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国绿色资本市场绿皮书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中国绿色资本市场绿皮书

中国绿色资本市场绿皮书

绿⽪书 中国绿⾊资本市场 (2O22年度) 中国建设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绿⾊⾦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2023年4⽉ ⽬录 摘要1 第⼀章中国绿⾊资本市场发展概况3 1.1中国绿⾊资本市场发展概述3 1.2碳中和⽬标下的绿⾊资本市场6 1.3绿⾊资本市场发展趋势9 1.4绿⾊资本市场国际合作10 第⼆章政策框架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2 2.1绿⾊资本市场标准12 2.2绿⾊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监管要求14 2.3绿⾊⾦融标准和信息披露⾯临的挑战与建议15 第三章绿⾊债券市场16 3.1绿⾊债券市场发展现状16 3.2绿⾊债券产品创新19 3.3绿⾊债券市场发展展望与建议26 第四章绿⾊基⾦27 4.1绿⾊基⾦市场发展现状27 4.2绿⾊私募基⾦产品创新28 4.3公募基⾦绿⾊投资31 4.4ESG基⾦与⾦融科技32 4.5绿⾊基⾦市场发展⾯临的问题与建议33 第五章绿⾊股票市场34 5.1绿⾊股票市场发展历程34 5.2绿⾊股票界定标准34 5.3中国绿⾊股票市场发展现状37 5.4绿⾊股票市场未来趋势与建议37 第六章绿⾊保险39 6.1绿⾊保险市场发展现状39 6.2绿⾊保险产品及案例41 6.3环境责任险⽓候保险试点43 6.4绿⾊保险市场发展展望与建议44 第七章绿⾊私募股权和⻛险投资45 7.1绿⾊科技领域PE/VC募资情况45 7.2绿⾊科技领域近期投资情况47 7.3绿⾊科技领域近期投资热点及典型案例49 7.4绿⾊科技投资的挑战和展望50 第⼋章ESG投资市场53 8.1绿⾊理财产品市场发展现状54 8.2ESG投资市场体制机制56 第九章中国绿⾊资本市场展望 8.3ESG投资市场发展的问题与建议60 ------------------------------------------------------------61 9.1绿⾊⾦融标准将继续与国际接轨,转型⾦融预计将取得突破61 9.2环境信息披露要求等绿⾊资本市场基础设施有望更新62 9.3绿⾊资本市场规模将进⼀步扩⼤62 9.4继续积极开展绿⾊⾦融国际合作62 参考⽂献63 摘要 ⾯对新冠疫情和极端天⽓等事件的冲击,⼈们越发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020年9⽉2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会⼀般性辩论宣布,中国将⼒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项承诺是中国应对⽓候变化进程中的⾥程碑式的事件,开启了中国以碳中和为⽬标,从能源、经济、科技等领域全⾯向低碳转型的新时代。 本⽂梳理了近年来资本市场主要绿⾊⾦融产品及其发展情况,主要包括绿⾊债券、绿⾊基⾦、绿⾊股权投资、私募股权(PE)和⻛险投资(VC)以及ESG投资等内容。此外,考虑到绿⾊保险对于推动发展绿⾊⾦融及相关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如降低绿⾊建筑可能⾯临的洗绿⻛险、降低可再⽣能源和绿⾊农业相关⽓候⻛险,以及保险资⾦在绿⾊资本市场的运作等⽅⾯,本⽂也将绿⾊保险纳⼊讨论范围。基于以上经验,本⽂总结了我国发展绿⾊⾦融的主要框架,识别了进⼀步发展的挑战和发展障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本⽂⽤⼤量的数据和案例梳理了我国绿⾊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并希望为相关投资者、⾦融机构、企业、政府部⻔以及地⽅⾦融创新改⾰试验区提供借鉴。此外,我们也希望其他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带⼀路”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能够从中国绿⾊⾦融的诸多实践和发展经验中有所借鉴,促进经验的总结,为更⼴泛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社会的绿⾊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 ⼒量。 在双碳⽬标的激励下,我国步⼊了绿⾊发展的快⻋道。