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PREFACE 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格局下的中国战略智慧 尊敬的读者: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有幸见证了一个重大历史时刻。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无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这个转型的关键时刻,《中国汽车行业新能源转型战略白皮书》应运而生,旨在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新能源转型提供竞争战略智慧和指导。 本白皮书分析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趋势和竞争格局,以及各大汽车集团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我们希望通过深入剖析这些挑战,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同时,我们还提出了制定新能源竞争战略的基本概念,并对各大汽车集团的新能源转型战略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在这场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中,中国汽车产业不仅要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强大竞争对手,还需努力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和产业链的关键节点上取得突破。这是一个属于中国汽车的新能源时代,我们相信,在中国竞争战略智慧的指引下,中国汽车产业必将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本白皮书以客观、全面、深入的视角为您呈现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的全貌与转型战略的解析,以期对您在这一领域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愿我们共同努力,见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繁荣与辉煌! CONTENTS目录 卷首语 第一部分: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与竞争洞察01 洞察一:特斯拉鲶鱼效应引发行业洗牌02 洞察二:上半场新能源,下半场智能化:战略重点与误区分析05 洞察三:超级技术品牌——新能源汽车核心战场08 洞察四:警惕欧美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关键节点“抄后路”10 第二部分:汽车行业新能源转型挑战11 挑战一:只有极少数汽车集团建立了新能源产业链竞争优势12 挑战二:欧美日合资品牌面临严峻挑战13 挑战三:2023年新造车势力仍面临持续亏损的挑战15 挑战四:大部分商用车集团缺乏新能源转型战略17 第三部分:汽车集团应如何制定新能源转型竞争战略21 主品牌竞争战略22 产业链上的“链主品牌”竞争战略25 创建超级技术品牌26 第四部分:各大汽车集团新能源转型竞争战略解析29 上汽集团:明确主品牌竞争战略,全力打造“上汽荣威”是最佳答案30 广汽集团:解放思想,埃安应该更大胆一些30 北汽集团:新能源竞争战略的三点遗憾31 长安汽车:跨周期主品牌战略与建立超级车型品牌33 东风集团:传统巨头的新能源挑战与突围34 新能源时代的吉利汽车:如何再次成为自主一哥35 技术奇瑞:一个极度缺乏品牌竞争战略的理工传奇36 比亚迪:进入主品牌竞争战略的2.0新阶段38 蔚来:重新制定主品牌竞争战略才有未来40 理想汽车:可能唯一幸存的新造车势力41 小鹏汽车:一切当下困境皆源于竞争战略42 法拉第FF91:只要量产,就可能是一个传奇豪华汽车品牌43 华为:“参与造车”才是正确竞争战略44 宁德时代:如何避免“久赌必输”45 第五部分:商用车集团新能源转型竞争战略解析47 潍柴新能源:实施主品牌竞争战略,建立潍柴竞争新高地48 福田汽车新能源:需要一个更加清晰的整体品牌竞争战略49 我们对商用车集团新能源转型竞争战略的几点建议50 结语53 关于许战海咨询54 与竞争洞察 第一部分: 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 第一部分: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与竞争洞察 洞察一:特斯拉鲶鱼效应引发行业洗牌 实施能源革命战略,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回顾2014年6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性地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战略,打造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特斯拉从2018年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五年,对中国汽车业及市场竞争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催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特斯拉“鲶鱼效应”激发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创新活力,改变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知。这使得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加速技术升级、提升产品质量,推动行业迅速发展并满足市场需求。根据2022年11月乘联会数据,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达36.2%,中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 车强国,产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 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世界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制造的特斯拉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通过了欧洲等市场的认证要求,展示了中国制造品质的实力。自2019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比从7.7%提升至2022年的21.8%,国内车企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了186%。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为6.2万辆,而到2022年,特斯拉出口量达到27.1万辆,国内车企出口量也增至38万辆。 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化升级 在中国市场,特斯拉的国产化率约90%,除核心芯片、集成电路部分,整车基本实现中国制造。特斯拉鲶鱼效应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制造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加速中国车企的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合资车品牌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而中国自主研发的品牌由于各车企发展水平不一、技术相对落后,形成了“低端、低价、低质”的认知偏见。