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研究报告2023年06月05日 基金投资价值分析 政策持续助力,把握低估值高分红央企投资机会广发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投资价值分析 核心观点金融工程专题报告 政策持续助力,把握低估值高分红央企投资机会 今年,国资委将中央企业2023年主要经营指标由原来的“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提出了“一增一稳四提升”的年度经营目标,推动中央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政策助力和持续推进下,央企有望进一步打开估值空间。 从目前国资委央企上市公司的规模和贡献来看,在2022年度,国资委央企 上市公司营收合计246万亿,净利润合计11万亿,以195的市值贡献了A股344的营收和213的净利润。 截至2023年5月31日,中证央企指数市盈率TTM为1021,明显低于全市场中证全指和中证民企指数。纵向来看,目前中证央企指数市盈率TTM处于历史3226分位,估值依然偏低。 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投资价值分析 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932039CSI)发布于2022年11月16日,主 要选取国务院国资委下属现金分红或回购总额占总市值比率较高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央企股东回报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成分股主要来自钢铁、建筑、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截至2023年5月 31日,成分股平均市值为134494亿元,略低于沪深300指数平均市值;股息率高达457,远高于沪深300、中证500等指数。从估值上来看,央企上市公司估值低于市场平均,将有望迎来重塑,截至2023年5月31日,中证央企指数市盈率TTM为1016,处于其3226分位的较低水平。 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2020年以来的年化收益为946,年化夏普比为054,高于沪深300、中证500等指数;且最大回撤仅为2411,远低于沪深300等主要宽基指数。以红利策略为编制主线的央企股东回报指数综合反映了高分红央企的整体表现,该指数不仅走势稳健,同时具备低回撤、低波动等属性,投资者可借助该指数分享央企高质量发展的红利。 广发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投资价值分析 广发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交易代码:560700,场内简称:央企红利50ETF)是广发基金发行的一只以跟踪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为目标的ETF基金,基金经理为罗国庆先生。该产品将于2023年6月6日上市。广发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主要投资于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成分股,为投资这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投资于具备高分红、低回撤特质的优质央企的机会。 广发基金产品线齐全,旗下产品覆盖主动权益、债券、货币、海外投资、被动投资、量化对冲、另类投资等不同类别。截至2023年5月31日,广发 基金ETF(不含联接基金及尚未成立基金)数量达到36只,总规模为86097 亿元。 风险提示:市场环境变动风险,统计结果基于客观数据,不构成投资建议。 金融工程数量化投资 证券分析师:张欣慰联系人:刘璐 0216093315902160875154 zhangxinwei1guosencomcnliulu9guosencomcn S0980520060001 相关研究报告 《基金投资价值分析一键布局价值策略汇添富中证800价值ETF投资价值分析》20230531 《金融工程专题研究百亿私募2023年一季度持仓变化透视分 析》20230520 《金融工程专题研究寻找关键时刻的“领头羊”时点动量全解析》20230517 《金融工程专题研究2023年6月沪深核心指数成分股调整预测》20230507 《金融工程专题研究公募FOF基金2023年一季报解析》20230425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 内容目录 政策持续助力,把握低估值高分红央企投资机会4 政策不断发力,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兼顾4 高分红、低估值、具备较高投资性价比5 央企股东回报指数收益稳健,波动低、回撤小7 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分析8 指数编制规则介绍8 成分股主要来自钢铁、建筑、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8 预期未来盈利能力较好9 成分股平均市值略低于沪深300指数9 指数收益稳健、回撤低于市场主要宽基指数10 广发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投资价值分析12 产品介绍12 基金经理简介12 基金管理人简介12 总结14 风险提示14 免责声明15 图表目录 图1:国资委对央企2023年主要经营指标的调整4 图2:国资委央企上市公司数量占比(20230531)5 图3:国资委央企上市公司总市值占比(20230531)5 图4:国资委央企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占比(2022年度)5 图5:国资委央企上市公司净利润占比(2022年度)5 图6:央企股东回报与主要宽基指数股息率比较6 图7:中证央企、中证央企、中证民企市盈率(TTM)对比6 图8:中证央企指数市盈率(TTM)变化7 图9: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净值及滚动最大回撤(2016123020230531)7 图10: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中信一级行业分布情况9 图11: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中信二级行业分布情况9 图12: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营业收入及增速9 图13: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净利润及增速9 图14: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成分股数量分布10 图15: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成分股平均市值10 图16: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和主要指数净值走势比较(2019123120230531)11 表1: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分年度绩效8 表2: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基本信息及选样方法8 表3: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10 表4: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和主要指数业绩比较(2019123120230531)10 表5:广发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基本概况12 表6:广发基金非货币ETF产品列表13 政策持续助力,把握低估值高分红央企投资机会 政策不断发力,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兼顾 2022年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从市场体制机制、行业构成、产业生命周期等维度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定价机制。