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复苏提振安防行业景气度,政策加速政企数字化升级:安防行业经长久发展,由单一产品转为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不断提升。据中安网,中国安防行业产值从2011年2773亿元增长至2019年8269亿元,CAGR+14.63%。 2020-22年因疫情冲击项目实施进度、行业需求受到抑制,2021年中国安防行业产值9020亿元,同比增长仅为5.99%。随着政策优化调整,经济复苏提振行业景气度,安防行业各公司业绩有望改善。数字经济政策加速政企数字化升级,新型智慧城市项目有望较快发展,成为继平安城市、雪亮工程后又一大推动力;企业端创新、潜力更胜一筹,有望厚积而薄发。部分发展中经济体制造业仍在快速扩张,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地或将成为海外主要增长驱动力。 AI+扩展更多应用场景,提质增效带动行业再升级:2023年,OpenAI发布多模态模型GPT-4,具备与计算机视觉相关产业整合的空间,有望在自主决策、个性化服务、信息获取、方案搭建速度、辅助调查等方面发挥优势。参考华为盘古大模型,融合NLP、CV、多模态和科学计算四大模型,将AI用于开发,成为生产力工具,有望优化现有数字化底座,取代逐渐低效的工作模式,实现降本增效,解决作坊式开发模式下规模化、产业化难题。 龙头厂商地位稳固,上游本土零部件供应商夯实自主研发。据2021年《全球安防50强企业》,海康威视、大华股份CR2达到52.2%,牢牢占据行业领先地位。为应对贸易摩擦,安防厂商维持高库存保证稳定经营,并倒逼本土上游供应商夯实自主研发,供应链整体向好。据JuniperResearch,全球智能安防市场规模将从2018年120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450亿美元,CAGR达30.26%,增速远高于安防市场(-5.06%)。智能化带动下,叠加疫情扰动降低、国产化、扩大内需等多方积极因素共振下,智能安防硬件厂商有望持续成长。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AI技术迭代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等风险。 1全球经济逐步恢复,泛安防顺周期回升 经济复苏提振行业景气度。随着技术升级,安防行业从专业安防向泛安防扩展,市场规模不断提升。据中安网,中国安防行业产值从2011年的2773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8269亿元,9年CAGR约为14.63%。但由于行业覆盖广、需求碎片化、平均订单颗粒度较小,因此行业景气度受宏观经济影响。2022年国内经济受多地疫情冲击,项目实施放缓、工期延后、交付周期拉长、资金紧张以及最终结算问题,使得行业需求受到一定抑制。据中安网,2021年中国安防行业产值9020亿元,同比增长有所放缓为5.99%。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各地再次将经济发展列为首要目标,预计2023年开始安防需求有望顺经济周期修复,行业各公司营收有望持续改善。 图1.中国安防行业产值(亿元)及同比 表1.安防行业上市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情况 1.1To G:城市数字化、智慧化建设项目悄然启动 2021年政府类安防市场稳定发展。受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等诸多因素影响,安防行业整体市场稳定发展。根据《2021-2022年度中国安防行业调查报告》统计,2021年全年政府类安防项目招标数量为2613个,同比+27%,招标项目金额合计748.9亿元,同比+14%。2021年全年政府类安防项目中标数量为2650个,同比+19%,中标项目金额合计743.9亿元,同比-4%。 图2.2021Q1-2022Q1政府类安防项目招标情况 图3.2021Q1-2022Q1政府类安放项目中标情况 2023年政府类安防需求有望重新平稳释放。2022年政府端客户重心聚焦防疫领域,非防疫支出降低,部分项目落地推迟。其中,2022Q1国内疫情影响有限,根据《2021-2022年度中国安防行业调查报告》统计,政府类安防项目招标数量为445个,同比+6%,招标项目金额合计151.8亿元,同比+7%;中标数量为527个,同比+7%,中标金额合计173.9亿元,同比+11%。 2022Q2开始,国内疫情对政府安防项目进展产生影响,根据观研天下统计,千万级别政府类安防项目,2022年1-11月累计招标项目数1912个,同比-17%,累计招标项目金额为727.9亿元,同比+11%;累计中标项目数1923个,同比-18%; 累计中标项目金额为684.5亿元,同比+7%。 展望2023年,随着疫情影响弱化,政府端客户对于安防的投资力度有望增加,海康威视PBG、大华股份toG等政府类相关项目收入有望恢复至常态。 图4.2022年1-11月中国千万级别政府类安防项目招标及中标累计情况 图5.海康威视PBG业务营收(亿元)及在境内主业占比图6.大华股份toG业务营收(亿元)及在境内主业占比 行业政策出台持续性强。我国一直积极推进智能化安防产业的发展,十三五期间,出台了多项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其他政策规范性文件。到十四五,工信部连发多项重大规划,有望保障安防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和安防软件商持续健康发展。 表2.安防行业政策梳理 城市级大安防项目以教育、城市和交通类三大细分市场为主。在具体细分市场上,政府类项目包含城市大脑、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网联、人工智能类等,截止2021年末金额过亿项目超20个,累积中标金额约65亿元。 基于“安全、畅通、便民”理念涌现出众多值得开拓的新机会,2021年智慧城市相关项目(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城市大脑)中标金额17.1亿元,占比最大为29.9%,也是当前最主要发展的方向;智慧教育相关项目中标金额13.6亿元,占比23.7%; 出行一直是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智慧交通类(含智慧交通、交通大脑)中标金额12.1亿元,占比21.2%。 图7.2021年安防亿级项目中标金额统计 数字政府建设加速,继平安城市、雪亮工程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2023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规划》将数字中国建设工作情况作为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参考,并提出要保障资金投入,创新资金扶持方式,加强对各类资金的统筹引导,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等作用,引导金融资源支持数字化发展,鼓励引导资本规范参与数字中国建设,构建社会资本有效参与的投融资体系。