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开源证券]: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数控机床领军企业,进军高端发力出海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数控机床领军企业,进军高端发力出海

2023-07-07熊亚威、孟鹏飞开源证券足***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数控机床领军企业,进军高端发力出海

龙门龙头,产品定位高端、性能领先 公司专注中高端数控机床,产品以龙门/卧加/立加为主,龙门处于龙头地位,2020年起营收和利润大幅增长,研发投入领先行业,并持续推进核心部件自研。公司产品下游应用领域中航空航天/汽车设备附加值高,且新能源车压铸工艺带来对机床需求变革,公司已布局相应产品。此外,公司发力出海,有望同时提升营收规模和盈利水平。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39.85/48.85/59.14亿元,归母净利润6.53/8.08/9.92亿元,EPS1.25/1.55/1.90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4.3/19.6/16.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进军高端机床,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高端机床与国际领先差距明显,加工中心尤其是在五轴等高端机床及核心零部件进口依赖度高,亟待国产突破。公司设备与国际厂商相比具备高性价比,且技术升级、高端化举措下,有望逐步切入国际厂商的客户供应体系,实现国产替代。 把握新兴产业机遇,积极扩产提升份额 新能源车一体压铸等新工艺带来对机床的配套需求变革,公司在巩固传统下游优势基础上,紧跟市场步伐,积极拓展相应加工设备,宁波智能化基地已于2022年9月开工。未来叠加海天金属等兄弟企业的协同效应,有望兑现成长空间。 发力出海提升营收规模和盈利水平,打造新增长极 公司海外业务2018-2022年毛利率均高于30%,并已在东南亚、土耳其、墨西哥等国家地区设立子公司。近期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景气度向好,且基建发展在疫情后回暖,或诞生对机床更大需求。未来公司发挥海天集团全球布局经验和渠道优势,发力海外有望同时提升收入规模和盈利水平。 风险提示:下游制造业景气度不及预期;海外拓展不及预期;新能源车设备放量不及预期;国产替代进度不及预期;海外供应链风险。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1、深耕中高端数控机床,龙门龙头行稳致远 1.1、深耕数控机床二十余年,产品性能持续优化,技术实力不断升级 深耕中高端数控机床二十余年,技术实力与产能规模持续升级。2002年宁波海天精工成立,专注于数控机床领域。2007年公司数控机床产品实现批量化、规模化生产,并在此后持续提升产能。2009年/2012年公司堰山10万平米/大连11.2万平米厂房先后投入运营。此外,公司技术实力不断获得业界认可,先后获得“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企业”、“中国机床工具行业30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2016年公司上市,现已发展成为拥有50余万平米恒温厂房的国内数控机床领先制造企业。 图1:公司深耕数控机床二十余年 产品类别不断丰富,核心部件积累推动产品性能优化。公司主要产品为高端数控机床。公司早年以龙门和卧加为主,2016年前后起逐步发展立加,并在更新产品的同时加快中小型数控机床的发展,优化产品结构。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数控龙门加工中心、数控卧式加工中心、数控卧式车床、数控立式加工中心、数控立式车床等,下游应用领域覆盖汽车、航天、模具、工程机械、石油化工、船舶、冶金等多个领域。公司持续进行设备关键功能部件的研发和验证,高速电主轴、五轴头、复合多轴转台和附件头等核心部件的应用积累,助力公司产品技术升级迭代、性能持续优化。 表1:公司产品矩阵日渐完善 公司股权结构集中。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静章、张剑鸣、张静来、钱耀恩四人,1970年代四人均曾在镇海县江南人民公社农机具修配厂(海天股份前身)工作,其中张静章为海天集团董事长,兼任海天精工、海天奥林、海天股份董事长,张剑鸣为张静章之子,任海天精工董事、大连国华执行董事、精工香港执行董事。公司持股占比较大的股东为海天股份和安信香港,均受实际控制人控制,截至2023年3月31日,合计持有公司股权74.53%,持股比例集中。 图2: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较为集中 1.2、行业周期波动下业绩稳步增长,盈利能力近年提升 受机床行业周期影响,业绩存在波动,营收和利润整体稳步增长。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31.77亿元,同比+16.4%,实现归母净利润5.21亿元,同比+40.3%。2023Q1公司实现营收7.83亿元,同比+11.0%,实现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22.8%。机床行业受制造业景气度影响,下游需求存在周期性,故公司业绩存在波动,但整体具备经营韧性,营收和利润均呈稳步增长态势。其中,2020下半年至2021年我国机床行业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公司营收、归母增长较快,2020-2022年营业收入CAGR达39.5%,归母净利润CAGR达94.3%。 图3:受行业周期影响业绩存在波动,营收整体稳步增长 图4:受行业周期影响业绩存在波动,利润整体稳步增长 龙门、立加、卧加贡献主要收入,龙门、卧加贡献高毛利。分产品收入来看,2022年公司数控龙门加工中心/数控立式加工中心/数控卧式加工中心/其他分别贡献营业收入18.16/8.36/3.32/1.39亿元 , 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58.13%/26.76%/10.63%/4.45%,龙门、立加、卧加贡献主要收入,立加在推向市场后营收占比提升显著。分产品毛利率来看,2022年公司数控龙门加工中心/数控立式加工中心/数控卧式加工中心/其他的毛利率分别为30.95%/16.86%/35.06%/24.01%,龙门、卧加贡献较高毛利,其中卧加毛利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立加毛利率逐步提升,从2017年的1.86%增至2022年的16.86%。 图5:龙门、立加、卧加贡献主要收入 图6:龙门、卧式加工中心贡献较高毛利率 经销渠道为主,将引导经销商向规模化转变。公司的销售渠道主要是数量众多的销售服务商,销售服务商既可采用直销(销售顾问)、也可采用经销的模式为公司提供销售服务。公司目前销售渠道以经销为主,2022年经销/直销收入占比分别为84%/16%。分渠道毛利率方面,2022年经销/直销毛利率分别为25%/38%,直销毛利率更高。据公司公告,公司未来将增强经销商驾驭市场的能力,引导经销商向规模化转变。 图7:公司销售渠道目前以经销为主 图8:公司直销渠道毛利率更高 盈利能力近年来有所提升,期间费用率下降。