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光大证券]:《大国博弈》系列第四十七篇兼光大宏观周报:“去风险”如何服务于美国对华战略?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大国博弈》系列第四十七篇兼光大宏观周报:“去风险”如何服务于美国对华战略?

2023-07-29高瑞东光大证券点***
《大国博弈》系列第四十七篇兼光大宏观周报:“去风险”如何服务于美国对华战略?

2023年7月30日 总量研究 “去风险”如何服务于美国对华战略? 《大国博弈》系列第四十七篇兼光大宏观周报(20230730) 要点 核心观点: “去风险”通过软化措辞、模糊概念,凝聚各方对华共识,推动新一轮美欧对华政策协调。从实际效果看,在“去风险”概念提出之后,欧盟及其成员国加速推出对华强硬议程,美欧双方亦在对华经贸政策安全化上达成一致。以上边际变化,均有利于拜登政府加快落实其遏华战略部署。 一方面,近期欧盟在美国长期谋求推动的多边出口管制、对华投资限制等议题上的态度,开始从犹豫观望转向积极推进,有助于弥合各方在合法性和经济利益等方面的分歧,促使上述议题的推进节奏加快、落地概率上升。 另一方面,在“去风险”概念推动下,美国与其盟友在关键矿物等领域进一步达成共识,将通过让渡经济利益,加强政策协调,同时大力推动高标准、排他性的国际规则落地,以实现降低对华关键矿物依赖、限制我国获取海外资源的双重目标。 海外观察: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通胀预期上行;英法德国债收益率小幅上 行,日本国债收益率小幅下行;美国10年期和2年期国债期限利差收窄;美国AAA级企业期权调整利差与上周持平。 海外新闻:日本外相表示,中日就重启中日韩高层会谈达成共识。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称计划夏末访华。美国总统拜登会见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国防授权法案》(NDAA)。 全球资产:全球股市普遍上涨。美国股市方面,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上涨066、101和202。欧洲股市方面,英国富时100、法国CAC40和德国DAX分别上涨040、059和181。亚洲股市方面,韩国综合指数、上证指数和日经225分别下跌006、上涨342和上涨141。 央行观察:美联储宣布加息25BP,仍未排除继续加息的可能性;欧洲央行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上调25BP;日本央行宣布调整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 国内观察:7月以来,上游:原油价格环比上涨,铜价环比上涨。中游:水泥价格指数环比下跌,螺纹钢价格环比上涨,库存同比下降。下游:商品房成交面积跌幅扩大,猪价、菜价、水果价格环比下跌。流动性:货币市场利率趋势分化, 债券市场利率趋势分化。 国内新闻:证监会召开2023年系统年中工作座谈会,部署下半年六大重点工作;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在京召开;金融监管总局召开银行业保险业上半年数据发布会;住建部近日召开企业座谈会,提出将落实好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等措施。 下周财经日历:中国:7月官方PMI(周一);欧洲:7月欧元区制造业PMI;美国:7月制造业PMI(周二);美国:7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周五) 风险提示:中美关系变化超预期,全球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 作者 分析师:高瑞东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012000201056513108 gaoruidongebscncom 联系人:顾皓阳 02152523826 guhaoyangebscncom 相关研报 中美缓和能否影响美国国会对华立场?《大国博弈》系列第四十六篇兼光大宏观周报 (20230625) 如何看待这一轮中美缓和?《大国博弈》系列第四十五篇(20230611) 美国制造业回流,进行到哪了?《大国博弈系列第四十四篇(20230531) 中国中亚峰会:守望相助,大有可为《大国博弈》系列第四十三篇兼光大宏观周报20230521 权力的声音:美国如何操控全球舆论喉舌? 