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披露,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9.8%,较2016年提升9.5pct。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60万亿。数字经济政策催化新型智慧城市项目进一步发展。 图8.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万亿元)及占GDP比重 ToG端项目是受益数字经济的核心赛道。安防行业政府类项目持续在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领域创新实践,结合多年对公共服务领域行业用户需求的深入理解,围绕“AI全域赋能、数据价值深化”,不断拓展“硬件、平台、算法、模型、服务”的产品宽度,深入整合产品和系统能力,着力聚焦解决方案的价值落地,全面拓展公共安全、交通出行、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智慧业务,赋能公共服务行业和城市数字化转型,是受益数字经济的核心赛道。 图9.海康威视数智基座能力 1.2To B:数字经济政策牵引下,企业端加速数字化转型 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潜力较大,有望助力实体经济降本增效。一方面,数字技术成果的应用可通过按需付费减少企业在软硬件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利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先进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可帮助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有利于发挥数字科技赋能的巨大威力,提高实体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分析报告(2021)》指出,48%的大型企业,79%的中小企业尚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初级阶段,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潜力较大。 图10.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对比 地产复苏渐入佳境,智慧建筑有望触底回升。2022年11月以来,支持房地产市场融资的政策“工具箱”不断扩大和升级。从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扩容,到发布“金融16条”促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再到11月28日证监会提出在支持房地产企业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项措施,房地产行业融资工具(信贷、债券、股权)拓宽,有望促进智慧建筑相关业务回暖。 图11.智慧建筑解决方案 与重点客户在数字化转型方案形成战略合作。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公司携手合作伙伴,围绕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体系持续创新,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敏锐的行业洞察,成为客户场景智联的首选品牌、设备设施物联的重要供应商,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合作伙伴。支撑行业应用创新,服务千行百业数字化应用落地。 表3.海康威视自2022年下半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公众号披露) 企业业务有望超过政府业务,成为各公司着力发展的重点。2019-21年海康威视EBG收入从124.49亿元增长至166.29亿元,2022年受住宅、商业地产整体下行影响,智慧建筑业务对EBG整体业绩有些拖累,但在能源冶金等其他行业的带动下,整体EBG业务2022H1实现营收68.31亿元,同比+2.58%,维持增长,贡献33.2%境内主业收入。2019-21年大华股份toB业务收入从54.65亿元增长至86.22亿元;2022H1实现35.39亿元,同比下降1.59%,贡献48.5%境内主业收入。 图12.海康威视EBG业务营收(亿元)及在境内主业占图13.大华股份toB业务营收(亿元)及在境内主业占 民用市场碎片化明显,业务整体情况有望改善。消费端安防市场客户主要包括个人、小微企业、个别商户等,其需求个性化程度高、分布零散、订单规模小,是典型的长尾市场。SMBG对疫情冲击和宏观经济影响更为敏感,2019-21年海康威视SMBG收入从93.46亿元增长至134.90亿元,2020、2022年疫情对中小企业需求产生影响。随着各个区域的流动性恢复,2023年中小企业需求有望重现2021年的高弹性,业务整体情况有望改善。 图14.海康威视SMBG业务营收(亿元)及在境内主业图15.大华股份其他(ToC)业务营收(亿元)及在境内 1.3创新业务:规模占比不断提升,智能家居市场潜力释放 创新业务成为公司新驱动力,打开新空间。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龙头安防厂商纷纷依托持续积累的视觉、物联网云平台、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储备,不断延长业务触角,布局智能家居、机器人、汽车电子等创新业务。 图16.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创新业务 海康威视子公司分拆上市工作稳步有序推进。2015年以来,海康威视鼓励内部员工创新创业,建立内部创新跟投制度,先后成立多个创新业务。2021年,有5个创新业务的收入超过10亿元、净利润为正。2022H1创新业务整体收入70.08亿元,同比增长25.62%,占公司营收比重达到18.81%。创新业务发展势头良好,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截至2022年底,萤石网络完成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31亿元,成为创新业务发展的典范,2022年实现收入43.06亿元,同比+1.61%,后续随着宏观经济的压力逐渐缓解、公司重庆基地投产增加自有产能规模,公司业绩有望重回上升通道; 海康机器人分拆上市申请获得交易所受理,机器人业务2022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8.10亿元,整体呈增长趋势;海康威视汽车电子2022H1实现营收8.24亿元,同比+49.23%;热成像、存储及其他创新业务合计实现营收24.58亿元,同比+27.02%。 图17.海康威视创新业务产品收入构成(亿元) 大华股份机器视觉/移动机器人、汽车电子、智能家居业务已经初具规模。2022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