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易凯资本]:2024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医药与生物科技篇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4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医药与生物科技篇

医药生物2024-04-18-易凯资本光***
2024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医药与生物科技篇

2024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医药与生物科技篇 2024.04 根据国家统计局及相关预测,2023年我们医药工业市场规模约为3万亿元,我们预计2030 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收入将突破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5%。 核心观点: 1.经过近十年快速发展,中国生物医药的全球影响力显著提升。2023年,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授权交易(LicenseDeal)中,中国已经成长为除美国之外最大的产品/技术输出国,无论是授权交易数量还是授权产品管线数量仅次于美国,超过欧洲地区和日本。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企业授权交易总金额快速增长,总交易金额从2019年的13.9亿美元上涨到2023年的406.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是全球同期数据的十倍以上,中国正在快速向世界舞台中央迈进。2023年中国医药企业的大额授权交易同样吸引了全球目光,百利天恒与百时美施贵宝的ADC(抗体药物偶联物)交易创造了国产药物授权出海新纪录,并且成为了当年全球第二大授权交易。 2.中国医药产业“创新+商业化+出海”成为行业共识。仿制药带量采购自2018年至今已进行七轮,主要品种及规格均已纳入集采范围,仿制药企业利润空间被挤压,创新已成为时代主题和行业共识。随着中国生物医药企业作为行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崛起,中国创新药在产业化层面已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多数重要靶点及治疗领域的新药开发已基本实现全球同步,资本寒冬下市场的关注点已经从研发本身向商业化转型,医保国谈对创新药的定价开始出现温和的一面,支付体系的多元化发展已开始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试点。市场和行业均已认识到,“卷出国门”是创新药必不可少的商业路径,2023年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对外授权交易实现井喷式发展,不断发生大额对外授权交易,给寒冬中的医药行业增强了信心和希望。 3.行业发展由资本驱动变为产业驱动。在2017-2021年,随着创新药的兴起,医药投资主要由财务投资人主导,但是随着国内资本市场遇冷,A股/港股IPO退出市场的停滞,财务投资人积极性显著减弱,产业玩家及相关产业资本驱动的交易日益增加。2023年,产业方参与的交易总金额占比超六成,截至到2024年3月初,占比已经超八成。产业方及产业资本现金流充裕,MNC更是开启了扫货模式,BD与并购成为时下的主流,并且产业玩家凭借深厚的技术、管理、资源的积累,旗下子公司的分拆也成为高品质、高成功率的优质投资标的,在当下资本市场遇冷的情况下,亦受到资本的追捧。医药行业的发展正在由资本驱动转变为产业驱动,并且可以预见的,在未来几年里产业玩家都将扮演关键的角色。 4.生存是当前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最重要的目标,如何快速实现商业化对当下创始人提出了更新的要求。现金流对长期无收入生物医药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资本环境好的时候,优质公司融资前途光明,无论哪一轮次投资人都有信心期盼产品成功上市,实现大卖。而在资本寒冬环境下,市场资金减少,投资人信心不足,生物医药企业如何多元化获取研发所需现金成为创始人要面对的新考验。当融资款不足以支撑日常研发运营开支直至产品上市时,甚至要通过out-licensing的方式,获得大MNC或者其他上市公司的付款收入来支付后续的临床试验费用和人员开支。 港股18A流动性枯竭,科创板第五套当前对生物医药企业几无可能,产品不上市则没有收入、不能IPO,没有现金推进临床试验则更不可能产生收入、IPO,双重困难的叠加对当前资本寒冬中的biotech企业形成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5.AI技术应用于新药研发已经大大加速医药工业的发展,将在未来十年为医药工业发展提供强大引擎。可以说2023年不止是生成式AI元年,也是AI+制药领域迈向产业化的开端之年。