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泰证券]:银行角度看央行2022年货币报告:新发贷款利率降幅收敛,政策性金融工具与结构性政策仍是抓手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银行角度看央行2022年货币报告:新发贷款利率降幅收敛,政策性金融工具与结构性政策仍是抓手

2023-02-28中泰证券自***
银行角度看央行2022年货币报告:新发贷款利率降幅收敛,政策性金融工具与结构性政策仍是抓手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Table_Main] [Table_Title] 分析师:戴志锋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7030004 电话: Email: [Table_Report] 欢迎关注中泰研究所订阅号 晨报内容回顾: [ b _Su y 今日预览 今日重点>>  【银行】戴志锋:银行角度看央行2022年货币报告: 新发贷款利率降幅收敛,政策性金融工具与结构性政策仍是抓手 研究分享>>  【医药-皓元医药(688131)】祝嘉琦:收入持续强劲,多因素影响2022Q4利润  【医药】谢木青:海外医械财报解读系列二:罗氏2022年报-诊断多条线恢复良好,新冠基数影响下制药业务稳健增长  【互联网传媒-阿里巴巴(9988.HK)】韩筱辰:FY23Q3财报点评:企稳信号明显  【建材&新材料- 中复神鹰(688295)】孙颖:高增持续兑现,看好产品结构优化及成本持续下降 【中泰研究丨晨会聚焦】银行角度看央行2022年货币报告: 新发贷款利率降幅收敛,政策性金融工具与结构性政策仍是抓手 证券研究报告 2023年2月27日 [Table_Industry]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2 - 晨会聚焦 今日重点 ►【银行】戴志锋:银行角度看央行2022年货币报告: 新发贷款利率降幅收敛,政策性金融工具与结构性政策仍是抓手 戴志锋| 中泰银行业首席 S0740517030004 2022年12月各项贷款利率(除票据)降幅有所收敛。新发放总贷款、一般贷款(不含票据和按揭)、企业贷款、票据、按揭利率分别为4.14%、4.57%、3.97%、1.60%和4.26%,环比9月变动-20bp、-8bp、-3bp、-32bp和-8bp。 企业贷款利率环比降3bp:结构总体稳定,LPR减点贷款占比提升。1、考虑政策性金融工具配套贷款的发放,四季度总体以企业中长期贷款投放为主。从社融数据看,10-12月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均在100%以上,较6/9月中长期贷款占比7成有明显上行。2、定价维度,12月LPR减点贷款占比提升。4季度LPR保持稳定,但经济内生动能仍相对偏弱,12月LPR减点定价贷款占比较9月有明显提升(提升4pct至38.3%),综合带动新发贷款仍保持下行。 一般贷款(不含按揭和票据)利率环比下降8bp:居民短贷规模压降拖累一般贷款利率。1、定价维度:企业贷款利率环比下降3bp、降幅小于一般贷款利率,预计居民短期贷款利率也有下行。2、结构维度:居民端短贷规模压降、从结构维度对利率形成负向拖累。9月新增居民短贷占比-1.0%,较9月大幅下降14个百分点(一般贷款口径包括企业贷款和居民短贷)。在各类资产收益率下行和房地产市场走弱的影响下,2022年居民储蓄存款同比大幅多增,居民风险偏好走弱提前进行还贷,或是居民短期贷款规模压降的主要原因。 总发放贷款利率环比下降20bp:其中票据利率大幅下降32bp,亦有结构弱化因素,居民端需求仍偏弱,占比信贷环比Q3走低。企业端,企业中长期+票据占比近9成,占比环比9月提升15个pct。当前居民端购房贷款需求仍偏弱,按揭利率继续环比下行8bp,12月新发放按揭贷款利率4.26%。结构角度,12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占比12.8%,较9月继续小幅走低,居民短贷则边际压降,4季度居民端结构贡献明显走弱。 今年货币政策仍会维持“宽信用”、“稳增长”,但短期总量货币政策的作用相对弱化,政策性金融工具与结构性政策工具仍是重要抓手。1、报告中对货币政策延续前期表述,但更聚焦国内,对经济复苏和物价平稳的积极表述透露出总量货币政策向“稳健中性”回归的倾向。本次报告新增强调 “保持M2与社融增速同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透露出经济复苏形势下,总量政策向稳健中性回归的政策倾向。特别是提到“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我们判断后续短期通过降准、降息释放货币的可能性较小,除非信贷再度塌方、或出现新的宏观冲击;或要再等4月政治局会议定调后。