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制造行业稳定 医药制造行业2023年度信用展望 工商企业评级部朱侃 2022年以来,国内疫情多地散发叠加医保控费等因素影响,医药制造业整体经营业绩承压。与此同时,我国医疗体系改革持续深化,推动医药制造行业向创新驱动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样本企业方面,从经营业绩看,2022年前三季度整体经营业绩同比下降。从盈利能力看,2022年受到疫情常态化及带量采购等降价政策的影响,毛利率水平同比有所下降。资本结构方面,2022年9月末行业财务杠杆同比小幅上升,仍处于合理水平,债务结构短期化特征显著。经营活动现金流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现金流对债务保障程度有所下降。 医药制造行业内发债企业多为上市公司,资本实力较强,经营规模及竞争力在细分市场居前,整体信用质量较高。截至2022年12月20日,医药制造行业在公开市场有存续债券的发行主体共计53家,主体信用等级以AAA级、AA+级和AA级为主。2022年以来,发债企业信用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但也有个别发行人因公司治理、内部管控、经营下滑、流动性紧张等因素被调降评级。其中,当代科技发生实质性违约,被调降至C。 受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居民保健意识增强、以及健康消费升级的拉动,医药制造行业增长基础良好。2023年在国内经济稳增长背景下,医药行业改革深入推进,预计行业整体将恢复性增长。2023年医保控费趋势延续,集采范围持续扩大,带量采购加速行业创新步伐。受政策影响,行业内企业竞争实力有所分化,行业资源将不断向拥有完整产业链、较强规模效应、丰富产品组合、深厚研发管线,稳定供销渠道的大型制药企业集中。 我国疫情防控政策转向放开,近期各地感染人数大幅激增,对医疗资源服务能力和抗疫药物及物资供应保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另外由于病毒持续变异,相应的疫苗研发情况需持续关注。 行业基本面 2022年以来,受国内疫情多地散发,叠加医保控费、防疫物资及疫苗产品价格下降、以及原料药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医药制造业经营业绩承压。 医药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是中国制造2025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使得国民医疗保健意识增强,医疗服务便利性提高,从而促进了医药需求。同时,由于医疗保健支出与年龄呈正相关性,在老龄化趋势加剧的情况下,药品需求始终具备刚性特征。而新医疗体制改革中,国家加大医保投入,医保扩容亦刺激了抑制的医药需求,促进我国医药制造行业不断发展。 2018-2019年,受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全面推进、化学药品注册新分类改革方案初步实施、药品集中采购试点、“两票制”全面实施等医改深化推进,以及商誉减值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医药制造行业营业收入增速维持低位,利润增速有所放缓。2020年前三季度受新冠疫情冲击,医疗机构作为高风险场所纷纷限制营业或被动缩减营业时长,医药需求被限制,医药制造业收入增速大幅下滑,2020年第四季度起逐渐恢复。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尽管变异新冠病毒不断出现,但在国内完备的疫情防控措施下,我国疫情防控逐步迈入“精准防控,动态清零”的新阶段,疫情因素未对我国经济形成重大影响,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复苏趋势良好。2021年我国经济同比增长8.1%,占全球经济比重超过18%。在此背景下,2021年我国医药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288.50亿元,同比增长20.10%,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15.60个百分点;实现利润 总额6,271.40亿元,同比增长77.90%,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65.10个百分点。医药行业经营业绩得到快速恢复,受社会防疫需求大幅增长拉动,包括疫苗、诊断试剂、防疫耗材等在内的防疫用品需求量大,相关企业产销两旺,行业利润增幅显著提升。 2022年以来,新冠病毒持续变异,全球疫情仍处于流行态势,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疫情呈现全国多地新发、散发、多发特征,居民正常的消费、就医需求受到影响,部分地区和城市的中短时封控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造成较大影响。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3.0%,增速低于上年同期水平。2022年1-10月,医药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为23,247.00亿元,同比下降2.10%;实现利润总额3,496.30亿元,同比下降29.30%。总体看,医药制造业经营业绩明显承压,除疫情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受到集采药品降价、防疫物资及疫苗价格和收入下降、原料药生产成本上升1、以及原辅料、燃料动力等价格上涨2的影响。 12022年12月2日,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报收4819点,较2021年初的4132点涨幅为16.63%。原料药成本端由于俄乌冲突导致石油价格暴涨的因素,大宗化工品价格在2021年第四季度冲高回落后,2022年年中再度冲高,原料药企业成本端承压。 2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燃料动力类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26.7%。 图表1.我国医药制造行业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情况3 资料来源:Wind、国家统计局等 从医药制造行业内部看,各子行业景气度存在一定分化。其中化学制药子行业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在医药制造行业内的占比分别为34.44%和21.10%,受集采扩围政策持续影响,近年来营收及利润在医药制造行业内的占比总体呈现下滑态势;中药子行业具有政策扶持优势,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在医药制造行业内的占比分别为22.45%和14.05%,总体变化不大;生物制品子行业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在医药制造行业内的占比分别为10.45%和7.47%,受疫苗降价、出口减少、上年高基数等因素影响,占比明显下滑;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2个子行业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在行业内的占比分别为20.59%和12.08%,净利润在行业内的占比分别为41.96%和15.41%,受防疫检测需求增长和进口替代等因素拉动,经营业绩增长较快,行业景气度较高。 图表2.2019~2022年前三季度医药制造各子行业营收及利润构成情况4 资料来源:Wind、新世纪评级整理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医保控费仍是当前医药行业政策主基调。