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安信证券]:空悬+传感器步入放量周期,智能化已现雏形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空悬+传感器步入放量周期,智能化已现雏形

2023-07-18徐慧雄、李泽、白如安信证券؂***
空悬+传感器步入放量周期,智能化已现雏形

传感器及空气悬架新业务拉动收入增长,成本下降或带来盈利超预期。 公司成立于1997年,起家于轮胎气门嘴,后拓展至平衡块、排气管件、TPMS等轮胎周边业务,并成长为细分行业国内龙头,基本盘增长稳健。2009年起拓宽业务领域至车身传感器、ADAS传感器、空气悬架、轻量化结构件等领域,新业务带动公司收入持续向上。公司作为典型制造企业,成本中近70%为材料及运费,2022下半年至今海运费及原材料成本快速下降,带动公司业绩向上。 空悬国产化降本驱动渗透率提升,公司为空簧国内龙头、总成能力渐显。 受益于供应链拆分发包及国产化降本,空气悬架成本从1.2-1.5万元下探至6500-7300元,搭载车型也有望下探至30万元以下,我们预计2025年行业规模达到187亿元,CAGR2023-2025达25%。公司为自主空簧龙头,当前在手订单超64亿元,且在研空气供给单元、减振器及控制器,有望成为国内首家空悬总成配套企业。同时随公司空簧业务进入量供阶段,主机厂新发包订单要求提高,一般需验厂后才可进入报价、订单环节,行业进入壁垒提高。 车载传感器两条腿走路,车身一揽子供应提升竞争力、ADAS放量在即。 1)公司自研及并购掌握压力、光学、速度等6类传感器核心技术,拥有一揽子供应能力,国内车身传感器规模近200亿元,当前以海外供应商为主,缺芯、疫情及车型“内卷”驱动下,国产替代加速。2)ADAS传感器受益于智能驾驶发展大趋势,国内规模2022年240亿元,预计2025年达450亿元,公司可量产供给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及车载摄像头,并与传感器结合形成魔毯空悬、行泊一体控制器、360环视系统等产品,已定点多家客户,未来随汽车智能化发展快速放量。 整合效果显著,TPMS业务有望扭亏为盈进入利润释放期。 TPMS收入CAGR2018-2022达28%,但利润端压力较大,随疫情及俄乌冲突影响消除,叠加原材料下降,且公司持续进行海外整合,德国工厂人数不断减少,将更多制造转移至上海,预计2023年保富海外有望扭亏盈,步入利润释放期。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年-202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1/79.8/96.1亿元,实现净利润4.2/5.7/7.5亿元,6个月目标价为68.00元/股,对应当前PE为28.8倍,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空气悬架渗透率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智能驾驶发展不及预期;假设及盈利预测不及预期的风险。 1.六次创业丰富产品线,实现国内外客户全覆盖 1.1.三大品类、六次创业,实现产品线不断完善 公司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上海市,现已成长为国内TPMS龙头,并在车身传感器、环境传感器(ADAS)、空气悬架、轻量化等多业务领域持续拓展,陆续做到行业头部,实现国内外客户全覆盖。 复盘历史,是发展史也是持续创业史。 1、1997年开始创业,研制轮胎气门嘴并在松江建厂。公司选择气门嘴业务起家,主因是当时市场有相关需求,产品壁垒相对较低,而公司恰有生产能力; 2、2000年业务拓展至平衡块、2001年拓展至排气系统管件。公司平衡块和尾管业务均从后市场起步,平衡块产品与气门嘴虽然材料不同,但客户一致;尾管与气门嘴同属于轮胎周边产品,工艺与平衡块相似; 3、2002年开始研发TPMS。2018年公司与霍富集团成立保富电子,拓展海外客户。TPMS为气门嘴业务的外延,基本客户一致; 4、2005年收购Dill50%股份。美国Dill主营气门嘴和TPMS相关业务,主要销售区域在海外,可与公司国内业务及客户形成互补; 5、2009年,开始自研压力传感器产品。