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制造行业稳定 医疗器械制造行业2023年度信用展望 工商企业评级部杨蕊彤 医疗器械制造行业是医疗保健产业下属重要细分行业,在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持续推动下,近年来市场规模显著提升。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巨大,细分领域众多,2021年以来各细分市场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时,各细分领域头部企业为进一步开拓市场,普遍通过并购方式来新增生产能力及拓宽销售渠道。 从短期看,伴随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我国医疗器械制造行业扩容速度减缓,企业数量增速有所下降。从中长期看,人口老龄化、城镇化推进及医疗改革深化等驱动因素持续推动行业发展,我国医疗器械制造行业整体发展前景良好。但中短期内仍需关注前期防疫物资产能快速扩张可能导致的疫后较大规模闲置形成的资产减值风险。 国家和行业政策导向对医疗器械制造行业有一定影响。2021年,国家医改政策进入高频执行期,当年发改委、卫健委、医保局、药监局等部门发布医疗器械相关文件共计80余个,涉及临床使用管理、质量安全、标准化、带量采购和注册审批等方面,对于医疗器械行业制定了更为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更为细节的监管要求,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整体看,2021年以来我国医疗器械制造行业仍面临一定挑战。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挤压了生产企业的盈利空间;原材料价格上涨及两票制政策的执行导致生产企业成本控制难度进一步提升;境内生产企业研发投资力度较国际巨头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行业国产替代程度仍较低;伴随新冠疫情带来的需求消退,防疫物资产品生产企业将面临产能过剩、库存积压及资产减值风险。 样本企业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行业内企业仍然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资产及利润规模快速增长。医疗器械制造行业属于资金及技术密集型行业,进入门槛较高,发行人主要为上市公司,主体评级相对集中于B+级至AA+级区间,整体信用质量一般。截至2022年9月末,医疗器械制造行业仍在公开发行债券市场有存续债券的发行主体共计3家。 展望2023年,受集采政策实施及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的综合影响,我国医疗器械制造行业收入规模及经营业绩短期内增速或将有所放缓。同时,随着行业马太效应加剧,产业并购整合速度加快,产业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升。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及居民收入提高,我国人均医疗消费支出及占比将进一步增长,医疗器械制造行业将从中受益,中长期发展前景良好。整体而言,供给端的整合加速及需求端的持续放量将促使行业内整体信用质量继续保持稳定。 行业基本面 在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持续推动下,医疗器械制造行业作为医疗保健产业下属重要细分行业,近年来市场规模显著提升。 医疗器械制造行业是医疗保健产业重要分支之一,与居民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因此需求刚性较强,市场规模随着老龄化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而保持持续较快增长,行业整体处于较快速增长期。我国医疗器械制造行业自2001年起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及 增长率均保持上升趋势。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对外贸易激增,市场规模同比增长55.17%至1,260亿元。2011-2021年受医疗体制改革深入、老龄化趋势加剧、人民消费水平升级、产业技术革新等因素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品需求大幅提升,行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由1,470亿元增至8,90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9.74%。 图表1.2001年以来我国医疗器械制造行业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医疗器械蓝皮书,wind 2021年我国新冠疫情持续散点频发,受疫情防控需求带动,我国低值医用耗材、体外诊断产品及医疗影像设备等与防疫相关的医疗器械产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加之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深,居民健康观念不断提高、防护意识不断加强,国内医疗机构及居民对医疗器械产品的需求维持高位,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制造行业总体市场规模及增速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增速同比有所放缓,当年市场规模达8,908亿元,同比增速16.47%。根据相关机构预测,2022年末我国医疗器械制造行业市场规模或将进一步扩大至超万亿元。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巨大,细分领域众多,2021年以来各细分市场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时,行业融资事件较多,2021年行业内36家企业IPO上市,体外诊断领域相关活动频繁。此外,各细分领域头部企业为进一步开拓市场,普遍通过并购方式来新增生产能力及拓宽销售渠道。 目前整体医疗器械制造行业可进一步细分为医用医疗设备、体外诊断、高值医用耗材、家用医疗设备及低值医用耗材五个领域。 图表2.医疗器械制造行业细分子行业定义 技术壁垒 销售渠道 行业分类 定义 代表产品 中、低端产品(技术壁垒 低) 零售终端 家用设备 家庭内用于人体疾病的诊断和缓解的设备、器具 血糖仪、血压计等 低值耗材 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价格相对较低的一次性卫生材料。 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引流袋、引流管、敷料等 高端产品(技术壁 医院终端 医用设备 医院内单独或组合使用于人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一期、设备、器具。 内窥镜、核磁、CT、超声诊断、血液透析等 指对人体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 垒高) 体外诊断 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或服务,包括体外诊断试剂及 血球分析仪、生化分析仪等 体外诊断仪器设备。 