《大国博弈》系列第四十二篇(20230509) 美国《芯片法案》能够如愿以偿吗?《大国博弈》系列第四十一篇(20230502) 拆解拜登政府2024财年预算案:剑指印太 《大国博弈》系列第四十篇(20230404) 对美出口大幅回落的背后:产业转移在加速 《大国博弈》系列第三十九篇(20230329) 众议院近期涉华议案:缘由、意图、影响《大国博弈》系列第三十八篇(20230321) 中期选举变盘后,美国对乌援助可持续吗? 《大国博弈》系列第三十七篇(20230119) LongShadows:中期选举的长尾效应《大国博弈》系列第三十六篇 (20221031) 目录 一、本周聚焦:“去风险”将如何服务于美国对华战略?4 11“去风险”推动欧盟立场偏转,加速美欧对华强硬议程落地4 12“去风险”有助于完善对华半导体多边出口管制5 13“去风险”为美国对华投资限制落地增添筹码7 14“去风险”促进各方关键矿物政策和排他性标准协调8 二、全球观察12 21金融与流动性数据: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2 22全球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分化,全球股市普遍上涨13 23央行观察:日本央行宣布调整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13 24海外新闻: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称计划夏末访华14 三、国内观察15 31上游:原油价格环比上涨,铜价环比上涨15 32中游:水泥价格指数环比下跌,螺纹钢价格环比上涨,库存同比下降15 33下游:商品房成交面积跌幅扩大,猪价、菜价、水果价格环比下跌16 34流动性:货币市场利率趋势分化,债券市场利率趋势分化16 35国内新闻:多部委相继召开座谈会和发布会17 四、下周财经日历17 五、风险提示17 图目录 图1:美国对华竞争中的“进攻性战略”和“防御性战略”5 图2:半导体产业高度全球化,美国单边出口管制难以覆盖产业链全环节6 图3:2022年,美国PE、VC对华投资总额降至约70亿美元8 图4:2022年美国PE、VC对华投资仍高度集中于TMT行业8 图5:我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全环节均具备绝对优势地位,稀土精炼和稀土金属生产环节份额均超过859 图6: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通胀预期上行12 图7:英法德国债收益率小幅上行,日本国债收益率小幅下行12 图8:美国10年期和2年期国债期限利差收窄12 图9:美国AAA级企业期权调整利差与上周持平12 图10:大宗商品价格分化13 图11:全球股市普遍上涨13 图12:原油价格环比上涨15 图13:铜价环比上涨,库存同比下降15 图14:水泥价格指数环比下跌15 图15:螺纹钢价格环比上涨,库存同比下降15 图16:商品房成交面积跌幅扩大16 图17:猪价、菜价、水果价格环比下跌16 图18:货币市场利率趋势分化16 图19:债券市场利率趋势分化16 表目录 表1:“去风险”概念提出后,美欧各国对华政策立场进一步趋同,经贸政策安全化倾向明显4 表2:2022年以来,美国多次尝试推动半导体多边出口管制,但收效甚微7 表3:到2030年,即使在乐观情形下,美国及其盟友国家新增产能仍远不足以满足对关键矿物的新增需求10表4:美国及其盟友深化关键矿物领域合作,意在推进产业政策协调,打造排他性标准11 表5:下周全球经济数据热点17 一、本周聚焦:“去风险”将如何服务于美国对华战略? 11“去风险”推动欧盟立场偏转,加速美欧对华强硬议程落地 “去风险”通过软化措辞、模糊概念,能够成为凝聚各方共识,推动美欧新一轮对华政策协调的有效抓手。一方面,“去风险”相较“脱钩”,在措辞上明显软 化,并向对华强硬政策注入更多合法性,有助于争取各方支持。另一方面,“去风险”有意避免对风险进行明确界定,通过保留政策灵活性,搁置矛盾与争议,以满足不同群体诉求。 2023年3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出“去风险”概念后,欧盟及其成员国加速推出对华强硬议程。欧盟层面,6月《欧洲经济安全战略》、《反胁迫工具法案》相继通过审议,意在加强欧盟各成员国间政策协调,推动关税、出口管制、 投资限制等经贸政策进一步安全化,以应对所谓“技术泄漏”、“经济胁迫”等风险。德国方面,6月发布的首份《德国国家安全战略》中指出,“近年来,德国与中国之间竞争和对抗的成分在不断增加”。