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IIAS]:2022年11月第一期《区域动态》东南亚地区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2022年11月第一期《区域动态》东南亚地区

2022-11-10-IIAS球***
2022年11月第一期《区域动态》东南亚地区

区域动态(东南亚) 【区域动态】多学科视阈下海岛东南亚跨境劳工的历史与现状 编者按:东南亚是劳工跨境流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其历史与现实为全球移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视角与案例,本期区域动态推介的两本专著分别从历史学和社会学的维度探讨了东南亚跨地区劳工的起源与现状。《制造边缘:海岛东南亚如何成为大规模劳动力输出地》(TheMakingofaPeriphery:HowIslandSoutheastAsiaBecameAMassExporterofLabor)一书将数据库与档案史料结合,叙述了海岛东南亚人口失衡下正式与非正式的人口贩运机制是如何使得整个地区成为世界生产体系的边缘。《菲侨还乡:马尼拉、地产开发与跨国连通》(MigrantReturns:Manila,Development,andTransnationalConnectivity)一书则关注当下的海岛地区,阐述了跨境劳工对祖籍国的经济贡献与移民个体对阶层攀升的期冀。从人口流动的历史、形成机制,到移民的回流、移民经济、移民作为个体的追求……上述研究展现了回应东南亚跨国移民议题多元的理论与方法。 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主办期刊《东南亚研究》(JournalofSoutheastAsianStudies)于2021年6月刊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荣休教授约翰·英格尔森(JohnIngleson)关于荷兰国际社会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乌尔贝·博斯马(UlbeBosma)所著《制造边缘:海岛东南亚如何成为大规模劳动力输出地》(TheMakingofaPeriphery:HowIslandSoutheastAsiaBecameAMassExporterofLabor)的书评。全文编译如下: 这是一部雄心勃勃的作品,跨越了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前殖民、殖民和后殖民时代。短短一篇书评远不足以公正地评价这样一部内涵广博、引人深思的比较历史作品。它不仅会引起东南亚研究者的极大兴趣,也值得所有关注全球化和不平等历史的学人阅读。 乌尔贝·博斯马是位于阿姆斯特丹的国际社会史研究所(InternationalInstituteofSocialHistory,IISH)社会和劳工史学家中的一员,他们长期开展一项名为“全球劳工史(GlobalLabourHistory)”的研究项目。作为该项目的一部分,他们开发了一个关于全世界劳工的纵向统计数据库。《制造边缘》是博斯马的最新著作,他在书中利用全球劳工史的数据库补充了既有的文献梳理和荷兰殖民档案史料。总的来说,博斯马对18和19世纪统计数据(尤其是爪哇的数据)的局限性很敏感,但这些局限性——尤其是关于爪哇的人口增长和水稻生产 (数据的局限性)——必然意味着本书的部分结论仍不成熟(remaintentative)。 这项对海岛东南亚劳工迁移的比较研究将殖民时代的移民流动与前殖民时期形形色色的奴隶制结构、以及依赖契约劳工(indenturedlabour)的殖民种植园系统联系起来。博斯马认为,“在该地区被纳入全球经济的过程中,奴隶制被重塑和强化了”(第55页)。本书提出的核心问题已在其副标题中明确概括——“海岛东南亚如何成为大规模劳动力输出地”。博斯马提出,“虽然传统上关于边缘化的辩论非常强调去工业化,但本书提出的论点是人口密度和劳动力控制模式——尤其是种植园与小农耕作模式的对比——应当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第131页)。 博斯马将后殖民时代的全球不平等追溯到其前殖民时代和殖民时期的根源。