传感器为TPMS核心部件,公司在TPMS业务发展过程中对传感器技术逐渐进行积累,因此自研进入压力传感器市场,后在传感器领域实现不断拓展。公司2012年自研光学传感器,2017年收购常州英孚进入速度类传感器领域,2018收购德国PEX开拓刹车磨损传感器及变速箱位置传感器业务,随国内乘用车电动化率快速提升,公司2021年9月开始自研电流传感器;2022收购龙感科技进一步开拓轮速传感器业务,在车身传感器领域的版图不断扩张; 6、2012年,公司开始自研视觉系统、毫米波雷达产品。公司在传感器领域不断实现能力圈扩张,从车身传感器扩展至环境传感器。 7、2018年,开始研发乘用车空气弹簧业务。公司2012年起开始研制商用车空气弹簧,在相关技术上积累深厚,故乘用车空气悬架业务选择空气弹簧产品切入。 8、2023年5月,开始研发空气供给单元、弹簧减震器总成、悬架控制器产品。公司披露可转债可行性报告,预计募资不超过14.32亿元,用于空气弹簧减振器总成、独立式空气弹簧、空气供给单元、悬架控制器、商用车空气弹簧、储气罐、铝制件等产能的扩张,也意味着公司在空气悬架领域的产品品类再次实现扩张。 公司成立至今26年历史,是成长史也是不间断的创业史,通过不断创新、持续的品类拓展及国内外收并购,实现当前多业务、多品类、多客户、全球化的产研销布局。 图1.公司发展历史 图2.公司历史股价复盘 立足当下,单车价值量超7000元,高价值量对应高天花板。公司气门嘴、TPMS、平衡块、排气尾管及车身传感器业务面向全球市场,智能驾驶及空气悬架业务为近年来新开拓业务领域,以国内市场为主,若公司所有产品线在一辆车上供给,我们预测合计单车价值量超7000元,所在全球市场规模近千亿元,未来成长空间可期。 表1:公司产品价值量及所在市场规模 展望未来,以TPMS传统业务为基,新业务及创新基因带动公司持续向上。公司传统的基本盘业务主要包括气门嘴、平衡块、金属管件及TPMS,行业成熟,且公司进入较早目前已成为各品类的头部企业,拥有稳健的基本盘。新业务涵盖轻量化(轻量化结构件)、电动化(车身传感器)、智能化(智能驾驶产品及空气悬架)三大系列,目前相关产品均已量供并不断上量,带动公司快速发展。而回顾公司创业至今,业务品类、客户结构、销售区域从一到多,创新基因显著,我们预计创新的企业文化会驱动公司持续向上。 图3.公司产品构成 1.2.股权结构清晰,管理层经验丰富 股权结构清晰。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公司实际控制人陈洪凌、张祖秋、宋瑾合计持有公司股本比例为27.77%,分别持股比例为16.49%、9.94%、1.34%,其中陈洪凌与宋瑾二人系夫妻关系,股权结构清晰。旗下主要子公司定位明确,其中保富上海及保富海外主营TPMS业务,美国Dill主营气门嘴、TPMS北美业务,文裹传感器主营压力传感器,常州英孚主营速度及位置类传感器,龙感科技主营轮速传感器业务,宁国保隆主营金属管件、气门嘴业务。 图4.公司股权结构图 核心高管经验丰富,股权激励增强管理团队稳定性。公司董事长陈洪凌为公司创始人,副董事长、总经理张祖秋为联合创始人,其他高管中过半数上市前已在公司任职,经验丰富。公司上市以来于2017年及2021年进行两次股权激励,其中2021年授予高管及中层管理人员、核心员工限制性股票及期权合计501.82万股,占当时总股本的2.44%。通过股权激励深层绑定员工利益、调动员工积极性,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管理团队及核心员工的稳定性。 表2:2021年股权激励授予情况 1.3.产研销全球布局,国内外客户全覆盖 中国、德国、美国、匈牙利多地实现产研销全球化布局。公司国内产能主要布局在上海松江、安徽合肥、安徽宁国、湖北武汉,其中上海为总部;海外通过合并霍富集团TPMS业务,收购DILL、PEX等公司,实现美国、德国、波兰、匈牙利、奥地利等地区产研销布局。当前公司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具备全球供应与服务的能力。 图5.公司产研销全球布局 国内外主机厂客户全覆盖。历经20余年发展,公司产品涉及OEM及AM市场,OEM市场中基本对全球车企实现全覆盖,客户包括奥迪、宝马、奔驰、通用、保时捷等欧美外资车企,长城、长安、吉利、广汽等国内自主车企,以及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Rivian等国内外造车新势力,同时向博格华纳、采埃孚、大陆、麦格纳等全球头部tire 1零部件企业供货。 