从药品研发层面来说,在全球已有多条AI研发药物管线处于临床III期,等待上市考验的阶段。国内外AI制药企业的商业模式也日臻成熟,国内也有年营收超过2亿元并提交IPO的公司出现。从资本角度看,国内AI制药领域的融资也已显回暖趋势。MNC等头部药企对AI制药领域的布局也日臻成熟。如赛诺菲已“All-in”人工智能;GSK、复星等也在加大与AI制药企业的合作力度。头部企业与AI制药企业间的合作也日趋频繁,金额也上升到数亿美元规模。我们有理由相信,AI制药的生态闭环已现雏形,AI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已到了一个量变的前夜,将在未来十年为医药工业发展提供强大引擎。 随AI技术在医药工业中的快速发展,监管机构也随之加大了对AI制药领域的关注,2023年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EMA(欧洲药品管理局)分别发出讨论文件和草案,体现了监管机构对AI制药领域加强管理的意向与决心;CDE(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在不断加强对AI制药领域的关注。我们预计,在2023年后,各国会出台一系列针对AI制药领域的监管政策,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这也是AI制药领域真正实现产业化,成为成熟行业的前提。 一、2023年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1、2023年中国生物医药授权交易仅次于美国,超过欧洲与日本,中国创新步入全球前二 回顾2023年的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授权交易数据,可以发现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在其中扮演 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23年1月至12月,美国生物医药授权交易219件,涉及管线/技术 269个;中国生物医药授权交易119件,涉及管线/技术143个;欧洲生物医药授权交易109件,涉及管线/技术134个。以上三个国家/地区所发生的交易占据了全球交易事件数的近90%,是毫无疑问的全球生物医药授权交易中心。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企业作为产品/技术转让方的交易(中国授权交易)数量仅次于美国,已经超越欧洲和日本;而从授权交易金额维度看,中国授权交易的平均单笔交易总金额达到6.7亿美元,平均单笔交易首付款为5,086万美元; 而美国相应数据则分别为6.1亿美元和3,466万美元。中国企业在生物医药对外授权交易金额方面已经低调超过大洋彼岸的医药帝国。以上数据可以反映出,过去几年中国的创新药投入已经逐渐开花结果,在质与量上都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中国创新也更加靠近舞台中心。 将视线转向中国自身,纵观历年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企业授权交易的金额正在快速增长,对外授权总交易金额从2019年的13.9亿美元上涨到2023年的406.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0%,而全球同期数据仅有10%。在中国2023年的全部授权交易事件中,创新药项目占比高达83%,相较于2022年的69%提升了10个百分点以上,创新药进一步挤压生物类似药、传统产品等项目空间,成为绝对的交易主流。从治疗领域来看,肿瘤和罕见病仍然是交易的热门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IPO大幅收窄的背景下,授权交易对于生物医药企业融资的重要性被进一步放大。2023年中国生物医药企业A股IPO募资总额为166亿元,远低于同年中国企业授权交易首付款总额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5亿元),后者正在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为企业发展注入珍贵血液。 与此同时,我们也欣喜地发现,大额授权交易正在不断点燃市场热情。2023年11月9日,诚益生物宣布与阿斯利康达成一项独家许可协议,将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ECC5004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授予后者。根据协议条款,诚益生物将获得1.85亿美元的首付款、高达18.25亿美元的未来临床、注册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净销售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而在这项大额交易新闻过去短短一个月之后,12月11日,百利天恒发布公告,宣布全资子公司SystImmune与百时美施贵宝就EGFR×HER3双抗ADC产品BL-B01D1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协议。