一个核心论点是,东南亚真正的变化——它的“命运转折”或者说边缘化(peripheralisation)——并不像许多学者所说,发生在十七世纪,而是两百年后的十九世纪。他写道,由于气候变化、天花流行和频繁的军事冲突,1600至1750年间是东南亚人口减少和经济收缩的时期。直到十九世纪初,当荷兰和西班牙殖民政权开始广泛推行天花疫苗接种,爪哇和菲律宾北部的情况才发生了变化。这带来了当时亚洲独一无二的人口增长,“与彼时中国相当可观的0.7% 的人口增长率相比,是其两倍”(第21页)。到十九世纪中叶,这一人口增长造成了过剩的劳动力,他们被迫从人口过剩的水稻种植区迁移到西方资本主义在东爪哇、西爪哇、吕宋岛和米沙鄢群岛开辟的商品生产前沿。 博斯马区分了东爪哇、西爪哇、吕宋岛及米沙鄢的劳工招募实践与十九世纪晚期在苏门答腊丛林中开辟出的大型种植园中的不同做法。前者的劳工是通过已有的“恩庇-侍从” (patron-client)体系招募的。比如在爪哇,人口过剩地区的人通过村长和当地官员掌控的网络被招募为季节性劳工,同时他们也仍是村庄经济和社会结构的一部分。然而,在人口稀少的苏门答腊,外国所有的种植园并没有“恩庇-侍从”网络关系以获取廉价且顺从的劳工。他们只能从外部获取劳动力,其最初是来自中国南方的契约劳工,到了1890年代,则主要来自人口过剩的爪哇。博斯马指出,这种在“恩庇-侍从”系统之外招募爪哇劳工的实践是苏门答腊特有的。从爪哇招募契约劳工的成本很高,种植园主在主要的港口城市设有招募机构,雇佣承包商(contractors)围捕贫困村民,将他们送往苏门答腊。种植园以极低的工资和极差的条件弥补高昂的招聘成本,并以臭名昭著的刑罚制度(penalsanctionsregime)防止他们的“资产”潜逃或在工作中躲懒。本书比较了从人口过剩的爪哇和菲律宾北部招募到西方种植园中的人是如何被剥削,而在人口稀少的苏门答腊、印度尼西亚东部群岛和菲律宾南部地区同样生产出口作物的小农却过着不同的生活。出口作物的小农种植不仅没有对劳工的殖民剥削,而且效率也更高。 博斯马认为,海岛东南亚的人口失衡持续塑造着移民和劳工贩运系统。在第六章和结论部分,他讨论了当代劳动力招募体系与殖民时代招募系统的连续性,即组织有序、官方认可的招募系统与非官方且通常是非法的人贩网络并行不悖。许许多多在马来西亚、香港或海湾国家工作的印尼人和菲律宾人,其中包括非法劳工,往往就像是当代版本的契约劳工。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工作是他们及其家人重要的收入来源,尽管这收入很难足够支撑他们摆脱剥削性的劳工市场。 这是一部基于许多地方研究基础上的优秀的比较史。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海岛东南亚过去三百多年发生的转型,还帮助我们理解它们的持续影响。 (英文原文见JohnIngleson.(2021).[ReviewofThemakingofaperiphery:HowIslandSoutheastAsiabecameamassexporteroflabor,byUlbeBosma].JournalofSoutheastAsian Studies,52(2),344346.https://doi.org/10.1017/S002246342100045X,编译转载已获作者授权) 《东南亚研究》(JournalofSoutheastAsianStudies)期刊于2021年6月刊登安珠·玛丽·保罗(AnjuMaryPaul)关于旧金山州立大学(SanFranciscoStateUniversity)教授埃里克·皮铎(EricJ.Pido)所著《菲侨还乡:马尼拉、地产开发与跨国连通》(MigrantReturns:Manila,Development,andTransnationalConnectivity)的书评。书评作者当时任教于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现于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任访问教授。全文编译如下: 在菲律宾人的想象中,“还乡”曾主要是一种个体或个人化的经历。然而,自2000年以来,“还乡”逐渐成为一个关键产业,菲律宾政府靠它获得外国直接投资。