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市场回顾。本周沪深300指数下跌3.96%,环保指数下跌0.69%,周相对收益率3.27%,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下跌2.43%,周相对收益率1.52%。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分别排名第1和第8。科学服务周下跌0.59%。 本周专题:两会中的科学仪器提案。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支撑点。作为仪器仪表行业的重要分支之一,实验分析仪器的制造需要复杂而精密的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端制造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本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各界代表也纷纷针对振兴国内科学仪器行业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在本周的小专题研究中,我们对相关议案进行了搜集整理。 行业要闻。《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报告》明确,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同时,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持续推进,我国燃煤电厂烟气污染排放控制处于国际最好水平,燃煤锅炉混氨技术迈入世界领先行列。现代煤化工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方向发展,产业化、园区化、基地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未来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投资策略。环保行业:自2022年下半年起,十余个省份陆续发布了碳达峰实施方案,均把工业领域节能作为减碳重点。我们认为2023年节能环保装备板块有望重新演绎十二五期间的行情,同时垃圾焚烧、危废、水务标的走出疫情阴霾后23年有望在低基数下迎来高成长,第二成长曲线布局顺利亦对板块估值修复起到催化作用。同时我们也建议重视生物柴油和动力电池回收等细分赛道的投资机会。推荐瑞晨环保、瀚蓝环境、高能环境、首创环保、伟明环保、洪城环境、卓越新能,建议关注山高环能、光大环境、绿色动力。 电力:1、火电业绩修复在即,23年有望迎来光伏组件价格拐点,绿电发展景气向上。推荐三峡能源、华能国际、太阳能、新天绿能、芯能科技,建议关注福能股份等;2、降低单位GDP能耗,大力发展合同能源管理,预计2030年市场空间1.5万亿,建议关注南网能源、涪陵电力;3、电网方面建议关注特变电工、国电南瑞、平高电气、许继电气等。 科学服务:1、当前国内科学服务市场超两千亿,并随科研投入加大呈持续高增态势。2、目前外资企业控制90%以上份额,国产替代空间巨大。3、随着国内经济技术发展,目前涌现出一批国产科学服务企业。我们认为,未来伴随产品研发能力以及本土化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大型本土服务机构的综合竞争力将持续增强,国产替代路径清晰并进入高速发展轨道。推荐泰坦科技、莱伯泰科、阿拉丁、聚光科技、皖仪科技,建议关注禾信仪器、新芝生物、海能技术。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环保政策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用电量增速不及预期;电价下调;天然气终端售价下调。 一、本周专题:两会中的科学仪器提案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支撑点。作为仪器仪表行业的重要分支之一,实验分析仪器的制造需要复杂而精密的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端制造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本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各界代表也纷纷针对振兴国内科学仪器行业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在本周的小专题研究中,我们对相关议案进行了搜集整理。 图表1部分两会中的科学仪器提案 二、本周核心观点 (一)重要事件与驱动 1、《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对于如今的煤炭系统来说,清洁高效利用已然成为行业共识,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培养和汇聚了一批高水平创新人才。同时,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持续推进,我国燃煤电厂烟气污染排放控制处于国际最好水平,燃煤锅炉混氨技术迈入世界领先行列。现代煤化工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方向发展,产业化、园区化、基地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未来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2、《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报告》发布 《预算报告》中提到,财政要支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落实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支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加大相关产品采购力度。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推动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安排330亿元,重点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 中央财政水污染防治资金安排257亿元、增加20亿元,主要支持实施长江保护修复、黄河生态保护治理、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做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工作。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中央财政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安排172亿元,推动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继续支持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和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二)核心观点:碳中和助力环保板块,国产替代引领科学服务发展 聆听环保细分板块轮动的序曲—装备周期重启。 自2022年下半年起,十余个省份陆续发布了碳达峰实施方案,均把工业领域节能作为减碳重点。我们认为2023年节能环保装备板块有望重新演绎十二五期间的行情,同时垃圾焚烧、危废、水务标的走出疫情阴霾后23年有望在低基数下迎来高成长,第二成长曲线布局顺利亦对板块估值修复起到催化作用。同时我们也建议重视生物柴油和动力电池回收等细分赛道的投资机会。推荐瑞晨环保、瀚蓝环境、高能环境、首创环保、伟明环保、洪城环境、卓越新能,建议关注山高环能、光大环境、绿色动力。 