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深度 新能源电池 证券研究报告 2023年01月03日 评级领先大市 评级变动:维持 行业涨跌幅比较 新能源电池沪深300 利空出尽,性价比凸显 重点股票 2021A2022E2023E 评级 EPS(元)PE(倍)EPS(元)PE(倍)EPS(元)PE(倍) 宁德时代 6.52 60.32 12.05 32.64 19.68 19.99 买入 孚能科技 -0.78 -34.55 -0.06 -472.74 1.76 15.33 买入 亿纬锂能 1.42 61.76 1.70 51.62 3.16 27.79 买入 天赐材料 1.15 38.27 2.89 15.17 3.72 11.78 买入 德方纳米 4.61 49.83 12.74 18.02 16.42 13.98 买入 鹏辉能源 0.40 197.20 1.35 57.78 3.50 22.30 买入 新能源电池行业2023年度策略 13% 3% -7% -17% -27% 2021-12 2022-03 2022-06 2022-09 % 1M 3M 12M 新能源电池 -3.13 -11.17 -28.99 沪深300 0.60 1.16 -20.72 -37% 周策分析师 执业证书编号:S0530519020001 zhouce67@hnchasing.com 杨鑫研究助理 yangxin13@hnchasing.com 相关报告 1新能源电池行业12月份月报:11月新能车渗透率33.8%,看好动力及储能电池2022-12-15 2行业深度:复合铜箔量产在即,提升电池安全性能——新能源电池新技术之二2022-12-07 3新能源电池行业11月份月报:复合集流体规 模化应用带来新的增量2022-11-16 资料来源:iFinD,财信证券 投资要点: 电池指数年内大跌27.78%:年内电池指数下跌27.78%,电池指数走势明显弱于沪深300指数,电池指数大幅下跌我们认为主要有两方面 的原因:1)由于碳酸锂价格从2021年下半年的10万元/吨涨至2022年4月的50万元/吨,电池产业链盈利能力受损;2)由于国内新能车渗透率已突破30%,加之2023年新能车国补全面退出,市场担心2023年行业需求不足。 新能车和储能齐飞:1)新能车:我们预计国内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680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645万辆,超过了年初预期的500万辆销量,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国内同比增速 仍能保持在30%以上。美国当前电动车渗透率仅7.3%,IRA有望推动美国新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我们认为美国将成为最大的新能车增量市场。2)储能:双碳背景下,全球各类场景储能市场均保持高速增长。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需求将达396GWh,对应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超65%,将是未来几年新能源中最具成长性的赛道。 新技术应用元年:2023年将是包括钠离子电池、磷酸锰铁锂、复合集流体在内的多项新技术规模化应用的元年,而这些新技术发展的驱动 力则是能有效解决或者优化当前电池的典型痛点如安全性、能量密度、经济性等。我们认为新技术一方面将带来新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又会有效提升电池的产品力从而加速新能车和储能的渗透。 投资建议:建议重点关注电池厂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孚能 科技】。电解液需求持续增长,加之电解液价格有望企稳,建议关注电解液供应商【天赐材料】。储能是高景气赛道,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快速提升,储能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环节,我们持续看好储能市场,建议关注储能电池供应商【鹏辉能源】。电池新技术磷酸锰铁锂电池即将推出,建议关注产业链相关公司【德方纳米】。复合集流体的高分子材料层受热会发生断路效应,可以有效控制电池热失控,2023年有望 此报告考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开始规模应用,应用复合集流体的电芯产线需要新增一道辊焊工序,建议关注竞争格局较好的辊焊设备供应商【骄成超声】,同时建议关注 【万顺新材】、【宝明科技】等复合铜铝箔布局较为领先的公司。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技术路线出现重大变化;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内容目录 1市场回顾:5 2新能源车和储能齐飞6 2.1新能源车:国内渗透加速,海外市场可期6 2.1.1国内: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超预期,产品力提升将进一步驱动渗透6 2.1.2美国:渗透率低,《削减通胀法案》将有力驱动美国成为最大增量市场7 2.1.3欧洲:近期新能车销量承压,期待需求复苏8 2.2储能:2021-2025年复合增速超65%,2025年需求达396GWh9 2.2.1政策:扶持储能发展10 2.2.2储能经济性提升推动其高速增长11 2.3原材料价格:碳酸锂价格大涨80%12 3新技术带来产品力的大幅提升13 3.1复合铜箔:兼具安全和成本优势14 3.1.1高安全性14 3.1.2低成本:成本为传统铜箔的65%15 3.2钠离子电池有望与锂电池形成互补16 3.2.1解决锂资源“卡脖子”问题16 3.2.2规模化后成本低于锂电池40%以上17 3.3磷酸锰铁锂推动中端电车续航迈过700km17 3.3.1比铁锂能量密度高15-20%,比三元更安全18 3.3.2续航700km的中端车有望大规模应用19 4投资建议20 5风险提示20 图表目录 图1:电池指数相对于沪深300表现(至2022.12.27)5 图2:国内新能源车月度销量数据(万辆)6 图3:国内新能源汽车月度渗透率6 图4:国内汽车销量和新能源汽车销量对比6 图5:美国新能源车销量(辆)7 图6:美国新能源车渗透率7 图7:欧洲十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9 图8:欧洲十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9 图9:全球各类储能需求测算10 图10:全球储能及其增速10 图11:电化学储能成本构成图11 图12:电池循环寿命对储能度电成本的影响11 图13:碳酸锂价格曲线12 图14:氢氧化锂价格曲线12 图15:磷酸铁锂价格曲线13 图16:三元材料价格曲线13 图17:六氟磷酸锂价格曲线13 图18:电解液价格曲线13 图19:复合集流体示意图14 图20:锂电池安全事故的成因15 图21:复合集流体控制热失控的原理15 图22:钠资源储量17 图23:钠电池成本优势17 图24:磷酸锰铁锂(LMFP,LiMn1‑xFexPO4)结构示意图18 表1: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方案(非公共领域,单位:万元)7 表2:《削减通胀削减法案》(IRA)电动车抵免优惠及限制条件8 表3:国内储能政策10 表4:海外储能政策11 表5:复合集流体和传统集流体原材料成本对比15 表6:复合铜箔综合单位成本测算16 表7:磷酸锰铁锂与三元及磷酸铁锂对比18 表8:磷酸锰铁锂材料原材料成本测算19 1市场回顾: 2022年1月1日至12月27日,电池指数下跌27.78%,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20.94%, 根据今年以来的走势来看,电池指数走势明显弱于沪深300指数。