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医药与生物科技篇 2023.04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及相关预测,2022年,我国医药工业市场规模约为2.9万亿元,我们预计2030年规上医药工业企业收入将突破4.8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5%。 核心观点: 1.技术平台空前多样化,组合创新成为一种新的创新模式,人类在生物医药领域的认知将再次“进化”。目前全球生物医药领域同时存在小分子、大分子、单抗双抗甚至“N抗”、CAR-T/NK/TCR-T/TIL,肿瘤疫苗、基因疗法、溶瘤病毒、mRNA以及小核酸类药物等空前多样化的技术路线。当一种技术路线无法完全满足临床需求时,对现有诊疗方案及在研药物之间的搭配组合就成为临床研究者的“心头好”,组合成药,多药联用恰恰是来源于临床需求驱动的创新。新药物形式的发现是一种创新,直接以临床需求出发,对现有已知疗法的合理搭配组合以形成新的、更优效的疗法同样具备创新内涵,并且路径更加直接,直面临床需求。 2.中国生物医药发展照搬美国发展逻辑已然走不通,需要适应新的发展曲线。由于医保集采、定价体系等因素,中国生物医药的商业支付体系与美国有很大差异,导致中美两国生物医药企业即便面临同等高风险、消耗同样高额研发临床费用,但在商业化阶段中国生物医药企业面临国谈、集采“灵魂拷问”,无法产生与美国市场类似的高回报预期。中国医药市场的支付模式决定了企业的选择要么在市场上保持技术独创,享受一段时间的市场独占,要么积极拥抱集采,做到自身产品成本优势明显,价低质优,以价换量。 3.对于大多数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管线进度的管理能力至少应与创新能力并列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同一靶点,同一技术方向严重内卷的今天,第一个进入获批临床,第一个完成入组,第一个拿到上市许可,甚至成为某一技术方向仅有或少数商业化的管线,才能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创新药研发费用规模严重后置,研发越往后,花费呈指数增长,风险依然巨大,不少生物医药企业甚至可以说需要消耗几乎全部财力,才有可能将1-2条中后期管线推向商业化,如果最成熟的管线研发失败,早期的技术创新被市场给予估值可能性就会变得很小,企业基本不再有另起炉灶的机会。 4.相较于之前资本市场更青睐技术的创新性与独特性,现在资本市场转而对商业化的现状和预期更为关注。“人命关天”的社会伦理和“强监管”的法制要求,凸显了医药行业保守谨慎的一面,研发路径长,失败风险高,创新与独特不一定有回报,失败总是如影随形,而一旦产品无法上市,企业就会面临资金压力。说到底,治病救人的创新药也是商品,市场火热的时候,企业估值用“市研率”,而一旦市场回过味来,浮在想象中的市梦率就会跌落回现实中的市盈率、市销率了。资本市场回归理性依然不止要求创新药企业要有 明确的商业化预期,而更重要的是要有现实可见的商业化成果。 5.大额Licenseout交易频频出现,是中国本土药企国际化和迈向世界一流的起步信号。选择做创新药,出海是必由之路,只有出海才能把药物的价值开发到最大,这已经成为创新药行业在经历医保“灵魂砍价”洗礼后的共识。药品商业价值最大化要求中国企业不再满足于fastfollow,转而开发欧美市场都没有的产品,以填补更高阶的临床和商业空白,大额licenseout的出现,从商业角度证明了这一点。当下,中国的创新药开发仍有人才及资源红利,海外的市场及品牌背书对于国内仍有吸引力,这两者结合在一块,正好是当下中美两地的创新药投资人,都喜闻乐见的一个东西。 一、2022年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一)市场规模、增长 1、一个轮回的结束,一个轮回的开始:2015-2021年是第一波红利期,2023年又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第一波红利前的积累和酝酿时期。 中国医药产业现代化发展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药监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GMP实施工作。通过数年时间的建设,一大批设备落后、管理水平差的企业退出了医药市场,在全行业提高了药品生产的质量标准。在这个阶段,中国现代化医药产业刚刚起步,以恒瑞、天晴、华海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告别传统中药和普药生产,通过引进技术,跟进国际医药市场动态,一大批具有先进作用机制和临床特色的仿制药投放市场,仿制药的可及性问题在这个阶段得到基本解决。同时,仿制药质量参差不齐,仿制药批件上市审评被大量积压,从审评审批政策上,国外有国内没有的在中国医药法规上还被归类为“三类新药”,中国本土尚缺乏能够按照现代化药物研发体系开发创新药的人才和企业。 2008年起,国家开展高水平海外人才计划,众多具有国际视野和经验的优秀人才回国加入本土企业或在各大产业园区创业,为中国医药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随着以贝达药业为代表的一批海归创业者成功研发创新药并推向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科学家看到了中国本土具备开发创新药的初步条件和可能性,中国创新药本土研发和产业化的星星之火大致在这个阶段播种,为日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撑和铺垫。 2015-2021的第一波红利期。 基于之前打下的GMP产业基础、国家高水平海外人才计划实施提供的人才保证,以及中国资本市场投资医药创新的潮流萌发,以2015年国家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为标志,中国创新药进入高速发展期。评审批制度不断改革完善并开始与国际接轨,高水平人才持续涌入创新药赛道,资本市场改革为创新药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第一波红利期快速到来,大致有如下几项标志性事件。 “722”及后续改革事件:2015年7月22日,国家药监局发出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通告,组织对已申报生产或待进口药品进行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以此拉开中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序幕。722事件的初衷是提高仿制药质量、提升申报门槛,解决申报项目积压,审评时限严重超期的痼疾,其以疾风扫落叶的气势,令人震惊的撤回率,解决了审评审批的积压和延期问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了扭转中国仿制药研发生态和市场格局的使命。