盈利能力方面,公司2022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分别为27.30%/16.39%,相比2019年分别+5.24pct/+9.80pct。 公司毛利率、归母净利率自2019年起逐年提升,盈利能力有所改善。费用率方面,公司2022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80%/1.31%/3.72%/-1.03%,相比2019年分别-2.40pct/-1.53pct /-1.55pct /-0.70pct,公司期间费用率在2019-2022年整体呈下降趋势,从2019年的14.98%降至2022年的8.80%,说明公司规模效应显现、费用管控良好。 图9:毛利率、归母净利率自2019年起逐年提升 图10:公司费用管控良好 2、机床千亿元大赛道,高端设备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2.1、机床市场空间庞大,金属切削机床是千亿赛道 中国机床市场空间庞大,其中金属切削机床即是千亿元赛道。根据智研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机床产值169.18亿欧元,占全球总产值的29%,中国机床消费额为186.1亿欧元,占全球消费额的比重约为32%左右。中国机床市场空间庞大,产业规模达千亿,是全球最大的产销市场,而其中的金属切削机床赛道也达到千亿元规模。 根据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测算,2022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生产额1823.0亿元,同比+5.1%,其中金属切削机床生产额1158.4亿元,同比+3.3%;2022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消费额1843.6亿元,同比-1.9%,其中金属切削机床消费额1240.3亿元,同比-4.3%。金属切削机床生产额与消费额都在千亿元以上,行业空间广阔。 图11:2020年中国机床市场消费额占全球32% 图12:我国金属切削机床生产/消费额都在千亿元以上 2.2、行业处于磨底阶段,静待复苏 机床行业具有周期性,国内切削机床产量周期在3至4年,2023年1-5月切削机床产量仍在小幅下行区间。中国机床行业需求受制造业景气度影响,具有周期性,金属切削机床的产量周期在3至4年左右。2020下半年至2021年,我国机床行业迎来最近一轮上行周期。从金属切削机床月度产量来看,2020年下半年起切削机床月产量由同比减少转为同比正增长,并在2021年3-5月左右同比增速达到峰值,至2022上半年再一次转为同比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5月规模以上工业金属切削机床产量5万台,同比+1.9%,1-5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合计24万台,同比-2.0%,目前行业整体产量仍处于小幅下行区间。 图13:2023年1-5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仍在同比下行区间 2023Q1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产值下行收窄,订单恢复增长。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重点联系企业数据,2022年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23.3%,产值同比-5.4%,其中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22.7%,产值同比-5.1%,产量、产值均明显同比减少;2023Q1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16.10%,产值同比-0.60%,其中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18.50%,产值同比+0.20%。收入方面,重点联系企业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5.60%,2023Q1收入同比-1.30%。金属切削机床行业整体下行趋势有所收窄。 订单方面,协会重点联系企业2022年新增订单/在手订单分别同比-10.90%/+0.50%,2023Q1新增订单/在手订单分别同比+5.30%/+6.50%,新增订单与在手订单均小幅正增长,呈现出复苏态势。另据机床工具工业协会,2023Q1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行业大类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均保持正增长,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电气机械同比分别增长7.6%/10.6%/19%/43.1%。2023一季度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高于50,4、5月分别为49.2、48.8。综上所述,后续金属机床厂商订单变动情况、下游制造业景气度仍需持续跟踪研判。 图14:协会重点联系企业产量/产值下行收窄 图15:协会重点联系企业金属切削机床订单弱复苏 2.3、高端数控机床与国际领先水平差距明显,重点产品亟待突破 机床行业国产替代进行时,切削机床进出口逆差减小。我们根据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据测算,估计2022年金属加工机床、金属切削机床的国产化率分别为76.0%、69.6%,金属切削机床存在进一步国产替代空间。2022年金属切削机床进口金额56.1亿美元,同比-10.1%,出口金额43.9亿美元,同比+20.4%,贸易逆差12.2亿美元,较2021年减少13.7亿美元。2023Q1金属切削机床贸易逆差进一步减小,从2022Q1的5.2亿美元减至2023Q1的0.7亿美元,切削机床国产替代进程持续推进中。 图16:2022年金属切削机床国产化率测算为69.6% 图17:金属切削机床进出口逆差减小 国产高端机床渗透率低,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内部细分产品结构来看,我国高端机床产业仍与国际存在差距,是国产替代主要缺口所在。由于我国机床行业起步较晚,在高精度机床零部件技术研发、机床装配工艺积累、数控软件系统开发等方面与国际前沿水平仍存在差距,导致国产机床精度保持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平均无故障时间间隔(MTBF)已经由600小时优化至2000小时,精度指标提升20%,但较国外水平仍存在追赶空间。以德国WALDRICHCOBURG公司龙门加工中心产品为例,其使用10年后精度保持率可达到95%,而目前国产设备使用10年期精度保持率还难以达到85%。 机床数控化率低,高端数控机床依赖进口。据智研咨询数据,2021年我国金属切削机床数控化率45%、金属加工机床数控化率36%,同年日本机床数控化率83%,欧美中机床产业发达国家数控化率基本也在70%以上。《中国制造2025》纲领中提出,2025年中国的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提升到64%。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