埃里克·皮铎的《菲侨还乡》聚焦于参与这一回归过程的三组行为体:首先是菲律宾政府;第二是各种房地产公司和经纪人,他们构成了连接美国(特别是加利福尼亚州的戴利城,DalyCity)和菲律宾(尤其是马尼拉大都会及其周边)的跨境房地产行业;最后是菲律宾归侨本身。对于这最后一组行为体,本书采用了多点民族志方法,追踪了一组菲律宾裔美国人回到菲律宾购买房产、保护其在菲资产、在自己原先买下的土地上督造房屋、最终在这里退休养老的经历。 这个过程的一个关键维度是与返乡的实际行动一起发生的主观想象。皮铎写道,“返乡的动力也来源于一种‘憧憬式劳动’(imaginativelaboring)”(第11页)。自1965年以来,对美国中产阶级富裕生活的想象一直吸引着高技能移民离开菲律宾。但皮铎展示了这样的想象如何推动了移民返回菲律宾。这是由于侨居美国的菲律宾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无法享受到他们初到美国时所想象的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皮铎将这种人员和资本回流的上升与 2008年金融危机及美国房地产的崩溃联系起来。受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影响的第一代菲裔美国人开始看好在菲律宾投资房产,以此作为增加收入和扩大养老储蓄的替代手段。 《菲侨还乡》的题目实际上是一语双关,“还”(return)既指返回家乡的行动,也指特定资产产生的利润回报。从前,菲律宾政府的工作重点曾是在“出口”其公民并获取他们的汇款以支持国民经济。尽管国家机器在这种劳务中介功能中的作用仍是巨大的,但是皮铎让我们注意到过去20年间在菲律宾发展起来的以移民为中心的新产业——移民还乡产业。它鼓励菲律宾海外移民将大量资金投回菲律宾,表面上作为一种退休养老的备选项,但主要是为了支撑菲律宾经济,因为很难从西方和东亚获取足够的外国直接投资。皮铎创造了一个有用的术语“菲侨经济(balikbayaneconomy)”来指代“美国和菲律宾之间侨民劳动力和资本的跨境流通”(第12页),并着重关注菲律宾海外资本流入菲律宾本土(尤其是马尼拉大都会)房地产市场的情况。第二种资本流动类型对菲律宾的经济稳定日益重要,而对它的关注和强调是本书的一个关键优势。 第一章聚焦于正在改变马尼拉大都会的菲侨经济。皮铎描绘了在国家首都地区涌现出的高端建筑开发项目,这些项目以菲律宾归侨为目标人群,相比于大多数马尼拉居民居住的贫民窟,如同另一个世界。他指出,即便已经“返回”祖国,这些归侨往往发现自己仍与本国其他地方隔绝开来。第二章(《外国本地人》,“TheForeignLocal”)延续了这一主题,重点介绍了侨汇和将海外菲律宾侨汇制度化以支撑国民经济的历史及其作用。本章回顾了1973年开始的菲侨项目(balikbayanprogramme)的历史,该计划旨在吸引海外菲律宾人访问或返回,还介绍了这些举措——包括特别的免税措施、购买土地的能力、以及退休养老投资基金等——如何永久地改变了海外菲律宾人在本地人眼中的地位(第55页)。 第三章(《跨国房地产》,“TransnationalRealEstate”)重点关注将在美国的菲律宾买家与菲律宾政府和私营中介联系起来的“房地产资本跨国循环”。皮铎发展了罗安清(AnnaTsing)提出的“表象经济(economyofappearances)”(第77页)概念,这一概念指的是基于经济增长的潜力进行引资宣传,而非已经现实存在的运行良好的(viable)经济。他指出,菲律宾始终处在这一“潜力”状态,因为1974年对这个国家及其经济的描述在2020年依然被用来吸引投资者。这一章是本书最有力的部分,展示了这种表象经济如何在跨国房地产行业发挥作用。归侨想要实现想象中(但从未完全实现)的美国梦,最终在菲律宾夙愿得偿。皮铎运用房地产宣传册和他参加众多营销宣传时对潜在买家的观察,展示出房地产行业如何在这些愿景中获现:他们向愿意在马尼拉投资新建房产的归国菲侨销售他们将在这里 获得的“安全、保障和幸福的表象”(第100页)。同时,皮铎记录了这些归国菲侨的疑虑 ——从被无证中介欺骗,到更多的生活方式的担忧(比如蚊虫、污水、污染等等),毕竟这些问题从未被彻底消除。回归和退休的幻景标志着焦虑和挣扎的结束,这也是本书的一个关键主题。皮铎巧妙地呈现了这幻景是如何被菲律宾政府和行业中的私人行为体建构出来并延续下去。 本书的第二部分偏重于那些已经回国的人的故事。第四章(《菲侨旅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