百时美施贵宝将向SystImmune支付8亿美元的首付款,和最高可达5亿美元的近期或有付款;达成开发、注册和销售里程碑后,SystImmune将获得最 高可达71亿美元的额外付款;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该交易创造了国产药物授权出海新纪录。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创新药将在不远的将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2、GLP-1靶点相关药物为全球减肥药品市场带来“热辣滚烫” 司美格鲁肽这一明星产品,作为一款兼具医疗属性与消费属性的产品,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如此深远又广泛的影响。该产品在2023年实现了212.01亿美元的销售额,距离Keytruda的“药王”之座仅一步之遥。其生产厂商诺和诺德公布财报,公司2023年实现净销售收入2,322.61亿丹麦克朗(折合人民币约2,428.06亿元),同比增长36%;同期净利润836.83 亿丹麦克朗(折合人民币约874.91亿元),同比增长51%。司美格鲁肽销售收入自2018年上 市起的17.9亿丹麦克朗(折合人民币约18.7亿元)攀升至2023年的1,544.75亿丹麦克朗(折 合人民币约1614.89亿元),其中针对减肥适应症的Wegovy在2023年销售收入达到313.43亿丹麦克朗(折合人民币约327.66亿元),占比20.3%,相较2022年上涨约420%(以固定汇率计),成为司美格鲁肽产品新增长引擎。2020年根据世界肥胖联盟数据,全球约38%人群身体质量指数(BMI)达到25以上,即体重超重,预计至2035年,全球超40亿人口将超重或肥胖,司美格鲁肽在减肥领域极具想象空间。 当前全球糖尿病及减肥市场,前有司美格鲁肽、礼来替尔泊肽两款重磅药物销量不断创造新高,后有大量在研管线迅速推进,目前全球已有近300个GLP-1受体激动剂处于临床至批准上市阶段。伴随着GLP-1这一蓝海市场中不断有新的玩家涌入,其中不乏罗氏、阿斯利康等MNC以或收购或合作等方式快速进入,“下一个PD-1”的担忧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萦绕在所有人头顶,为避免同质化竞争,双/多靶点、创新剂型、超长效及适应症拓展成为众多后来者谋求弯道超车的方式,GLP-1药物产业发展迈入“差异化创新”时代。 面对当前供不应求的GLP-1药物市场,国内相关药企纷纷加速研发脚步,其中双/多靶点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信达生物(01801.HK)在研发GLP-1R/GCGR双激动剂药物玛仕度肽 (IBI362);华东医药(000963.SZ)自研的HDM1005和控股子公司道尔生物的DR10624计划开发减肥适应症,为双靶点和三靶点产品;恒瑞医药(600276.SH)正在研发的减肥适应症HRS9531,也是双靶点(GLP-1R\GIPR)产品。 除多靶点药物外,口服剂型及复方制剂成为国内外药企发力的另一主要方向,司美格鲁肽口服药(商品名Rybelsus)于2019年9月获FDA批准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2024年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了诺和诺德研发生产的诺和忻®(司美格鲁肽片)在中国的上市申请,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治疗。诺和忻®的获批标志着GLP-1RA类药物将进入口服时代。礼来的小分子口服药Orforglipron针对糖尿病、肥胖及CVD预防等适应症进入临床III期;国内药企研发进度亦不遑多让,恒瑞医药的HRS-7535、华东医药的TTP273以及硕迪生物的GSBR-1290等GLP-1口服小分子药物均进入临床II期。 用药依从性一直是药物研发和使用过程中无法避免的话题,GLP-1在延长药物半衰期及安全性上更是“卷出天际”。安进开发的AMG-133通过构建GIPR抗体与GLP-1融合的多肽偶联药物,将给药频率降低至每月一次,且I期临床结果表现出了良好的耐受性和优秀的体重下降及维持效果。我们亦注意到诺和诺德在最新一期年报中披露了正在进行的GLP-1/GIP双靶点药物的研究,给药频率亦为每月一次。 糖尿病及肥胖临床常表现合并症及GLP-1R在全身多个器官或组织的广泛分布,为GLP- 1类药物的适应症拓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以司美格鲁肽为代表的GLP-1类药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布局糖尿病肾病、阿尔兹海默症、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心血管疾病等22种适应症,国内药企亦紧随其后,如质肽生物针对阿尔兹海默症产品在全球范围进入临床I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