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转型金融:概念创新与实践展望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转型金融:概念创新与实践展望

转型金融:概念创新与实践展望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创建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重阳投资教育基金持续运作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转型金融:概念创新与实践展望 核心提要 ●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在各个国家对外发出碳中和目标之后,全球的关注的问题便从最初是否要进行绿色升级,转移到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转型。 ●随着碳减排路行愈发明晰,转型金融将会在气候投融资中释放更多活力,而中国通过提前布局转型金融、正确面对和克服转型金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将在全球可持续投融资进程中积累中国经验、树立中国形象,为21世纪气候目标注入新动力。 ●转型金融是高碳经济活动绿色升级的必经之路,全球经济的低碳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到2050年全球需要投资92万亿美元才符合《巴黎协定》所需满足的资金需求,中国“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转型活动注入新动力,政策体系与市场环境逐渐形成。 ●转型金融弥补与完善了绿色金融,相较于转型金融的国际发展现状与绿色金融的中国经验来说,中国的转型金融体系还需进一步健全:一是转型金融的信息披露规则需进一步完善;二是需进一步明确奖惩措施,发掘企业潜力;三是相关产品还需与企业转型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挂钩;四是需优化资金结构,实现产品种类多元化。 ●中国绿色金融顶层设计高度重视转型问题,转型金融的中国独特 优势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可有效弥补绿色金融的制度不足;二是将大大整治企业“洗绿”现象;三十有助于提高企业ESG信息披露率;四是实施成本较低;五是将提升中国金融机构的国际品牌形象。 ●在转型金融的未来发展过程中,中国应积极克服转型金融的三大问题与挑战:金融机构在业务创新上面临新挑战高要求;两高行业徐探索如何实现减污降碳软着陆;转型标准的制定和完善面临更多挑战。 ●虽然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但转型金融相比于绿色金融,仍然有不可或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未来中国应积极开展转型金融的理论于实践创新,引导高碳企业主动挖掘转型机遇,应对转型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推动金融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工具于服务创新,提升转型金融活动与碳达峰、碳中和阶段性目标的契合度,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绿色转型的支持作用。 引言 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21年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中强调,将全球温升限制在不高于或略超过1.5摄氏度需要从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和城市系统等方面进行快速而深远的转型。①在各个国家对外发出碳中和目标之后,全球的关注的问题便从最初是否要进行绿色升级,转移到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转型。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相关研究估计,要实现《巴黎协定》所约定的目标,每年至少需要对基础设施投资6.9万 亿美元、对能源转型投资1.6万亿 美元到3.8万亿美元。在此过程中, 转型金融将为全球碳中和进程发挥重要支持作用。 从国内现状来看,当前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进程已从概念普及、政策宣讲环节逐渐进入实质进展阶段,重点行业部门相继开展绿色升级活动以积极响应这场自上而下的减排运动,带动了一大批绿色新兴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我国绿色产业投资规模逐渐增大,2021年已达到 2.8万亿,②但除此以外仍有相当一部分规模的产业不具备绿色属性,从而在探寻绿色产业增长点的同时,实现碳中和目标也应高度重视那些传统高排放行业的转型。 ⒸIPCC,2021:SummaryforPolicymakers.In:ClimateChange2021:ThePhysicalScienceBasisContributionofWorkingGroupItotheSixthAssessmentReportofthe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InPresshttps://www.ipcc.ch/report/ar6/wg1/downloads/report/IPCC_AR6_WGI_Full_Report.pdf ②朱信凯,周月秋,王文,蓝虹,殷红:《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报告2021》,中国金融出版社,2022年3月 2021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指出,“要深入研究金融如何支持经济低碳转型高碳行业和企业的低碳转型,目前的绿色金融体系尚不能充分覆盖转型金融需求,应该深入研究如何建立转型金融的界定标准、披露要求、激励机制和配套措施”。①随着碳减排路行愈发明晰,转型金融将会在气候投融资中释放更多活力,而中国通过提前布局转型金融、正确面对和克服转型金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将在全球可持续投融资进程中积累 中国经验、树立中国形象,为21世纪气候目标注入新动力。 由此可见,转型金融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明确转型金融的独特优势、在绿色金融中的创新价值,将有助于更高效地按时推进碳中和时间表与路线图。为此,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指导下,本文致力于结合转型金融的概念发展历程、国内外政策环境与市场背景、绿色金融的改革创新现状等,为我国转型金融指引未来方向,为我国碳中和目标实践挖掘新动能。 Ⓒ陈雨露:金融业要深入研究如何支持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金融时报,2022-09-25 一、转型金融:国际背景与中国现状 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和产业的飞速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采造成了温室气体排放过量,导致近几年极端气候频繁出现,严重威胁了全球人类的未来发展。