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轨交设计龙头,能源改造业务构建第二增长曲线,给予“买入”评级 地铁设计背靠广州地铁,以城市轨交勘察设计业务为主业,多领域资质优势明显,技术优势行业领先,合同保有规模超百亿,通过中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拓展新业务模式,看好公司未来业绩持续释放,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六年实现增长,业绩目标连续两年超额达成,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为5.11、6.18、6.97亿元,对应EPS为1.28、1.55、1.74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5.3、12.6、11.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城市轨交发展前景明朗,公司在手订单充足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预计2025年城轨交通运营线路规模将接近13000公里,运营城市有望超过60座。伴随几大都市圈、城市群多层级交通规划的全面实施,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市域快轨系统将迎来稳中有升的持续发展阶段。轨交设计行业具有较高的资质、技术、人才和项目经验壁垒,呈现市场集中度高、头部效应较为明显等特点,过去六年头部7家企业轨交设计中标数量占比约89%。公司勘察设计业务以广州为核心进行全国化布局拓展,2022年共计新增轨道交通总体总包类项目8项、前期规划任务3项,公司截至2022年6月末在手合同保有量113亿元,整体在手订单充足。 资质和技术优势领先行业,中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项目 公司作为国内首家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咨询为主业的A股上市公司,在工程设计、勘察、城乡规划、工程咨询等多个领域拥有甲级资质,拥有多项行业领先的创新技术优势。在培育新业务方面,公司结合数字科技发展趋势,着力培育工程数字化、智慧地铁、节能环保、装配式建筑等业务,2022年中标广州地铁三、五号线节能系统改造项目,中标合同额超12亿元,在运营期内预计年均营业收入超过8000万元。同时公司拟参与组建广州储能集团,抢抓储能产业大发展机遇,高效打造储能产业集群。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新拓订单不及预期、应收账款延期风险。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1、国内轨交设计龙头之一,依托广州地铁深耕湾区 1.1、成立三十年,深耕华南布局全国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地铁设计,股票代码:003013)成立于1993年,于202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内首家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咨询为主业的A股上市公司。同时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甲级、城乡规划编制甲级资质,业务范围涵盖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建筑等工程的规划咨询、勘察设计、工程总承包等领域,共享广州地铁集团建设、运营、综合开发等雄厚资源,工程业绩及设计经验领先业内,是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设计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 公司成立三十年,积累了100多条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总体总包、设计总承包和工程咨询业绩,业务遍及广州、北京、天津、南京、西安、成都、武汉、深圳、厦门等40多个城市以及海外,在20多个城市建立了业务机构,能够提供完备、系统的城市交通综合解决方案。 图1:公司三十年发展历程成功上市 1.2、广州地铁具有绝对控制权,越秀集团为第二大股东 2018年之前,公司为广州地铁集团全资子公司,2018年5月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引入广东铁投、越秀集团、广州国发、广州金控和创智基金等五家战略投资者,各持有发行人2%股份,引入珠海科锦、珠海科耀和珠海科硕三家员工持股平台实施股权激励,增资扩股后,广州地铁集团持有发行人股权比例为86.39%。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广州地铁集团对公司持股达77.75%,具有绝对控制权;越秀集团、广东铁投、广州金控和广州产投均持股1.8%,并列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图2:截至2023Q1广州地铁集团对公司持股达77.75% 公司控股股东广州地铁集团是广州市人民政府全资的大型国有企业,主要从事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和房地产开发经营等业务并持有相关资产。广州地铁集团的主营业务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运营、物业开发、资源经营、行业对外服务等四大业务板块。公司作为广州地铁集团行业对外服务业务板块的重要控股子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广州地铁集团在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的地位。 表1:广州地铁在轨交行业业务种类较丰富 1.3、营收逐年增长,以勘察设计为核心主业 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工程咨询业务,主营业务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建筑等领域的勘察设计、规划咨询、工程总承包等,核心业务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勘察设计业务,2016年以来营收占比均超过80%。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76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勘察设计、规划咨询、工程总承包业务占比分别为91.7%、5.0%、3.2%,勘察设计业务占比有所提升。 图3:公司2016年以来营业收入逐年增长 图4:勘察设计业务为公司核心主业 2、城市轨交发展前景明朗,头部企业先发优势明显 2.1、城轨运营规模保持增长,五城新增建设规划方案获批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数据,截至2022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共有55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08条,运营线路总长度10287公里,首次迈进一万公里大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地铁运营线路8008公里,占比77.8%;其他制式城轨交通运营线路2279公里,占比22.2%。2022年新增运营线路和在实施的建设规划线路长度分别为1080.6公里和6675.6公里,连续五年保持较稳定水平。 图5:开通城轨城市数量和总运营线路规模保持增长 图6:近五年全国城轨运营总线路保持增长 图7:2022年轻轨运营线路占比有所提升 图8:2020-2022年当年新增运营路线均超1000公里 在几大都市圈、城市群多层级交通规划背景下,市郊线路建设陆续启动。伴随《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的推进,上海、南京、宁波、嘉兴等城市的市域快轨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全面启动实施,重庆、成都两市及周边经济圈的城际线路、市域线路进入建设期。未来几年,随着几大都市圈、城市群多层级交通规划的全面实施,我们预计市域快轨系统将迎来稳中有升的持续发展阶段。 