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信证券]:建筑行业周观点:疫情仍在演绎,积极布局建筑龙头,关注“AI+建筑”标的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建筑行业周观点:疫情仍在演绎,积极布局建筑龙头,关注“AI+建筑”标的

建筑建材2023-03-27任鹤国信证券有***
建筑行业周观点:疫情仍在演绎,积极布局建筑龙头,关注“AI+建筑”标的

证券研究报告|2023年03月27日 核心观点行业研究·行业周报 对比2008-2011年行情,本轮周期第二波行情仍在演绎。本轮周期的起点是 2021年6月,市场对稳增长开始逐渐形成一致的政策预期,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稳增长要求,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进入政策预期集中释放阶段,2022年4月领导人提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策预期释放完毕,本轮周期到达第一个波峰位置,随着2022上半年专项债发行完毕,因缺乏增量政策,建筑股走弱,自此周期的第一个波峰结束。而建筑板块的估值在2022年10月已经回调到估值历史低位,11月的中特估值在很大程度上催化了建筑央企的估值回归,开启了周期的第二波,此前“基建稳增长”政策带来的央企业绩兑现将支撑起第二波的行情。 重点推荐:中国交建。公司作为交通基建龙头,在重大工程建设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投建营全产业链,投资运营类业务疫后复苏动力强劲。预计公司22-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90/218/249亿元,每股收益1.17/1.35/1.54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9.9/8.6/7.5X。公司股票合理估值区间在14.04-16.08元之间,相对于当前价格有22%-40%的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专项债:本周发行1625亿元,年初至今已发行13568亿元。年初至今,地 方专项债已发行13568亿元,发行进度达到2022年的34%。过去一周,共发行专项债规模1625亿元,环比上期下降26%。 城投债:单周净融资268亿元,3月净融资同比+17.6%。3.20-3.26城投债发行2024亿元,净融资268亿元。年初至今,城投债发行1.63万亿元,净融资5619亿元。2月份以来城投债发行保持较大规模,净融资规模持续为正。 建材价格:供给端发力,价格有所下降。本期主要建材价格平稳,水泥方面,各地熟料产线开窑恢复生产,产能持续释放,水泥供给增加,在需求旺盛的情况下价格维持平稳,螺纹钢价格下降129元/吨,石油沥青价格下降143元/吨。 投资建议:行情仍在演绎,积极布局建筑龙头,关注“AI+建筑”标的。2023开年基建投资维持高增,预计全年基建投资增速保持7%-9%高增长;水利、能源、交通等细分领域延续2022年高增态势,城市综合开发、生态环境修复等将创造新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基建投资增长具备可持续性。重点推荐低估值央企基建龙头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建筑。另外,AI技术有望引领建筑行业生产方式变革,推进BIM在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落地应用,推荐重点关注布局建筑数智化的标的华设集团、华阳国际。 风险提示:相关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重大项目审批进度不及预期;国央企改革推进不及预期。 建筑装饰 超配·维持评级 证券分析师:任鹤联系人:朱家琪 010-88005315021-60375435 renhe@guosen.com.cnzhujiaqi@guosen.com.cnS0980520040006 市场走势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相关研究报告 《建筑行业周观点-基建投资增长9%,关注高景气下央企龙头估值回归》——2023-03-20 《统计局1-2月基建数据点评-基建投资开年迎高增,交通领域 强复苏》——2023-03-15 《建筑行业周观点-再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与建筑板块的关系》 ——2023-03-13 《建筑行业周观点-专项债限额和赤字率目标提升,后续政策力度仍值得期待》——2023-03-06 《建筑行业2023年3月投资策略-基建高景气,地产企稳复苏, 建议积极布局建筑龙头》——2023-03-02 建筑行业周观点 行情仍在演绎,积极布局建筑龙头,关注“AI+建筑”标的 超配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 内容目录 本周核心观点4 迎接建筑板块周期第二轮行情4 重点推荐:中国交建6 专项债:本周发行1625亿元,年初至今已发行13568亿元7 城投债:单周净融资268亿元,3月净融资同比+17.6%7 建材价格:供给端发力,价格有所下降8 市场表现回顾9 板块:下跌1.18%9 个股:40%个股上涨9 行业政策要闻10 公司公告要闻11 图表目录 图1:2008年6月-2011年10月建筑股相对收益(单位:%)4 图2:2011年11月-2013年12月建筑股相对收益(单位:%)4 图3:2014年1月-2018年7月建筑股相对收益(单位:%)5 图4:2018年8月-2021年10月建筑股相对收益(单位:%)5 图5:本轮建筑板块周期复盘(2021年6月至今)5 图6:历年专项债发行规模(单位:亿元)7 图7:单周专项债发行规模(单位:亿元)7 图8:周度城投债发行量和净融资规模整理(单位:亿元)7 图9:水泥价格指数(单位:点)8 图10:混凝土价格指数(单位:点)8 图11:螺纹钢价格(单位:元/吨)8 图12:石油沥青价格(单位:元/吨)8 图13:近半年建筑装饰板块与沪深300走势比较9 图14:近1周建筑装饰板块与沪深300走势比较9 图15:A股各行业过去一期涨跌排名(2023.3.20-2023.3.24)9 图16:涨跌幅前五个股10 图17:板块上涨、下跌及持平家数10 表1:近期行业政策一览(2023.3.20-2023.3.24)10 表2:近期公司公告一览(2023.3.20-2023.3.24)11 本周核心观点 迎接建筑板块周期第二轮行情 政策周期对建筑股波动周期性影响显著。从2008年起,我们以五次“稳增长”刺 激政策为标志,梳理出过去四轮持续2-4年不等的政策周期中建筑股的表现,观察到建筑股在每轮政策周期中多次走出显著的“M”型走势: 第一阶段——政策酝酿期:经济增长承压,市场对正向政策产生预期,建筑股显著跑赢大盘; 第二阶段——政策发力期:正向政策发布符合预期,在政策支持下宏观经济回暖,工业服务业景气度上行,政策对建筑行业的支持边际减弱,建筑股跑输大盘; 第三阶段——政策转向期:经济持续回暖,但通常仍会保持一定的支持力度,引导市场对基建投资可持续性的预期抬升,同时建筑企业完成业绩兑现,建筑股跑赢大盘; 第四阶段——政策退出期:经济过热风险和通货膨胀压力升高,货币政策开始收紧,建设项目审批速度放缓,建筑股跑输大盘。 