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1)国内:华证指数ESG评级正式上线新浪财经,推动融合中国特色及实践经验。 华证ESG评级以ESG核心内涵和发展特点为基础,在国际公认的ESG评价框架内,考虑中国特色及具体实践经验,自上而下构建四级指标体系,具体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44个,四级指标近80个。 2)国外:欧盟通过碳关税等五项法案,成为全球首个“碳关税”经济体。4月25日,欧盟理事会投票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完成了CBAM整个立法程序,欧盟将成为全球首个征收“碳关税”的经济体,碳关税将于2023年10月启动、2026年正式实施,2034年全面运行。 政策动态:联交所建议强制所有发行人披露与气候相关的信息,并引入ISSB相关信披要求。香港联交所发表了一份咨询文件,寻求市场对加强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框架下气候相关信息披露的建议的反馈,建议强制所有发行人在其ESG报告中披露与气候相关的信息,并引入符合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ISSB)气候标准的新的与气候相关的信息披露。该强制披露规则如果被采纳,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并适用于在该日期或之后开始的会计年度的ESG报告。 ESG产品跟踪: 1)债券:截至2023年5月3日,我国已发行ESG债券达5644只,排除未披露发行总额的债券,存量规模达12.1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社会债券余额规模占比最大,达59.33%。截至4月30日,4月发行ESG债券共124只,近一年共发行ESG债券1475只,发行总金额达2.54万亿元。 2)基金:截至2023年5月3日,市场上存续ESG产品共451只,ESG产品净值总规模达5,704.33亿元人民币。其中环境保护主题基金产品规模占比最大,达52.62%。2023年4月发行ESG产品共8只,发行份额为27亿份,主要为纯ESG主题基金和环境保护主题基金,近一年共发行ESG公募基金113只,发行总份额为642.98亿份。 3)银行理财:截至2023年5月3日,市场上存续ESG产品共363只。其中纯ESG产品规模占比最大,达63.09%。截至2023年4月30日,4月发行ESG产品共16只,主要为纯ESG和环境保护,近一年共发行ESG银行理财204只。 ESG专家观点: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碳金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接下来的工作安排:1)有力保障全国碳市场平稳有序发展;2)积极创新碳金融制度和产品;3)积极搭建碳金融服务平台。 风险提示:ESG发展不及预期;双碳战略推进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1.热点聚焦 1.1.国内 (1)华证指数ESG评级正式上线新浪财经,推动融合中国特色及实践经验。 投资者可在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查询华证指数ESG总评分与三项支柱评分(分项),帮助用户和投资者多维度了解企业ESG表现,更好地进行横向比较,方便做出更全面的ESG投资决策。华证ESG评级以ESG核心内涵和发展特点为基础,在国际公认的ESG评价框架内,考虑中国特色及具体实践经验,自上而下构建四级指标体系,具体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44个,四级指标近80个。华证指数集成传统数据与另类数据,打造算法驱动的大数据引擎,按季度为更新周期,系统测算A股及港股上市公司的ESG表现(总分为100分)和风险水平,其中:(1)评级给予“AAA-C”的九档评级;(2)风险给予“低风险、关注、警告和严重警告”的四档分类。 表1:华证ESG评级指标体系3大支柱16个主题 图1:华证ESG九档评级 (2)新浪财经与上海高级金融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多领域展开合作共建。4月25日,新浪财经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指出,双方将在学术研究、市场活动,以及其他多个方面发挥各自优势,促进资源共享,互利双赢,携手共建。尤其在ESG相关领域,双方将在筹办ESG全球领导者峰会、举办ESG相关主题活动、ESG行业培训或相关课程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双方还将围绕ESG开展相关研究合作,积极推广和践行可持续发展、责任投资,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价值理念,为助力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3)首届中国碳金融论坛在上海召开,助力“降碳增金,绿色赋能”。论坛以“降碳增金·绿色赋能”为主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推动气候投融资,建立适应碳中和发展的金融风险管理机制。论坛从学界和业界最优的政策分享、金融发展解读、碳资产管理领域的学术和实践资源,全面剖析了中国特色碳金融体系;同时,借鉴国际最新的碳金融实践,探讨分析碳基金碳债券、碳保险、碳信托等碳金融产品发展和应用面临的问题,共同探索碳金融促进绿色低碳投融资机会,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碳减排的协同共赢以及真正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碳中和贡献智慧。 (4)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环境、社会与治理(ESG)专业委员会正式获批成立。4月22日,“新征程下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23年会长理事长工作会议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顺利召开,会议正式批准成立环境、社会与治理(ESG)专业委员会等5个研究会专业委员会。环境、社会与治理(ESG)专业委员会成立的目的是整合该领域专家集中进行定向研究,探讨我国ESG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努力为企业践行ESG理念、加强ESG信息披露等提供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探索有中国特色的ESG发展道路,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及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助力。 (5)粤港开展碳标签互认合作,助大湾区企业提升绿色竞争力。4月25日,广东省低碳发展促进会碳标签专委会与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签订《关于共同合作开展粤港碳标签互认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将开展粤港碳标签互认合作。碳标签主要是指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把商品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标标示出来,并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从而引导低碳生产和消费。此次粤港碳标签互认是两地探索规则衔接、引导企业绿色低碳生产消费的重要举措,将有助于引导绿色低碳生产和消费,助力大湾区企业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国际规则,提升外贸行业绿色竞争力。