、98.26亿元、130.20亿元和140.48亿元,有息债务总规模近两年有所扩大;短期债务占总有息债务比例分别为81.04%、59.61%、69.73%%和72.82%,短期债务占比较高,债务期限结构较差;同期,现金短债比分别为2.70%、5.87%、3.02%和2.33%,现金对短期债务偿还的保障度较差;截至目前,发行人存续债共4只,合计规模(本金)34.75亿元,以行权计一年内到期规模7.35亿元,2023年3月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对上述债券的覆盖程度为0.33,短期偿还债券压力较大。 发行人备用流动性较强,融资渠道相对通畅,受限资产占比较低。截至2023年3月末,发行人获银行授信额度170.02亿元,尚未使用106.88亿元,备用流动性充足;发行人为上市公司,融资渠道通畅,为其在资本市场融资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期,发行人受限资产为0.20亿元,占当期末总资产的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