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海证券]:东海看政策之: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突出稳增长,坚持以质取胜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东海看政策之: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突出稳增长,坚持以质取胜

2022-12-17刘思佳、胡少华东海证券点***
东海看政策之: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突出稳增长,坚持以质取胜

总量研究 2022年12月17日 突出稳增长,坚持以质取胜 ——东海看政策之: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宏观简评 证券分析师: 刘思佳S0630516080002 liusj@longone.com.cn 证券分析师: 胡少华S0630516090002 hush@longone.com.cn 联系人: 高旗胜 gqs@longone.con.cn 投资要点 12月15日至16日,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核心观点:会议更重视经济增长,更重视以质取胜,估计明年经济会得到较好恢复和发展。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货币政策精准有力,政策端估计会继续发力,但不会过度。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估计将促进居民收入增加,促进新能源汽车、服务消费等进一步发展。以质取胜,估计会更重视关键性技术领域、新兴产业、创新型突破等。传统“地产模式”估计会逐步向“科技-产业-金融”相融合模式转变,科技引领的产业发展可能是未来长期投资的重点。明年经济形势向好,相对利多权益资产。 更重视经济增长,更重视以质取胜。明年经济大概率回升,但与长期目标比可能还需要加大稳增长力度。会议强调,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坚持以质取胜。我 们认为,政策将更加重视稳增长。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质取胜,即能解决产业链安全问题,又可以从供给侧质量的提升带动消费增长,估计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财政货币政策继续发力,但不会过度。货币政策精准有力。预计明年货币政策总体将继续保持相对宽松、流动性合理充裕。下半年视经济恢复情况,若复苏步伐明显加快,物价超 预期上涨,货币政策存在调整的可能性。财政政策加力提效。预计赤字率可能会有所提高;新增专项债规模可能仍然较大,但大幅增长的可能性较小;政策性信贷、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其他方面有望加大力度。 消费优先、创新优先,转换发展模式:1)消费优先。消费的恢复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明年经济恢复的高度。政策上可能会促进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倾向;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服务消费等。2)供给端高质量发展。“补链”需求或将进一步强化,更注重发挥高质量供给对创造有效需求的作用,促进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新兴产业和绿色高技术产业发展。3)更加重视市场化机制。会议提出,要推动“科技 -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以前“地产模式“可能会向科技引领的产融合作模式转变,金融发挥市场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自身也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几个热点问题:1)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在防风险上,未来政策对部分优质房企融资的支持力度可能将进一步加大;在促消费上,销售端政策未来可能会继续加码,支持刚 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房贷利率、首付比例仍有下调空间;房地产行业向民生定位的新发展模式回归。2)疫情确保“平稳转段”。会议指出,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加强统筹衔接,顺利渡过流行期。按海外在防控放开后的经验,通常都会经历3个月左右疫情高峰期。回归正常化或在春节以后。3)能源和粮食安全。会议强调,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继续得到高度重视。能源供给方面,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基础上,预计明年 煤炭依旧会保持较高的产量,火电仍是主要支撑,而新能源电力系统也会继续大力发展。 风险提示:1)疫情超预期影响;2)政策落地不及预期;3)海外局势变化超预期。 正文目录 1.突出稳增长,坚持以质取胜3 1.1.经济回升有望3 1.2.突出稳增长3 1.3.坚持以质取胜3 2.货币和财政政策4 2.1.货币政策精准有力4 2.2.财政政策加力提效4 3.发展重点5 3.1.消费优先5 3.2.供给端高质量发展5 3.3.更加重视市场化机制6 4.几个热点问题6 4.1.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6 4.2.疫情确保“平稳转段”7 4.3.能源和粮食安全7 5.风险提示10 事件:12月15日至16日,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核心观点:我们认为,会议更重视经济增长,更重视以质取胜,估计明年经济会得到较好恢复和发展。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货币政策精准有力,政策端估计会继续发力,但不会过度。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估计将促进居民收入增加,促进新能源汽车、服务消费等进一步发展。以质取胜,估计会更重视关键性技术领域、新兴产业、创新型突破等。传 统“地产模式”估计会逐步向“科技-产业-金融”相融合模式转变,科技引领的产业发展可能是未来长期投资的重点。明年经济形势向好,相对利多权益资产。 1.突出稳增长,坚持以质取胜 1.1.经济回升有望 会议指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今年以来,我国经受了世界变局加快演变、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多重考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增速相对较低。预计明年美联储货币紧缩力度减弱,国内疫情防控出现积极变化,内外部因素均表明2023年我国经济有望总体回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形势的判断,有利于巩固和坚定企业、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 1.2.突出稳增长 会议强调,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准确把握明年经济工作部署要求,努力实现明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但同时,会议提到“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我们认为,明年经济增长要达到预期目标仍然有一定压力,需要政策继续发力。 