电池指数大幅下跌我们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由于碳酸锂价格从2021年下半年的10万元/吨涨至2022年4月的50万元/吨,电池产业链盈利能力受损: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的一季度毛利率从2021年以前的接近30%下滑到14.5%,盈利受碳酸锂价格大幅吞噬也直接导致了年初至4月底 的一轮接近40%的大跌。 2)由于国内新能车渗透率已突破30%,加之2023年新能车国补全面退出,市场担心2023年行业需求不足:4月底开始由于电池行业建立金属联动机制,盈利能 力开始恢复,因此出现了一波40%左右的涨幅。半年报行业盈利能力兑现后,资金对2023年行业beta的信心不足导致了8月底至年底这波30%的下跌。 个股方面,近一年电池板块中上涨个股13只,下跌个股68只。涨幅排名前5的个股分别为维科技术、昆工科技、鹏辉能源、派能科技、南都电源,涨幅分别为82.56%、68.07%、66.07%、65.55%、46.93%;跌幅前5的个股分别为长虹能源、亿华通、嘉元科技、珠海冠宇、杭可科技,跌幅分别为-72.04%、-63.03%、-62.32%、-57.97%、-57.32%。图1:电池指数相对于沪深300表现(至2022.12.27) 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电池 沪深300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财信证券 2020-11 2021-01 2021-03 2021-05 2021-07 2021-09 2021-11 2022-01 2022-03 2022-05 2022-07 2022-09 2022-11 2新能源车和储能齐飞 2.1新能源车:国内渗透加速,海外市场可期 2.1.1国内: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超预期,产品力提升将进一步驱动渗透 2022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超年初预期。2022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5.3万辆和606.7万辆,同比均增长超100%,市场占有率达到25%。其中,2022 年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6.8万辆和7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5.6%和72.3%,市场占有率达到33.8%。我们预计国内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680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645万辆,超过了年初预期的500万辆销量。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10月11月12月 7月8月9月 6月 3月4月5月 2月 1月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图2:国内新能源车月度销量数据(万辆)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财信证券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新能源汽车月销量/万辆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汽车销量/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 图3:国内新能源汽车月度渗透率图4:国内汽车销量和新能源汽车销量对比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财信证券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财信证券 2023年国补取消,预计影响有限。2022年对于续航超400km的普通纯电动车购置 补贴为1.26万元,插电式混动车型补贴为4800元,该补贴将于2023年正式取消,购置 税免征政策则延续至2023年底。补贴退坡将会有部分金额传导至终端消费者,因而出现不同幅度的售价上涨情况,但综合新能源汽车产品力提升的因素来看,预计对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影响有限。 产品力提升将驱动新能源车进一步渗透。国内市场的爆款车型明显拉动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问界、极氪等后起之秀凭借突出的产品力纷纷月销量破万、特斯拉凭借 优异的自动驾驶技术及电池技术月销6.91万辆、比亚迪宋凭借优秀的混动技术也在11月取得了月销6.41万辆的好成绩。同时,11月销量前三的车型均为新能源车型,较燃油车领军车型销量均高出1倍。未来更多的资源将会投入到新能源车型研发上,新能车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和产品力提升将会全面替代政策而成为渗透率提升的最大驱动力。 车辆类型纯电动续驶里程R(工况法、公里) 表1: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方案(非公共领域,单位:万元) 纯电动乘用车 300≤R<400R≥400 R≥50(NEDC工况)/R≥43(WLTC工况) 0.911.26/ 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0.48 纯电动乘用车单车补贴金额=Min[里程补贴标准,车辆带电量×280元]×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调整系数×车辆能耗调整系数。 对于非私人购买或用于营运的新能源乘用车,按照相应补贴金额的0.7倍给予补贴。 补贴前售价应在30万元以下(以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企业官方指导价等为参考依据,“换电模式”除外)。 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