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深度报告概要
主要发现:
-
盈利能力:21家上市银行在2022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4%,主要得益于拨备的适度释放。大型银行中,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表现亮眼,而中小银行中,常熟银行和江阴银行继续保持较高的盈利增长。
-
收入驱动因素: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拨备,其次是规模扩张,而息差收窄和非利息收入的下降则构成负面影响。
-
信贷投放:“对公强,零售弱”的特点显著,对公信贷投放显著增加,而零售信贷则有所下滑,这主要与按揭投放受阻以及疫情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有关。
-
息差与成本:第四季度净息差继续收窄,主要受到贷款利率下降和零售信贷需求疲软的影响。同时,成本收入比整体上行,反映了市场利率上升和存款定期化的影响。
-
资产质量:整体不良率稳定,但在地产和零售领域出现了边际上的风险暴露。随着疫情的影响减弱,不良生成压力预计会逐步缓解。
-
展望:预计随着经济复苏和信贷需求改善,银行的基本面压力将逐步好转。宽信用政策的持续推动以及零售信贷的复苏有望使净息差在第一季度后企稳或有所回升。当前银行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看好其估值修复的机会。
投资策略:
- 关注优质中小银行:在经济复苏背景下,优质中小银行的区域优势仍然稳固,业绩释放潜力充足,推荐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成都银行、沪农商行、苏州银行。
- 聚焦风险缓释和零售修复:建议关注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
风险提示:
- 经济修复进度低于预期。
- 房地产流动性风险持续蔓延。
- 海外流动性风险的扩散。
结论:
银行业在面对经济和疫情双重压力下,面临营业收入的承压和资产质量的压力,但通过适度的拨备释放和积极的信贷投放策略,实现了盈利的稳定增长。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和政策的持续支持,银行业基本面有望改善,尤其是中小银行和涉及风险缓释与零售业务修复的银行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因此,维持对银行业的看好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