然而,新能源汽车企业正在改变这一现状,重塑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形象。 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954.3万辆,同比增长23.1%,市场份额升至44.4%,同比上升6个百分点。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2022年预计市场份额将接近一半,达到49.9%。 最新的乘联会发布的乘用车销售数据显示,2023年2月份销售前三名都是中国品牌乘用车,而2018年2月份销售前四名都是合资品牌。 特斯拉引领降价潮,鲶鱼效应再现 特斯拉的降价策略倒逼国内汽车集团加速向产业化、科技化发展。国内汽车集团若缺乏产业链优势和成本控制,以及更高的科技水平,将在制造成本和品牌力上难以与特斯拉抗衡。 特斯拉的鲶鱼效应已经深刻影响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市场扩张和品牌塑造。随着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持续发展,国内汽车产业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这将进一步激发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创新活力和竞争力。 洞察二:上半场新能源,下半场智能化:战略重点与误区分析 随着能源革命和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国家大战略,新能源汽车行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然而,“上半场新能源,下半场智能化”的观念正误导着部分企业和集团在战略布局上的选择。 产业视角:智能化仅是新能源汽车的辅助功能 智能化并非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其主要功能为提升驾驶体验和安全性。当前,许多企业过度追求智能化配置,忽略了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电池、电机、电控的研发和成本控制。这是对产业链整体竞争优势的忽视。 用户视角:智能化服务特殊需求人群,非主流竞争 智能化功能并非消费者购车时的首要考虑因素。消费者更加关注续航里程、充电便利性、安全性、充电时间和外观设计。企业应关注主流消费者需求,降低购车和用车成本,而非盲目追求智能化。 竞争视角:智能化是新能源车特性的单一维度,不能成为企业战略 特斯拉曾以智能化功能打造品牌竞争优势,成功吸引关注。然而,其崛起的关键因素在于不断发展和完善新能源产业链,实现低造车成本。汽车集团应在产业链整体优势方面下功夫,而非过分强化智能化。 国家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而非智能化单一维度 国家政策明确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强链补链、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和深化高水平开放合作等方面。这也意味着企业在发展中应关注产业链整体优势,而非单纯追求智能化。 大型汽车集团发力产业链整体优势,而非单一的智能化 特斯拉、比亚迪和丰田等大型汽车集团均在努力建立全局的产业链领先优势。他们关注电池升级、降低电池成本,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而不是过分追求智能化。 特斯拉: 电池技术和成本是竞争的核心。特斯拉电池技术的发展历程表明,产业链竞争优势是其降价的底气。 比亚迪: 作为国内新能源领军者,比亚迪关注电池这一产业链关键环节,继续巩固产业链整体竞争优势。 丰田: 丰田努力通过开发材料和结构降低电池成本,使新能源汽车更具竞争力。丰田2022年报 显示,丰田集团正通过开发材料和结构将电池本身的成本降低30%以上。此外,他们还计划通 过汽车和电池的集成开发,让汽车的电池成本从2020年下旬开始进一步下降。 “上半场新能源,下半场智能化”是行业的普遍战略误解,应高度警惕。汽车集团如果出现战略错误,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最终要比拼的一定是吨位,吨位决定地位,规模成就品牌。新能源时代不拥有产业链整体竞争优势的汽车集团将会被淘汰。 洞察三:超级技术品牌——新能源汽车核心战场 汽车发展史上,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变革。这个过程中也催生了许多伟大的品牌。对汽车集团而言,超级技术变得尤为重要,它能在外部树立科技领先的形象,提高汽车主品牌的客户信任度和品牌溢价。缺乏科技领先认知的车企往往仅是汽车装配厂,只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比拼价格。 奥迪以“突破科技,启迪未来”的口号,依靠五大超级技术品牌,从普通汽车品牌跃升至与奔驰、宝马齐名的地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自1980年研发以来,quattro已成为经典的超级技术品牌。 在商用车领域,斯堪尼亚V8发动机也是一大超级技术品牌。20世纪70年代诞生的14升V8发动机,曾为斯堪尼亚赢得了不少荣誉。这款发动机也是斯堪尼亚历史上销量最高的发动机,销售总量超过17万台,让斯堪尼亚在全球市场声名远扬。 超级技术品牌之争,往往改变行业格局 丰田普锐斯搭载的THS(TOYOTA混合动力系统),帮助丰田在节能领域树立了优势地位。在与本田的竞争中,丰田普锐斯成功压制了本田的上升势头。借助超级技术品牌,丰田摆脱了“廉价车”的标签,为日后在美国市场与雪佛兰和福特竞争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成功建立超级技术品牌,丰田不会成为全球汽车霸主。 长城坦克的超级技术品牌3.0TV6+9AT高阶动力总成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汽车品牌首个高阶动力总成,树立了全新的标杆。 然而,北京越野缺乏超级技术品牌,其BJ60汽油版搭载2.0T+48V发动机,技术源于长城旗下的蜂巢易创。因缺乏超级技术品牌,北京越野逐渐失去了越野爱好者的信任。 新能源时代的核心战场是超级技术品牌之争 在新能源时代,比亚迪凭借DM-i混动技术、刀片电池等超级技术品牌占据了新能源初期先发优势。 2023年3月10日,长城汽车举办了“智能新能源干货大会”,发布了全新Hi4混动技术。这是长城汽车开发的新一代混合动力系统,采用双电机串并联混动电四驱结构。该技术兼具四驱的稳定性和操控性,同时经济性堪比两驱车型,具有“四驱性能,两驱能耗”的特点,将新能源超级技术品牌之战推向新阶段。 此前,比亚迪推出了超级技术品牌“易四方”,包括四轮电机驱动、高速不爆胎、原地掉头、涉水模式等,震撼整个行业。虽然市场上拥有技术实力的汽车集团众多,如吉利雷神、长安蓝鲸、奇瑞鲲鹏等,但在用户层面成功创建超级技术品牌的企业寥寥无几。 今天,超级技术品牌在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力量,汽车集团应积极研发和推广具有广泛客户认知的超级技术品牌,利用超级技术品牌提升和改变主品牌认知势能,赢得新能源时代的竞争。 洞察四:警惕欧美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关键节点“抄后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于新兴产业,一定要搞好统筹规划,搞清楚市场有多大、风险在哪里,要防止一路所向披靡、孤军深入,最后却被人兜了底、全军覆没。”新能源汽车行业日新月异,技术更新迅速,我们需要关注欧美传统汽车集团凭借科技优势重获竞争制高点的可能性。 欧美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领先国内企业 德国大众集团深入了解马斯克的新能源汽车战略,收购江淮汽车和国轩高科部分股权。欧洲电池生产线建设加快,大众在欧洲的6座超级电池工厂至2030年预计年产能将达240千兆瓦时。同时,大众与开迈斯、美国ElectrifyAmerica等合作,搭建亚欧美充电基础设施。 奔驰概念车EQXX对中国汽车企业产生冲击。EQXX刷新能效纪录,最高纯电续航里程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