AM市场中公司主要向全球头部经销商或零售商供货,包括Discount Tire、Tire Kingdom、ASCOT、伍尔特等。 图6.公司主要主机厂客户自主品牌: 1.4.新业务加速释放,成本下降或带动盈利超预期 传统业务增速稳健,新业务加速释放。2017年及之前公司收入主要由TPMS、气门嘴、排气系统管件及平衡块业务贡献,2018年起传感器及轻量化业务开始贡献收入,2019年起商用车空气弹簧及传感器业务开始贡献收入,截至2022年年报,公司85%的收入仍然由TPMS及配件、气门嘴、管件等传统业务贡献,展望未来,乘用车空悬及智能驾驶业务逐渐放量,传感器业务完成品类布局加快国产替代进程,带动公司收入加速向上。 图7.公司收入及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图8.公司收入结构(分产品) OEM业务为主,海外业务占比较高。收入端市场构成来看,公司产品面向OEM和AM市场,以OEM市场为主。其中气门嘴、TPMS、平衡块产品有更换需求,同时针对OEM和AM两个市场; 汽车金属管件集中在OEM市场,与汽车产销量关系较为紧密,随轻量化结构件及液冷板等新业务增长,近年汽车金属管件业务的OEM市场占比保持小幅提升;智能驾驶、空气悬挂和轻量化业务均以OEM市场为主,2022年公司OEM市场收入达34.26亿元,收入占比为75.60%。 按照收入区域构成来看,2012年以来公司海外收入占比维持在55%以上。 图9.公司收入结构分区域(百万元) 图10.公司收入结构分市场(百万元) 原材料下降或带动毛利率超预期,期间费用率下降趋势显著。2009年至2020年期间公司毛利率一直在30%以上,2021年受会计准则中运费调整影响,毛利率下降至27.42%;2022年在海运费高位、原材料成本提升、国内疫情影响下,毛利率依然面临压力,当前中国出口海运费已基本回落至低位,原材料成本持续下降,缺芯情况显著缓解,且公司海外业务占比较高,受2023年国内车型“内卷”降价影响较小,原材料成本下降或带动公司毛利率超预期增长。 公司营收规模增长带动规模效应释放,期间费用率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 表3:主要原材料及占营业成本比重 图11.公司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及运费情况 图12.公司期间费用率情况 公司注重研发,费用投入持续高位。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为3.2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8%,研发人员数量2022年出现明显上升达到911人,主要为公司在智能化、空气悬架及轻量化业务领域的持续投入所致。 图13.公司研发费用及研发费用率(百万元) 图14.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人) 2.空气悬架:国产降本拉动行业扩容,公司业务落地加速 2.1.空悬优势显著,顺应智能化发展 主动悬架自适应性优势显著,新能源车需求更强。汽车悬架系统最重要的三个参数为刚度、阻尼和高度,其中刚度和阻尼特性主要由弹簧和减震器调节,高度特性主要由悬架的设计架构影响,根据刚度和阻尼参数是否可以主动控制,悬架划分为被动悬架、半主动悬架和主动悬架。新能源车由于电池在底部,满载、路面颠簸或有水的情况下,悬架系统可以控制车身高度,对电池形成触底保护、缓冲保护,避免泡水,所以新能源车对空气悬架的需求更强。 表4:三种悬架性能对比 空气悬架迎合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国产化降本显著。空气悬架通常依赖传感器识别路况,参数调节上存在延迟与失误的可能。但未来随着自动驾驶程度的提升,可以更加精准、更加及时识别路况并做出提前判断,对空气悬架发出调整指令。奔驰MBC即通过车前方摄像头来提前识别路面信息,对空气悬架进行预调整。空气悬架目前海外成本多在1.2-1.5万元,远高于传统悬架系统的1000-3000元,随着国产化率提升,BOM成本有望下探至6500-7300元。 表5:三种悬架成本情况 空气悬架搭载车型下探至25-30万元,拉动行业规模扩张。自2017年蔚来ES8起,自主品牌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