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期货研究|能源与碳中和专题报告 2022-11-18 · 海外煤炭系列之二:中澳煤炭贸易回溯、思辨与展望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 报告要点 2020年中澳煤炭贸易出现变局,其背后蕴含着独特的时代背景。今年中澳外交关系逐步破冰,近期中澳两国最高领导人会面,引发市场对中国可能恢复澳煤通关的猜想。本文通过回溯中澳煤炭贸易及分析当前能源格局,认为中澳煤炭贸易存在恢复的可能,但仍需观察外交进展。若澳煤重新进入中国市场,有助于缓解国内高卡煤紧张局势,降低进口综合成本。 能源与碳中和组 研究员:朱子悦 从业资格号F03090679 投资咨询号Z0016871 摘要: 2020年中国暂停澳煤通关,其背后蕴含独特的时代背景。在延续“十三五”时期进口煤管控措施的基础上,当时中国限制进口煤通关既有助于减少劣质煤进口和消费、推进双碳长期目标,也有助于稳定国内煤炭市场、防止低价进口煤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 中澳煤炭贸易暂停后,两国煤炭贸易格局均发生演变。中国增加了对印尼、俄罗斯、蒙古等国煤炭进口以弥补澳煤缺口,但仍面临显著的进口高卡煤资源不足问题。澳大利亚一度受到中国暂停进口煤炭的冲击,但能源品牛市行情下,原本出口中国的煤炭市场份额被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瓜分。 今年中澳外交关系逐步破冰,引发市场对恢复澳洲进口的猜想。能源安全和缓解通胀仍是各国核心关注,我国煤炭保供压力仍大,而澳煤性价比优势凸显,恰逢中澳最高领导人会晤,市场对中澳煤炭贸易恢复的预期升温。 中澳煤炭贸易存在恢复的可能,但目前两国并无迫切推进的必要,仍需观察外交进展。煤炭贸易也不是中澳两国外交的核心问题,两国均无迫切推进煤炭贸易恢复的必要,因此仍需观察更多的外交动态。此外,商品贸易物流的恢复和重建也需要更多的接触和时间,非一日之功。 若中澳煤炭贸易恢复,粗略估计可能给中国带来约1000-3000万吨/年的新增进口,同时降低进口煤综合成本,缓解国内煤炭紧张。对于其他澳煤进口国而言,在澳煤出口总量没有增长的前提下,澳煤出口流向的切换意味着竞争的加剧和存量博弈,购买力较弱的国家可能需要扩宽采购来源和增加本国生产。 风险因素:地缘政治、外交因素、经济衰退或恢复、国内外能源政策 重要提示:本报告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报告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中信期货研究|能源与碳中和季度报告 目录 摘要:1 一、中国暂停澳煤通关始末3 (一)事件回顾3 (二)事件背景3 1、“十三五”时期中国对煤炭行业管控加强,进口限制加严3 2、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煤炭供需节奏错配,海外低价煤涌进国内3 3、3060目标确立开启双碳新征程,中澳关系恶化影响煤炭贸易3 (三)中澳煤炭贸易暂停后,两国煤炭贸易格局变化4 1、中国:增加印俄蒙煤进口取代澳煤份额,进口优质高卡煤资源减少4 2、澳大利亚:出口增量有限,日韩印度等国瓜分原本中国市场份额5 二、为何市场对恢复澳煤通关的预期空前提高?5 (一)能源安全与控制通胀仍是重点,国内保供压力仍大5 (二)提前补库叠加冷空气延后到来,澳煤大跌后性价比凸显6 (三)中澳外交关系逐步修复,市场预期升温7 三、对中澳煤炭贸易走向的猜想和展望8 (一)中澳煤炭贸易大概率迎来复苏,但仍需观察外交动态8 (二)若中澳煤炭贸易恢复,对各国影响几何?8 免责声明10 一、中国暂停澳煤通关始末 (一)事件回顾 2020年9月下旬到10月,市场消息称,中国部分钢厂和国有电力企业得到 口头通知,从10月1日起停止澳大利亚煤炭卸货和清关。对此消息,当时外交部没有直接予以回复,而海关部门则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相关产品的进口监管”。在市场的疑问和观察中,澳大利亚煤炭对华出口骤降,到港煤船长期滞留无法通关。 (二)事件背景 1、“十三五”时期中国对煤炭行业管控加强,进口限制加严 “十三五”时期,中国煤炭产能整体宽松,对内,实行煤炭行业去产能政策,在大量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积极上马优质产能,煤炭生产集中度进一步向三西地区集中;对外,进口煤炭管控不断加强,通过控制劣质煤进口、禁止二类口岸煤炭进口、限制一类口岸煤炭进口、进口煤总量平控和配额管理等方式,控制进口煤总量及进口节奏,防止对国内煤炭市场产生太大冲击。 2、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煤炭供需节奏错配,海外低价煤涌进国内 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煤炭供需、海内外需求恢复节奏错配。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需求一度萎靡不振和全球供应链的中断,阶段性供需过剩导致国内外煤价跌至历史低估,甚至跌破部分矿生产成本线。中国经济率先走出阴霾,国内煤价自2020年5月初开启反弹,而国际煤价直到当年9月才走出低谷。 低价进口煤涌进国内,进口煤额度吃紧。当时进口澳洲5500大卡动力煤到 岸价格较国内煤便宜200元/吨以上,巨额价差导致进口煤涌进国内市场,2020年1-4月中国进口煤同比大增27%,额度吃紧引发对进口收紧的担忧。考虑到当时我国与各进口来源国的外交关系,澳煤首当其冲。 3、3060目标确立开启双碳新征程,中澳关系恶化影响煤炭贸易 3060目标确立,中国开启双碳新征程。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联合国大会旗帜鲜明地提出“3060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征程自此开启,低碳转型成为长期政策。 中澳外交关系恶化,影响两国煤炭贸易。当时澳大利亚媒体认为中国经济的低碳转型将对澳大利亚化石燃料出口造成打击,认为此举是对澳洲施压。同时在两国外交的其他层面,中澳关系恶化也引发市场对中澳煤炭贸易的担忧。 综合来看,站在2020年下半年的时间点,中国国内煤炭供需紧张局面尚未出现,当时对进口煤质量管控既有助于减少劣质煤进口和消费、推进双碳长期目标,也有助于稳定国内煤炭市场、防止低价进口煤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 超出市场预期的是,当时市场大多认为煤价反弹只是阶段性修复和回补,但却自此开启了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在近两年地缘冲突、极端气候以及长期投资不足等多重因素推动之下,中国动力煤价格最高曾达2020年低点的5倍以上,印尼煤价最高翻7倍,澳洲煤最高翻8、9倍。全球能源紧张迫使各国重新审视推进双碳的节奏,昂贵的化石能源和频发的极端气候也推动各国加快能源转型步伐。 (三)中澳煤炭贸易暂停后,两国煤炭贸易格局变化 1、中国:增加印俄蒙煤进口取代澳煤份额,进口优质高卡煤资源减少 中国进口澳煤骤降。2021年之前,澳大利亚长期占据中国进口煤第二大来源国的位置,2018-2020年占中国进口来源分别为29%、26%和26%。受中国收紧澳煤进口影响,2020年下半年起澳煤发运中国骤降,2021年澳洲占中国进口煤不足4%,原因是部分长期滞留中国港口的澳煤得以清关。 中国减少澳煤采购之后,进口优质高卡煤资源紧张问题凸显,对于沿海依赖进口煤的省份影响更为直接。为了弥补澳煤缺口,中国增加对印尼、俄罗斯、蒙古、南非、哥伦比亚等国煤炭进口,虽然从进口量总量上看,已经填补了澳煤数量空缺,但进口热值下降问题明显,这使得国内高卡煤源结构性偏紧的结构性问题持续存在。2022年,地缘冲突导致海外能源价格大涨,进口煤价格出现长期倒挂,电力企业进口减少问题严峻,发改委等部门推进进口煤应急保障中长期补签,通过国内增产和长协煤资源向电企倾斜,来保障发电用煤。 图1:中国煤及褐煤进口及增速图2:2020-2022年中国进口煤来源占比 亿吨进口数量:煤及褐煤:累计值 进口数量:煤及褐煤:累计同比 3.23 3.00 3.04 2.81 2.71 2.56 2.04 2.01 3.5 3.3 3.1 2.9 2.7 2.5 2.3 2.1 1.9 1.7 1.5 % 30 20 10 0 -10 -20 -30 -40 70%2020年2021年2022年1-9月 57% 46% 24% 26% 13% 9% 3% 2%2%1%1% 0% 60% 50% 40% 30% 20% 10% 0%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中信期货研究所资料来源:海关总署中信期货研究所 2、澳大利亚:出口增量有限,日韩印度等国瓜分原本中国市场份额 澳煤产量和出口已经进入平台期,增量有限。