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新能源汽车行业薪酬报告 “元”地出发与时代共舞 序言 中国已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列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与此同时,中国有着全球最大新车市场作支撑,这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培育世界级的品牌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而言,2023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一年。在“市场驱动”和“用户驱动”下,新能源车市场需求大量释放,新能源汽车替代效应逐渐凸显。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随着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正式退场,叠加随着新一轮降价潮的来袭,新生品牌持续入局,新能源车市场正进入“多元并存、和而不同”的时代,更需要企业向“新”而行,内外兼修,在产品竞争和人才竞争上加大投入力度。 锐仕方达专注于核心人才招聘15年,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人力资源行业乃至亚太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中 的明星猎头企业。已有超过500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选择锐仕方达招募精英,助力80000+海内外人才职业成长。锐仕方达合作新能源汽车行业客户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业示范企业、细分领域中国头部企业等,并成功帮助多家企业完成核心人才招聘工作,助力企业快速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人力资源市场向合理方向运动,助力企业合理配置人才资源,此次,锐仕方达整合资源,联合薪智人力资源大数据平台,特别推出《2023新能源汽车行业薪酬报告》,希望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推动企业经营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协同发展。 目录CONTENTS 第一章、“新”元年,机遇和挑战的斡旋4 1、机遇:新能源汽车“攻陷”消费者心智5 1)政策东风 2)需求动力 3)技术铁拳 4)人才需求与发展趋势 一线城市吸引力不再,新一线、二线“接盘”研、产、销人才需求“分水岭”初现 2、挑战:前进不止,升级不断11 从整体能力水平上看从品牌影响力上看从后备支持资源上看 第二章、“新”格局,进化中的养成系人才矩阵15 1、行业薪酬17 1.1行业涨薪率 1.2招聘相关数据 1.3应届毕业生起薪 2、岗位薪酬19 研发类岗位中,器件工程师、高压系统工程师、泊车系统工程师热门前三 2.1一线城市 2.2新一线城市 2.3二线城市 3、职位薪酬38 生产类:“质量”是第一要务IT类:算法位列首位 公司事务类:搞好“关系”是当务之急 财务会计类:资金管理、信用管理、审计位列位居前三人力资源类:系统化和标准化是亮点 3.1生产类岗位 3.2IT类岗位 3.3公司事务类岗位 3.4财务会计类岗位 3.5人力资源类岗位 3.6行政后勤类岗位 3.7供应链类岗位 关于我们57 1 “新”元年 机遇和挑战的斡旋 4 2022年对于我国汽车行业而言意义特殊。这一年,国内汽车市场在疫情封控等多重不利因素冲击的情况下依然逆势复苏。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国内乘用车销售2356.3万辆,增长9.5%。值得一提的是,该增长率为过去6年最高,并且高于全球汽车市场平均增长水平。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分别为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此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25.6%,高于上年度11.6个百分点。伴随环保理念、技术水平以及消费需求 等多重因素的交叠影响,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内车市增长的主要动力,其潜力日渐凸显。 2006-2022年乘用车销量(万辆)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300060 52.9% 2500 2000 1500 30% 21.7% 33.2% 1447.21548.5 1376.8 1792.9 1970.1 2114.6 2437.72471.8 2371.0 14.9% 2144.4 2017.8 2148.2 2356.350 40 30 20 1000 500 629.8 517.6 7.3% 676.6 1033.3 5.2% 7.1% 15.7% 9.9% 7.3% 1.4% -4.19-6 6.5% 9.510 0 0 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 2013 -9.6% 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 -10 -20 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800 700 600 500 400 180% 688.7 157.50% 352.1 53% 56.80% 61.70% 125.6 120.6 136.7 50.7 1.4% 5.8% 10.90 4.4% 4.00% 4.3% 2.4% 77.7 % 14.0% 160% 120%100% 93.40% 80%60% 25.6% 40% 140% 300 200 100 0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 20% 0% 销量(万台)增速 市场占有率 与此同时,受海外供给不足以及中国车企出口竞争力增强双重因素影响,2022年,中国全年乘用车出口量达 252.9万辆,同比增长56.7%。其中,新能源汽车全年出口62.9万辆,同比实现翻番,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打响海外“战役”的重要标志。因此,2022年也被称作新能源汽车的出海元年。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31 25.4 22.29 10.6 14.7 中国新能源车出口量(万辆)62.9 201720182019202020212022 不仅如此,伴随新能源汽车持续占领消费心智,一系列产销数据也在释放更多新的“元年”信号,例如: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从“被动供给”走向“主动需求”; ·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态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 ·品牌竞争正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与之同时出现的,还将有产业边界从“技术壁垒”进化为“生态融合”等新趋势。而在行业一路高歌猛进之下,行业自身能力、品牌以及资源等方面也将面临一系列挑战。 1ONE 机遇:新能源汽车“攻陷”消费者心智 根据所指范围不同,新能源汽车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 广义上,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这类全部使用非石油燃料的代用燃料汽车,也包括混合动力电动车、乙醇汽油汽车等部分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车。