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信证券]:光储业务持续领先,新能源行业平台化龙头多点并进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光储业务持续领先,新能源行业平台化龙头多点并进

2023-05-06王蔚祺、李恒源国信证券天***
光储业务持续领先,新能源行业平台化龙头多点并进

公司2022年实现净利润36.9亿元,同比+127%;2023Q1实现净利润15.1亿元,同比+267%。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402.57亿元,同比+67%;公司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5.93亿元,同比+127%。2023Q1实现营收125.80亿元,同比+175%,环比-30%;实现归母净利润15.10亿元,同比+267%,环比-2%。公司2023Q1毛利率为28.00%,同比-1.50pct,环比+4.45pct。 公司各业务协同发展,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出货持续领先。2022年光伏逆变器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57.17亿元,同比增长73.66%,光伏逆变器出货量达77GW,同比增长68.83%。公司被彭博新能源财经连续四年评为“全球最具融资价值的逆变品牌”,截至2022年12月,阳光电源在全球市场已累计实现逆变设备装机超340GW,公司光伏逆变器行业龙头地位稳固。2022年公司储能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1.26亿元,同比增长222.74%,毛利率达到23.24%,同比增长9.13pct,储能系统出货达7.7GWh,同比增长156.7%。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3年4月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2022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出货量连续七年位居中国企业第一。同时,公司大储产品在2022年实现了平台化升级,推出了业界领先的“三电融合集成”液冷储能系统,产品竞争力持续领先,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高端市场地位进一步提高。 公司研发实力突出,全球渠道服务网络领先。2022年度,公司投入研发费用16.92亿元,同比增长45.70%。公司共有研发人员3,647人,研发人员占比约40%,同时公司在合肥、上海、南京、深圳、德国、荷兰设立六大研发中心,为公司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设备提供领先的技术支持;公司已在海外建设了超20家分子公司,全球六大服务区域,85+全球服务中心,280+认证授权服务商和数百家重要的渠道合作伙伴,产品已批量销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拥有行业中稀缺的全球范围+全产品覆盖的销售渠道网络优势。 风险提示:光储需求不及预期;客户开拓不及预期;新品开发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基于光储行业进入爆发期,我们上调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70.9/97.0/117.4亿元(原预测2023-2025年净利润为62.31/85.61/105.3亿元),同比增速97.2%/36.9%/21%。,EPS分别为4.77/6.53/7.91元,当前PE为24/17/14倍,维持“买入”评级。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402.57亿元,同比+67%,对应Q4实现营收180.33亿元,同比+106%,环比+81%;公司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5.93亿元,同比+127%,对应Q4实现归母净利润15.33亿元,同比+1867%,环比+32%。公司2022年毛利率为24.5%,同比+2.29pct;对应Q4毛利率为18.20%,同比+1.29pct,环比-1.59pct。 公司2023Q1实现营收125.80亿元,同比+175%,环比-30%;实现归母净利润15.10亿元,同比+267%,环比-2%。公司2023Q1毛利率为28.00%,同比-1.50pct,环比+4.45pct。公司2023年一季度整体净利润率同比提升比较明显,主要系光伏逆变器一季度海外收入占比高、地面电站产品的毛利率有所改善。 图1: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单位:亿元、%) 图2:公司单季度营业收入及增速(单位:亿元、%) 图3: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单位:亿元、%) 图4:公司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单位:亿元、%) 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略降。公司2022年期间费用率为12.41%,同比-2.17pct;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分别为7.87%(+1.32pct)、1.52%(-0.51pct)、4.20%(+0.61pct)、-1.19%(-2.36pct)。公司2023Q1期间费用率为12.96%,同比-7.19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分别为7.15%(-1.05pct) 、1.51%(-1.77pct)、3.43%(-3.14pct)、0.88%(-1.24pct)。 公司2022年底存货为196.83亿元,其中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合同履约成本分别为57.97/6.01/65.10/67.75亿元。公司2023Q1存货为183.71亿元,较2022年末下降近7%。 图5: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变化情况 图6:公司费用率变化情况 公司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出货持续领先。2022年光伏逆变器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57.17亿元,同比增长73.66%,光伏逆变器出货量达77GW,同比增长68.83%。 公司光伏逆变器远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彭博新能源财经连续四年评为“全球最具融资价值的逆变品牌”。截至2022年12月,阳光电源在全球市场已累计实现逆变设备装机超340GW,公司光伏逆变器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2022年公司储能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1.26亿元,同比增长222.74%,毛利率达到23.24%,同比增长9.13pct,储能系统出货达7.7GWh,同比增长156.7%。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3年4月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2022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出货量连续七年位居中国企业第一。同时,公司大储产品在2022年实现了平台化升级,推出了业界领先的“三电融合集成”液冷储能系统,产品竞争力持续领先,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高端市场地位进一步提高。 图7:公司光伏逆变器业务收入及其增速(单位:亿元、%) 图8:公司储能业务收入及其增速单位:亿元、%) 新能源电站系统集成及风电等业务持续贡献业绩,增长显著。2022年公司电站系统集成开发业务覆盖国内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国际市场深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截止22年底在全球累计开发建设光伏、风力发电站超31GW,公司蝉联光伏电站开发商序列全球第一;2022年公司风电变流器发货23GW,同比增长53%,海上风电变流器、风电后市场及传动等业务实现业绩重大突破。 表1:公司各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及占比 公司研发实力突出,全球渠道服务网络领先。2022年度,公司投入研发费用16.92亿元,同比增长45.70%。公司共有研发人员3,647人,研发人员占比约40%,同时公司在合肥、上海、南京、深圳、德国、荷兰设立六大研发中心,为公司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设备提供领先的技术支持;公司已在海外建设了超20家分子公司,全球六大服务区域,85+全球服务中心,280+认证授权服务商和数百家重要的渠道合作伙伴,产品已批量销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拥有行业中稀缺的全球范围+全产品覆盖的销售渠道网络优势。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分别达到110.0/143.2/160.0GW,储能系统出货量分别达到16.5/32.5/44.1GWh。新能源电站开发装机量分别达到4.1/4.5/5.0GW,预计公司2023-2025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49/853/1045亿元,同比增速61.3%/31.5%/22.4%;归母净利润70.9/97.0/117.4亿元,同比增速97.2%/36.9%/21%。 表2:公司分部收入及盈利预测 投资建议:基于光储行业进入爆发期,我们上调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70.9/97.0/117.4亿元(原预测2023-2025年净利润为62.31/85.61/105.3亿元) ,同比增速97.2%/36.9%/21%。,EPS分别为4.77/6.53/7.91元,当前PE为24/17/14倍,维持“买入”评级。 财务预测与估值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利润表(百万元)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