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7日 总量研究 战略全局出发,提振信心入手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 要点 事件: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核心观点: 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动经济整体好转。从方法上,扩大内需与供给侧改革有机结合,形成发展合力,我们认为有五个方面亮点值得关注: 第一,稳定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疫情发生以来,居民消费预期疲弱,阻碍经济循环发展、削弱宏观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恢复和扩大消费,是当前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振发展信心的关键所在。明年在防疫政策优化、促消费政策加码的背景下,消费增速有望得到较大提升。结构上,家电、家具、建材、汽车等可选消费,养老、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消费均有望受益。 第二,对平台经济展示出积极呵护态度。此次会议对“平台经济”相关表述,释放出较大积极信号。一方面,平台企业监管正式迈入“常态化、日常化”阶段,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认可平台企业在引发展、稳就业的关键作用,未来或成为吸纳就业、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第三,将地产定位至防范化解风险层面。会议对地产问题的定调已经上升至“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层面,供给端“保优质主体”思路不变,将继续纾困开发商资金链;需求端政策空间也被进一步打开,数据不稳,政策不息。 第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政策方向将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线,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稳固基本盘、培育新优势。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领域,是重点发力方向。 第五,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国企改革也将开启新征程。一方面,国企要“练好内功”,真正按照市场化运营,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市场体制机制、行业产业结构、主体持续发展能力所体现的鲜明中国元素、发展阶段特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逆周期政策适时配合,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完成经济增速5%目标。 明年两会大概率会提出经济增速目标。兼顾稳定就业、社会预期等多方面因素,我们认为这一目标落于5%左右。为此,广义财政继续扩张,货币政策精准有效: (一)财政加力提效,中央政府政策空间打开,地方债务掣肘加杠杆。一方面,“财政加力提效”意味着基调持续积极,赤字率或有所上调;另一方面,“财政可持续、债务风险可控”,意味着地方政府加杠杆空间有限,新增债务规模难以大幅上行,将依赖于特别国债、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可选项,补充基建资金。 (二)货币政策稳健偏松,政策利率仍有下调空间。在美联储加息走向尾声、美国经济渐趋衰退的背景下,外部压力渐趋缓和,内部增长仍需货币政策护航的背景下,货币政策有望维持稳健偏松,总量政策相机发力,调降存款准备金率不可或缺,结构政策精准有力,政策性金融继续弥补财政资金缺口。 风险提示: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全球疫情反复。 作者 分析师:高瑞东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0120002010-56513108 gaoruidong@ebscn.com 分析师:赵格格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10100010755-23946159 zhaogege@ebscn.com 分析师:刘文豪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1070004 021-52523802 liuwh@ebscn.com 分析师:刘星辰 执业证书编号:S0930121040088 021-52523880 liuxc@ebscn.com 联系人:杨康 021-52523780 yangkang6@ebscn.com 联系人:顾皓阳 021-52523826 guhaoyang@ebscn.com 联系人:查惠俐 021-52523873 zhahuili@ebscn.com 相关研报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二十大报告》精神学习第二篇(2022-10-17) 统筹防疫与经济,力争最好结果——2022年7月政治局会议精神学习(2022-07-29) 坚定5.5%目标,政策全面转暖——2022年4月政治局会议精神学习(2022-04-29) 爬坡过坎,不负“春光”——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学习体会(2022-03-06) 以更全面的稳,迈向更高质量的均衡——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学习体会 (2021-12-11) 目录 一、战略全局出发,提振信心入手4 二、供给需求齐发力,形成发展合力5 2.1扩大内需与优化供给有机结合,形成合力6 2.2财政加力提效,中央政府杠杆空间打开8 2.3货币政策稳健偏松,政策利率仍有下调空间11 三、扩大内需:消费、平台经济、地产14 3.1消费: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摆在优先位置14 3.2平台经济: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大显身手16 3.3房地产:化解风险紧迫性进一步提升17 四、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19 4.1产业政策:发展与安全并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19 4.2国企改革: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20 五、对外开放:引进来,走出去、步履不停21 六、风险提示22 图目录 图1:近期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内容5 图2:2023年对于经济吸纳就业的能力,提出更高的挑战6 图3:疫后经济主要缺口依然在于服务业6 图4: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处于较高水平8 图5:高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差距仍然较大8 图6:会议重提“加力提效”,意味着政策发力空间或被打开9 图7:预计2023年赤字率上调至3.0%左右10 图8:2023年,中央政府仍存在一定的加杠杆空间10 图9:2022年,地方政府债务率或突破120%警戒区间11 图10:近年来,地方政府偿债压力有所加大11 图11:与海外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宏观税负已处于较低水平11 图12:2022年,新增减税降费规模大幅增加11 图13:疫情以来,货币政策通过总量和结构性政策,持续助力宽信用和稳增长12 图14:今年以来新增社融的波动性明显放大13 图15: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投资回报率仍在持续下行13 图16:疫情以来,社零增速持续低于生产和投资15 图17:可选消费、服务消费相较趋势值均有一定差距15 图18:2020年以来,居民高储蓄状况持续16 图19:居民收入增速距离疫情前仍有较大差距16 图20:2017-2020年我国共享经济平台企业员工数17 图21: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规模不断壮大17 图22:开发商到位资金增速持续回落18 图23:全国房地产销售尚未企稳18 图24:2019年至2021年国企营收占GDP比重在65%左右21 图25:2019年至2021年城镇就业人员中国企占比在12%左右21 表目录 表1:2013-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财政”相关表述梳理9 表2:中国持续推进加入CPTPP与DEPA的相关工作22 一、战略全局出发,提振信心入手 事件: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核心要点梳理: 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动经济整体好转。