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海证券]: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政策 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政策 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2023-12-13胡少华、刘思佳东海证券D***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政策 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总量研究 宏观简评 2023年12月13日 证券分析师 胡少华S0630516090002 hush@longone.com.cn 证券分析师 刘思佳S0630516080002 liusj@longone.com.cn 联系人 高旗胜 gqs@longone.com.cn 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政策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投资要点 核心观点:经济工作会议在肯定有利因素的同时,指出了六大不利因素,强调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要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政策应对或更加积极。会议要求,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旧产业”向“新产业”转型和风险化解的过程中,估计会优先考虑经济社会的平稳、安全运行,风险化解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得到有效控制。货币政策首次提出与价格目标相匹配,考虑到目前价格水平较低,货币政策空间可能会超预期,降准降息空间打开。财政政策适度加力,估计仍积极但空间可能相对有限,支出结构或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发展重点上会议首提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支持力度可能进一步抬升。消费和投资双轮驱动内需扩张,良性循环,绿色低碳、新型能源体系、民生等也是发展重点。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仍是化解风险的三大领域。 政策面可能更积极更全面。会议认为,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对明年工作,会议列举了目前经济面对的有 利条件,指出了六大不利因素,相较于去年的三重压力来看,篇幅有所增加。为应对这六大不利因素,政策总的定调可能相对更加积极。会议要求,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旧产业”向“新产业”转型过程,风险化解过程,估计会优先考虑经济社会的平稳、安全运行,风险化解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得到有效控制。会议在如何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安排中,用了三个统筹,包括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体现了政策的全面以及兼顾。 货币政策可能超预期。货币政策基调总体延续金融工作会议、政治局会议精神。此次措辞新增与“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可能会加强对物价水平的关注。今年下半年以来CPI已出现过3次同比负增长(7月、10月、11月),若需提高通胀水平,货币 政策上的力度可能会加大。另一方面,拆解实际利率来看,通胀过低也是导致实际利率偏高的主要原因,纵向(与国内历年均值相比偏高)横向(与国际主要国家及经济体相比偏高)来看国内现阶段实际利率水平明显偏高,2024年货币政策可能会超预期,降准降息空 间打开。财政适度加力,但空间可能相对有限。中央加杠杆仍有空间,我们预计明年的一 般公共预算赤字率可能安排在3.8%左右。但地方财政空间可能有限,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地方债风险对地方形成拖累。支出层面扩大专项债用作资本金范围,目前城中村改造已纳入,“三大工程”中的其他两大工程也可能会被纳入专项债用作资本金的范围。减税降费及 退税缓费等,制造业估计继续受益。强调政策协同与一致性。会议除了关注货币与财政这 两大经济政策之间的协同作用之外,把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其他经济政策以及非经济性的政策一同纳入一致性评估,或将形成政策合力,有效提升预期,促进有效需求的回升,推动经济稳步增长。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涉及的产业领域新、技术含量高,更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科技创新在其 中发挥主导作用。会议将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作为发展重点,有助于抓住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另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可以使传统产业在稳定总量的同时提升质量。 消费和投资双轮驱动、良性循环扩内需。截至2023年10月,社零累计同比增长6.9%,1112月低基数效应下增速还可能进一步抬升,居民消费持续恢复。但疫情带来的收入下滑和不确定性、消费信心不足等影响仍在。从会议来看,后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等相关政策举 措可能会增加,继续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消费。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行业、产品可能会受益。 防范化解三大重点领域风险。房地产方面,11月央行等三部门在金融机构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三支箭”对房企的融资支持,未来可能会出台进一步的细化支持政策。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也有利于稳地产。另外,会议提出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等,估计也有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国际环境不确定性上升、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明年稳外贸仍面临挑战,稳外贸措施估计会加强。切实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的堵点,国际交流估计将更便利。国内大循环方面,各要素流动有望更加畅通, 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环境有望持续优化,民间投资信心或将得到进一步提振。 风险提示:海外局势变化超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正文目录 1.积极的政策可能更积极更全面5 2.货币政策可能超预期5 3.财政适度加力,但空间可能相对有限6 4.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6 5.消费和投资双轮驱动、良性循环扩内需7 6.防范化解三大重点领域风险7 7.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8 8.风险提示11 图表目录 表1近三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对比8 事件: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核心观点: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总体延续政治局会议精神并进一步细化。在肯定有利因素的同时,指出了六大不利因素,强调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要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政策应对或更加积极。会议要求,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旧产业”向“新产业”转型和风险化解的过程中,估计会优先考虑经济社会的平稳、安全运行,风险化解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得到有效控制。货币政策首次提出与价格目标相匹配,考虑到目前价格水平较低,货币政策空间可能会超预期,降准降息空间打开。财政政策适度加力,估计仍积极但空间可能相对有限,支出结构或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发展重点上会议首提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支持力度可能进一步抬升。消费和投资双轮驱动内需扩张,良性循环,绿色低碳、新型能源体系、民生等也是发展重点。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仍是化解风险的三大领域。 1.政策面可能更积极更全面 会议认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政策面可能更积极更全面。会议认为,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对明年工作,会议列举了目前经济面对的有利条件,指出了六大不利因素,相较于去年的三重压力来看,篇幅有所增加。为应对这六大不利因素,政策总的定调可能相对更加积极,2024年政策继续加力的可能性较大。会议要求,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旧产业”向“新产业”转型过程,风险化解过程,估计会优先考虑经济社会的平稳、安全运行,风险化解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得到有效控制。 会议在如何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安排中,用了三个统筹,包括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体现了政策的全面以及兼顾。 2.货币政策可能超预期 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 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货币政策空间可能超预期。基调总体延续金融工作会议、政治局会议精神。不过以往通常的措辞是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名义经济增速相匹配,但此次新增与“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可能会加强对物价水平的关注。今年下半年以来CPI已出现过3次同比负增长(7月、10月、11月),前一次通胀出现阶段性的负增长是在2020年底至2021年年初,再往前要追溯至2009年,若需提高通胀水平,货币政策上的力度可能会加大。另一方面,拆解实际利率来看,通胀过低也是导致实际利率偏高的主要原因,纵向(与国内历年均值相比偏高)横向(与国际主要国家及经济体相比偏高)来看国内现阶段实际利率水平明显偏高,通过降息来降低名义利率,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物价回升。2024年货币政策可能会超预期,降准降息空间打开。 3.财政适度加力,但空间可能相对有限 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严格转移支付资金监管,严肃财经纪律。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严控一般性支出。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 财政适度加力,但空间可能相对有限。经济工作会议对财政“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做出了进一步的布置。我们认为,财政政策力度可能会加大,但空间可能仍相对有限,在此背景下,合理优化支出结构,或体现政策的“提质增效”。中央加杠杆仍有空间,我们预计明年的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可能安排在3.8%左右。地方财政空间可能有限,截至今年10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累计同比-20.5%,受此拖累,同期地方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同比-16.8%,在房地产销售预期尚未完全企稳之前,土地出让收入可能仍会对地方财政收入形成明显拖累,相对而言会对地方财政形成明显拖累。支出层面扩大专项债用作资本金范围,目前城中村改造已纳入,“三大工程”中的其他两大工程也可能会被纳入专项债用作资本金的范围。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等,制造业估计继续受益。据国家税务总局数据,1-10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6607亿元,主要受益对象是民营经济纳税人,制造业是享受优惠占比最大的行业,财政精准支持民生、支持科技发展的特点可能会得到延续。 4.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