图1:2008年6月-2011年10月建筑股相对收益(单位:%)图2:2011年11月-2013年12月建筑股相对收益(单位:%) 资料来源:iF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iF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图3:2014年1月-2018年7月建筑股相对收益(单位:%)图4:2018年8月-2021年10月建筑股相对收益(单位:%) 资料来源:iF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iF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对比2008-2011年行情,本轮周期的第二波行情仍在演绎。本轮周期的起点是2021 年6月,市场对稳增长开始逐渐形成一致的政策预期,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稳增长要求,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进入政策预期集中释放阶段,2022年4月领导人提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策预期释放完毕,本轮周期到达第一个波峰位置,随着2022上半年专项债发行完毕,因缺乏增量政 策,建筑股走弱,自此周期的第一个波峰结束。而建筑板块的估值在2022年10月已经回调到估值历史低位,11月的中特估值在很大程度上催化了建筑央企的估值回归,开启了周期的第二波,此前“基建稳增长”政策带来的央企业绩兑现将支撑起第二波的行情。 图5:本轮建筑板块周期复盘(2021年6月至今) 资料来源:iF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重点推荐:中国交建 中国交建:交通基建龙头,海外业务领先,积极拓展投资类业务。中国交建是世界最大的港口、公路和桥梁设计建设公司、世界规模最大的疏浚公司。公司2022年新签合同额15423亿元,同比增长21.6%,其中海外工程新签合同额占比13.5%。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6856亿元,同比增长9.3%,海外营收948亿元,占比13.8%, 归母净利180亿元,同比增长11.0%。公司积极拓展投资类业务,截至2022上半 年,公司累计签订投资项目合同额1.7万亿元,实现特许经营收入78亿元。 行业:基建投资景气持续,大交通建设空间仍在。1)开复工更前置,基建投资高景气:2023年1-2月狭义/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9.0%/12.2%,开工项目总投资额18.5万亿元,同比增长14.2%。随着年后开复工提速,实物工作量有望在年内加速落地;2)交通领域投资持续高增,建设空间仍在: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 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约70万公里,其中公路/高等级航道分别约46.0/2.5万公里;3)行业集中度提升,海外工程复苏可期:2022年建筑企业新签合同额36.6万亿元(+6.4%),八大建筑央企新签合同额15.0万亿元(+14.6%),适逢“一带一路”十周年与第三届“一带一路”峰会,海外业务增长可期。 基建建设:核心主业优势突出,城市建设前景广阔。2022年道路投资5.0万亿元,公共设施投资7.5万亿元,两项合计占狭义基建投资的近75%。港航疏浚市场规模年均约2000亿元,港航工程属于装备密集型产业,竞争壁垒相对较高。公司在传统基建领域品牌力持续巩固,在道路桥梁/港航疏浚领域市占率约为7%/35%。同时,公司积极发力“大城市”业务,2022年公司城市建设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27.6%,城市建设在新签合同额中的占比由2016年的8%上升至2022年的44%。 国际工程:“一带一路”更进一步,国际工程迎来复苏机遇。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商务部制裁、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承接业务和工程履约都面临较大困难,2022年海外新签占比下降至13.7%。公司在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连续15年位列ENR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中资企业首位,是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的排头兵。随着全球疫情管控优化,新一届“一带一路”峰会召开,中国交建有望率先受益于海外重大订单的集中签约落地,海外业务有望实现回暖。公司深耕属地化经营,积极开展海外并购,截止2020年底,常驻境外员工约9.59万人,其中外籍员工占比约70%,先后收购了澳大利亚工程公司JohnHolland和巴西工程公司Concremat,并成功借助海外子公司渗透当地市场。 投资运营:穿越寒冬,柳暗花明。公司坚持由单一工程承包商向基础设施全过程服务商转型的战略,持续加大基础设施运营类投资力度。截止2022上半年,公司 累计签订投资类合同中,政府付费项目6772亿元,城市综合开发项目5056亿元,BOT项目5130亿元。此前由于疫情管控导致旗下特许经营的高速公路车流量大幅缩减,2019-2021年公司特许经营业务分别亏损26.1/43.6/17.4亿元。随着疫情管控优化,公司高速公路车流有望重新回归稳步增长通道,运营收入不断提升,特许经营业务有望扭亏为盈。 资本结构优化成效显著,“五商”中交再启航。由于发力投资类业务,公司业务经营周期明显拉长,公司相应提高了长期债务融资占比,截止2022年三季度末, 公司长期债务余额3948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超过2000亿元,总体资金流动性仍有保障。同时公司积极采取多种方式补充权益资本,资产负债率持续压降,积极推进基础设施REITs发行,打通资金回笼渠道。旗下设计板块拟重组分拆上市,可以期待公司旗下资产进一步完成专业化整合,实现集约式发展。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交通基建龙头,在重大工程建设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同 时公司积极布局投建营全产业链,投资运营类业务疫后复苏动力强劲。预计公司22-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90/218/249亿元,每股收益1.17/1.35/1.54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9.9/8.6/7.5X。公司股票合理估值区间在14.04-16.08元之间,相对于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