技术壁垒 销售渠道 行业分类 定义 代表产品 医院销售 高值耗材 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临床使用量大、价格相对较高的医用耗材。 心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骨科关节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新世纪评级整理 医用医疗设备是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制造行业最大的细分市场,2021年市场规模为3,491亿元,占比为39.19%;其次分别为家用医疗设备和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和占比分别为1,795亿元及20.15%、1,464亿元及16.43%。同年各细分市场规模较上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速均在15%以上。 11.70% 12.53% 39.19% 16.43% 20.15% 图表3.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细分市场占比 医用医疗设备家用医疗设备高值医用耗材低值医用耗材体外诊断 资料来源:医疗器械蓝皮书,wind 图表4.细分领域市场规模情况(单位:亿元、%) 细分子行业 2021年 2020年 增速 医用医疗设备 3,491 3,035 15.02 体外诊断 1,042 890 17.08 高值医用耗材 1,464 1,305 18.83 家用医疗设备 1,795 1,521 18.01 低值医用耗材 1,116 970 15.05 资料来源:医疗器械蓝皮书 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企业融资活动频繁,上市公司数量增长迅速,行业并购事件较 多。根据医疗器械蓝皮书,同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融资事件共386起,较2020年增长7.22%,但融资规模同比减少3.42%至502.9亿元。其中体外诊断仍为融资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当年,我国共有36家医疗器械企业IPO上市,其中24家A股上市,12家港股上市。从企业分类来看,当年新上市企业中包含体外诊断企业13家、高值耗材企业13家、 医疗设备企业7家、家用设备企业2家和低值耗材企业1家。2022年前三季度,行业内A股IPO上市的公司10家。行业并购方面,根据普华永道数据1,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板块并购交易数量达471起,较2020年显著提升60%,交易金额达101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了26%,创近5年新高。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医疗器械并购事件数量共计10件,以横向并购为主,并购主体以行业内企业为主。 图表5.2021年以来国内医疗器械制造行业重要的并购案例(单位:亿元) 并购方 并购标的 细分类别 金额 2021年以来重大融资事件 迈瑞医疗 HyTest 体外诊断 5.32亿欧元 - 圣湘生物 科华生物2 IVD 19.50 - 真迈生物 IVD 2.552 九强生物 福州迈新生物 免疫诊断 9.48 2022年6月30日发行可转债募资11.39亿元 1普华永道对医疗器械板块并购事件数统计口径与后文2022年前三季度前瞻产业研究院有所差异。 2根据圣湘生物2021年8月6日发布的公告,圣湘生物收购科华生物事项已终止。 并购方 并购标的 细分类别 金额 2021年以来重大融资事件 微创医疗 HemoventGmbH ECMO 9.23 2021年6月11日发行海外债券募资7.00亿美元 阿格斯 OCT 3.72 新氧投资 奇致激光 医美器械 7.91 - 启明医疗 诺诚医疗 高值耗材 4.93 2021年1月22日通过配售增发募资14.45亿元 三友医疗 水木天蓬 外科器械 3.91 - 鱼跃医疗 凯立特 家用设备 3.66 - 江苏乐润 眼科高值耗材 未披露 复锐医疗 复星牙科 医美器械 3.12 - 乐普医疗 博思美 医美器械 2.37 2021年3月30日发行可转债募资16.38亿元 昊海生物科技 欧华美科 医美器械 2.05 - 河北鑫视康 眼科器械 0.40 蓝帆医疗 南京沃福曼 心血管 1.72 - 宝莱特 君康医疗 血液净化 1.13 2022年1月19日定向增发募资5.40亿元 维梧资本 永仁心 心血管 0.648 - 赛诺医疗 eLumTechnologiesInc. 神经介入 400万美元 - 健适医疗 泓懿医疗 神经介入 未披露 2021年5月24日获得泛大西洋资本和中信资本 资产数亿美元B轮融资 视康眼科、欧普康视 嘉目医疗 眼科器械 0.21 欧普康视2022年5月27日定向增发募资15.03 亿元 可孚医疗 益耳助听器 康复设备 0.17 2021年10月13日通过IPO完成A股上市募资 37.24亿元 嘉里物流 普康医学 康复设备 未披露 - 稳健医疗 平安医械 低值耗材 6.52 - 普门科技 智信生物 医疗设备 未披露 - 迈克生物 达微生物 体外诊断 1.66 2022年1月19日定向增发募资15.74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新世纪评级整理(截至2022年9月末) 并购活动频繁的原因主要系:①医疗器械行业具有碎片化和离散制造属性,单一的医疗器械产品市场规模较有限。各细分领域头部企业普遍通过投资并购的方式来新增生产能力和销售渠道,从而拓宽市场空间,提高市场份额。②医疗器械产品种类繁多,产品形态差异较大,各细分领域所涉技术及工艺的市场积淀和发展难度不同,整体具有相对较高的行业壁垒,生产企业若单纯依靠自身研发来扩充产品线或将面临较大的投资风险或损失。 ③医疗器械产品市场准入,认证及推广周期长。值得注意的是,受前期溢价收购影响,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企业商誉规模相对较大,存在一定减值风险。 图表6.2022年中报商誉占净资产比重排名前十五大公司(单位:亿元、%) 公司名称 商誉金额 商誉/净资产 同比增减值 商誉减值准备 九强生物 16.73 55.18 9.12 0.03 东星医疗 5.32 46.28 -5.31 - 蓝帆医疗 37.03 34.85 -6.22 35.93 博晖创新 8.02 33.61 -48.65 6.81 凯利泰 7.74 26.03 -6.14 5.24 乐普医疗 33.27 25.95 3.47 1.63 中源协和 7.03 19.73 0.34 5.36 维力医疗 2.93 17.94 -7.75 - 三友医疗 3.15 17.64 17.64 3.15 迈瑞医疗 41.87 15.39 10.45 1.35 三诺生物 4.13 14.31 -0.47 0.70 鱼跃医疗 11.86 13.37 3.05 0.33 迪安诊断 12.79 13.17 -5.06 7.35 科美诊断 1.54 11.94 -0.81 - 科华生物 4.24 10.49 -8.32 0.1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新世纪评级整理 从短期看,伴随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我国医疗器械制造行业扩容速度减缓,企业数量增速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