2、继续突出结构性政策工具的重要性。Q4央行结构性政策工具带来的单季信贷增量在8918亿,占比Q4信贷3.2万亿总贷款增量31%。3、对开发性金融等工具更重视。本次报告继续强调“持续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作用”,且位置相对Q3更加前置,政策性金融工具将成为常态化政策,为重大项目提供资金保障,从而发挥稳投资稳增长作用。 投资建议:2023年银行股震荡上行,两条主线选股:修复逻辑和确定性增长逻辑。第一条选股主线是修复逻辑:地产回暖+消费复苏,看好招行、宁波、平安、邮储和兴业。第二条选股主线是确定性增长逻辑:收入端增长确定性最强的仍是优质区域城商行板块,看好宁波、苏州、江苏、南京、成都和常熟。从节奏上看,修复逻辑上半年占优;确定性增长逻辑下半年占优。 风险提示事件:经济下滑超预期。 摘要选自中泰证券研究所研究报告:《银行角度看央行2022年货币报告: 新发贷款利率降幅收敛,政策性金融工具与结构性政策仍是抓手》 发布时间:2023年2月26日 研究分享 ►【医药-皓元医药(688131)】祝嘉琦:收入持续强劲,多因素影响2022Q4利润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3 - 晨会聚焦 事件:2023年02月26日,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快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8亿元,同比增长40.12%;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增长1.39%;扣非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略降10.18%。 收入持续强劲,多因素影响2022Q4利润。分季度看,2022Q4收入3.88亿元(+42.0%),归母净利润3578万元(-23.9%),扣非净利润1723万元(-53.6%)。我们预计Q4收入持续高增,利润增长低于收入主要源于:①前端业务优势显著,订单快速增长驱动收入持续高增:源于CRO、CDMO行业需求旺盛,公司工具化合物、分子砌块优势显著,订单量大幅增加带动收入高速增长:②防疫政策变化带来较大影响:12月在防疫政策变化下,新冠感染人数短时间上升带来公司BD及订单交付有所推延,我们预计随着在感染人数达峰之后公司业务有望逐步恢复;③生产、研发、产品、人才投入增加导致成本提升较多:其中生产方面,公司马鞍山、菏泽高活及高端原料药和中间体生产车间建设及部分投产带来折旧增加;人才投入方面,22年股权激励摊销3056.82万元,对当期利润产生较大压力。我们预计随着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股权激励摊销逐步消化,利润端有望逐步恢复。 前端业务优势显著,后端产能及并购逐步落地,前后端协同有望带来长期成长。①前端业务以销售高附加值的工具化合物为主,2022Q1-Q3前端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业务实现营收6.01亿元(+53.13%),其中分子砌块收入1.78亿元(+75.60%);工具化合物收入4.23亿元(+45.30%)。公司前端业务研发实力雄厚、产品品类丰富,口碑效应凸显,前端业务文献引用呈快速增长趋势,近3年产品被引用文献篇数CAGR约67.65%。②公司原料药和中间体业务主要为以特色原料药为主的仿制药业务与创新药CDMO业务,2022Q1-Q3后端原料药和中间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61亿元(+20.83%)。其中,创新药收入2.14亿元(+67.69%);仿制药收入1.47亿元,(-14.15%)。此外,公司安徽马鞍山基地于2022年11月落地、山东泽大泛科CDMO产业化基地于2023年2月奠基,随着后端产能持续开拓,有望带动整体业务持续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源于防疫政策变化及公司前期CDMO投入成本较高,我们调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58、19.33、26.96亿元(调整前13.49、19.01、26.26亿元),增速分别为40.12%、42.31%、39.4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4、3.01、4.78亿元(调整前2.60、3.92、5.54亿元),增速分别为1.39%、55.35%、59.04%。