受多种因素影响,今年前三个季度GDP累计同比增长3%,今年3-5月是受疫情冲击影响较大,二季度GDP仅增长0.4%;11-12月疫情再度升温,近两月经济金融数据均较低,估计12月份经济增速也不会高,全年GDP增速可能在3%左右。假设明年经济增速为5%,则2022-2023两年复合增速仅为4%左右。如果在2035年要实现GDP总量翻一番的目标,GDP平均增速需要达到4.7%左右。因此,2023年GDP增速可能不宜低于5%,稳增长需要进一步发力。 1.3.坚持以质取胜 会议强调,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要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 二十大报告明确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的发展阶段对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出了更高要求;12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提到,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质取胜是基本的政策取向。 未来低附加值产品发展空间较为有限,传统单纯数量扩张的模式难有出路,只有以质取胜、不断塑造新的竞争优势,才能支撑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结构难以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需要着力提高发展质量,提高产品质量,从供给侧质量的提升带动消费增长;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有效扩大投资需求。 2.货币和财政政策 2.1.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会议提出,明年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 相较2021年会议所述“灵活适度”,今年货币政策强调“精准有力”。预计明年货币政策总体将继续保持相对宽松,流动性合理充裕。下半年视经济恢复情况,如果复苏步伐明显加快,物价超预期上涨,货币政策则存在调整的可能性。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可能将继续加大,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 明年物价预计总体稳定,或小幅上行。从需求侧来看,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大概率下行。IMF预测,美国和欧盟2023年GDP增速分别为0.99%、0.66%,较2022年有较大幅度下行。全球经济下行阶段一般物价水平也偏向回落。从货币供给来看,西方主要经济体估计将继续收缩货币政策,10月美国M2同比已从高点的超过25%回落至1.3%,金融条件也在推动全球物价下行,输入性通胀压力可能不大。供给侧来看,对于外部,俄乌冲突对全球供给造成冲击,未来国际地缘政治变化仍有不确定性,可能带来商品价格上涨。对于国内,会议强调“突出做好稳物价工作,强化市场保供稳价”,国内供给相对充足,明年物价大概率总体保持稳定。 汇率方面,会议提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我们认为明年人民币贬值压力将低于今年。为应对高企的通胀水平,今年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力度较大,从3月份开始共加息7次,累计加息425个基点,12月加息50个基点是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的首次放缓。预计明年上半年加息节奏将继续放缓,美联储加息对市场情绪冲击最大的时间点已经过去,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外部压力有所减弱。同时,中国经济增长在疫情高峰过后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明年经济形势向好,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我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可能会有所提升。 2.2.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从赤字率来看,“加力提效”与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述一致,那 次会议后次年财政赤字率上调0.2个百分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主体活力不足,需要加大财政支出力度稳定经济增长,预计赤字率可能会有所提高。从专项债来看,2016-2021年地方政府债务杠杆率持续上升,考虑到今年10月追加的5000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具有一定压力。明年新增专项债规模可能仍然较大,但大幅增长的可能性较小。从其他方面看,政策性信贷、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有望加大力度,可能会加大贴息支持来放大贷款规模,撬动社会投资规模。 会议强调“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 持。”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复苏企稳需要一定时间,我们预计明年基建可能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十四五”规划》专栏对19个领域部署近120项重大项目,其中对交通路网、能源体系、城镇化建设等领域做出重点部署,预计这些方面可能是未来的基建投资重点。 但是,会议提出“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明年地方政府通过城投融资平台等方式进行融资的规模可能有限。同时,受到地方财政压力较大影响,基建增速可能受到一定制约。估计明年基建投资仍将维持相对较高水平,但增速估计不会太高。 3.发展重点 3.1.消费优先 会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着力消除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利因素。 消费的恢复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明年经济恢复的高度。今年受疫情冲击影响,11月社零累计同比为-0.1%(疫情前同期水平约8%-10%),由于基数较低,在明年疫后阶段消费恢复是大概率事件,但恢复高度影响着经济总体恢复程度。消费增速,一看收入,二看消费倾向。会议强调,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今年受疫情影响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3.2%,比去年同期低6.5个百分点,着力增加居民收入有助于消费需求的回暖,估计政策上会实施稳就业、提高向劳动者分配比例、增加向中低收入者分配等措施。 从消费类型来看,汽车、房地产上下游、养老等可能是重点。从汽车消费来看,今年6- 8月保持高速增长,11月同比降至-7.9%。预计未来政策重点可能会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长,更加依赖线下消费场景的餐饮服务业等接触式消费回暖空间也较大。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供给侧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创造新的消费热点,也可能是拉动内需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