因此,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高韧性经济体,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已经成为各国的发展目标与共识,“转型金融”概念也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应运而生。 (一)转型金融的概念形成 与国内深化 1.转型金融的概念来源——高碳经济活动绿色升级的必经之路 “转型”意味着特定经济活动或主体行为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它强调过程而非结果。因此转型并不意味着当前的活动必须是绿色或低碳,它是一个高碳经济活动随着 时间推移向绿色转变的过程。 绿色金融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国内、国外从概念到分类都划分了比较清晰的界限。虽然标准明确清晰可以有效防止洗绿的风险。但是,由于其严格的执行,缺乏弹性和灵活性,导致其并不能覆盖和支持整个实体经济的能源转型。很多拥有可行的低碳转型方案的大型“两高”企业因其经济活动不属于“绿色”,很难获得绿色金融的支持。同时这些大型高碳排企业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又扮演着及其重要角色,需要大量的投资来帮助其转型目前市场快速发展,因此转型金融自2020年以来便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快速响应。 2.应对气候变化引发转型金融的国际重视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 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最近50年来,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日益频繁的极端气候对经济社会形成了较大冲击。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报告也显示,过去50年,由于气 候变化的影响,灾害数量增加了5 倍,灾害损失增加7倍多。① SternReview的环境经济报告中也指出,“5-6摄氏度左右的气候变暖将会导致近10%左右的GDP损失,气候的变化会影响人均消费量”。 ②美国1850s研究表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GDP也有着紧密联系,“预测在2050年,每550pm的碳排放的减少匹配了1%GDP的变化”。③ 图1全球转型债券和可持续挂钩债券发行量变化趋势(单位:十亿美元)资料来源:气候债券倡议组织④ ①UnitedNationsEnvironmentProgramme(2021).EmissionsGapReport2021:TheHeatIsOn–AWorldofClimatePromisesNotYetDelivered–ExecutiveSummary.Nairobi. ②SternReview:TheEconomicsofClimateChangehttp://mudancasclimaticas.cptec.inpe.br/~rmclima/pdfs/destaques/sternreview_report_complete.pdf ③Thedecouplingofeconomicgrowthfromcarbonemissions:UKevidence https://www.ons.gov.uk/economy/nationalaccounts/uksectoraccounts/compendium/economicreview/october2019/thedecouplingofeconomicgrowthfromcarbonemissionsukevidence ④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中国转型金融研究报告,2022年2月 https://www.climatebonds.net/files/reports/cbi_transfinchina_cn_01e.pdf 同时,全球经济的低碳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估测,到2050年全球需要投 资92万亿美元才符合《巴黎协定》所需满足的资金需求。而如果要进一步在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那么全球预计需要透投入总共将达到275万亿美元。①这些资金仅仅依靠公共资源、政府发力是远远不够的,推动私人资本为企业转型投资才是扩大用于低碳转型企业的融资规模的关键。 3.中国“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转型活动注入新动力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世 界联合国大会上郑重承诺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②“双碳”目标的提出不仅明确了我国碳排放量的质量要求, 更有了目标的明确时间下限,作为对世界的承诺,具有极强的刚性,实现“双碳”目标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另一方面要对现行的棕色产业进行绿色改造,而这需要大额的资金的投入。 我国原有的绿色金融仅着眼于绿色企业的融资需求。据估计,中国2021-2030年间实现碳达峰的资金需求约为14-22万亿人民币,而由2030年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资金需求则在百万亿元级别。 ③但是目前绿色金融(包括绿色信贷、 绿色债券等工具)的界定标准仍以各种绿色目录为主,不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污降碳但还达不到纯绿要求的项目尚未被纳入,更多的是一些“纯绿”或者“大部分绿”的项目。在过去几年中,不少银行或 ①2022年2月25日麦肯锡公司(McKinsey&Company)发布题为《净零排放:成本与回报》(TheNet-zeroTransition:WhatItWouldCost,WhatItCouldBring)的报告 ②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2020年9月22日 ③世界经济论坛,奥纬咨询:应对中国气候挑战:为转型提供融资,实现净零未来洞察力报告,2022年7月 投资机构选择了简单地将所有与煤电、钢铁等高碳排放企业相关活动均列为“禁止融资”类别的做法,这种谈“煤”色变的金融“减碳”做法对于整个社会的低碳转型十分不利,也不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推进能源低碳转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重点”的工作方针。 2022年,在“30·60双碳”目标下,我国对于重点用能行业有序转型的需求日益迫切。我国原有的绿色金融着眼于绿色企业的融资需求,但从全国各用能部门的碳排放现状来看,当前中国的碳排放趋势仍然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其中包括电力在内的工业产业仍然是最主要排放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仍然面临较大挑战。因此实现“双碳”目标的资金缺口极大。 由于绿色金融概念对资金支持领域严格的定义,我国绿色金融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