考虑到公司所处赛道发展空间广阔,公司未来有望通过前后端协同带来长期成长性。 风险提示事件: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产能提升不及预期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原材料供应及其价格上涨的风险、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 摘要选自中泰证券研究所研究报告:《皓元医药(688131):收入持续强劲,多因素影响2022Q4利润》 发布时间:2023年2月27日 报告作者:祝嘉琦 中泰医药首席S0740519040001 ►【医药】谢木青:海外医械财报解读系列二:罗氏2022年报-诊断多条线恢复良好,新冠基数影响下制药业务稳健增长 新冠基数影响下全年业绩增长稳健。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632.81亿瑞士法郎,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2.2%(CER,下同),2022年公司核心经营利润221.73亿瑞士法郎,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3.4%(核心经营利润主要剔除Ultomiris专利纠纷、Regeneron公司以及权益证券收益/损失、非控股权益等因素影响)。公司预计2023年营业额实现低个位数下降,主要因新冠相关检测以及治疗药物需求减少,预计制药以及诊断部门常规业务将持续保持稳健增长。 分业务来看,尽管2022年新冠肺炎产品的需求下降,诊断业务与药品业务仍然保持强劲增长。2022年药品板块营收455.51亿瑞士法郎(同比+2.1%),主要得益于眼科、多发性硬化症、血友病等五大核心产品的持续增长;诊断板块营收177.30亿瑞士法郎(同比+2.5%,剔除新冠影响同比+7.0%),其中免疫诊断贡献主要业绩。分区域来看,2022年公司日本业务增速高达30%,国际区域实现约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4 - 晨会聚焦 7%的较快增长,美国地区收入基本稳定,同比增长约1%,欧洲市场则因新冠需求衰退导致表观增速下滑。 诊断:常规业务恢复趋势良好,免疫、生化、病理等多品种增速可观。2022年公司诊断业务营收177.30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3%,其中常规业务同比增长约7%,实现较快增长,2022年公司新冠检测类收入大约41亿瑞士法郎,同比下降大约13%。从单季度来看,公司2022年常规业务逐季度持续同比加速,22Q1-Q4常规增速分别达10%、3%、7%、8%,表现出良好的恢复趋势。分区域来看,2022年公司亚太和美洲地区分别增长23%以及13%,拉美地区基本持平(同比-1%),EMEA区域因新冠产品减少而同比下降16%。分产品来看,2022年核心实验室业务同比增长约6%,其中免疫(+7%)、生化(+9%)等产品是主要驱动力;病理诊断业务同比增长11%,其中高端染色(+9%)等表现优异;床旁诊断业务同比增长约17%,产品增长主要来自SARS-CoV-2快速抗原检测,同时血气、电解质等常规品种也有较好增长;分子诊断业务因新冠需求减少同比下降15%,糖尿病护理业务同比略下降约2%,其中胰岛素输送系统增速稳健(+5%),血糖监测业务小幅下降(-3%)。 制药:神经、血液病条线快速增长,新冠因素影响免疫等条线。2022年公司药品营收455.51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约2.1%,药品板块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多个重症新药的贡献。分区域来看,2022年美国地区销售额下降约1%,Ocrevus、Vabysmo等新药增长弥补了新冠治疗药物Actemra/RoActemra的需求放缓;欧洲销售额下降约2%,主要因冠药物Ronapreve需求自然减少所致,剔除新冠产品后公司2022年欧洲区域药品板块收入增长大约6%;日本区域实现26%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Ronapreve、Evrysdi、Polivy等一系列品种的快速放量;国际区域同比增长约1%,其中中国区域因新冠管制等影响下降7%,除中国区以外,其他区域增长约6%。分产品来看,Ocrevus(多发性硬化症药物,60亿瑞士法郎,17%)、Hemliba(血友病药物,38亿,+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