目前市面上的所有新能源汽车都包括在内,大致可分为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本文中所提及的新能源汽车也主要为广义所指。 狭义上,则参照《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即: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具有新技术、新结构、技术原理先进的汽车。 根据德勤此前发布的《全球汽车消费者调研2023》相关数据显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与认可度越来越高,相较于国外依然更偏爱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更受国内消费者青睐。其中,超过1/4的消费者表示计划在未来购买一辆纯电动汽车,原因主要源于“更优质的驾驶体验”以及“燃料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两方面。 除了受消费需求这一内因的影响,政策加持与技术支撑也是推动新能源汽车“拿下”消费者的重要原因。 中国消费者更认可电动汽车 数据来源:Deloitte ICE(2022) 12% 14% 7% 16% 12% 15% 51% 3% 13% 15% 17% 6% 8% 12% 20% 3% 8% 8% 20% 62% 45% 51% 53% 美国印度东南亚德国 中国27%1% 4% 13% 12% 36% 36% 6% 17% 13% 27% 38% 韩国日本 69% 58% 66% 49% 58% 37% 39% 汽油/柴油汽车(ICE)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纯电动汽车(BEV)其他 1)政策东风 提及新能源汽车的兴起,购置补贴、运营补贴、不限行、不限购、专用号牌等政策推行功不可没,成为加速新能源汽车市场成长的重要加速器。但随着行业持续发展,政策引导重心近年来也在持续调整。 中央政策方面,以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为代表,以明确的政策条文将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的战略贯彻落实,以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围绕行业发展趋势、总体部署、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以及保障措施维度,《规划》注重精细化运营、强调产业链路闭环,为各相关部门、新能源汽车产业各环节阶段性发展明确方向,例如: ·2023年4月,工信部指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年内将完成起草; ·2023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以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等。 地方政策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0补贴时代“的到来,持续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引导对于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十分关键,这既离不开中央主导,更需要地方政府配合: 今年4月,天津《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给予诸多支持政策,对 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链上企业的发展给予最高1000万元专属支持,以鼓励企业“敢投资”、“投好资”; 无独有偶,江苏省也于今年4月印发《江苏省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方案》,方案即包括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政策,稳妥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重点支持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等举措。 2)需求动力 中国信通院《中国车联网白皮书》指出: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9600亿元,占全球市场的 56.5%,2020至2025年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以36.9%的年均复合增速增长。 据国家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共有125.7万辆新能源汽车享受政策优惠,同比增长17.5%;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212.4亿元,同比增长36%。 ·从价格区间看,享受免征政策的新能源车中,10万—20万元(含)车型占比达48.5%,较去年同期提高14.2个百分点;20万—50万元(含)车型占比为31.3%,较去年同期提高6.1个百分点,呈现较为明显的消费升级趋势。 ·从购买对象看,居民购买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同比增长15.5%,占全部新能源汽车销量的82.7%;企业购买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同比增长28.7%,占比为17.3%。其中,汽车租赁、出租车客运和公共客运等行业购进新能源汽车数量居前,特别是汽车租赁、出租车客运购车数量同比分别增长68.1%和10.9%,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增长速度加。 国内市场消费需求持续看好之余,伴随2022年新能源汽车出海来开序幕,海外消费市场也将进一步释放。根据乘用 车市场信息联席会2022年1-11月数据,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欧洲占比26%,新能源车占4成,尤以上汽、奇瑞、吉利等汽车品牌表现尤为亮眼。随着各家新势力品牌海外影响力持续增加,海外市场的新能源消费需求成长性值得期待。 3)技术铁拳 得益于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养成,新能源汽车赛道作为中国汽车市场最具成长性的领域,已逐渐成长为国产汽车实现弯道超越的主要抓手。 ·从产业体系上看,我国已经逐渐建立起结构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中国车企在智能化、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新能源技术及产品力方面先发优势明显。例如在动力电池方面,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为新能源汽车产销提供有力后备支撑;传感器配置方面,作为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核心技术之一,国内主要传感器配套厂商较为集中,各家都能突显各自所长,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自动化驾驶水平提升护航。 ·从品牌影响力上看,以蔚来、极氪为典型代表的造车新品牌紧抓电动化、智能化等转型契机,设计出一系列高端品牌产品并得到市场认可。根据世研指数《2022汽车品牌影响力报告》数据显示,对比2022年和2019年的销售金额数据, 售价25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和豪华车比例,外资车企从23.6%增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