近年来,由于环保压力、投资不足等限制,澳大利亚新矿开发停滞不前,2015年之后。澳大利亚煤炭产量和出口基本已经进入平台期,难有增量。同时连续“拉尼娜”事件给太平洋西岸国家带来丰沛的降雨,澳大利亚煤炭的开采和运输频繁受到暴雨天气扰动,从更长周期的视角看,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可能会更深程度影响澳洲煤炭行业。 日韩印度等国瓜分原本中国市场份额。受2020年中国停止进口澳洲影响,澳煤价格一度受到冲击,煤价涨幅弱于其他国家每种,部分澳洲煤企股价下跌。但疫情后全球经济恢复带动能源需求爆发和化石能源价格剧烈反弹,原本出口中国的澳煤份额被来自日本、韩国、印度、其他亚太地区以及欧洲的买家瓜分。 图3:澳大利亚煤炭出口及增速图4:2019-2021年澳煤出口流向占比 亿吨澳大利亚煤炭出口增速 4.394.36 4.754.714.634.674.604.474.60 3.80 3.36 5 5 4 4 3 3 2 2 1 1 0 % 20% 15% 10% 5% 0% -5% -10% 35% 30% 25% 20% 15% 10% 5% 0% 22% 17% 15% 7% 3% 2% 1% 33% 2019年2020年2021年 资料来源:BP中信期货研究所资料来源:BP中信期货研究所 二、为何市场对恢复澳煤通关的预期空前提高? (一)能源安全与控制通胀仍是重点,国内保供压力仍大 化石能源供应弹性并未明显改善,能源安全与控制通胀仍是各国关心的主要问题。虽然夏季过后,海外油气煤价格均出现大幅下跌,但能源危机的阴霾仍未散去,各国对能源安全保障及价格管控措施仍未松懈。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制裁还在演变,对俄石油和成品油的禁运即将落地。而从更长的周期视角看,由于缺乏资本开支投入,化石能源的供应弹性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这可能为未来埋下隐患。 中国煤炭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为了保障发展而保障煤炭供应。对中国煤炭行业而言,我们认为,自2021年开始的以大量核增产能为特征的保供增产、 以及今年5月1日起暂免进口煤关税,标志着中国煤炭行业进入了新的阶段。不 同于“十三五”时期的供给侧改革的主旋律,我们认为新阶段的主题就是在新旧能源转型过程中,努力保障中国煤炭的稳定供应和相对较低成本,保障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低碳转型。 当前我国保供压力仍大,新增产能投放不及预期。由于采掘接续紧张、安全风险加大、疫情防控升级等对煤炭生产的影响,新增产能的投放显得不及预期。今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曾计划,今年新增3亿吨的有效产能、全国原煤日 产量要维持在1260万吨以上等一系类目标,但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消息,今年 前三季度,累计核准(含调整建设规模)煤矿项目14处、新增产能6200万吨/年以上,推动进入联合试运转试生产煤矿产能约9000万吨/年,1-10月全国原煤日产仅1212万吨,这距离产量目标明显还有一些距离。 图5:全国原煤产量图6:全国原煤日产量 2022同比2018年2019年 万吨 2020年2021年2022年 万吨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30% 15% 15%16% 11%11% 12% 11%10% 8% 1% 25% 20% 15% 10% 5% 0% 1300 1200 1100 1000 900 800 700 1285 1030 1277 12091187 1264 12021195 1289 1194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