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文本内容,以下是针对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的总结:
主要发现与分析:
1. 相对估值:
- 北交所与科创板、创业板相比:北交所的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均显著低于科创板和创业板,分别为后者的约5折和约6折,表明北交所整体估值水平相对较低。
- 估值体系:尽管北交所的估值较低,但其公司的盈利能力(ROE)表现优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这可能反映了当前北交所的估值可能被过度折价。
2. 绝对估值:
- 破净率:北交所公司的破净率高达5.13%,远超其他市场,这主要是因为其公司规模较小,且部分公司业绩波动较大。然而,这些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在2023年第一季度表现良好。
- 行业分布:破净公司分布较为广泛,没有特定的行业集中度,包括机械设备、基础化工、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多个行业。
3. ROE表现:
- 北交所的ROE(净资产收益率)在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均优于科创板和创业板,显示其公司在盈利能力上具有优势。
- 这与北交所公司整体收入和净利润的快速增长相吻合,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的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了22.10%和8.23%,12.17%和10.61%。
结论与建议:
- 北交所的估值相对于科创板和创业板存在折价,但其公司的ROE表现优于后者,这可能意味着北交所当前的估值可能被低估。
- 考虑到北交所公司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以及与科技股和成长股的估值体系更为接近,投资者可能有机会从中寻找价值投资机会。
- 随着市场流动性的改善和其他积极因素的影响,北交所的整体估值水平可能存在进一步的修复机会。
风险提示:
- 政策变动风险:政策调整可能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 宏观经济环境风险:经济波动可能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市场表现。
-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行业内的激烈竞争可能影响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总体观点:
北交所作为专注于中小企业和科技创新的市场,其独特的估值体系和相对较低的估值水平提供了潜在的投资机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基本面的改善,北交所的估值有望得到合理的调整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