接下来两地的碳标签机构将合作制定详细的粤港碳标签互认规则,开展典型产品的互认实施。 (6)驿通科技推出全国首个ETC交通碳资产方法学标准,助力交通行业双碳目标达成。驿通科技与中央财经大学碳中和科技团队中财数碳合作,共同研究确立了全国首个ETC交通碳资产方法学标准。此方法学标准依托ETC设备数据,创新性地发掘和整合了数据资产和碳资产,并以真实碳减排量核算为基础,进行后续的碳普惠模型设计,研发了用户画像、流通机制等十多个核心碳普惠模型算法,涵盖碳资产从发放到流通、抵消、兑换的全部环节,形成了可持续的商业闭环,未来具有较大的应用空间。ETC交通碳资产方法学的设立,为交通领域ETC线上发行、ETC高速缴费、ETC停车缴费等业务提供了碳减排核算依据,为后续交通碳普惠和碳金融平台的开发运营建立了良好的科学基础,有利于我国交通行业双碳目标的实施。 (7)ESG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京举办,深入探讨中国与世界可持续发展策略。研讨会旨在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绿色发展战略部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企业价值创造,促进中外企业ESG实践交流互鉴,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认同的ESG体系。会议分为欢迎致辞、主旨演讲、案例分享、圆桌讨论等环节,国内外“政”“产”“研”界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国际组织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共商共享国内外ESG发展新动态、新趋势,为中国与世界可持续发展献智献策。 1.2.国外 (1)欧盟通过碳关税等五项法案,成为全球首个“碳关税”经济体。4月25日,欧盟理事会投票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完成了CBAM整个立法程序,欧盟将成为全球首个征收“碳关税”的经济体,碳关税将于2023年10月启动、2026年正式实施,2034年全面运行。除此之外,欧盟还通过了对欧盟碳市场(ETS)指令的修订、设立社会气候基金的法规、海运船舶排放规则修订,以及航空业相关的碳市场规则修订等5项法案,这些是“实现2030年气候目标的关键立法”。五项法案将减少欧盟主要经济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同时确保最脆弱的公民和微型企业,以及面临碳泄漏的部门在气候转型中得到有效支持,是欧盟完成2030年较1990年排放水平至少减少55%、2050年实现碳中和承诺,即“fit for 55”一揽子计划的一部分。 图2:欧盟CBAM路线图 (2)欧盟要求飞机必须使用可持续燃料(SAF),减少航空业的碳排放。欧盟成员国达成一项协议,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将强制要求航空公司从2025年开始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与常规航空燃油相比,SAF能将二氧化碳排放降低75%以上。但目前SAF的产量很小,而且比传统的航空燃油贵的多。 根据新规,欧盟机场起飞的所有飞机燃料都必须与SAF混合使用,从2025年起SAF最低比例为2%,每5年提高一次,到2030年上升到6%,到2035年上升到20%,到2050年达到70%。 (3)欧盟与挪威签署“绿色联盟协议”,应对气候变化。该联盟自2022年2月起开始运作,涵盖自然保护、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适应气候变化以及去除、捕获和储存二氧化碳的技术等领域,该伙伴关系还重点关注化石燃料的转型,包括清洁交通、可再生能源和制氢,以及获取这些技术所需的关键原材料。 同时,联盟协议也包括了在国际层面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例如,双方承诺根据《巴黎协定》促进清洁能源转型,以及增加公共和私人资金的投资等。 2.政策动态 (1)《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印发,提升生态碳汇能力。4月22日,自然资源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了《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方案围绕提升生态碳汇能力、有效发挥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等内容,提出了到2025年、2030年的主要目标及重点任务。 《方案》指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包括四个方面重点任务:1)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巩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2)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3)建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系,加强科技支撑与国际合作;4)健全生态系统碳汇相关法规政策,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2)11部门联合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助力“双碳”标准体系建设。国家标准委、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指南》明确了碳达锋碳中和国际标准化工作重点:1)形成国际标准化工作合力,提出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国际标准化协调推进工作组等措施;2)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出与IPCC、ISO、IEC、ITU等机构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交流合作对接等措施;3)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出在温室气体监测核算、能源、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提出国际标准提案等措施; 4)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对接,提出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国内国际标准比对分析,鼓励适用的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等措施。 (3)联交所建议强制所有发行人披露与气候相关的信息,并引入ISSB相关信披要求。香港联交所发表了一份咨询文件,寻求市场对加强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框架下气候相关信息披露的建议的反馈。联交所建议强制所有发行人在其ESG报告中披露与气候相关的信息,并引入符合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ISSB)气候标准的新的与气候相关的信息披露。该强制披露规则如果被采纳,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并适用于在该日期或之后开始的会计年度的ESG报告。 联交所拟就若干披露设置一个为期两年的过渡期,在此期间实施过渡性规定。 图3:气候相关信息披露的四大核心支柱 3.餐饮企业低碳发展研究 餐饮行业ESG更关注社会和治理。参考MSCI指标体系,对餐饮行业而言,社会项权重最高,占比48.2%,其次为治理,占比33%,环境项权重最低,为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