碳中和背景下,火转绿及传统绿电运营商均迎来发展机遇。 1、火电业绩修复在即,23年有望迎来光伏组件价格拐点,绿电发展景气向上,同时CCER增厚新能源运营收益。推荐三峡能源、华能国际、太阳能、新天绿能、芯能科技,建议关注福能股份等;2、降低单位GDP能耗,大力发展合同能源管理,预计2030年市场空间1.5万亿,建议关注南网能源、涪陵电力;3、电网建设方面建议关注特变电工、国电南瑞、平高电气、许继电气等。 国产替代背景下,科学服务业前景向好。 1、科学服务市场空间超2000亿,未来有望维持高速增长。科学服务是服务于科技创新研发的上游核心行业,主要驱动力来自于科技创新的投入。我国202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4万亿元,同比增长10.3%,依据下游高校和企业的R&D支出估算,2020年国内科研试剂、耗材市场总规模超过2000亿。科学服务行业作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的关键行业受到高度重视和政策扶持,伴随科研经费支出维持高位,科学服务行业市场空间有望持续高增。2、国产替代空间巨大,百亿企业呼之欲出。由于我国科研事业起步较晚,外资企业控制着国内90%以上市场份额。近年来,国内经济技术发展以及多年的投入积累效果显现,部分国内企业开始通过自主创新打破外资垄断,涌现出一批国产科研试剂自主品牌。我们认为,未来伴随产品研发能力以及本土化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大型本土服务机构的综合竞争力将持续增强,国产替代路径清晰并进入高速发展轨道。对照海外巨头超百亿美金的营收规模、超千亿美金市值以及发展壮大路径,未来国内大概率出现数家百亿以上营收企业。3、在我国科研创新大潮推动下,综合全面的产品服务能力以及日趋完善的渠道布局将推动国内企业快速成长,同时未来伴随自主品牌占比提升以及规模化优势显现,推荐泰坦科技、阿拉丁、莱伯泰科、聚光科技、皖仪科技,建议关注禾信仪器、新芝生物、海能技术。 三、板块表现 (一)一级板块表现 本周沪深300指数下跌3.96%,环保指数下跌0.69%,周相对收益率3.27%,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下跌2.43%,周相对收益率1.52%。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分别排名第1和第8。科学服务周下跌0.59%。 图表2各行业涨跌幅情况 图表3近一年环保板块及其分类的涨跌情况 (二)本周个股表现 1、环保行业 本周A股环保行业股票多数上涨,申万一级行业中97家环保公司有38家上涨,59家下跌,0家横盘。涨幅前三名是津膜科技(24.04%)、国林科技(12.98%)、仕净科技(10.46%)。 图表4环保行业涨幅前五名公司情况 图表5环保行业跌幅前五名公司情况 2、公用事业行业 本周A股公共事业行业股票多数上涨,申万指数中119家公共事业公司有11家上涨,106家下跌,2家横盘。涨幅前三名是珈伟新能(9.06%)、黔源电力(4.95%)、ST金鸿(2.93%)。 图表6公用事业行业涨幅前五名公司情况 图表7公用事业行业跌幅前五名公司情况 3、科学服务行业 本周A股科学服务行业股票多数上涨,科学服务指数中30家科学服务公司有15家上涨,15家下跌,0家横盘。涨幅前三名是莱伯泰科(8.99%)、禾信仪器(5.36%)、川仪股份(4.94%)。 图表8科学服务行业涨幅前五名公司情况 图表9科学服务行业跌幅前五名公司情况 四、行业动态与公司公告 (一)行业动态 1、环保 (1)《北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3年行动计划》发布 《行动计划》明确2023年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要目标:碳排放强度达到国家要求,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全力巩固空气质量改善成效;水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土壤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力争稳中向好;并同步分解了各区年度指标重点任务计划。《行动计划》提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加快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文件出台实施,明确重点领域减碳目标任务。强化碳排放“双控”制度,研究推进将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逐步推进在建设项目影响评价中开展碳排放评价。聚焦能源、产业、建筑、供热、交通、农业等重点领域,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适应气候变化顶层设计,编制本市适应气候变化任务举措。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2)《安徽省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方案(2023)》发布 《行动方案》提出,聚焦“4116”目标,加大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投入,滚动实施“工业强基”和“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项目各100项,创建绿色工厂60家,实施重点领域节能降碳项目74个。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投资专项行动。其中,2023年市政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380亿元以上,生态环保领域完成投资550亿元以上。创新城市开发建设模式,强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等项目整合,对适合于系统投资、区域投资的重大项目,采取组团化、打包式优化配置,构建可持续的良性开发生态。推动省级以上园区全面实施循环化改造,新增城市污水垃圾日处理能力40.2万吨。 (3)《河南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发布 《行动方案》指出,要协同推进能源领域减污降碳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等措施,推动全省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空气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减污降碳协同管理体系更加完善,能力显著提升,有力推动碳达峰目标实现。到2025年底,全省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指标达到国家要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逐步建立以强度为主、总量为辅的二氧化碳排放控制体系,减污降碳协同管理机制初步建立,统筹融合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到2030年前,全省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空气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减污降碳协同管理体系更加完善,能力显著提升,有力推动碳达峰目标实现。 2、电力 (1)《浙江省海洋碳汇能力提升指导意见》发布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海洋碳汇水平得到巩固提升,基础研究、监测体系、生态保护修复、融合发展、价值转化、试点等方面建设取得成效,打造海洋碳汇发展的“浙江样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