近年来,中国探索形成了以政策标准体系、环境信息披露框架、激励约束机制、产品和服务体系、国际合作为⽀柱的绿⾊⾦融框架,并建成了世界上最⼤的绿⾊⾦融市场之⼀,包括绿⾊信贷、绿⾊债券和其他绿⾊⾦融产品,为⽀持我国实现绿⾊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双碳⽬标提供了重要基础与保障。 在顶层设计⽅⾯,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态⽂明建设的意⻅》、《⽣态⽂明体制改⾰总体⽅案》等⽂件,为中国绿⾊资本市场的发展搭建了制度保障;2016年⼈⺠银⾏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融体系的指导意⻅》为绿⾊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这些⽂件成为我国发展绿⾊⾦融市场的顶层设计。 在绿⾊⾦融产品⽅⾯,中国的绿⾊⾦融产品历经了从⽆到有的发展历程,⽬前已形成了包括绿⾊信贷、绿⾊债券(含资产证券化ABS)、绿 ⾊保险、绿⾊基⾦等多种资产类别。在碳中和的背景下,中国绿⾊⾦融产品更加丰富,绿⾊资本市场规模不断增⻓。2022年中国本外币绿⾊贷款余额已经达到22.03万亿元,存量规模全球第⼀;Wind数据显⽰:截⾄2022年12⽉末,当年绿债发⾏规模超过8690亿元,同⽐增⻓50.3%;此外,绿⾊基⾦、绿⾊保险、绿⾊领域PE/VC和ESG投资等相关产品和市场也取得显著进展。 在绿⾊⾦融标准体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国家级绿⾊标准体系的经济体之⼀,并已出台了绿⾊信贷、绿⾊债券的界定标准。在标准接轨⽅⾯,中国积极通过联合国、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平台参与国际标准⼯作,并与欧盟在可持续⾦融国际合作平台(IPSF)牵头对中国和欧盟的绿⾊与可持续⾦融标准进⾏了对照,发布了《可持续⾦融共同分类⽬录》。《共同分类⽬录》的推出,对于提⾼不同标准的可⽐性、推动中欧⾦融机构和企业到对⽅市场发⾏绿⾊债券、促进绿⾊投融资跨境流动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绿⾊⾦融激励机制⽅⾯,中国的政策制定部⻔和地⽅政府从财政、货币和监管等⻆度,先后出台了多种形式的绿⾊考核与激励机制。 ⽐如,⼈⺠银⾏将符合条件的绿⾊信贷和绿⾊债券纳⼊央⾏再贷款合格抵/质押品范围,并于2021年11⽉推出“碳减排⽀持⼯具”,向可再⽣能源等符合条件的绿⾊投融资活动提供低成本资⾦。不少地⽅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激励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绿⾊融资⼯具进⾏奖补,包括财政贴息、保费补贴、绿⾊企业上市奖励、绿⾊债券认证费⽤补贴和奖励等,以降低绿⾊融资⼯具的成本和⻛险。 在环境信息披露⽅⾯,⼈⺠银⾏和银保监会完善了绿⾊贷款统计制度,并定期公布相关数据;⼈⺠银⾏还通过⾦融标准委员会发布了 《⾦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指南》,为⾦融⾏业推荐国家标准,并在绿⾊⾦融改⾰创新试点地区⼴泛使⽤;交易所和交易商协会提出了绿⾊债券信息披露的具体要求,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要求也在不断完善,包括⿎励按照⽓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作组(TCFD)建议框架等国际标准开展信息披露;⽣态环境部有关环境信息强制披露的主体已覆盖重点排污单位、上市公司和⾮⾦融债券发⾏⼈。 1 在国际合作⽅⾯,在世界各国⽇益重视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绿⾊⾦融已成为我国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包括共同主持G20可持续⾦融 ⼯作组、发起并参与央⾏与监管机构绿⾊⾦融⽹络(NGFS)和可持续⾦融国际合作平台(IPSF)、发起成⽴“⼀带⼀路”绿⾊投资原则(GIP)和绿⾊⾦融全球领导⼒项⽬(GFLP)等多边合作机制,以及同英国、法国、德国、欧盟、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经济体开展双边绿⾊⾦融合作,覆盖政策协调、标准体系建设、绿⾊“⼀带⼀路”和跨境绿⾊投资等内容,向全球积极宣传中国在绿⾊⾦融政策、标准⽅⾯的进展和最佳实践,不断提升在该领域的话语权和领导⼒。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绿⾊资本市场已成为全球最⼤的市场之⼀。但在碳中和的背景下,还需要进⼀步发展和完善。例如,要实现碳中和⽬标,⽬前的绿⾊⾦融产品还不能满⾜⾼碳资产和活动的转型需求,市场规模需要⼤幅提升,在标准建设、激励机制和信息披露等⽅⾯也还没有充分反映碳中和的要求。绿⾊资本市场的参与者也需要加强低碳转型和绿⾊发展的意识,提⾼绿⾊投资⽔平。