2022年,石家庄、杭州两市的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及苏州、东莞、广州三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调整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新增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近2600亿元,行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预计,“十四五”后三年城轨交通仍处于比较稳定的快速发展期,2025年城轨交通运营线路规模将接近13000公里,运营城市有望超过60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持续扩大。 表2:2022年5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2.2、轨交勘察设计行业新增项目数量放缓,头部效应较为明显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咨询行业在发展初期受到政府主导,市场化程度并不高,因此具有国资背景的城市轨道工程咨询单位在承揽项目上有较大优势,积累了大量人才和技术,经验丰富,行业地位较为稳固。而同时由于行业具有较高的资质壁垒、技术及人才壁垒、项目经验壁垒等,呈现市场集中度高、龙头企业之间竞争较为激烈、头部效应较为明显等特点。根据近六年项目签约规模,轨交设计咨询行业实力较强的龙头公司包括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城建设计”)、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铁四院”)、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地铁设计”)、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铁二院”)、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铁一院”)、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铁设计”)、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简称“上海隧道院”)等。在行业较强的资质和技术壁垒下,头部公司均有具有国资背景、在行业发展历史悠久的国有企业,在过去六年承揽了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勘察设计项目。 表3:轨交勘察设计行业龙头均具有国资背景 根据RT轨道交通公众号数据,随着近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逐渐饱和,2018年以来轨道交通勘察设计年新增项目数量较2017年有较大缩减。2022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勘察设计总包项目中标数量为22个,共计中标企业6家企业,总金额为20.93亿元。从2017-2022年中标企业来看,北京城建、铁四院、地铁设计和铁二院获取中标数量超20个,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头部7家企业轨交设计中标数量占比约89%,头部效应较为明显。 图9:2017年后轨交设计中标金额和线路有所下降 图10:近六年轨交设计行业头部企业垄断地位较强 表4:2022年轨交设计总承包中标项目被头部企业包揽 伴随国内基建水平不断提升,城市轨道建设呈快速增长态势,二三线城市轨道交通需求增速较快,而本地又缺少专业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咨询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相继进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认为,轨交设计行业由于其独特的资质、技术、人才和经验壁垒,进入门槛较高,民营企业发展需要较长周期经验积累,短期来看行业竞争格局仍将呈现头部效应集聚的发展态势。国内轨交建设仍处于稳中向好阶段,老牌国企有望依托现有市场需求实现稳健发展。 3、业务发展稳健,多重优势助力业绩增长 3.1、多领域资质丰富,技术优势行业领先 公司作为国内首家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咨询为主业的A股上市公司,拥有国家工程设计综合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甲级、城乡规划编制甲级、甲级测绘等行业最高资质以及工程咨询甲级资信评价等资质,是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设计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 表5:公司在多个领域拥有最高甲级资质 公司在坚持科技创新的背景下,掌握了轨道交通前沿关键技术,拥有行业领先的创新技术优势。公司在线网规划、客流仿真模拟、全生命周期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绿色节能、装配式建筑以及智慧地铁等领域实现创新突破,同时积极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及设备厂家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 (1)多网合一规划和基于数字驱动的动态规划技术:公司在建设规划中融合国铁网、城际网、市域铁路网和城市轨道交通网的“四网合一”综合规划,构建城市“一张网、多模式、全覆盖”的全新轨道交通体系,在业内率先提出构建一体化区域轨道交通网络的便捷出行体系。 (2)大数据分析与模拟仿真技术融合的枢纽一体化设计技术:公司拥有先进的计算机智能仿真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客流模拟来验证枢纽车站空间布局和设施配备的合理性,提出改善和优化建议措施。 (3)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一体化协同技术:通过建设基于BIM的项目管理系统,串联整个设计过程的各项工作,利用轻量化的BIM图形平台实现二三维数据的联动,有助于检验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效率。 (4)多项城市轨道交通绿色节能先进技术:在绿色节能导向下,公司拥有智能高效通风空调节能技术、行车组织节能优化、列车牵引能馈技术、光伏发电、智能照明等方面开展大量领先行业的技术研究,形成一套完整的节能控制、能源管理、综合节能系统体系。 (5)轨道交通装配式关键技术:公司研发了复杂地层装配式地下车站以及装配式车辆段上盖关键技术,初步解决了地下车站及车辆段上盖建设工期长、污染噪声大、材料能源消耗大等问题。 (6)领先业界的智慧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以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为基础,以应用驱动的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以乘客和设备为对象,搭建数据驱动的轨道交通信息集成系统架构体系。相关成果已在国内多个城市新一轮的轨交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 表6:公司拥有多项行业领先的创新技术优势 图11:公司在智慧轨交多项领域实现创新突破 公司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建单位,同时拥有多个省市级研发平台,2022年公司新设立了TOD发展研究中心,与研发平台协同,每年投入不低于营业收入3%的科研经费,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公司还拥有跨学科、多专业、敢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先进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客户需求收集、设计回访、信息反馈机制,多重优势推动公司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3.2、勘察设计在手订单充足,关联交易占比有所提升 公司勘察设计业务以广州为核心进行全国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