7月发布的《德国对华战略》中, 则明确提出将大力减少对中国商品的依赖,加强出口管制和对外投资审查。 在此基础上,美国方面也不断通过对“去风险”概念加以呼应,寻求构建美欧共同对华叙事方式,借此加强美欧对华政策协调。从实际效果来看,2023年4月以来相继推出的美国“新华盛顿共识”、七国集团《关于经济韧性和经济安全的声明》以及《欧洲经济安全战略》,在政策框架和主要内容上高度趋同,表明以“去风险”为手段,协调各方立场和利益,推动对华经贸政策安全化的尝试,已取得初步成效。 表1:“去风险”概念提出后,美欧各国对华政策立场进一步趋同,经贸政策安全化倾向明显 美国“新华盛顿共识”(2023年4月) 七国集团关于经济韧性和经济安全的声明(2023年5月 欧洲经济安全战略(2023年6月) 推进自主可控:确立现代美国工业战略,对半导体、关键矿物、清洁能源等关键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公共投资,以加强国内产能建设。增进盟友合作:在关键领域加强与盟友合作,增进产业协同,以实现构筑弹性、安全的供应链系统的目标。有别于低关税和低贸易壁垒的传统贸易关系,转向发展以产业协同为核心的新型贸易伙伴关系。以多边开发银行和全球基础设施伙伴关系等为抓手,动员数千亿美元投资进入全球新兴经济体。加强技术封锁:继续加强“小院高墙”,保护基础性的核心技术。 推进自主可控:增强全球经济弹性,包括建立有弹性的供应链,以及建设有弹性的关键基础设施。增进盟友合作:应对有损国际秩序和规则的行为,包括应对非市场政策和行为,保障全球经济弹性;解决经济胁迫问题,打击数字领域的有害做法;合作制定国际标准。加强技术封锁:解决对全球和平和安全威胁的共同关切,重点防止关键技术和新兴技术的泄漏。 推进自主可控:增强欧盟经济和供应链弹性,强化创新和工业能力,提升欧盟自身的竞争力,维护市场经济体系。加强技术封锁:运用包括贸易防御、反补贴和出口管制等在内的工具和手段,保护欧洲免受经济安全风险影响,对抗经济胁迫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欧盟现有工具包。增进盟友合作:与有共同利益的国家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增强经济安全,培育有弹性和可持续的价值链,加强国际规则的经济秩序和多边机构。 资料来源:美国白宫,欧洲议会,光大证券研究所 “去风险”概念落地前后,拜登政府“以短期防御性战略,保障中长期进攻性战略”的对华战略框架并未改变。综合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等 美国政府官员表态来看,防御性战略主要包括惩罚性关税、出口管制和投资限制等手段,重在通过延缓我国发展,为其进攻性战略落地争取时间。进攻性战略则聚焦于投资美国生产、研发,推广美国技术和标准等方面,意在稳固和增强美国对华“优势地位”。 从2023年4月耶伦与布林肯讲话来看,下一阶段美国防御性战略的重点仍将是出口管制和投资限制,进攻性战略则将聚焦于加强与盟友的政策协调。防御性战 略方面,耶伦和沙利文均表示,美国将延续“小院高墙”遏华思路,加强与盟友间政策协调,在半导体等国家安全相关领域,完善对华出口管制,加强外国投资审查,限制关键技术对外投资。进攻性战略方面,二者均高度重视与盟友合作,在清洁能源、关键矿物等领域,共同提升供应链弹性和安全性。 通过大力推动“去风险”概念,拜登政府能够进一步完善其对华战略规划,加强短期防御性战略,落实中长期进攻性战略。“去风险”趋势下,欧盟在多边出口管制、对外投资限制等议题上的态度,由犹豫观望转向积极推进,有助于美国进 一步加强对华科技封锁。美国亦开始在关键矿物等领域,向盟友让渡部分经济利益,从而提升产业政策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借机推行排他性标准,以实现降低对华关键矿物依赖、限制我国获取海外关键矿物的双重目标。 图1:美国对华竞争中的“进攻性战略”和“防御性战略” 资料来源:美国白宫,美国商务部,光大证券研究所绘制 12“去风险”有助于完善对华半导体多边出口管制 拜登政府防御性战略重点聚焦半导体领域,持续加强对华半导体单边出口管制力度。2022年三季度以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对其出口管制条例进行多次修订,将对华先进半导体的管制领域,由逻辑芯片拓宽至存储芯片,范围 涵盖包括材料、设计、生产和服务在内的产业链全环节。同时,美国政府也将出口管制要求细化落实到企业层面,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