随后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提出四大任务,提高药品审批标准,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加快创新药审评审批,开展药品上市许可证持有人制度。此后数年,国家药监局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支持药品创新研发的新政,产业链各主体逐渐明晰了监管部门划定的监管原则,在严要求、强执行、严监管背景下,高效、严谨的产业环境被重新塑造,从严厉处罚造假到仿制创新结合再到追捧创新,中国医药产业在722之后的几年悄然发生蜕变,中国创新药的春天终于到来。如今回看722事 件,其实质就是通过一场疾风骤雨般的改革,起到了避免审评积压的作用,此后一系列新政出台为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生态环境,造就了中国创新药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 港股18A改革:2018年,香港联交所修订了《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新增了第18A章“生物科技公司”,并于2018年和2020年分别发布了《有关生物科技公司是否适合上市的指引信(GL92-18)》和《有关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文件披露的指引信(GL107-20)》,对生物科技公司是否适合上市以及上市文件的披露予以进一步规定。18A章节规定,拟赴香港上市生物科技公司市值至少达到15亿港币,至少已有一项产品通过概念验证阶段(临床II期),必须拥有与之相匹配的核心知识产权,发行人须披露研发产品管线的情况,如产品的具体效用、竞争优势、市场机会以及临床试验等相关信息,通过发行人在公开招股书向投资者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于投资人正确理解和评估发行人的产品的前景。 18A章节为未盈利和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创设了上市条件,降低了上市门槛,为初创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平台,有助于初创生物科技企业进一步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创新药、罕见病治疗、高科技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登陆联交所。五年来,已有52家生物科技类企业根据18A相关章节的规则赴港上市,总募资金额超过1100亿港元。 科创板的推出:2018年底,科创板被正式提出,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 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2022年底, 登录科创板的生物医药企业有87家。 2015-2022年的几年,我国创新药物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与此同时我国对知识产权现状的逐步改善使得创新活力不断释放,逐步打破了国内创新药研发的坚冰局势,加快了我国创新药行业的发展速度。国家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港股18A和科创板设立等一系列外部利好因素出现,中国医药产业对创新的共识快速形成,资本市场追逐医药创新的热潮很快来到,中国本土创新药市场规模及产品获批情况都快速增长。而且,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后,医保目录调整常态化、创新药国家谈判机制化,新药从获批到进入医保目录的进程得到了加速,我国创新药市场规模也稳步扩大。 从我国创新药市场规模来看,数据显示,2015年到2021年我国创新药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扩大。2015年我国创新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019亿元;到2021年便增长至10488亿 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约8.81%。而且2016年到2021年我国创新药行业市场规模增速一直维持在5%以上。 从我国创新药获批的变化来看,我国获批创新药数量(包括进口注册)从2015年的 31款增长至2022年的89款。其中以化学药获批数量增长最快,从2015年的5款增长至 2021年的46款;生物药获批数量则是呈现相对稳步增长态势;而中药获批数量则在2021 年快速增长,在经历疫情之后我国对于传承创新中医药愈发重视,受此影响从2020年我国 中药获批数量从3款增长至2021年的12款。截止2022.12.21,国内共获批51款创新药 (除疫苗),(化药30个,生物药15个和中药6个品种)和18款改良型新药,虽与2021 年获批创新药相比数量有所减少,但不乏一些潜在FIC和BIC产品。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资本市场在中国创新药和生物医药领域的表现以及带给创新药和生物医药公司的影响和压力不容忽视。从行业发展阶段来看,中国创新药在经历一个相对无序的快速上升阶段后,市场和监管的变化导致行业逻辑的变化,进而引起资本市场表现的衰退。2022年初,美国限制中国企业进口生命科学产业上游产品,引发了医药行业危机感。2022年9月,美国启动《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旨在减少生物技术领 域,尤其是制药领域对中国的依赖,并且在同月加强对中国生物医药公司跨境收购的审查。疫情期间跨界进入创新药行业的资本逐渐转移至其他确定性更高、增长潜力更强的行业,这导致医药估值水平的回落。2022年中国放开新冠管控后,疫情短暂爆发后迅速平息,这对在新冠疫苗和治疗药领域投入大量资源的创新药企业带来沉重打击。 三年新冠疫情使得疫苗研发成为重点领域,mRNA技术在这个时期进入公众视野,并成为近年资本市场的“宠儿”,一批头部mRNA生物医药企业迅速崛起、获得巨额融资,不断吸引市场和行业的关注。但最终本土上市公司靠相对成熟的生产体系和大公司特有的临床研究能力拔得头筹,摘得中国本土第一个获批的mRNA新冠疫苗。药物方面,中和抗体技术由于研发路线相对直接、作用机制相对明确而被首先研发成功并推向市场,但很快市场也意识到中和抗体无法抵御病毒的不断突变,且注射给药无法大规模推广,病人依从性 存在问题,小分子新冠口服药由于靶点保守、生产简单、病人服用方便迅速成为新冠治疗药物竞争的核心领域,且随着辉瑞新冠药物的上市,国内新冠口服药物的竞争集中聚焦于辉瑞、吉利德同靶点药物,并在2023年初由先声药业和君实生物拔得头筹,紧接着3月广东众生睿创推出首个国产单药3CL抑制剂,新冠口服药物的竞争格局也变得明确。 随着新冠疫情进入“乙类乙管”的新阶段,尽管新冠病毒还会长期存在,但国内新冠疫苗及治疗药物的市场预期都大幅缩小,人们不再像疫情初期那样对疫苗和药物抱有很强的需求和期待,市场追逐的热点也在逐步移开。尽管中国本土mRNA疫苗和新冠口服药物没能在疫情最吃紧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