2023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同样指出,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3月3日,国资委召开会议,对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进行动员部署。 目前,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下,国资委将中央企业2023年主要经营指标由原来的“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提出了“一增一稳四提升”的年度经营目标,推动中央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其中,“一利”指的是利润总额,“五率”指的是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营业现金比率。 概括来说,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的优化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用净资产收益率替换净利润指标。原有的“两利”指标中,保留了利润总额指标,主要考虑利润总额包含净利润和上缴税费,能直观反映为社会创造的价值。 用营业现金比率替换营业收入利润率指标。这两个指标的分母均为营业收入,但营业收入利润率的分子为营业利润,营业现金比率的分子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营业现金比率与净资产收益率的结合,实现了财务三张主表的紧密耦合,体现了资产负债表观、损益表观与现金流量表观的统一融合。 继续保留资产负债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其中,对资产负债率的考核很好地约束了部分企业盲目扩张的冲动,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指标反映了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主要衡量劳动力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综合反映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社会贡献。 图1:国资委对央企2023年主要经营指标的调整 资料来源:国资委官网,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在2023年至今新的目标、路径和考核指挥棒的指引下,央企迎来了新一轮发展。在政策助力和持续推进下,央企有望进一步打开估值空间。 从目前国资委央企上市公司(公司属性为中央国有企业且实控人为国资委)的规模和贡献来看,截至2023年5月31日,A股5199家上市公司中,国资委央企上市公司379家,占比约73;总市值181万亿,占比约195。 图2:国资委央企上市公司数量占比(20230531)图3:国资委央企上市公司总市值占比(20230531)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在2022年度,国资委央企上市公司营收合计246万亿,净利润合计11万亿,以195的市值贡献了A股344的营收和213的净利润。 图4:国资委央企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占比(2022年度)图5:国资委央企上市公司净利润占比(2022年度)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高分红、低估值、具备较高投资性价比 接下来,我们比较了2023年5月31日央企股东回报指数相对于上证50、沪深 300、中证全指、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的股息率水平,如图6所示。 可以看到,在2023年5月31日,央企股东回报指数的股息率为457,而同期 的上证50股息率为395、沪深300为281、中证全指为21、中证500为185、中证1000仅为112。可见央企股东回报指数的股息率要明显高于市场上主要的宽基指数。 图6:央企股东回报与主要宽基指数股息率比较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绘制 此外,从估值上来看,央企上市公司估值低于市场平均,将有望迎来重塑。在2022 年5月27日,国资委发布了《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提及了央企“价值实现与价值创造不匹配”问题,并要求“坚持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兼顾”。从央企现状看,截至2023年5月31日,中证央企指数市盈率TTM为1021,低于全市场中证全指的1684,明显低于中证民企指数的412。 图7:中证央企、中证央企、中证民企市盈率(TTM)对比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绘制 纵向来看,中证央企指数自2009年3月30日成立至今,市盈率均值为1219,截至2023年5月31日,中证央企指数市盈率TTM处于历史3226分位,估值依然偏低。 图8:中证央企指数市盈率(TTM)变化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绘制 无论横向对比还是纵向比较,央企整体估值水平与其经济地位并不匹配,央企仍是A股估值洼地,总体市盈率(TTM)处于历史低位,央企优势显著。未来在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背景下,预计国资央企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央企股东回报指数收益稳健,波动低、回撤小 下图展示了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自基日起的净值走势及对应的回撤情况。 图9: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净值及滚动最大回撤(2016123020230531)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绘制 可以看到,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的走势较为平稳且回撤较低,指数自基日 (2016年12月30日)起的年化收益为556、年化波动率为188、夏普比 为03、最大回撤2626。同样,我们对指数自基日起的净值表现做了分年度回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分年度绩效 年份 绝对收益 最大回撤 波动率 夏普率 2017 841 900 1077 078 2018 1483 2626 1995 074 2019 1455 1748 1859 078 2020 674 1442 2125 032 2021 2641 1937 1974 134 2022 1132 1753 2165 052 20230531 1290 946 1586 081 全样本期 565 2626 1880 030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分析 指数编制规则介绍 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932039CSI)发布于2022年11月16日,由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定制,主要选取国务院国资委下属现金分红或回购总额占总市值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