从方法上,扩大内需与供给侧改革有机结合,形成发展合力,我们认为有五个方面亮点值得关注: 第一,稳定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疫情发生以来,居民消费预期疲弱,阻碍经济循环发展、削弱宏观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恢复和扩大消费,是当前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振发展信心的关键所在。明年在防疫政策优化、促消费政策加码的背景下,消费增速有望得到较大提升。结构上,家电、家具、建材、汽车等可选消费,养老、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消费均有望受益。 第二,对平台经济展示出积极呵护态度。此次会议对“平台经济”相关表述,释放出较大积极信号。一方面,平台企业监管正式迈入“常态化、日常化”阶段,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认可平台企业在引发展、稳就业的关键作用,未来或成为吸纳就业、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第三,将地产定位至防范化解风险层面。会议对地产问题的定调已经上升至“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层面,供给端“保优质主体”思路不变,将继续纾困开发商资金链;需求端政策空间也被进一步打开,数据不稳,政策不息。 第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政策方向将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线,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稳固基本盘、培育新优势。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领域,是重点发力方向。 第五,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国企改革也将开启新征程。一方面,国企要“练好内功”,真正按照市场化运营,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市场体制机制、行业产业结构、主体持续发展能力所体现的鲜明中国元素、发展阶段特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图1:近期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内容 中性表述 2020年12月 经济工作会议 2021年12月 经济工作会议 2022年4月 政治局会议 2022年7月政治局会议 2022年12月 经济工作会议 宏观与防疫基调 适时适度逆周期 “六稳”、“六保”,政策连续、稳定、可持续,精准有效,不急转弯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六稳”、 “六保” 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努力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抓紧谋划增量 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 去杠杆 适度 合理把握宏观调控节奏和力度,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妥善化解一些地方村镇银行风险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货币政策 稳健 稳健,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社融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稳健,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 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 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建投资基金 稳健,流动性合理充裕,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融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加大支持小微企业、科 技创新、绿色发展;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财政政策 积极 积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保持适度支出强度、调节收入分配 积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实施新的减税降费 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 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 积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加大对地方转移 支付力度 实体经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针对性 双循环、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传统能源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能源资源保供稳价工作 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房地产 三稳 房住不炒,平稳健康发展 房住不炒,加强预期引导,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房住不炒、各地从实际出发 、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预售资金监管 稳定房地产市场,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 确保平稳发展,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满足合理融资需求,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房住不炒 制造业 产业升级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扩大设备更新和技改 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数字化改造 确保交通物流畅通,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 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畅通交通物流,优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