为推动中国绿⾊资本市场的进 ⼀步发展,为中国双碳⽬标的如期实现提供更多的资⾦⽀持,本报告认为还应当开展以下⼯作: 在绿⾊债券⽅⾯,可以在进⼀步完善配套政策和制度设计、加⼤产品创新⼒度等多⽅⾯推进绿⾊债券市场发展深度和⼴度,为我国实现双碳⽬标和绿⾊低碳循环的⾼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助⼒。 在绿⾊基⾦⽅⾯,各⽅应当进⼀步明确绿⾊基⾦和ESG基⾦的定义、标准和监管要求;加强投资者引导,培养投资者的绿⾊投资和ESG投资观念;⿎励企业披露ESG信息,构建本⼟化ESG评价⽅法学;挖掘不同⾏业ESG表现、提⾼财务回报率。 在绿⾊股票市场⽅⾯,可以从以下⼏⽅⾯推动绿⾊股票在中国的发展:⼀是提⾼对上市企业的环境及⽓候相关信息披露要求,⼆是提⾼各类投资者对ESG的认识和需求,三是强化资本市场重要⾦融参与机构绿⾊相关意识与能⼒,四是培育本⼟的第三⽅专业机构开展绿⾊股权的评估认证服务。 在绿⾊保险⽅⾯,可以从以下⽅⾯进⼀步完善绿⾊保险市场:⼀是从建⽴⻛险评估量化机制、明确相关信息的披露要求、促进正向和反向激励机制的设置等⽅⾯⼊⼿,完善绿⾊保险⽀持政策体系;⼆是从供给端发⼒,借鉴国内外先进实践,优化产品形式和内容;三是注重全过程的⻛险管理和服务,完善“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处置机制,根据不同险种开发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案,同时优化⻛险评估⼿段。 在绿⾊科技领域⼀级市场投资⽅⾯,双碳⽬标的提出带动了相关投资热潮,但同时也存在⼀些挑战,包括缺乏权威的绿⾊私募股权投资界定标准;投向绿⾊科技领域的私募股权资⾦仍然有限;在绿⾊科技领域的投资⽅向上,热点聚集现象较为明显;⽬前的绿⾊科技领域私募股权投资主要集中在成熟减碳技术领域,投向更早期创业项⽬的资⾦较少。针对以上挑战,建议通过国家以及地⽅产业引导基⾦引导相关⾦融机构投向具有专业能⼒的绿⾊科技领域投资机构。政府可以通过⾏业、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引导私募股权基⾦、⻛险投资基⾦投向更早期、更具减碳潜⼒的项⽬或企业。 在ESG投资⽅⾯,本⽂建议有关各⽅积极构建⼀套兼具全球通⽤指标和特别指标的ESG体系,为投资者参与ESG投资提供明确的参考⽅向;加快制定ESG信息披露标准,提⾼市场主体对ESG的认识,同时⿎励ESG⾦融产品创新,完善ESG投资管理体系。 总结我国绿⾊⾦融市场的发展经验,不难发现绿⾊⾦融标准、环境信息披露要求、激励机制、绿⾊⾦融产品创新、国际合作及能⼒建设等“五⼤⽀柱”发挥了重要作⽤。在双碳⽬标的背景下,为积极⽀持绿⾊低碳可持续发展,绿⾊资本市场需进⼀步健全标准体系,并与国际市场提 ⾼可⽐性;完善信息披露要求,提升资⾦⽤途透明度;创新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加速推动绿⾊资本市场发展;丰富创新绿⾊⾦融产品⼯具箱,满⾜更多投资者的需求;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及绿⾊⾦融能⼒建设,创造不同类型市场主体密切对话机会,为绿⾊债券市场注⼊活⼒,增强我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话语权。 2 第⼀章中国绿⾊资本市场发展概况 近年来,在中央和地⽅⽀持政策的指导下,在市场主体的努⼒下,中国绿⾊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政策框架初步完善,绿⾊⾦融市场产品创新增⻓,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不断创新,信息披露框架不断完善。 绿⾊⾦融产品⽅⾯,主流的绿⾊⾦融产品,如绿⾊信贷、绿⾊债券市场规模和发⾏量均迅速增⻓,新兴的绿⾊投融资⼯具市场已经初具雏形,碳定价机制也在逐步完善中。绿⾊信贷⽅⾯,截⾄2022年末,绿⾊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同⽐去年增⻓38.5%,较各项贷款余额增速快28.1个百分点。绿⾊债券⽅⾯,中国⼈⺠银⾏研究局统计,2022年6⽉末,我国绿⾊债券存量规模1.2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位;截⾄2022年末,我国绿⾊债券发⾏规模达到8690亿元,同⽐增⻓50.3%。绿⾊保险⽅⾯,2018年⾄2020年,保险业累计提供绿⾊保险保额达45.03万亿元,⽀付赔款533.77亿元。绿⾊基⾦⽅⾯,据中基协数据显⽰:截⾄2022年6⽉底,以绿⾊、可持续、ESG等为主题的公私募基⾦共计1178只,规模达8821亿元,较2020年底规模增⻓34%。绿⾊股票⽅⾯,与绿⾊信贷和绿⾊债券以及其他绿⾊⾦融⼯具相⽐,我国绿⾊股权融资⽅⾯发展较晚。但是在中国双碳⽬标背景下,绿⾊股票有望成为与绿⾊债券并驾⻬驱的核⼼绿⾊⾦融资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