2022年以来带量采购范围持续扩大,推动医药产业向创新驱动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医药发展态势和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2022年2月,工信部、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医药工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年均增速保持在8%以上,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提高到5%左右,行业龙头企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居民消费水平及医疗需求不断攀升,预计相关医疗卫生支出将保持持续增长,我国医药市场规模将以10%-12%速度增长,预计到2025年,行业规模将超过3万亿 3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公告为全面反映工业企业收入规模,从2019年起用“营业收入”替代“主营业务收入”,相关指标相应调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等指标的增速均按可比口径计算。 4主要采用国内A股上市医药企业作为样本。 元。“十四五”期间将有一大批医药创新成果完成临床研究和申报上市,医药工业也将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加快创新驱动转型。 2022年3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时期 中医药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规划明确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围绕医疗、科研、产业、教育、文化、国际合作等中医药发展重点领域,规划部署了十方面重点任务,包括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高水平中医药传承保护与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推动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加快中医药开放发展,深化中医药领域改革以及强化中医药发展支撑保障。此外,规划还提出了到2025年,中医医疗机构数量达9.5万个,比2020年增加超2万个;中医医院达6300个, 在2020年的基础上增加超800个;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达0.85张;力争到2022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的比例达到100%等有关中医医疗机构数、医院数等十五项主要指标。近期众多政策惠及中医药产业,十四五中医药产业发展迎来良好的政策机遇期。 2022年4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支付方式管理子系统DRG/DIP功能模块使用衔接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国家医保局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开发了DRG/DIP功能模块基础版,将推进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向纵深发展。根据安排,2022年11月底前,将实现DRG/DIP功能模块在全国落地应用。DRG/DIP功能模块的推广与应用是为DRG/DIP支付改革做准备,同时将进一步倒逼医院精细化管理,合理使用医保资金。随着DRG/DIP付费方式改革推向全国,预计将影响全国各级医疗机构,推动医疗机构从粗放式、规模扩张式发展转型为更加注重内部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 2022年5月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 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征求意见稿是根据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的药品管理法和疫苗管理法进行调整现行《条例》不相适应的内容,细化了具体管理规定。在重点内容上,征求意见稿对罕见病、儿童药等比较缺乏的药品鼓励研制和创新,包括:对首个批准上市的儿童专用新品种、剂型和规格,以及增加儿童适应症或者用法用量,给予最长不超过12个月的市场独占期,期间内不再批准相同品种上市;支持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开展罕见病药品研制,鼓励开展已上市药品针对罕见病的新适应症开发,对临床急需的罕见病药品予以优先审评审批等。儿童药、罕见病药一直以来都存在品种少、生产企业缺乏等情况,随着 《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与落实,预计将进一步激励企业创新研发,改善儿童药、罕见病药市场缺药、少药的情况,给相关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2022年6月,国家医保局发布《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正式启动今年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此次国家医保目录补充带量采购中重大疾病和罕见病,将专利期内的药品或独家药品纳入医保范围的准入谈判。截至2022年9月,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共收到企业申报信息537条,涉及药品490个。经审核,344个药品通过初步形式审查,通过比例为70%。与2021年(474个药品271个通过)相比,申报和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数量都有一定增加。通过率方面,目录外药品比例为60%,目录内药品比例为91%。2022年10月16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专家审评阶段性结果的公告》,公布2022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专家审评结果。 2022年6月,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联合采购办公室公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 (GY-YD2022-1)》,第七批国家集采正式启动。7月12日,第七批国家集采在南京产生拟中选结果,本次采购共纳入61种药品,327个拟中选产品平均降价48%,涉及包括高血 压、糖尿病、抗感染、消化道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以及肺癌、肝癌、肾癌、肠癌等重大疾病用药。2022年8月,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全国中成药联盟采购公告》标志着湖北省医疗保障局牵头的第二轮中成药联盟集采正式启动,首次中成药集采涉及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复方斑蝥、复方血栓通、冠心宁、华蟾素等16种中成药,累计共有 157家企业的182个产品参与报价,采购规模近100亿元,中选率达62%,中选价格平均降幅42.27%,最大降幅82.63%。根据19省份联盟年度需求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约药品费用超过26亿元。 2022年9月,国家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